七年级地理教学教案设计.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地理教学教案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教学教案设计.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地理教学教案设计七年级地理教学教案设计初中七年级地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们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接下来是关于七年级地理教学教案设计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七年级地理教学教案设计七年级地理教学教案设计 1 1教学目标 知识 与技能 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与赤道的平均半径以及赤道周长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探讨地球形状的滑动和相关事例,用简单的方法证明地球的形状情感态度价 值 观 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受到科学史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教学重点 地球的大小教学
2、难点 地球形状的认识教学具器材 地图导学过程 批注(一)新课引入课前:欢迎画面自制欢迎画面:世界地图和一个小姑娘探究头像及欢迎词:欢迎你进入地理知识殿堂!(制造一个研究地理学科的学术氛围,利用文字和女孩头像使气氛严肃而不失亲切。这对刚刚进入地理学习的学生来说很重要,他们有了被尊重的感觉,也激发他们热爱地理科学,愿意学习地理学科的愿望。)(二)新课讲授上课: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地理知识殿堂!作为一个地球人,你合格吗?(老师亲切地说,配合黑板文字进行。)合格地球人的考察:(根据课堂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 15 个有关问题,在考察学生的同事引入教学,下划线处是连接内容。)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
3、星是什么形状的?2、小时候你是否想过“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问题?3、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吗?4、你怎样用数据描述篮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这些问题可以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讨论回答,回答的过程就是谈话过程,是师生交流过程,学生讨论过程,也是从生活升华到科学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地理学科研究的是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1:太阳是圆的,稍加引申,可以得出太阳是球形的结论;月亮看起来不同时间形状不一样,实际上也是球体,至于为什么不一样,有的学生也许能够说出来,说不出来也不要紧,告诉学生以后我们会研究;星星是点状的,其实也是球形的,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远,就缩
4、小成点了问题 2:实话实说,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观察。问题 3:球体,这点学生已经知道,为什么呢?不同学生获取这一概念的来源不同,可以任由他们叙说,重在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意识。追问:如果只是根据你观察的现象,你认为地球是什么样的?平的古人也和你们有同样的想法,围绕地球的形状问题,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学者曾经提出过不同的主张。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引申总结:哪些证据可以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1、海上帆船大地不是平的,登高望远大地不是平的。2、月食地球也是圆的。3、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学生朗读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根据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请同学们谈感受,各抒己见
5、,引导学生明白下列道理:科学是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不断积累而来的,今天认为正确的真理,明天也许就会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但不迷信书本,要敢于质疑并勇于证实之。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接近自然的工具,使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更设更正确。追求真理很多时候要以付出生命为代价,让我们向为真理献身的勇士们致敬!4、地球卫星照片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问题 4、用手可以比画出篮球的大小,可要用数据说明,就要用到数学知识,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应该能够回答出用半径就可以求出篮球体积的方法。地球大小的计算方法同理。分组活动,完成书中第 11 页要求填写的内容。教师给出准确的地球周长和
6、地球赤道的平均半径等数据,并通过以下形象的说法让学生体会到地球的“巨大”;假如我们乘坐每小时飞行 800 千米的飞机,沿着赤道绕地球飞行一周,得用 50 个小时。地球的表面积是 5.1 亿平方千米,这个面积相当于 53 个我国领土(960 万平方千米)那么大。二、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先有学生来说,老师最后总结。板书设计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二)地球的大小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 赤道半径:6378 千米极半径:6357 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 千米作业设计 复习小结七年级地理教学教案设计七年级地
7、理教学教案设计 2 2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重点)2.使学生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经线、纬线和赤道的意义,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两极和赤道。3.使学生知道经度、纬度的确定方法(难点),记住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重点)教学方法:观察法、读图分析和启发式谈话法、电化教学法。教学时间:约 分钟。教具:地球仪、经纬仪、多媒体课件。地球仪若干(学生每人或两人一个)教学过程第一章 地 球(板书)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板书)导入语:宋代文学家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
8、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同学们,如果有人问你,人类共同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地球”。但是,作为地球上的公民,恐怕你对地球还知之甚少。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地球的“庐山真面目”,今天,我们就先来熟悉一下地球的一些情况,首先学习“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板书)1、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看地球卫星照片和图 1.2 地球的大小示意图后回答)地球形状是:球体。2、地球的球心、极半径、赤道半径和周长在哪里?答:结合经纬仪回答 地球的球心叫地心,从地心到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叫作地球半径。其中,从地心到北极或南极的半径,叫极半径;从地心到赤道上任何一点的半径,叫赤道半径。地球的周长叫
9、赤道。赤道正好处在北极和南极的中间。3、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相差多少千米?看课本图中注释的具体数字回答赤道半径 6378 千米,极半径 6357 千米,两者相差 21 千米。可见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但由于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很少,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的时候,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因此,人们仍把地球看作正球体。)4、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地球表面积分别是多少?平均半径为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地球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5、课堂练习:现在请大家在笔记本上把表示地心、两极、赤道和极半径、赤道半径的图画出来。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板书)1、什么是地球仪?
10、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模型,叫做地球仪。2、出示地球仪 这是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由哪几部分组成?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球体、地轴 组成的3、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有各种符号、文字、颜色用来表示陆地、河湖、海洋、山脉、城市等。还有经线、纬线、南北极。4、地球仪是围绕什么转动的?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地球仪是绕地轴转动的,它指向北极星附近,与球面的交点为北极点和南极点(让学生在自己的地球仪上找到南极和北极,并指示给旁边的同学,大家相互看看是否正确。)(1)教师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让地球仪自西向东(即自左向右)作逆时针转动。告诉学生面对地球仪如何识别东、西、南
11、、北 4 个方向。(2)(做一做)先后请几位学生上台演示地球自转,并在地球仪上指出东、西、南、北 4 个方向。(3)只知道东西南北,还无法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像在电影院看电影,必须知道排号和座号才能找到座位一样。经纬网是由纬线与经线构成的。5、地球里面是否真正有一根轴?(没有,是假想的)6、课堂练习:(1)地球是自西 向东 绕地轴 运动的。地轴与地球有两个交点即南极 和北极。三、纬线和纬度(板书)引入 地球仪上有许多纵横交织的线,你知道哪些是经线,哪些是纬线吗?现在我们来识别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1、什么是纬线?(让学生在课本上找出纬线的定义,并
12、读出来。)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与经线垂直相交,并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让学生在自己的地球仪上找出纬线指示给同学,请对方判断正确与否。)2、纬线是什么形状?是半圆,还是圆圈?圆圈。3、纬线指示什么方向?是东西方向,还是南北方向?东西方向。4、所有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不相等。5、赤道在什么地方?赤道的作用(意义)是什么?(结合经纬仪或地球仪回答)赤道在两极的中间,它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它把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6、从赤道到两极,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结合经纬仪或地球仪回答)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纬线长度逐渐缩短,到两极缩成一个点。7、纬线有哪些特点?(展示经纬仪,学生观
13、察回答)纬线的特点:圆圈、长度不等、指示东西方向。8、在地球仪上大家可以画出多少条纬线?人们是怎样区别每一条纬线的?边指示边讲解 在地球仪上可以画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即纬度。(这就好像给每条纬线都起了名字,我们就能区别它们了。)多媒体展示图片“纬线与纬度示意图”。9、哪条纬线是零度纬线?南北半球是如何划分的?人们把赤道定为零度纬线,它把地球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10、纬度是多少度?它在什么地方?是 90。位于南、北极点。11、赤道南北两侧的纬线在名称上有什么不同?他们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字母“N”来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字
14、母“S”来表示。板书 北纬N,南纬S12、如果用字母表示,北纬 20 度和南纬 20 度可分别表示为:20N,20S。13、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排列,它们的度数变化有什么规律?北纬度越向北度数越大;南纬度越向南度数越大。(多媒体图示变化规律)14、人们通常把不同的纬度地带分成低纬、中纬 和高纬 三部分。其中 030 为低纬度;30 60 为中纬度;60 90 为高纬度。板书:低纬、中纬和高纬 多媒体展示“低、中、高纬度示意图”。课堂练习:让学生将课本、练习册或教师给出的练习纸(多媒体课件更好)中的纬线纬度指读或标注出来。示例题 请问北京(40N)处于什么纬度带?中纬度。示
15、例题 中国和南极洲分别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中国在北半球;南极洲在南半球。七年级地理教学教案设计七年级地理教学教案设计 3 3课题:多变的天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能用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与气候。通过对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分析学生学会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解答地理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增强自身应对变化多端的天气的防护意识,进而增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意识。教学重点: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2
16、.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教学难点: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教学方法:问题导向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对比法、综合分析法。课时:1 课时教具使用:大洲轮廓图卡片、地球仪、地理图册教学过程: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请首先请两位同学表演场景对话,让学生们注意观看。场景对话如下。小明:天可真热啊,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我都快中暑了。我真想去北方避暑。唉,对了,我的好朋友小亮,他家搬到了黑龙江的齐齐哈尔,那里肯定很凉快,不如我去他那里避一避暑。对,我得赶快给他打电话。喂,你好!是小亮吗?我是小明。小亮:你好你好!小明,好久不见了,你还
17、好吗?小明:好什么呀!天太热了,我都快中暑了,上海这一个星期持续高温,每天气温都在 35以上,这不,我给你打电话,想去你那里避暑。小亮:你可千万别来,我这里一连下了三天大雨,电闪雷鸣,树被风吹断了,铁路让洪水冲垮了。小明:那可怎么办呢?要不等天好了,你给我打电话吧。小亮:打电话多费钱啊!我们去看天气预报吧。小明:对啊,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天气早知道。我们现在就去查看天气预报。师:谢谢两位同学的表演,是啊,天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天气的知识。新授:一、天气及其影响谈天论气话天气(一)天气与气候师:多媒体出示一组不同天气的图片,请学生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内容。初中
18、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师:刚才几位同学都描述了图片中的天气状况,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他们都用了哪些关键词来描述天气呢?天气又有什么特点呢?生:回答师:天气就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通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词语描述,此外还有冰雹、沙尘暴、台风等。(图片展示)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时间短,变化快。(即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很大,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天气不同。)师:天气在短时间内是经常变化的,那么气候有什么特点呢?
19、谁能说说我们当地的气候呢?生:回答师:气候与天气恰恰是相反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例如:我国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多年都是这样。问:你能总结一下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吗?(学生分四组讨论,回答)生:小组代表发言师:总结发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接着,教师多媒体出示一组和天气或气候相关的描述,让学生判断出该描述是天气还是气候。1.今天风和日丽2.昆明四季如春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4.东边日出西边雨5.我们这个地方常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地理 教学 教案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