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案5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能性教案5篇.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可能性教案可能性教案可能性教案 5 篇可能性教案可能性教案 篇篇 1 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 9899 页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让学生体会到有些事情是确定的,有些事情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2、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教学准备:教学准备:1、每组 2 个口袋,1 个装 6 个红球,1 个装 3 个绿的和 3 个蓝的
2、。2、每组一个小正方体,写上 1、1、2、2、3、33、4 张不同图案的 A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小组合作一、小组合作 游戏探知游戏探知1、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游戏吗?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好吗?2、教师出示 1 个格子口袋:谁来猜一猜老师在袋子里装了什么东西呢?(学生猜)想知道答案吗?(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在袋子外面摸一摸)请你告诉小朋友老师在口袋里装了什么东西?(球)谁猜对了?3、如果老师从口袋里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的一定是红球吗?(出示: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的一定是红球吗?)(学生猜一猜)4、你想知道自己猜的对不对呢,让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吧。5、宣布规则:你们的桌子上也都有这个袋子,请组长
3、拿袋子,按顺序给每人任意摸出一个球,然后记住你摸到的是什么颜色,再把球放在篮子里。开始活动后统计:你们摸到的都是什么颜色的球呀?刚才谁又猜对了。6、为什么每一位同学摸出的都是红球呢?(因为袋子里都是红球,所以摸出来的一定是红球)出示读:袋子里都是红球,摸出的一定是红球。7、小结:原来袋子里都是红球,所以每次摸到的学生说:一定是红球。板书:一定8、拿出黑袋子,在这个袋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的也一定是红球吗?为什么呢?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学生猜)9、按刚才的方法每人再任意摸一次,看一看摸出的还一定是红球吗?(学生小组活动)10、提问:摸到红球的请举手?那么多人怎么会一个红球也没有摸到呢?什么原因
4、呢?(袋子里没有红球,所以不可能摸到红球)出示读:袋子里没有红球,摸出的不可能是红球。11、小结:原来袋子里只有蓝球和绿球,没有红球,所以摸出的学生说:不可能是红球。板书:不可能12、那你们刚才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球呀?(绿球和蓝球)13、现在请组长在黑袋子里装进 2 个红球、2 个蓝球、2 个绿球。想一想任意摸一个球会是什么颜色的球?(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绿球,还可能是黄球)为什么呢?(因为刚才放进去的是 2 个红球、2 个蓝球、2 个绿球呀)他的想法对吗?和他想的一样的请举手。想不想通过摸一摸来验证你的想法呢。注意:这次每人任意摸一个球看清楚颜色后,还要回放在袋子里,摇一摇再按顺序给其他小朋
5、友摸(学生活动)14、摸到红球的请举手?摸到蓝球的请举手?剩下的肯定是摸到绿球的吧。刚才我们摸到的有红球,也有蓝球,还有绿球。怎么会这样的呢?(因为袋子里放了红球、蓝球、绿球)所以摸出的出示读:板书:袋子里有红球、绿球、蓝球,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蓝球,还可能是绿球。15、小结: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知道了:(学生一起读一读)袋子里都是红球,摸出的一定是红球。袋子里没有红球,摸出的不可能是红球。袋子里有红球、绿球、蓝球,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蓝球,还可能是绿球。二、联系生活二、联系生活 巩固新知巩固新知1、还想做摸球的游戏吗?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图:从每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黄球吗?
6、(学生读要求)老师强调:从每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黄球吗?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谁来说一说从每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黄球吗?注意还要说出你的理由指第一个口袋: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黄球吗?(任意摸一个球不一定是黄球。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红球。因为袋子里有红球也有黄球。)第二个袋子呢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黄球吗?(第二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是黄球。因为袋子里根本就没有黄球。)还可以怎么说呢?(可能是蓝球也可能是红球)说的太好了第三个袋子呢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黄球吗?(第三个袋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黄球。因为袋子里只有黄球。)还可以怎么说呢?(不可能摸
7、到其它颜色的球)说的真好2、想玩摔股子游戏吗?出示一个小正方体,给学生观察,老师在正方体的 6 个面上写上了哪几个数字?(1、2、3)我这样随便一摔,朝上的一面会是什么数字呢?(学生猜)老师摔,展示结果,是几?谁猜对了呀。还想玩这个游戏吗?下面老师请你们每人做一回小老师,(每桌发一个小正方体给第一位)玩的时候小老师要想老师刚才那样先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数字,然后再摔,看谁猜的对。按顺序每人摔一次。开始吧(学生活动)提问:哪些人摔到了 1?2 呢是谁?剩下的肯定摔到的是 3 吧。3、刚才你们玩的很开心,老师也想玩,同意吗?现在老师想玩摸球的游戏,请你们来为老师装球,好吗?(1)想一想:每次口袋里
8、该放什么球?(2)出示;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绿球。小组里可以先讨论一下该放什么球,然后有组长拿起该放的球举起来。提问:为什么不拿绿球呢?(因为是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绿球。所以不能拿绿球。拿其它颜色的球都可以。)你们真聪明呀(2)我还想摸一次可以吗?出示: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绿球。现在看你们拿什么球了?商量好了组长举起来。(学生商量取球)怎么有那么多颜色的球呀?(因为要摸的可能是绿球,也有可能是红球,还有可能是蓝球)所以只要有绿球,然后再放其它颜色的都可以。你们又对了(3)再装一袋,这次老师(出示: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绿球。)该拿什么球呢?怎么都是绿球呀?(因为老师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绿球,所以不能拿
9、其它颜色的球的)真聪明。如果我加了 1 个红球进去会怎么样呢?(就不一定是绿球了,可能是绿球也可能是红球了)如果现在袋子里放 1 个红球 5 个绿球,谁摸到的可能性大?(摸到绿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呢?(绿球多,红球少)4、的确,在生活中有些情况一定会发生,有些情况不可能会发生;还有些情况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譬如你爸爸妈妈问你:你们查老师是女老师还是男老师,你肯定说是女老师,不可能回答是男老师吧;还有查老师和一个小朋友比,现在查老师一定比这位小朋友高。再过 10 年呢,查老师还一定比他高吗?为什么呢?5、你也能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来说说生活中的事吗?学生说,师注意评价。6、还
10、想不想玩扑克牌游戏呢?出示 4 张不同的 A 展示给学生看,现在老师手里有 4 张不同图案的 A,(绞和一下)提问:最上面一张是什么图案的呢?(可能是4 种情况)出示:谁猜对了呀,你真厉害现在上面的一张是什么图案的牌呢?为什么不猜(刚出来的图案)呢?(因为他已经不在里面了)。你真聪明!出示,谁又猜对了呢现在还剩下 2 张牌了,(教师每只手各拿一张)你觉得这张可能是什么呀?如果这张是?那么这张就是?那你猜猜这张是什么呢?(学生猜)出示,谁又猜对了,现在只有一张了,可以怎么样说?(这张一定是)你们真聪明!出示三、全课总结三、全课总结 拓宽延伸拓宽延伸1、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有关可能性的知识(板书:
11、可能性),2、回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再调查一下,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一定能发生,哪些事情不可能发生或可能会发生,一星期后我们可以利用综合活动课举行一个交流会,比比谁讲得多讲得好2、回家后还可以和爸爸妈妈继续玩刚才我们玩的游戏,譬如:可以在正方体上写上 1、3、3、4、5、6,摔一摔看看每次会摔到几?还可以试一试,如果每次我要摔到一样的数字,正方体上该写上什么数?(评析)本节课学习的可能性是概率的初步,即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要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初步体验有些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有些事件是不可能发生,有些事件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重视创设情境,让学生从
12、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重视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标准中指出,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可能性这一堂课,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一定”、“可能”和“不可能”,这堂课一开始,我就设计了让学生猜一猜:口袋里装的是什么?任意摸一个可能摸出红球来吗?通过猜这样一个活动,既富有情趣,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一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不仅使学生对“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有了初步感受,而且能领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有,在运用新知解决
13、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是一定会发生的,哪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而哪些事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并且举出一些例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最后,我还安排了四张花样的扑克牌 A,再一次让学生来猜一猜,最上面一张可能是谁?剩下 3 张后,还要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不可能是刚出示过的一张。使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判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重视操作实践,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操作实践,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
14、脑,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这节课我安排了这样几个层次的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摸球,先让学生预测摸出的球一定是红色吗?并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摸出的结果,然后让学生亲自摸一摸,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注重对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观感受。第二个活动是说一说,出示袋子里已装好的球,让学生说一说袋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会是什么样的情况,使学生进一步感知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第三个活动是摔股子,让学生猜一猜朝上一面可能出现数字几,切实感受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第四个活动是根据要求往口袋里放球,老师先让学生试着判断“要想达到预期结果,每次口袋里应
15、该放什么颜色的球”。再让学生实践操作体验各自的想法。通过这样的四次活动,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因而产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初步认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活动的空间、探索空间和创造的空间,活动目的明确,要求清楚,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加强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加强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在这节课上比较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并重视教给学生合作的策略,能及时对合作的好的学生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比如,摸球时,一人拿袋子,
16、按顺序给其他小朋友每人摸一次,摸出的球大家看清楚是什么颜色的。再如,摔股子,一个人摔,其他小朋友猜,按顺序轮流进行。活动中我还十分重视学生的交流,而且形式多样,例如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理由,小组里还讨论袋子里可能摸出的是什么颜色的球,讨论怎样放球才能符合要求,这是小组内学生间的交流,再如学生按要求放球后演示汇报,猜扑克牌这是全班进行了交流。通过合作与交流,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信心。标准把情感与态度作为四大总体目标之一,是因为把数学课堂看成是素质教育的
17、课堂,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要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可能性教案可能性教案 篇篇 2 23.1 认识事件的可能性(教参)【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属于概率范畴,意在帮助学生分清不确定的现象和确定的现象,使学生能定性地认识事件“可能、不可能、必然”发生的含义让学生学会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去认识身边的不确定现象的数学规律(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一些不确定的现象,但他们对这些不确定现象的观察往往是零星的,短暂的同时,学生对未知的事物又充满好奇且敢于质疑,很愿意投人到合作探究的实践活动中
18、去在学生小学阶段已学的有关事件可能性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通过实例体会到可以用列举法来获得各种可能的结果数,从而使学生的认识达到升华【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意义2了解必然事件、不确定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3会根据经验判断一个事件是属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不确定事件4会用列举法(枚举、列表、画树状图)统计简单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结果数【教学重点、难点】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意义,包括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对事件分类2用列举法(列表、画树状图)统计简单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结果数,需要较强的分析能力,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基于对教材、教学大纲和学生学情的分析,制订相应的教
19、学目标同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对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意识的培养这里没有用“使学生掌握”,“使学生学会”等字眼,保障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反映了教法与学法的结合,体现了新教材,新理念)【教学过程】一、激趣、设疑、引题同学们做过抛掷硬币的游戏吗?请你试一试抛一枚硬币 10 次,把结果记录下来,看看有几次正面朝上,有几次反面朝上?做完游戏后,提出问题:(1)抛掷硬币 10 次,每次都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可能吗?可能性大吗?(2)在刚才的游戏中,可能正反面同时朝上吗?(3)在刚才的游戏中,还有哪些事件一定会发生?你能得到哪些结论?事实上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事件一定不会
20、发生,有些事件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有些事件必然会发生引出课题:认识事件的可能性(利用学生都感兴趣的小游戏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迅速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同时加强了人文数学的教育)二、观察、思考、巩固(一)观察和思考:你能举出几个生活中必然发生,不可能发生,可能发生的例子吗?(请大家发言)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例子,而且在我们所学的各学科中也有很多例子(利用多媒体展示“铁杵磨成针”“守株待兔”“愚公移山”这三个成语故事和天气预报的动画)同时给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概念:在数学中,我们把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certainevent);在一
21、定条件下必然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impossibleevent);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不确定事件(uncertainevent)或随机事件(这里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和动感十足的多媒体展示,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二)巩固、检测、反馈(利用题组区分概念):在课件巾设置能力区分度不同的三组题,以利于同学们正确理解概念1头脑运动会(设置一组容易题,以快速抢答的方式请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正确答案,对于没有把握的问题也可以向其他人求助)问题:下面哪些事件是必然事件?哪些事件是不可
22、能事件?哪些事件是不确定事件?(1)打开电视机,它正在播广告;(2)抛掷 10 次硬币,结果有 3 次正面朝上,8 次反面朝上;(3)将一粒种子埋进土里,给它阳光和水分,它会长出小苗;(4)黑暗中我从我的一大串钥匙中随便选中一把,用它打开了门;(5)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掷得的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6)从一副洗好的只有数字 1 到 l0 的 40 张卡片中任意抽出一张,卡片上的数比 6 小;(7)一个普通的玻璃杯从 10 层楼落下,落到水泥地上会摔破2头脑风暴例在一个箱子里放有 1 个白球和 1 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1)从箱子里摸出一个球,是黑球这属于那一类事件?摸出一个球,是白球或者是
23、红球这属于哪一类事件?(2)从箱子里摸出一个球,有几种可能?它们属于哪一类事件?(3)从箱子里摸出一个球,放回,摇均匀后再摸出一个球,这样先后摸得的两球有几种不同的可能?(列表或画树状图是人们用来列出事件发生的所有不同可能结果的常用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而且可以避免重复和遗漏,即直观又条理分明)不可能事件 可能事件 必然事件a的值a 的倒数若 ab0(a,b 的之间关系)3个性空间(设置一组稍难题,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问题 1:列表造句:问题 2:(1)有 2 种不同款式的衬衣和 2 种不同款式的裙子,各取一件衬衣和一条裙子搭配,问有多少种搭配的可能?(2)笼子里关着一只小松鼠(如图
24、),笼子的主人决定把小松鼠放归大自然,将笼子的门都打开松鼠要先经过第一道门(A,B 或 c),再经过第二道门(D,或 E)才能出去问松鼠走出笼子的路线(经过的两道门)有多少种不同的可能?(在完成了两组区分度不同的练习之后,对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激发学习兴趣都有帮助,至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已达成)(三)完成课本课内练习三、概括、梳理、升华1采用谈话式小结教师提问:(1)你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最大收获是什么?(2)你对哪一点最感兴趣?(3)你受到哪些启迪?(4)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这种小结方式很容易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容易投入和参与,让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想法,把总结评价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学生,同
25、时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知识整理与语言表达能力,情绪会被再度调动起来,从而起到认知升华的作用)2判断一个事件是属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不确定事件用列举法统计简单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结果数四、布置作业1、课本作业题2、1999 年,全国少工委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46.9%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 8 时的睡眠时间标准,请你在班级里也做一次调查,你的结论是什么?可能性教案可能性教案 篇篇 3 3【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 125126 页例 1、例 2,第 127 页课堂活动,练习二十五第 1 题。【教学目标】1能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
26、发生是可能的,有些则是不可能的。2在具体的情景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术语来判断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体验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教学难点】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进行分析描述。【教具学具准备】硬币、装乒乓球的盒子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教师:上课之前告诉同学们一个消息,我们班马上要转来一位新同学,请同学们猜一猜,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2学生猜:可能是男同学,也可能是女同学,不能确定,都有可能。3教师小结: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可以确定它的
27、结果,有的事情则不能确定它的结果。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研究不确定现象。(1)教师:大家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玩一个抛硬币游戏怎么样?抛硬币之前请同学们猜一猜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呢?还是反面向上?(2)学生分组进行抛硬币活动,注意记录和观察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3)活动后请学生用语言描述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得出这件事是不确定的结论。(4)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描述: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可能也可能”(板书:可能也可能)这个词语来描述这种不确定现象。(5)教师小结:抛一枚硬币,落地后可能是正面向上,也可能
28、是反面向上,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而使人们事先不能确定的现象叫做“不确定现象”(板书:结果不止一种?不确定)。2?研究确定现象(1)展示盒子里的球全是白球。学生可分组摸球后,记录摸球后的结果。教师:当盒子里全是白球时,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结果怎样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全是白球,都是白球教师引导规范语言: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一定”这个词来说。(板书:一定)教师:这样放球可能从盒子里摸出黄球吗?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不可能,不会教师引导规范语言: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不可能”这个词来说。(板书:不可能)教师:(展示盒子里的球
29、全是黄球)当盒子里全是黄球时,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结果又怎样呢?学生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摸球结果。教师小结:像这样结果只有一种,我们就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确定现象。三、猜想验证1(教师将两种球混装)提问:现在盒子里装了 3 个黄球和 3 个白球,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会是什么球呢?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来描述摸球结果。2小组摸球,试验验证。(1)试验要求。教师:老师给每组都准备了一个盒子,里面有 3 个黄球和 3 个白球。请组长负责安排,小朋友按次序摸球。要求:每人可以摸两次,摸之前要先想想:会摸出什么球呢?然后再摸。组内的记录员要将小朋友每次摸球的结果记录下来。每次摸出的球要放
30、回盒子里摇一摇,再继续摸。教师:比一比哪个小组最会合作,小组活动开展得又快又好。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2)教师小结:完成教科书 127128 页 13 题。2讨论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教师:生活中,哪些是可能发生的事情?哪些是一定要发生的事情?教师举例,引导思考,如:“猜中指”、“石头、剪子、布”等游戏。教师:谁来介绍一下这些游戏?你能预测一下结果吗?教师小结: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是事先不能确定的。学生举例,分析游戏结果。教师:想一想,平常你还玩过哪些游戏,或者你能不能自己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使它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是事先不能确定的。要求:独立思考,同桌互玩,边玩边想:这个游戏的结果
31、是确定的吗?为什么?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有趣的游戏,它可能出现的的结果不止一种,在玩之前是不能确定的,属于数学上的“不确定现象”。也正是因为结果的不确定,人们才可以反复玩,在可能出现的结果中去感受无穷的乐趣。四、全课小结教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可能性教案可能性教案 篇篇 4 4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能根据试验的统计结果进行判断和推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进一步体会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能根据数据推测事件发生的可
32、能性的大小,并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试验和推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教学难点:根据试验的结果,确定试验中相关物体的数量的多少。三、教学准备三、教学准备每组一个盒子(里面装有 17 个红色乒乓球和 3 个黄色乒乓球),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励导入1导入谈话。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的事情可能发生,有的事情不可能发生,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也有大有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可能性的有关问题。2复习
33、旧知。(1)出示问题。(教师实物演示或 PPT 课件演示。)(2)学生讨论回答问题。3揭示课题。(1)教师揭示课题:看来啊,同学们认为可能性有大有小,而且这个大小和物体的数量有关。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这个问题。(2)板书课题:可能性。【设计意图】在新课开始前设计小明摸球的问题情境,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既引导学生复习了前面学习的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知识,又顺势导入了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和物体的数量有关这一新问题的研究。(二)试验猜想,探究新知1初步猜想。(1)老师这里有一个盒子,里面有红色、黄色两种颜色的小球。如果从里面摸球的话,猜一猜,摸到
34、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大呢?(教师实物演示或 PPT课件演示。)(2)教师提问: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猜呢?(3)教师:我们的猜测准确吗?怎样验证呢?(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2试验验证。(1)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仅凭猜测得到的结果不一定是准确的,要通过实际操作、摸一摸才能验证。那么,在摸一摸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呢?(PPT 课件演示。)注意事项:摸球的次数要足够多;每次摸球前要将盒子里的球摇匀;确定试验记录的方法;做好小组合作分工,有人负责摸球,有人负责记录球的颜色(2)学生分小组开始摸球试验,试验前请仔细阅读试验要求。(PPT 课件演示。)(3)请各个小组展示、交流试验结果。(4)统计
35、各个小组的试验结果。(PPT 课件演示,现场收集数据,填写统计表。)3总结提炼。(1)总结。(PPT 课件演示。)说说你们每次摸球,都摸出了哪些颜色的球?观察这几个组的统计数据,你发现各个小组的试验结果都一样吗?有什么共同点呢?想一想,为什么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红球的次数多,摸出黄球的次数少?盒子里的红球和黄球数量相等吗?同学们都认为之所以摸出红球的次数多,是因为盒子里的红球数量多而黄球数量少,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打开盒子来验证一下!(2)提炼。(PPT 课件演示。)引导提问:通过刚才的摸球游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PPT 课件演示。)归纳概括:看来,在每次摸球的时候,每个球都有被摸出的可能,每次
36、摸出的球的颜色是不确定的,可能摸出红球,也可能摸出黄球。红球的数量多,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黄球的数量少,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就小。4深化小结。(1)引发思考。(PPT 课件演示。)(2)教师小结:看来,可能性的大小和物体的数量有关。物体的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物体的数量越少,可能性越小。(PPT 课件演示。)【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自行进行试验,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总结与对比,初步体验和发现可能性的大小的规律。同时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根据试验中获得的数据去进行判断才是有科学依据的,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三)实践应用,反馈提升1基本练习。(1)完成教材第 46 页做一做第 1 题。
37、教师谈话:刚才通过试验我们知道了,摸出两种物体的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那三种物体的情况呢?可能性的大小是否也和物体的数量有关呢?出示问题。(PPT 课件演示。)引导思考。(PPT 课件演示。)a.想一想,可能会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子?b.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最大?c.你能设计一个试验验证你的猜想吗?想一想,设计这个试验时需要注意什么?d.小组自主验证。(摸一摸,验证一下,做好记录。)e.你的猜想对吗?为什么猜得这么准确?根据试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2)完成教材第 46 页做一做第 2 题。教师谈话:生活中应用可能性的地方是很多的,比如在抛硬币的游戏中就存在可能性的问题。出示问题。(P
38、PT 课件演示。)引导思考。(PPT 课件演示。)拓展介绍。(PPT 课件演示。)2变式、开放练习。(1)完成教材第 48 页练习十一第 9 题。出示问题。(PPT 课件演示。)猜一猜硬币可能在哪个盒子里?统计猜的结果。(PPT 课件演示。)观察统计结果,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2)完成教材第 49 页练习十一第 10 题。出示问题。(PPT 课件演示。)交流涂色的结果。小结:这些涂色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应用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这一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运用中强化对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总结归纳以及运用数
39、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四)全课总结,提升认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完成教材第 49 页练习十一第 11 题。可能性教案可能性教案 篇篇 5 5教材说明教材说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二是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在统计分析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1 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
40、些则是不确定的。第二次就在本单元,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单元安排的是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等可能性事件是概率论中研究得最早,在社会生活中又广泛存在的一种随机现象,它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试验的全部可能结果只有有限个,比如说为 n 个。(2)每个试验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都是 1/n。等可能性事件在概率论发展初期即被人们所关注和研究,故这类随机现象
41、通常又被称为古典概型,本单元的例 1、例2 和例 3 及相关练习都属于古典概型问题。等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紧密相联的,因为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本质上就是参与游戏的各方获胜的机会均等,用数学语言描述即是他们获胜的可能性相等。因此,教科书在编排上就围绕等可能性这个知识的主轴,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展开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直观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逐步丰富对等可能性的体验,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物。此外,通过探究游戏的公平性,还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2 2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及计算方法。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及计算方法。学生在三
42、年级已经学过平均数(主要是指算术平均数),知道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它来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教科书在引入中位数时,就以平均数为参照物,说明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中位数来代表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就比平均数更合适。这样编排,不但新旧知识过渡自然,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清晰地阐明了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即中位数在数值大小上处于一组数据的最中间,主要反映了统计数据的中等水平,并且不受偏大或偏小等极端数据的影响,对人们了解事物发展的中等水平很有帮助。在介绍中位数的计算方法时,教科书在编排上采取了由易至难,逐步深入的方式。如例 4 和例 5,列出的一
43、组数据都是 7 个,即奇数个数据,从而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就为中位数,可直接在数据组中找出;然后把 7 个数据变为 8 个,最中间就有两个数据,引出当数据个数为偶数个时计算中位数的方法。教科书在选材上特别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掷沙包、跳远、跳绳等活动,都是学生几乎天天参与的游戏,可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也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教学建议教学建议1 1注重学生对等可能性思想的理解,淡化纯概率数值的计算。注重学生对等可能性思想的理解,淡化纯概率数值的计算。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两类不同的现象:确定性现象(即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和随机现象(即不确定事件)。概率论就是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
44、性的数学分支。在小学阶段设置简单的“概率”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随机思维,让其学会用概率的眼光去观察大千世界,而不仅仅是以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事物。因此,在可能性知识的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对学生概率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对随机思想的理解,而不要把丰富多彩的可能性内容变成了机械的计算和练习。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如掷硬币、玩转盘、摸卡片等),让学生亲自动手试验,在试验中直观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探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与等可能性事件的关系等,使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2 2加强学生对中位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加强学生对中位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中位数和平均数一
45、样,也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统计量。教学时应注意结合学生已经很熟悉的平均数,对比教学,以帮助学生弄清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使他们明白:平均数主要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中位数则更好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或一般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数据组,以反映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价值,在与平均数的对比中体现中位数的特点。如例 4、例 5 的数据组中,因个别数据严重偏大,影响到平均数也偏大,导致平均数不能很好地代表该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而中位数的优势正好能够避免一些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因而在这样的场合中,中位数就能很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另外,因中位数在一组数据的数值排序中处于最中间的位置,故其在统计学分析中也常常扮演着“分水岭”的角色。人们由中位数可对事物的大体趋势进行判断和掌控。如某城市一个月的空气污染指数的中位数值是 70(空气质量为良),则说明该城市这个月超过一半的时间空气质量都为良。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然后再利用中位数的这一特点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如调查全班同学的睡眠时间,如果中位数显示睡眠不足,则表明全班至少有一半的同学睡眠不足,据此就可建议大家少看电视和按时作息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