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教案合集6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科学教案合集6篇.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Hope is the faithful sister of doom.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关于科学教案合集关于科学教案合集 6 6 篇篇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1 1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究欲望,感知空气是无处不在的,巩固幼儿的科学意识。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初步的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3、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利用不同的物体去寻找空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究欲望,感知空气是无处不在的,巩固幼儿的科学意识。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初步的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3、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利用不同的物体去寻找空气,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活动重点:活动
2、重点: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利用不同的物体去寻找空气,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活动难点:活动难点:激发幼儿探究欲望,感知空气是无处不在的,巩固幼儿的科学意识。活动准备活动准备:科学区:气球、扇子、吸管、空塑料袋等材料手工区:折纸炮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猜谜语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一、猜谜语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看不见,摸不着,人和动物都需要它的是什么吗?”空气是怎样的呢?在哪里呢?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3、教师小结: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无处不在,现在老师就请小朋友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去寻找空气。二、教师介绍区角操作材料。二、教师介绍区角操作材料。科学区:这里有
3、许多气球、扇子、吸管、空塑料袋等材料,请小朋友用这些物品去寻找空气。手工区:这里有许多长方形的纸,小朋友可以在这里折出纸炮,然后甩甩看,究竟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让纸炮发出“嘭”的响声。三、幼儿自主选择区角进行游戏。三、幼儿自主选择区角进行游戏。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鼓励性格内向的小朋友积极地参与游戏。四、活动结束。四、活动结束。1、活动结束,收拾操作材料。2、老师小结活动情况。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2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过程与方法: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2、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
4、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热水,温度计、红墨水、滴管。为全班准备:多种瓶装和盒装的液体。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活动一: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活动一: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观察:冷水变成热水后水面的变化教师演示:把气球皮包口的装满水的大试管放进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预设:通过实验学生不能清楚进行表述,从而引出如何清楚地观察到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研究:清楚地观察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1、师:通
5、过气球皮的鼓起程度,我们无法判断这两杯水的冷热了,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一一出示):杯子、试管、瓶塞、细管、红墨水、滴管。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水受热会发生变化吗?等会请小组讨论一下,并思考这两个问题: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红墨水有什么作用?用一根细管子有什么好处?2、小组讨论、完善实验方案。小结:我们知道了水受热后体积会膨胀。师: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水受热,体积发生了变化,会膨胀。那么水遇冷后又会怎样呢?你们想怎样做?实验时我们观察什么?(学生简单说明)5、学生实验。6、小组汇报实验情况小结:我们把水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这种性质叫做水的热胀冷缩(板书:热胀冷缩)。活动二:
6、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1、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除了水,你还知道有哪些液体?2、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红茶、果汁、牛奶(出示)小组可以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来实验。用同样的方法来实验,观察和水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3、学生选择液体来实验。4、小组汇报实验情况你们组是用什么液体来实验?实验看到什么现象?说明这种液体有什么性质?(有了水热胀冷缩实验的.基础,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让学生自主提出实验观察点,理清实验的思路。)5、归纳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液体受热和受冷后有什么共同的性质?小结:像醋、饮料、酱油等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
7、液体的热胀冷缩)拓展:出示一瓶水、饮料。去超市买饮料,本想挑选一瓶装满的饮料。但是却发现货架上的瓶装饮料都没有装满,这是什么原因呢?(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瓶装的液体为什么不装满?”,加深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的认识。)板书设计液体的热胀冷缩水醋 受热 体积膨胀 热胀果汁酱油 受冷 体积缩小 冷缩牛奶液体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3 3【单元分析】【单元分析】本单元共有八个课题,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观察研究热和热传递现象,后半部分则重点探究由热引起的燃烧现象。“热”部分的主要活动有:了解生活中有哪些热源,我们的身体可从哪些途径获得热能;观察热传递的过程;感知不同材料物体的传
8、热速度;选择使用合适材料控制热传递的速度等。“燃烧”部分的主要活动有:观察燃烧现象;探究燃烧与温度和空气的关系;了解人类对火的利用;学习如何安全用火等。【课时分析】【课时分析】本课教学内容非常有趣,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也非常有益。教学中安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蜡烛能燃烧多久,第二课时教学怎样让蜡烛继续燃烧。第一课主要安排两个探究活动,蜡烛在杯子里熄灭上节课学生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杯子里的氧气被燃烧完了。真的是氧气被燃烧完了吗?这节课的探究就从这里开始。探究活动一:用一个玻璃杯罩在一支点燃的蜡烛上,计算蜡烛在杯内燃烧的时间有多长呢。这部分的教学教师着重于数据的处理上。探究活动二:分别在 2 个杯子
9、和 1 个杯子中,比较两支长短不同的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这部分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观测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从而不断地进行思考及修正已有的认识。教学的拓展安排2 个小实验,在钟罩里,两支长短不同的蜡烛会怎样?如何才能使蜡烛继续燃烧呢?实验结果出乎学生意料之外,学生带着问题结束这一课的学习,并为第 2 课时作铺垫。【课时目标】【课时目标】1、经历一个对蜡烛会熄灭与保持蜡烛燃烧的探究活动过程;2、经历一个不断否定与纠正自己的推测的思维过程;3、能够设计一些实验解决自己不断产生的疑惑,并且形成自己的实验报告;4、使学生明白杯子里的蜡烛熄灭是由于杯子中的氧气不足;5、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
10、探究的乐趣,培养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思路】【教学思路】1、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测,作出假设,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形成认识、巩固认识、否定自己不正确的认识、形成新的正确认识的科学思维过程。2、教学对象五、六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尽可能地压缩自己的活动,留较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研究。3、努力使学生在课堂内带着问题来,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4、教师力求以科学实验的魅力、教师语言的幽默来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经历一个对蜡烛会熄灭与保持蜡烛燃烧的探究活动过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够设计一些实验解决自己不断产生的疑惑。【实验器材】【实验器材】学生:两个玻璃杯、两
11、支长短不一样的蜡烛、火柴。教师用:棋子若干、玻璃钟罩等。【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实验铺垫导入新课1、师演示 2 个实验:热汽球上升、二氧化碳灭火。2、如将一个玻璃杯罩住这支蜡烛,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熄灭呢?老师把同学们的意见写在黑板上(杯中的氧气烧完了)3、蜡烛在杯中能燃烧多久呢?(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蜡烛能燃烧多久。(教学思路:两个演示实验,活跃了课堂气氛,避免学生课前的紧张情绪,使其在轻松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课堂教学;也为后面的教学作知识铺垫。)二、科学探究过程、一支蜡烛的研究1、猜测:这支蜡烛在杯内燃烧多久才会熄灭?做一做,用实验
12、来证明。(出示实验报告一)(教学思路:在猜测的基础上进行实验验证。教师根据学生的意愿来确定记时标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能为后面学生的动手实验定一个记时的标准。)2、讨论:什么时候开始计时。3、小组分工好:计时员,实验员,记录员,汇报员。说明实验一次可能不准确,建议实验 5 次。4、学生实验,完成实验报告(一),并把结果写在黑板上。5、学生汇报:说说每次测的结果,最后的结果是怎样出来的?有些差别很大,说说是怎么做?(在实验中给杯子换气)6、讨论: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一样大小的杯子,蜡烛燃烧的时间差别这么大?7、再实验 2 次,并讨论:为什么差别那么大?小组商量一下,要不要修改你
13、们的数据。8、学生汇报:除计算的准确性、火苗的大小等原因外,还发现了不同的小组蜡烛有长有短。(学生讲到火苗有大小时,提示用剪刀修整)(教学思路:再次实验,要让学生意识到学科学的一丝不苟,探究过程中要注意科学性。要不要修改你们的数据,体现了尊重学生。)、两支蜡烛的研究1、燃烧的时间和蜡烛的长短有关系吗?你可以设计一个什么实验来让同学们、老师相信?(两个蜡烛,同时用两个杯子罩住,然后进行比较)(教学思路:课前有意识地把学生实验的蜡烛分成长、短两种,在讨论中,学生肯定会考虑到蜡烛的长短问题。怎样进行实验,学生第一个想法就是用两个杯子两根蜡烛进行。虽这里可以通过长短不同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但还是让学生
14、实验,眼见为实,才能使学生信服。)2、你还可以怎么做更简单一点?(两根蜡烛用一只杯子罩住进行比较)3、领取蜡烛及实验报告(二)。4、学生实验,两个实验各进行 4 次,并思考:从实验现象中你知道什么?5、学生汇报:说说蜡烛灭的先后顺序,你是怎样想的?6、比比赛赛:从刚才的数据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研究些什么问题?比哪个小组想的多!(教学思路:怎样做更简单点,怎样提高研究的实效性,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用一只杯子罩住两根蜡烛。安排两个实验一起做,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行研究,避免过多在间隙、过多的汇报、过多的打断学生研究思路。)、研究讨论杯中氧气烧完了吗?1、通过实验,两支蜡烛在一个杯子里先后灭掉
15、,看到这个现象你发现了什么?2、假设在杯子里,再放一支更长一点或更短一点的蜡烛,同学们猜猜会怎样?3、说明:杯子里的氧气并没有烧完。(教学思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推测和发现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发现自己以前知识的缺陷,并不断地实验、修正,这也是科学课的任务所在。为什么会这样?这个原因课堂上难解决,留给学生课外解决。)三、课外拓展、教学铺垫1、在大钟罩里,放上 2 支长短不同的蜡烛,猜想会怎样?为什么这个实验结果和小杯子做的实验结果不一样呢?今天课堂上老师不告诉你道理,你自己课外去研究,找到了,问问你们的科学老师,或向他们请教。2、怎样让杯子中的蜡烛能继续燃烧呢?教师用三个棋子垫演
16、示:这样蜡烛还会熄灭吗?3、怎样让蜡烛在杯子中燃烧的时间更长久呢?或者让蜡烛一直燃烧下去?同学们好好地思考一下,下节课我们再研究。(教学思路:科学课的特点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2 个实验的结果,都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现实与矛盾的冲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这也正是科学课学习的意义所在。如有时间,怎样持久燃烧展开一下,组织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四、整理器材发放教材,组织学生整理好实验器材。(教学思路:整理好器材,这个环节也很重要。一方面在日常教学中为教师准备下节课教学节省不少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一个有效手段。)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4
17、 4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以及活动整体构思意识的培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进行一项大的活动(事情)首先要从整体上进行计划和组织。2.过程与方法:分析讨论他人的经验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严禁认真的科学态度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学生知道用电灯、声光控灯、各种壁灯、地灯、荧光壁纸、白墙、手电筒、蜡烛、太阳能、玻璃天窗、打开窗户等等很多方法使那里亮起来。但是没有从活动的整体上进行构思,确保设计质量意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阅读奇奇的科学日记,提出生活中的采光不足的问题。教材中的科学日记一方面作为提出问题的材料,要激发学生产生回忆,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另一方面这
18、篇日记也是学生科学日记的样张,教学中,应对学生渗透关注生活,并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进行科学思索的教育。(2)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遇到的采光问题。生活中采光不足的现象很多,大多数学生都会有所经历。教材通过人物语言暗示这里应该让学生展开讨论,并把讨论的内容进行梳理和记录,为后面的研究作内容上的铺垫。(3)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动员参加采光设计邀请赛。积累了一系列的关于采光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发动学生开展一次采光设计邀请赛。比赛规则可以参照教材中的内容,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商量决定。(4)制定研究计划计划考虑得越周到,研究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引导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研究方案是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
19、首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研究载体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新分组。然后引导各小组必须明确研究的目的,清楚自己将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明白下一步即将去做什么。课后反思课后反思考虑到学生独立研究能力是有限的,建议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完成探究学习任务。分组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按研究内容分,也可以按照自愿结合的方式,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进行适当调节。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5 5【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
20、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回顾知识,引入新课:一、回顾知识,引入新课:1、学生自己的话举例说明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群落的含义。2、说明: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3、提问: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二、草原的生态平衡:二、草原的生态平衡:1、现在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学生画出)2
21、、设想一下:(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每个设想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然后再让他们发表意见,最后得岀确结论。3、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呢?(提示:为了经济发展,人们会采取哪些手段。)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1、阅读书 20 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补充。2、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示:(1)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2)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3)最终结果是什么?3、小结:生态系统均衡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2、四、课外作业四、课外作业1、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许多的做法,并讨论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国家都做了哪些工作,为什么?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6 6教材分析教材分析1本课程让学生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了解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对植物适应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对植物的生活习性有一定的认识.学情分析学情分析1.根据对该校学生的了解,应当多举例说明,适当可以让学生自己到田野中观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够对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所提供的事实)进行猜想。2.能够设计实验研究植物的向性运动。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1.植物的向地性2.植物的向
23、水性3.植物的向光性4.植物的叶片互不遮盖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提问:请你观察倾倒在河边的小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讲述:生活中是否还见过类似的情况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变成现在的样子?3.猜想假设:倾倒的小树发生这些变化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学生猜想:根总是向下生长吗?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4过渡: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研究大树倒了后这些奇怪的变化吧!二活动 根总是向下生长吗1摆出研究的问题:根总是向下生长吗?2组内讨论:老师这里有一些菜豆种子,你们能组内设计研究方案吗?3汇报、交流设计的方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 3 页,了解实验设计范例,完善实验设计。4学生动手组装装置。5布置任务:经常在杯内的纸上浇写些水,坚持观察做好记录。下星期交流。三活动 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1摆出问题。2组内讨论,设计实验方案。3汇报、交流、完善。4组装实验装置。5布置任务:按要求完成操作,坚持观察,做好记录,便于交流。四活动 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1学生设计方案。2汇报、交流、完善方案。3保护盆栽植物,坚持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