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狼教案范文八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狼教案范文八篇.pdf(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Nothing in life is more important or rare than human actions.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关于狼教案范文八篇关于狼教案范文八篇狼教案狼教案 篇篇 1 1【教学目标】1、流畅地朗读并能基本背诵课文,复述故事大意。2、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揣摩语言,把握_主旨。3、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关注社会,探究人与动物的关系。【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体会语言的精妙。2、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关注社会,探究人与动物的关系。【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一、课前预习1、积累课文作家作品知识:出处。_节选自聊斋
2、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2、扫除字词障碍,读文。二、新课二、新课1、导入:(出示狼的图片,让学生对狼有一个先前的了解。)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上的是什么动物?在生活中,你是否见过真正的狼?或许我们更多的只是在公园里、电视、图画、文
3、学作品中了解过狼的形象。然后师生共同交流有关狼的知识:如狼外婆、狼和小羊、以及有关狼字的成语等。(可让学生自由回答,激发学生的热情),并得出结论: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总不够光彩反面的形象。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狼有关的作品狼。仔细看一看,这一作品是作者是谁?学生交流课前预习中有关蒲松龄的知识。(教师出示材料。)2、一读:读准字词,读懂词义,翻译_。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老师听音。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缀窘苫蔽弛眈瞑隧黠 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学生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词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懂。教师强调以下字词。指出用法:止 犬 洞 隧 理解字意:去 股 盖 耳 理解词意:少时
4、顷刻 变诈几何 辨析字意: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恐前后受其敌。3、二读:读顺句子,理清思路,把握情节。请同学们习读课文,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教师教给朗读的方法“分层背读法”。学生进行读法实践,理解故事的情节与朗读停顿的关系。演读全篇课文。4、三读:读美文句,品读课文。教师再教给一种朗读的方法“表现情景法”。狼是一篇小说,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要运用语音的急缓高低来再现小说的情景。学生再进行读法实践。朗读课文,表现课文情景。读出轻重。读出快慢。读出抑扬。也就是读出情景,读出语气。请同学们以“写出了”或“表现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请同学们自
5、找内容,展开想象,就课文某一部分内容进行“添枝加叶”的描叙。教师作适当点拨。三、拓展三、拓展1、从课文中,我们感受到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它还是反面形象,是坏人的象征,杀狼理所当然,顺理成章。那么狼真的是那么可憎可恶吗?抛开课文,联系社会,我们对狼还有别的认识吗?2、我们现在已经很少见到狼了,从生态平衡的角度讲,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狼?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从聊斋志异写狐仙鬼怪从来都是讽喻社会的黑暗、腐朽势力的,作者写这部书主要是“批判现实、表达思想”这一主旨来看,狼显然讽喻的是当时社会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_表明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五、作业:五、作业:将
6、此文改编成一篇白话故事,注意环境、神态、动作、心理描写。【附板书】狼蒲松龄聊斋志异狼:缀行假寐诱敌打洞被杀:狡诈、凶残屠户:遇狼惧狼避狼杀狼:机智、勇敢狼教案狼教案 篇篇 2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鹿和狼的故事。2、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一、激发兴趣 揭示课题揭示课题1、多媒体出示:鹿和狼的图片问:你喜欢谁?为什么?2、导题:在凯巴伯森林曾发生过这样的故事。板书:鹿和狼的故事二、对比质疑二、对比质疑 确定支点确
7、定支点1、多媒体出示图片(茂盛的森林),教师讲解:这就是美国亚里桑那洲的凯巴伯森林,在 20 世纪初叶,这里还是松衫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鹿在林中出没,而到了 1942 年,这里却成了这幅光景(出示荒凉的图片)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一些病鹿在苟延残喘。2、质疑看着这两幅画面,听着老师的讲解,把你内心最想知道的说出来。(总结学生质疑:为什么会弄得鹿死林毁的结局?)板书:鹿死林毁?三、自读自悟三、自读自悟 辐射全文辐射全文1、初读,要求:自读课文,读到你觉得想说些什么的时候,读到要表达自己感受的时候,你就停下来,好吗?2、把你的想法和感受与你小组成员分享。四、汇报交流四、汇报交流 旋转球体旋转球
8、体1、读着读着,你知道些什么?重点指导:(1)、鹿成了凯巴伯森林的“宠儿”,它们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生活,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鹿和狼的故事。(出示第 4 小节中的语句)假如你是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鹿,相遇后你们会说些什么?指导朗读(2)、鹿毁灭了森林,你从那个语句读出来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指导朗读(3)、鹿死的原因:饥饿、疾病假如你是凯巴伯森林中的病鹿,相遇后又会说些什么?(出示第六小节)指导朗读2、过渡探究鹿们不知道“鹿死林毁”的真正原因在哪里,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讨论知道吗?请再仔细回读课文,特别要重读第 7节,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来阐述你的答案。(1)边画图边讲解;(2)、生物
9、链;(3)生态平衡3、师小结:罗斯福下令捕杀狼,凯巴伯森林六千只狼先后毙命,而鹿大量繁殖,过多的鹿超过了森林的供养限度,破坏了森林的生态系统,所以森林被毁了,鹿得不到食物,再加上疾病的蔓延而逐渐死亡。罗斯福您错在哪儿?五、深究课文五、深究课文 突出心轴突出心轴1、精读第 8、9 小节,你明白了什么?2、设计说的练习:现在老师是美国某一报社的记者,想采访一下在座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阁下,听说您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中的鹿,而下令捕杀森林中的狼,结果却弄得鹿死林毁的结局,对此事,您有什么要说的吗?”3、指导朗读最后一节4、课外延伸:你还知道什么故事或看到课外读物,说明人类应维护生态平衡?六、延趣
10、拓展六、延趣拓展 升华主旨升华主旨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老师想让你们去告诉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要尊重动物、植物、微生物请你们结合自己的理解、材料,写一则保护生态平衡的公益用语,看谁写得最吸引人,最能令人震撼,好吗?鹿和狼的故事狼教案狼教案 篇篇 3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狼和小羊、大灰狼的故事吗?狼给你留下的印象是
11、什么?(凶残、狡猾。)2、你还了解狼的哪些知识吗?(简介资料)(狼:哺乳动物,犬科,性格凶暴,平时单独或雌雄同居,冬季往往集合成群,袭击各种野生和家禽,是畜牧业的主要害兽之一。有时也伤害人类,毛皮可以做成大衣、褥、帽等。)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狼有关的课文。学习后,你可能对狼有一些新的认识。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决。3、把你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一读,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三、检查自学效果。1、读准字音。练习:(投影出示)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葱郁(cngzng)凶恶(w)猎捕(bp)疾病(jj)承载(
12、zizi)几乎(jj)2、理解词语:厄运:不幸的遭遇。锐减:急剧地减少。维护:使免于遭受破坏,维护保持。糟蹋:浪费或损坏。威胁:用威力逼迫或恫吓使人屈服。相悖:相反,违反。苟延残喘: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十分厉害。罪魁祸首:罪恶行为的首要分子。3、说出你感受最深的部分,发表各自的见解。四、深入学习,理解课文的内容。1、出示阅读思考提示:思考题 1:罗期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思考题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组交流讨论。3、汇报。汇报思考题 1。甲组: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请猎人到那里
13、去消灭狼。概括地说他采取了两项措施:设立凯巴伯森林为狩猎保护区。雇请猎人捕杀狼。乙组:这项决定的结果是狼等野兽被猎杀得很多。经过25 年的猎杀,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动物(豹子等)也被猎杀了很多。“25 年,六千多只”说明猎杀的时间长,狼几乎灭绝。同时,鹿过着幸福的生活。在这个“自由的王国”中,它们自由地生长繁育,自由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植被被大量破坏,鹿群数量急剧下降,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1942 年,整个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4、追问:什么原因是森林“宠儿”造成这样的结果的?(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加上疾病流行,鹿群数
14、量急别下降。)5、追问思考题 2:凯巴伯森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它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被看作美丽善良化身的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学生甲:狼是森林的保护者。狼吃鹿,维护了鹿群的相对稳定。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这样就保护了森林的生态平衡。6、这篇课文通过鹿、狼、森林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五、总结扩展1、投影出示蛇与庄稼、塞翁失马的故事。请学生快速阅读,体会这两个故事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蛇与庄稼告诉我们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塞翁失马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要从
15、正反两个方面看,要有一分为二的观点。)2、你还知道这方面的事例吗?请你说一说。六、作业1、课下收集有关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料。以“环保小报”的形式向家人、朋友宣传环保知识。2、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讲给你的朋友听。狼教案狼教案 篇篇 4 4以段带篇法就是根据有些课文中几个段落结构相仿的特点,教师精讲一段,让学生按精讲的方法,自己学习其余结构相似段落来培养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展示、使用的方法,潜移默化地进行仿效、运用,使学生主动地探求学习规律、掌握知识,这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一、精讲一段,教给方法一、精讲一段,教给方法1.初读感知,了解写了什么
16、。扣题读段(第三次对话)提问思考:狼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它会摇尾巴吗?不会摇尾巴的狼为什么摇起了尾巴?老山羊是如何做的?2.划析想读,了解怎样写的。划划出有关神态、动作的词,如半闭着,拖,盯;析分析重点词语,如半闭着眼睛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态?狼为什么要半闭着眼睛?用拖和不用拖字有什么区别?盯是怎样地看?想想象当时的情境和各自的想法。如:狼为什么要连忙说?它当时是怎样想的?羊盯着狼的尾巴看,说明了什么?读表情朗读对话,读出各自的心情和语气。3.再读课文,深化理解,了解为什么这样写。读课文思考:狼玩弄的是什么花招?说明了什么?老山羊这样对待狼,说明什么?二、从扶到放,运用方法1.提问:狼摇尾巴前还耍
17、了什么手段?扶着学一、二段。按初读了解写什么,精读了解怎样写,再读了解为什么这样写的要求进行。在精读部分,用划、析、想、读四种方法来理解内容。2.提问:狼摇尾巴被羊识破后,又是怎样做的?放手让学生学四、五段,方法与顺序同前。(略)三、对照分析,弄懂寓意三、对照分析,弄懂寓意思考讨论:1.这则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狼的本性是怎样的?(也可分解成两个问题:老山羊在每次对话中如何对待狼的,这说明什么?从中可看出老山羊什么性格特点?)2.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根据这个道理联系电影故事或其它例子说说你的认识。以段带篇教学法运用了正迁移的心理学原理,使学生将先学的知识技能作用于后来的学习,有
18、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遵循学习尝试运用的学习过程,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跳一跳摘到桃子,有利于形成语文自学能力。狼教案狼教案 篇篇 5 5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2、认识本课生字,能口头组词,理解意思。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读通课文。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读准字音。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听过很多狼的故事,你们认识的狼都是怎样的呀?(狼是凶恶的,贪心的。)2、板书课题,教学狼。指名拼读,读准边音。3、看到狼和小羊这个题目,你想到什么?二、二、范读课文,范读课文,边听
19、边思考: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三、教学生字字音。三、教学生字字音。1、轻读课文,画出本课生词。2、重点拼读要求掌握的字词。3、检查自学情况。抽读生字卡片。弄脏温和亲爱倒流背地里啊扑去找碴儿吃惊骂我可怜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4、巩固。四、试读课文。1、轻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2、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1)不掉字,不添字,不错字,不破词破句。(2)思考:狼找了几次碴儿?狼为什么要找碴儿?读后师生共同讲评。五、作业。五、作业。正确、流利的读课文。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精读课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帮助
20、学生理解课文。2、让学生懂得坏人总是要找借口做坏事的他们是不讲道理的。3、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听话练习。一、听话练习。听老师说句子。1、天上飘着一朵朵白云2、公园里的花3、看见小羊在溪边喝水4、狼故意找碴儿二、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观察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2、指导说具体。一只()小羊在()小溪边喝水。一只()狼走来,想()。3、指名连起来说图意。4、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5、小结图意。第二-六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这五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1、读后讨论上述问题。(主要讲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小羊和狼讲理。)说说找碴儿的意思。2、精读 2、3自然段。指名读,讨论:狼第一次找了什么道理?羊怎么回答的?看图理解上游下游的意思。指导朗读,狼的话要读出凶狠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出温和的语气。小结:狼第一次找茬儿,羊用事实驳斥了它。3、精读 4、5自然段。轻声读,讨论:狼第二次找的什么理由?小羊是怎么回答的?教学词语:气冲冲可怜背地里指导朗读。4、精读第 6 自然段。听老师读课文,讨论:狼第三次找什么借口?教学生字词:再如争辩为什么这一次不写羊讲理的话?谁来说说狼向小羊扑去,结果会怎样?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小结 2-6 自然段。自由练读
22、,练习说话。指名用先再最后的句式把狼三次找茬儿的经过说出来。指名用羊反驳狼的话来说明狼是在故意找茬儿。师述: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像狼一样的坏人,我们不能太善良,要认清它们的本性,要设法和他们斗争。启发想象,发散思维。如果你是小羊,你怎样和狼作斗争?三、作业。1、口头扩词。冲()()()温()()()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课时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指导写字。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能认清字形结构,正确书写。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把字写规范、匀称。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分角色朗读课文。一、分角色朗读课文。读课文做记号。1、先用画出狼找碴儿达到语句,再用圈出表现狼
23、的神态和动作的词。指名试读写狼的句子。2、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写小羊的句子。指名试读。3、分角色朗读课文。二、教学生字。二、教学生字。1、教学字形。背、啊、倒、温按笔顺描红。2、指导写字。狼、温这两个字都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并且都左窄右宽;倒、啊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写时要把握好各部分的位置;弄、亲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弄字下面一横最长,亲字中间一横最长。3、抄写生字。4、听写词语。5、用下列生字扩词。先争再温6、用总是、经常各说一句话。三、课堂练习。三、课堂练习。复述课文。按照:看见-想吃-就找-扑去的顺序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四、作业。四、作业。在习字册上书写。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苏教版狼和小羊
24、教案之三,希望对你有帮助!狼教案狼教案 篇篇 6 6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 13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提和难。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懂得不仅要关爱、救助动物,有时,也要遵从自然之道,大自然有它自己的生存规律,要懂得怎样做才能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一、图片引入出示狼、鹿和人的图片看着这三张图片,你会想到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那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哪些事呢?赶快来读读课文吧。板书:狼和鹿
25、二、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文,解决生字。2、采用开火车读词语等各种游戏来认字读词语。3、师生共同合作理解不懂的词语。三、理解课文三、理解课文1、字词我们都认识了,也理解了,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朗读。2、指定小组分段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读完互评。3、通过读课文,你们知道狼、鹿、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4、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5、在文中有自由王国功臣罪魁祸首三个词语,它们是什么意思呀?6、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对它们三个词都加了引号,联系课文,再说说你们的理解好吗?7、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之后班内交流。8、还有读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我们通过解决。教师引导
26、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9、带着你们对课文的理解,再来品读一下这篇课文吧。四、材料拓展四、材料拓展1、老师这里还有一份另人思考的材料,想听吗?但听完了,可是要谈谈自己的想法呀!师读材料。2、结合课文狼和鹿和刚才的材料,你们有什么启示?谈一谈吧。学生自由谈感受。3、小结:大自然的奥秘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些好书,你会知道的更多,懂得的更多,更多的去了解大自然。五、指导书写五、指导书写狼教案狼教案 篇篇 7 7 教学目标及重点教学目标及重点 1能比较流利地熟练地朗读课文2能对照注释掌握一些实词,读懂_的意思3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4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
27、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教学课型及课时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2.一课时 媒体设计媒体设计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由于他过分仁慈,险些丧命,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今日屠夫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学生大笑),那么屠夫是否从东郭先生身上汲取了教训,或又重蹈旧辙?狼也许变善良了?那么究竟如何,现在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狼这篇课文。二、简介作者及作品(出示投影)二、简介作者及作品(出示投影)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
28、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 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三、教学新课三、教学新课(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略)(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略)(二)、整体感知(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一遍课文,读出紧张感,力求生动。2.提出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注意停顿,词义句义不懂处做记号。3.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字词,注音,能把课文顺畅的读下来之后,放声
29、朗读。除注解以外,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要求学生当场发问,教师当堂解决。重点解决的字词:惧:恐惧。从:跟随。故:原来(一样)。驱;追赶。窘:困窘。恐:恐怕。顾:看到。瞑:闭眼。暴:突然。毙:杀死。股:大腿。寐:睡觉。黠:狡猾。缀:原意是连结,文中意是紧跟。弛:原意是放松,文中意是卸下。其它不论实词还是虚词,可不单独讲解,以能理解文意为准。4.学生齐读课文,做到不掉字、不倒字、不多字,有节奏。5.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学生对朗读情况作评价。(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1.这篇_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请两位学生毛遂
30、自荐讲述故事大意,其他同学共同品评其得失。)2.故事中的两只狼是是怎样的一个形象?3.故事中的主体是人还是狼?为什么?4.故事中的屠夫是怎样一个形象?请试加以说明。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哪些启发?(揣摩广思,自由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有道理的均需肯定。教师最后只能提自己的想法,不强加于学生。)明确:狼的本性是贪婪、凶残和狡诈,绝对不能对狼有半点怜悯之心。同样,我们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善于做一个机智勇敢的人。布置作业布置作业请大家展开联想和想象,把_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课下在日记本上写一下,下节课集中展示。板书狼教案狼教案 篇篇 8 8活动目标:1积极参与战胜大灰狼的绘画活动
31、,充分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2初步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竖线条和横线条。3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小鸡头饰若干,鸡妈妈头饰一只,大灰狼服装一套。2欢快和沉闷的音乐。3小鸡房子,大树,草丛,蘑菇。(情境)篱笆图片,画篱笆的课件。4长方形草坪(喷绘)。5粉笔一盒。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一、情景导入:老师扮作鸡妈妈,幼儿扮作小鸡,一起随音乐做小鸡找虫吃等动作。二、插“篱笆”,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竖线条。二、插“篱笆”,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竖线条。1大灰狼第一次袭击,激起幼儿插篱笆的兴趣。大灰狼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走到小鸡的家,嘴里不停地说:“我的肚子饿极
32、了,小鸡的肉好香啊。”老师叮嘱幼儿别害怕:“宝宝们,大灰狼来了,我们快点躲起来。”(老师和幼儿躲在房子,草丛,大树的后面)大灰狼找不到小鸡,突然摔了一跤,狼狈地逃回了家。2看课件,先认识篱笆,接着学习怎样插篱笆,初步学习用粉笔在长方形草坪上连接画竖线。师:“大灰狼就住在离我们很近的地方,随时还会再来想吃掉我们,实在太危险了,我们怎么办呢?”(幼儿纷纷回答)师:“我的孩子真勇敢,想了这么多办法,妈妈爱你们!妈妈听说小兔在家的周围插上了很多像栏杆一样的篱笆,大灰狼就钻不进去了,那我们也在家的周围都插上篱笆,大灰狼就进不来了!好吗?”幼儿“好。”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篱笆是什么样子的。先展现篱笆图片
33、,幼儿边看课件老师边讲:“宝宝们来看,这个就是篱笆,像栏杆一样,把篱笆插在家的周围,就可以保护我们的安全,把大灰狼挡在外面进不来。”再出示篱笆的插法:宝宝们已经认识了篱笆,现在想不想知道篱笆是怎样插出来的呀,看,这个就是我们家周围的草坪,先来插竖着的篱笆,一根插好了,哦,竖着的篱笆是要从我们的草坪上面到下面直直地连接起来插的,第二根接着第一根的后面,同样的方法从上到下直直的地连起来插好,继续插,插得长一些,多一些,直到插满我们家的整个草坪,不让大灰狼钻进来。3幼儿动手练习插篱笆。师:“我们已经看完了竖着的篱笆是怎样插出来的,现在看妈妈先来插几根。”然后引导幼儿空手练习从上到下直直的连接画竖线,
34、幼儿熟悉方法后,就在草坪上各自找位置插篱笆。三、三、大灰狼第二次袭击,大灰狼第二次袭击,补插篱笆,补插篱笆,幼儿继续用粉笔在地上幼儿继续用粉笔在地上画竖线。画竖线。大灰狼第二次恶狠狠地出现了,边走边说:“哇,插上了这么多篱笆,看看有没有地方可以钻进去。”幼儿跟随着老师观察大灰狼的行踪,当大灰狼发现篱笆稀疏地方想钻进来的时候,鸡妈妈赶快提醒小鸡们再次躲起来。过了一会儿,大灰狼看了看,说:“今天实在太累了,下次来一定吃个饱!”然后灰溜溜地走了。老师鼓励幼儿勇敢些,马上补插上篱笆。四、继续插篱笆,用粉笔在地上画密密、长长的竖线。四、继续插篱笆,用粉笔在地上画密密、长长的竖线。师:“看来大灰狼还会来,
35、它刚刚为什么可以从钻进来?”(幼儿回答)师:“我们一起再补插上些篱笆,插得直一点、插得多一点、插得长一点,好吗?”幼儿自由选择地方,补插篱笆。然后老师和幼儿一起检查。五、五、大灰狼第三次袭击,大灰狼第三次袭击,添插横篱笆,添插横篱笆,幼儿用粉笔在地上添幼儿用粉笔在地上添画横线。画横线。1大灰狼再一次出现,不时的用肩膀挤挤篱笆,还是把篱笆给挤断了钻进来。老师带着幼儿躲起来。师:“宝宝们,我们的家还是不够牢固哦,这一回,我们一起再来加上横着的篱笆,一定要把大灰狼挡在外面好吗?”2展示添插横篱笆的课件,师:“我们已经画好了竖着的篱笆,现在我们要在插好的竖篱笆上面添插一些横着的篱笆,把横着的篱笆也加得满满的。”幼儿用粉笔在竖篱笆上画满横线。六、结束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声响起,大灰狼第四次出现,围着小鸡的家走来走去,篱笆没有被它挤断,于是它气呼呼地说:“这里的篱笆太多太牢固了,怎么也进不去了”然后灰溜溜地走掉了。老师和幼儿一起随着欢快的音乐庆祝胜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