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模板汇总10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教案模板汇总10篇.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科学教案模板汇总科学教案模板汇总 1010 篇篇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1 1教学目的: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能辨别给物体排序所依据的特征。2.能独立地根据物体的统一特征进行排序。3.了解不同塑料膜的物理特性是有差异的。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知道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2.知道排序的含义。3.认识古筝是一种多弦排列的民族乐器。4.了解不同塑料膜的物理特性是有差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重视对科学证据的思考2.乐于合作与交流。学习成果:学习成果:1.知道什么是排序2.认识排序的意义3.学会按多个特征进行排序教学材料教学材料:食品塑料膜、食品保鲜膜、衣物塑料袋三种大
2、小相等的矩形方块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一、集中话题一、集中话题早晨我们上早操的之前必须要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排队是怎么排的呢?看看这些奥运冠军,他们都是什么项目的第一名?哪些同学在某某方面最强?能独立地根据物体的统一特征进行排序能辨别给物体排序所依据的特征二、探索和调查二、探索和调查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进行排列的练习。下面是科学家收集的关于声音在 10 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你能帮忙整理一下吗?学生讨论整理数据认识古筝,看一看古筝上面的弦是怎样排序的研究不同的塑料膜,然后对它们的物理特性进行排序知道排序的含义了解不同塑料膜的物理特性是有差异的了解不同塑料膜的物理特性是有差异的乐于合作与交流三、反思
3、和解释三、反思和解释1.你是按什么依据来整理的?看一看整理之后有什么改变,有什么好处?知道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重视对科学证据的思考2.分类教学目的: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能识别文具的类别特征,按限定的要求分类。2.从五个一组的材料实物中,正确归纳出其中的四个共同具有的特征,从而区分出哪一类不同。3.以指纹图是为标准,用找相同点的方法给小组同学的指纹分类。4.独立寻找特征,画出一个符合特征的海洋生物。5.根据教材的图示,能连续地发现分类的特征。6.模仿教材的图示,能用多积两分法给自己选择的果实分类。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理解教材文字表述的不同动物具有的相同特征。2
4、.能够识别出三种指纹的类型,并能正确地与文字配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重视分类的科学证据2.善待自然界动物学习成果:学习成果:1.识别文具的类别特征,按限定的要求分类2.了解生物分类学的“双名法”3.学会找相同点分类的方法4.学会多极两分法教学材料教学材料:印泥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一、集中话题一、集中话题出示图片,商店里面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表示?二、探索和调查二、探索和调查老师这里有一些文具,你能不能将他们分成六类。学生讨论进行分类我们来认识一下科学家是怎样给动物进行分类的?人的指纹有三种,看一看你们的右手拇指上的指纹,在纸上按下你的指纹印,然后在小组中分一分类。做一个小游戏:你能找出这类海洋
5、生物的特征吗?说说看他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点?在下面的几个海洋生物中,指出哪一个是他们家族的成员?在活动记录纸上画一个这样的生物。如果老师给大家提供鱼、斑马、猫、鸟、龟、人,这几种动物你能为他们分类吗?之后还可以再分吗?能识别文具的类别特征,按限定的要求分类能够识别出三种指纹的类型,并能正确地与文字配对独立寻找特征,画出一个符合特征的海洋生物理解教材文字表述的不同动物具有的相同特征根据教材的图示,能连续地发现分类的特征三、反思和解释三、反思和解释学生汇报说说是怎样分的,并说出这样分的理由生活中有很多分类的事例,想一想还有哪些?我们为什么要给实物分类,这样分类有什么好处?让小组中的同学分开站,分为一
6、类的同学说明他们的指纹怎么样?请你选择 8 种水果然后用多积两分法为他们分类。模仿教材的图示,能用多积两分法给自己选择的果实分类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2 2教学目的:教学目的:儿童认识动物简单的花纹特征。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动物图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老师出示动物图片向幼儿介绍图片上小动物的名称,引起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观察知道有的动物身上有花纹,有的却没有。2、请幼儿观察图片老虎、豹、斑马的身上的花纹。引导幼儿观看花纹特征,说一说动物花纹的不同,如条纹和斑点。3、根据花纹猜测动物请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颜色,什么样的花纹,并猜测是哪个动物,并翻开遮盖部分确认。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7、3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科学概念: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保护听力的资料,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在公共场所保持肃静的习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知道各种控制噪音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录音准备(噪音和轻音乐)、发音罐、报纸、毛巾、棉花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那么
8、我们该怎样避免我们的听力受到伤害呢?-出示课题:保护我们的听力二、远离噪声1、听两段录音:课间 10 分钟吵杂的声音和一段优美的轻音乐,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2、小组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声音属于噪音?噪音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三、如何控制噪音呢?1、过高过强的声音都会影响我们的听力,那么如何控制噪音呢?-小组讨论。2、分组活动:做一个发声罐,使发声罐发出声音。能利用桌上的材料(报纸、毛巾、棉花等)能想办法使发声罐的声音变轻呢?3、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减少噪音的方法?小组讨论4、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场合需要我们控制音量?为什么?四、课后延伸1、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好吗?为什么?2、阅读 P42“呵护自己的
9、听觉器官”,从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保护听力,如何保护听力?3、介绍电子扩音器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4 4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会认10 个生字,会写13 个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静、姿势、情况、鼓励”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3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4.抄写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点评:第四条是知识积累方面的,应该写在第一条的后面。还少一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最好再单独写出来,这样更明确。可以是:进一步感受爱心,努力奉献爱心)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
10、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及两次掌声的含义。(点评:把“把握课文内容”改为“了解课文内容”更符合年段要求,不然要求就高了,学生不容易达到,再说“把握课文内容”也不是本课的重点。如果把它当成重点,就会影响更主要的任务)2.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语渲染,启动情感一、导语渲染,启动情感同学们,刚才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老师们表示了欢迎,生活中你接受过别人给你的掌声吗(结合生活体验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 掌声,齐读课题。文中的“掌声”是送给谁的?(点评:联系生活实际,导入课题,唤起对本课学习内容的相关体验。方法一般,但比较实用。最后过渡到下一环节,直指
11、_主要人物)二、整体感知,体验情感二、整体感知,体验情感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小姑娘?2学习生字词:(1)指读生词,小老师领读。(2)理解“犹豫”和“忧郁”的意思。总结解词的方法。(3)多音字组词“落”、“调”。3.说说英子是个怎样的小姑娘?三、品赏朗读领悟情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忧郁”(出示第一自然段)请结合第一自然段中的词句谈谈英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1当学生说到“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时,(1)理解“默默地”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读?(2)想象一下当时同学们在干什么,引读“当同学们()的时候,她总是
12、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点评:想象体验英子此时的心情,为进一步理解英子性格的后来的变化做铺垫。请注意:想象体验是阅读的一种方法,也是走进文本的一条途径)(3)英子的内心会是怎样的?体会着她的内心感受读这个句子。2.当同学们说到“上课前她总是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时,她为什么这样做?加重“早早地”和“最后一个”。3.当学生说到“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让别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时,理解“小儿麻痹症”。4.两个“总是”说明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5.英子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着,课文中有一个词最能表现英子是一个什么样小姑娘。到文中去找一找。(
13、点评:应点出到第四自然段中去找,不然太费时)生齐说:忧郁(教师板书)。(点评:理解英子忧郁的心情,采用了两种走进文本的方式:一是抓住重点词语,即品评;二是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不过重点词语抓得稍多一些,可以再有所取舍)(二)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开朗”过渡:通过朗读大家知道了这是一个忧郁的小姑娘,大家继续读课文,看看她还是个怎样的小姑娘?(出示第四自然段)“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教她跳舞。”她还是一个忧郁的孩子吗?那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开朗(教师板书)师指黑板:一对反义词出现在同一个孩子身上,你对这件事有什
14、么想法?有什么问题吗?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5 5教学意图:教学意图:随着电话号码的普及,电话号码在孩子生活中随处可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因此设计了此次活动电话。旨在满足孩子对电话的兴趣和用途。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孩子初步了解电话的外形构造和功能以及电话与人们日常生活对的密切关系。2、知道如何使用 110、120、119 等急救电话,明白这些电话的重要性,平时不能随便乱打。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电话 2 部,手机 1 部。2、110、120、119 电话号码卡片各 1 张;警车、救护车、火警车图片各 1 张。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猜谜语引起孩子的兴趣。师:“叮铃
15、铃,叮铃铃,这儿说话哪儿听,两人不见面,说话听得清”小朋友动脑筋猜一猜,这是什么?(电话)2、出示电话、手机引导孩子观察电话的外形构造,学会正确使用电话。师:电话是什么样子的呢?(有数字、听筒、话筒、电线)手机没有电线。小结:电话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但都有数字、听筒、话筒、电线等组成,这样才能相互通话。3、电话在生活中的用途。师:你们家有电话吗?(有)你打过电话吗?(有)师:你给谁打电话?是为什么事打电话?(问候、祝贺、询问、联系、请求帮助)4、遇到危急时你会打什么电话求救。(1)当你走失了,迷路了,或者遇上坏人,你会打什么电话求救(110 出示)(2)当你发现失火了,要打什么求救电话?
16、(119)(3)当家里有人病了,晕倒时,要打什么电话求救?(120)5、玩配对的游戏:应该打什么电话(发给孩子人手一份卡片)。师:现在请小朋友看看图片里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应该打什么电话求救,帮他们正确连线。6、模拟急救现场打电话求救,初步学会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1)首先会正确拨打求救电话 110、120、119(2)会简单明确地回答现场的问题,会完整的表达事情7、知道不能随便乱打急救电话。8、小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话,今天我们学会了打求救电话 110、120、119,也知道这三种求救电话是在危急的时候才能打,没有危急时是不能随便乱打的,希望小朋友一定要记住。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6 6活
17、动目的:活动目的:1 在不同路面上,幼儿通过实践测量感知汽车的速度。2 让幼儿初步学会图表统计法。3 通过此次活动,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 玩具小汽车 5 辆,沙子路、地毯路、玻璃路各5 条,底板 5块.2 记录表 10 张,两种不同颜色的长条纸条各 15 条,小篮子10 个,剪刀 5 把,大型积木若干.3 录音机 1 台,磁带 1 盒,蓝猫头饰 1 个。4 黑板 2 块,大夹子 4 个,卡通贴纸若干张.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一 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1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场地,与幼儿相互问好.2 蓝猫突然出现与幼儿见面,提问引出
18、课题.蓝猫:“哈,哈,大家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蓝猫)对,我就是大名鼎鼎的蓝猫,你们喜欢我吗?(喜欢)我听说塘厦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个个都很聪明,今天我就要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都很聪明.请小朋友们听清楚我的问题:汽车在沙子路、地毯路和玻璃路上开,哪条路上开得最快呢?”二二 引导幼儿探索在不同路面上感知汽车速度的方法引导幼儿探索在不同路面上感知汽车速度的方法1 引导幼儿观察铺路的材料。教:“刚才蓝猫说了有哪三条路呀?”幼:“一条是沙子路;一条是地毯路;还有一条是玻璃路.”教:“那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蓝猫为我们准备了一些什么材料.”2 教师一一介绍蓝猫为幼儿准备的材料,并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
19、材料开展讨论测量的方法.(幼儿自由发言)3 根据幼儿的讨论,教师请幼儿自由组合三人一组第一次动手操作,教师观察幼儿在操作中所存在的问题.4 教师小结教:“小朋友,现在你们都做完了测试,我想请几个小朋友来告诉老师,哪条路汽车能开得最快?”(请个别幼儿根据自己小组图表的答案发言)。教师提出第一次幼儿操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请测量得比较好的一组幼儿来示范.5幼儿根据教师的小结进行第二次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6 教师小结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教:小朋友,到底走哪条路才是最快的呢?幼:玻璃路。教:对,玻璃路是最快的。因为玻璃做的路面很光滑,所以汽车在玻璃路上开得最快。但是,小朋友也要注意了,玻璃路很滑,小朋
20、友若是在上面行走是很容易摔倒的。而且,玻璃是很容易碎的,因此玻璃路并不时很安全。所以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道路,多是用水泥铺的,这样人走在上面就不那么容易摔倒。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把答案告诉蓝猫吧!三三 结束部分结束部分幼儿大声喊蓝猫,蓝猫出现并问幼儿:“小朋友,哪条路汽车走得最快呀?”幼儿:“你走玻璃路回去只最快的,但是玻璃路很滑,开车时要注意安全啊!”蓝猫:“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真的很聪明啊,那我也有奖品送给大家.(给每位幼儿发一张美丽的贴纸)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出去做游戏呢?(想)”蓝猫带领幼儿已开车的形式离开活动场地.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7 7【教学背景分析】通过三年级上册“植物
21、”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已初步领悟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是会发生变化的。本单元是继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延伸学习。【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尽管外部特征不同,但在适宜的条件下都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教
22、学准备】:(教师准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或向日葵的一生 ppt 课件、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菜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作业布置】:家庭作业:准备今天要求的材料。注:有种植条件的学校请学校后勤帮忙提前一天对种植基地松好土,施好肥,浇足水。学习评价:你怎样观察种子,有什么发现?记录表 2:种子观察记录经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些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反思三年级下册的“植物”单元已经开始引领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植物的有关问题,并且通过对向日葵一生的介绍,注意到植物一生的变化。但
23、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他植物是否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对变化的认识是间接的,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认识也是零散的、模糊的。本课的教学就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和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欲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根据已有认识进行预测的意识与能力。今天是开学的第二课,通过第一节课的激发和鼓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当我来到教室是许多学生向我展示他们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种子,那种兴奋劲就别提了。音乐响起学生们马上做好,等待课堂的开始。本课主要有两项活动:活动一:记录自己的想法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记录所知道的一株绿色开花植物
24、一生的生长过程。首先我们进行了想象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这个环节学生进行较困难,有的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对于植物自己从来没有认真观察,看到这情景我首先对学生说:“我们只有认真的对待每一次的观察,才能够了解植物的发育现象。你们想一想植物最初有什么发育,然后先长什么?细细思考生活你所见到和发挥自己的想象你认为它是如何发育的?”之后,我在黑板上先画了一粒玉米种子让学生想象往下该如何发育。通过我的引导学生已经开始在活动手册上进行描绘自己“植物“的发育过程。我在学生之间巡视发现有些学生画的还是很有生活基础的,能够基本描绘出植物的发育过称“生根、发芽、成长、开花、结果”。本节课的开头基本获得成功。活动二:观察种
25、子,也是本课的核心活动。在对种子外部观察前,先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种子的哪些方面?对于观察形状、颜色、大小学生都能谈到,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观察大树的方法,学生就能想到通过闻、摸等方法能获得关于种子更多的信息。通过外部观察,学生认识到种子的形态、颜色、大小各不相同。对于三下的学生,仅仅观察到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表面的光滑度还不够。于是,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十分重要,我认为时间要充足,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的观察向纵深方向发展,也能帮助学生建立种子相同特点的认识。学生通过解剖豌豆、花生、瓜子等种子,发现它们还有一层薄薄的皮,而且种子还能掰成两瓣,一瓣上还有小芽。通过观察、梳理,学生认识到种子有
26、种皮,还有胚根和胚芽。值得提醒的是:在第一个教学班上课时,我忽略了一个问题,所带的黄豆、绿豆未经过浸泡,导致种子不易掰开,即使掰开了,里面什么也看不到。希望各位科学教师在备课时、准备材料时一定要做有心人,不要犯我同样的错误了。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8 8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2、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了解一些动植物夹套保温泵的季节性变化。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准备有秋季特征景致的图片或录象资料。关于动植物的季节性生活规律变化的图片,录象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引入。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
27、有关LC 型罗茨泵春季、夏季、冬季气候特征的图片。二、自主学习1、引导学生观看本课图片,了解在一定的地区,天气现象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2、四人小组讨论。3、秋天气候的特征。4、其他季节的气候特征。5、小组汇报。6、师生小结。7、在不同季 CB 系列齿轮油泵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8、小组讨论后汇报。9、教师小结。三、课后作业1、观察小动物。2、观察植物。3、把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或植物,记下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9 9一:活动目标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观察溶解现象,并用语言表达其发现。2激发幼儿对溶解现象的好奇心。二:活动准备二:活动准备1每人一小杯温
28、水,一把勺子2果珍,方糖每桌一份三:活动过程三:活动过程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东西,你们知道要干什么吗?今天我们要来做个科学实验。2现在先请小朋友们尝一尝你们杯子里的水,然后告诉我水是什么味道的?(没有味道)。接着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块白色的东西放进你们的杯子里,看看它有什么变化。幼儿试验,观察,表达,交流。(它变小了,没有了)请幼儿尝尝水变什么味道了。(甜)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放进水里的是方糖,它在水里慢慢地变小,最后没有了,我们说这种现象叫做溶解。溶解就是化了,没有了。(幼儿跟着说两遍:溶解)4 现在请小朋友每人舀一勺黄色的粉末放进你们的杯子里,再来看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幼儿操
29、作,教师巡视。请幼儿观察后讲述发生的变化。(颜色变了,水变成黄色的了)5教师再次讲解溶解的含义。果珍溶解时会是水变颜色。6教师再用“高乐高”做试验,让幼儿观察讲述,“高乐高”溶解也会使水变颜色。7小结:今天我们动手做了实验,发现了方糖,果珍。高了高,放进水里会化掉,这叫做溶解。那么还有哪些东西放进水里也会溶解呢?请你们回家可以在试试,明天来告诉大家,好吗?四:活动延伸四: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物质溶解于水的现象。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1010【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科学教案。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
30、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一、体验静电现象1 1、引入、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
31、?-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 2、体验静电现象、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3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二、认识电荷1 1、不一样的电荷、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 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2、让电荷流动起来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静电现象:静电现象:正电荷、负电荷电荷能流动起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