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汇编9篇.pdf
《科学活动教案汇编9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活动教案汇编9篇.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As long as you do things with integrity,dont ask about success or failure.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科学活动教案汇编科学活动教案汇编 9 9 篇篇科学活动教案科学活动教案 篇篇 1 1一一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纲要 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石头是周围世界中常见的事物,在生活里运用广泛,如石桥、石桌等,我班幼儿对我园草地上的石头路就很感兴趣,会蹲着、围着仔细地看石头。为了使幼儿进一步了解石头的特性,结合小班幼儿以直观思维为主的特点,根据纲要中科学领域的要求:引
2、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设计了这个科学活动。目的是通过提供丰富、可操作的石头、图片,让每名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探索势头的特性,从而体验科学活动的无限乐趣。二活动目标:二活动目标:1、乐意参加玩石头的活动,体验玩石头的乐趣。2、能通过找、看、摸、闻等方式感知石头的基本特性。三三 活动准备:活动准备:各种各样(大小不一、颜色不一、形状不一、品种不一)的石头若干、石头图片、照片四四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猜石头。通过猜猜的游戏,激发兴趣二、找石头。通过找石头的游戏,了解石头在哪里,石头有很多品种和造型,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石头。1、游
3、戏一:从很多图画中找出有石头的图片。讨论:石头是什么样的?在哪里?3、游戏二:请幼儿从图片中找出石头变成的东西。(如:石头桥、石凳子等等)三、玩石头。通过玩石头游戏,充分的体验石头的特性1 引导幼儿看看、闻闻、摸摸、敲敲石头,感知石头的特性(硬、冷、光滑、粗糙、有花纹等)。2 给石头取名字,鼓励幼儿围绕石头的特性取名。3 用石头铺路。引导幼儿用石头铺一条小路,并在石头路上走一走,进一步感知石头的特性。科学活动教案科学活动教案 篇篇 2 2一、活动目标一、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鸡蛋的沉浮与盐水的浓度有关。2.技能目标:能随着加入盐的量观察鸡蛋的悬浮程度,会记录和表达试验过程和结果。3.情感目
4、标:体验在鸡蛋沉浮实验中两人合作探究和分享实验经验的乐趣。二、活动重难点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鸡蛋在盐水里才能浮起来,并且悬浮的程度与盐水的浓度有直接关系。2.活动难点:做盐水浓度与鸡蛋悬浮程度关系实验时能详细记录实验过程,能清楚表达试验过程和结果。三、活动准备三、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玻璃杯、勺子、筷子、鸡蛋若干;清水、盐,记录纸和笔若干。2.经验准备:大班幼儿已经在生活中获得一些沉浮的感性知识,如人会游泳才能浮在水面,不会游泳的人需要借助游泳圈才能浮在水面,石子投入水中会立马沉入水底等。四、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设疑导入1.教师出示图片:一个人躺在死海上舒适地看书。
5、2.教师:在图片上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他可以浮在水面没有沉下去?你觉得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吗?(二)基本部分1.介绍试验教具,设疑引发幼儿思考(1)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实验材料并介绍:两个透明的玻璃杯装着一样多的水(先不说出一杯是清水一杯是达到一定浓度的盐水),一枚鸡蛋;突出两个玻璃杯是一样的,里面的水也一样多。(2)教师提出问题:把蛋宝宝放到第一个水杯里(清水),再把它放第二个水杯里(盐水)里会发生什么事情?2.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初步感知蛋的沉浮现象(1)教师操作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并说一说鸡蛋在两个杯子中沉浮的情况。(2)教师提问:蛋宝宝在第一个杯子里是沉在水底的,怎么到了第二个杯子里会浮上来呢?
6、这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呢?(3)幼儿自主探索: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区分出淡水和盐水的不同。从而找到原因:鸡蛋在装有淡水的杯子里是沉下去的,在盐水里是浮上来的。3.引导幼儿操作材料,深入理解沉浮与盐量的关系(1)教师进一步引导:蛋宝宝放在盐水里都会浮起来吗?要放多少盐才会浮起来呢?我们来做一做这个实验,并记录在记录纸上。(2)教师将幼儿分成两两一组,合作探究。(3)教师提供操作材料:每组一个玻璃杯,一份食盐,一根小勺,一根搅拌棍,记录纸和笔。(4)教师提出实验要求:明确加盐、搅拌和记录方式等。(5)幼儿合作操作实验并进行记录,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指导。4.说一说沉浮规律,分享和总结经验(1)请小
7、组幼儿展示记录纸,并谈谈实验过程和结果。(2)教师继续提问引导:为什么蛋宝宝在刚开始加盐的时候没有浮起来,后来再接着加盐才浮起来呢?(3)幼儿集体讨论,教师小结:鸡蛋浮起来有一个过程,盐放得少,盐水浓度低,蛋不能浮起来;只有在加入一定量的盐后,盐水浓度变大,蛋才能在水中浮动直至全部浮起来。(三)结束部分解除疑惑1.展示有关死海的三张图片:躺在死海上看书;躺在死海上睡觉;在死海上打乒乓球。2.教师解除疑惑:人们要在水里浮起来需要游动或者借助游泳圈等工具。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的海水不需要这样做人们就能自然地浮在水面,悠闲地看书,睡觉甚至打乒乓球。秘密就在于这个地方海水盐分的浓度非常高。五、活动延伸五
8、、活动延伸今天我们探究的是生鸡蛋宝宝在盐水里的变化,那熟鸡蛋和生鸡蛋在盐水里的变化会是一样吗?老师在科学探索区提供了这些材料,小朋友们可以继续进行探究。科学活动教案科学活动教案 篇篇 3 3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2、用语言完整地描述水的变化。3、萌发探究水的兴趣。活动准备:活动准备:准备可加热的容器、酒精炉、玻璃杯。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看看前一天放冰箱的、装在小容器中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2、启发幼儿取出自己制作的冰花,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水为什么会冻成冰。3、引导幼儿欣赏自己制作的冰花,观察冰花在常温下的变化。4、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冰块
9、变成水?5、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实验,如太阳晒、用火烤、开水烧、凉水泡等。6、启发幼儿比一比哪种方法能让冰融化得快一些。帮助幼儿发现温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7、做做想想。(1)当冰化成水后,向幼儿提出新的问题:冰还能变成什么?怎样才能让水发生变化?(2)鼓励幼儿继续实验,用各种办法将水加热,观察水变成蒸汽的过程。(3)教师继续向幼儿提出新问题:水蒸气还会变成什么?活动延伸:活动延伸:1、建议家长与幼儿在家里一起制作冰花,加深水变成冰的认识。2、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湿衣服、湿被子、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阳晒热以后,都变成了了什么?到哪里去了?科学活动教案科学活动教案 篇篇 4 4(一
10、)(一)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通过幼儿的观察与动手探索,发现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一是上重下轻,二是底面大圆滑。2、简单了解物体重心,物体底面面积的大小与稳定性之间的简单科学道理。3、萌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索欲望。(二)活动准备:(二)活动准备:不倒翁数个;木板、锥体等物体若干。(三)(三)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谜语导入:一个老爷爷,别看年纪大,走路左右摆,就是不倒下。2、出示不倒翁,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1)、教师让不倒翁动起来,并提出问题,不倒翁为什么怎么推它也不倒下?(2)、幼儿分组,带着问题去操作、探索和发现不倒翁的不倒的原因。(3)、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3、进入集
11、体活动环节,教师提出以下问题。(1)、不倒翁的外型特征:它的底部是什么样子?它的顶部是什么样子?它的上端和下端在操作过程你发现了什么?(2)、不倒翁为什么不倒?(3)、教师小结:不倒翁不倒的原因一是它的身体上重下轻,底部有一块较重的铁块;二是底面面积较大并且圆滑,向一边倾斜时,重力的作用使它摇摆起来。4、探索重心、物体底面面积的大小与稳定性之间的简单道理。(1)、幼儿分组操作木板,锥体,让操作物体站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引领。(2)、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共同用不同的方法让物体站立,寻找发现物体稳定性与物体的什么特征有关系。锥体为什么锥部在下的时,它站立不起来?(3)、操作不倒翁,让它左右大摇大
12、摆,发现重心与重力作用之间的简单的关系。5、教师小结。(1)、通过木板的站立的不同方式,发现底面面积越大,物体越稳定。(2)、通过操作不倒翁,当不倒翁倒向左边时,重心和重力作用线在接触点的右边,反之相同;不倒翁倾斜的程度越大,重力产生的作用就越大,摆动就越大。6、幼儿边玩不倒翁边念儿歌边动作结束。7、附儿歌:不倒翁,真好玩,样子长的也很独特;头儿小来,脚儿大,头儿轻来,脚儿重;左推它不倒,右摇它不倒;倾斜的越大,摆动的越大;往左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线(接触点)在右边;往右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线(接触点)在左边;摇摇摇,摆摆摆,不倒翁是我的好玩伴。(一)艺术活动:制作不倒翁(二)活动目标:(1)、通
13、过制作不倒翁,巩固 和运用在科学课中学到的科学知识。(2)、通过制作不倒翁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3)、激发幼儿在艺术中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一)活动准备:1、蛋壳、酸奶瓶、玉米粒,大米,小米,豆子等等。2、彩笔,剪刀,胶水,及时贴等等辅助材料。3、范例几个(三)活动过程:1、出示范例,边玩边说科学课结束时的儿歌导入课题,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2、观察范例,请幼儿说说自己观察到的不倒翁的制作过程。(1)、请幼儿摇一摇不倒翁,发现不倒翁的肚子里首先要有东西,使其有重量。(2)、发现一下,在不倒翁肚子里的东西如果很少不倒翁能否不倒?(3)、不倒翁制作应该先进行那一步,然后呢?为什么?(4)、
14、讲讲自己打算制作的不倒翁的样子是怎么样的?3、分组制作不倒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小组进行制作。幼儿制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及时、适时的指导,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示范,及时发现有创意的幼儿进行表扬。4、进行讲评活动。先让幼儿与小伙伴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不倒翁的名字,是怎么制作的,不倒翁倒的程度的大小等等。教师进行个别讲评,尤其那些能力差的幼儿,注意发现他的作品的优点,以激发其自信心。5、与不到翁一起跳舞结束课程。(健康歌的曲子进行伴奏,儿歌是:左摇摇,右摇摇,头儿小小,脚儿圆圆,头轻脚重一起来做运动,左推不倒,右推不倒,左右摇晃真呀么真可爱!科学活动教案科学活动教案 篇篇 5 5活动目标
15、:活动目标:1、对观察冰块有兴趣。2、乐于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有太阳的冬天,一处有冰块的地方、粉笔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观察冰块1、冰是什么颜色的?2、鼓励幼儿用手摸摸冰块,说说有什么感觉。3、怎样才能有冰块?4、小结:冰是冷冷的、滑滑的。很冷的天,水会结成冰的。二、寻找有冰的地方1、请幼儿将有冰的地方告诉大家。2、请幼儿运冰块。每人拿一块冰块在阳光的空地上。3、请幼儿观察阳光下的冰块,冰变成了什么?三、欣赏冰画1、请幼儿看看场地上的冰块化成了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活动 教案 汇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