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教案教学反思设计.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一化学教案教学反思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教案教学反思设计.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化学教案教学反思设计高一化学教案教学反思设计最新高一化学教案教学反思设计最新高一化学教案教学反思设计 1 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教学目的:1、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氯水的成分,知道氯水的漂白作用及其起作用的漂白物质2、掌握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气与碱的反应以及漂白粉的制取和漂白原理3、通过对氯水成分和氯水漂白作用的探究,再次体会到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方法,并能运用初步形成的观察方法进行全面观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判断、不断地揭示矛盾和解决矛盾,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开发学生智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氯气与水反
2、应,氯气与碱反应以及漂白粉的制取与漂白原理教学难点:氯水成分的探究推理、氯水的漂白作用教学工具教学用具:氯气、蒸馏水、NaOH 溶液、集气瓶、干燥的红纸、紫色石蕊试液、AgNO3 溶液、稀 HNO3 探究实验:往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注入少量蒸馏水,观察氯水的颜色往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加入 AgNO3,再滴加稀 HNO3,观察现象往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探究其成分及其作用分别将干燥的和湿润的红纸条放入盛有干燥的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探究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把少量的 NaOH 溶液注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体会 Cl2 与 NaOH 溶液的反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3、、复习氯气的物理性质、氯元素的原子结构、氯气与非金属和金属的反应导入新课:利用一则报道,消防员用水驱散泄漏的氯气的事实引入新课二、氯水成分、漂白性物质的探究和 Cl2 与 H2O 的反应1、实验探究实验(1):往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注入少量蒸馏水,观察其颜色变化实验现象:氯水颜色变浅,呈浅绿色实验结论:氯气少部分溶于水,氯水中含有 Cl2 分子实验(2):往盛有氯水的试管中先滴加 AgNO3 溶液,再滴加稀 HNO3,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有不溶于稀 HNO3 的白色沉淀生成实验结论:氯水中含有 Cl-实验(3):往盛有氯水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溶液出现红色,但后来红色又褪去实
4、验结论:氯水中含有 H+和漂白性物质实验(4):分别将干燥的和湿润的红纸条放进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干燥的红纸条不褪色,湿润的红纸条褪色实验结论:干燥的 Cl2 不具有漂白性,Cl2 与 H2O 反应生成了漂白性物质2、Cl2 与 H2O 反应的分析化学反应方程式 Cl2+H2O=HCl+HClO 分析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指出氧化剂、还原剂HClO 的性质和用途:a、弱酸性,其酸性比碳酸的酸性还弱b、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杀菌、消毒c、不稳定,容易分解放出氧气总结:氯水的的成分(三分四离):H+、Cl-、OH-、ClO-、Cl2、H2O、HClO思考:实验室为
5、什么用棕色瓶盛装氯水?三、氯气与碱的反应1、补充实验:把少量 NaOH 溶液注入一瓶盛有 Cl2 的集气瓶中,观察其变化实验现象:黄绿色全部消失,所得溶液为无色2、从 Cl2 与 H2O 的反应来分析、理解 Cl2 与 NaOH 的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漂白液的主要成分:NaCl、NaCl0,其中有效成分:NaClO3、从 Cl2 与 NaOH 的反应,写出 Cl2 与 Ca(OH)2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工业制备漂白粉的原理)漂白粉精的主要成分:CaCl2、Ca(ClO)2,其中有效成
6、分:Ca(ClO)2总结氯气与碱反应的规律:氯气+碱=氯酸盐+次氯酸盐+水思考:(1)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为什么不直接用次氯酸漂白,而要将氯气转换成次氯酸盐制成漂白粉来漂白?(2)制成的漂白粉进行漂白时,如何体现漂白性?漂白粉漂白的原理:Ca(ClO)2+CO2+H2O=CaCO3+2HClO(家庭漂白粉的漂白和失效的原理)Ca(ClO)2+2HCl=CaCl2+2HClO(工业上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思考:漂白粉应怎样保存?四、氯气的用途根据氯气的性质,结合课本阅读、总结氯气的用途五、小结六、学生练习七、作业最新高一化学教案教学反思设计最新高一化学教案教学反思设计 2 2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说明
7、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2.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3.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教学难点(1)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人不吃饭行吗?食物进入人体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问题在现在来说都已经十分清楚了。这些变化过程在其他生物中有没有呢?早在二百多年前科学家就对此进行了探索。实验介绍:1783 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在小巧的金属笼中,然后让鹰吞下,过了一段时
8、间,将笼子取出,肉块不见了。问:(1)为何要将肉块放在笼子中?答:排除了胃对肉块的物理性消化。问:(2)对肉起消化作用的是什么物质?答:一定是某些物质进入到金属笼中,使肉分解。现在已经知道这个能让肉分解的物质就是-酶。问:(3)进行肉类消化的过程的条件是怎样的?答:进行分解肉的反应是在一种极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问:(4)在实验室中能否也能让肉分解?能的话需要怎样的条件?答:实验室也能进行肉的分解,但是比起在生物体中来说,需要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剧烈的条件才能进行。二、问题探讨1.这个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是:鸟类的胃是否只有物理性消化,没有化学性消化?2.是胃内的化学物质将肉块分解了。3.提示:
9、收集胃内的化学物质,看看这些物质在体外是否也能将肉块分解。总结:对于一个生物体来说要进行的生理活动非常之多,构成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内的物质需要不断地合成与分解,不断地处于自我更新的状态,而这种自我更新的过程完全依赖于细胞内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每一个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就叫细胞代谢。细胞生存的条件是很温和的,那么细胞内数量如此巨大的生物化学反应如何在常温、常压、水溶液环境、pH 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迅速高效地进行呢?在化学反应中有没有提高化学反应的方法呢?三、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前介绍:动植物在代谢中产生的过氧化氢,对机体是有毒的。机体通过过氧化氢酶
10、,催化过氧化氢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而解毒。铁离子也可催化这一反应。2H2O2H2O+O2问:如何获得过氧化氢酶?答:新鲜肝脏中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所以新鲜肝脏研磨液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按以下实验步骤来进行实验: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对照实验的特点。问:上述实验分成了 1、2、3、4 号四支试管,哪些是四支试管共同的条件?两两比较不同的条件有几个?答:共同点:都在试管中加入 2mLH2O2 溶液,都在相同的压力下进行。不同点:1 和 2:只有温度不同;1 和 3:3 多了 2 滴 FeCl3 溶液;1 和 4:4 多了2 滴肝脏研磨液;3 和 4:加入的催化剂不同。问:1 号试管没有加任何试剂,
11、它起的作用是什么?答:它起的是对照的作用。结论:进行该实验的其他因素相同,而只有其中某一因素不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果结果不同,那么影响该结果的就是这一不同的因素。在上述实验3 试管和 4 试管只有加入的催化剂不同,那么该实验的结果 3 放的氧气少,4 放出氧气多就是因为加入到 4 号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比加入到 3 号的高。即酶具有高效性。问:2 和 4 试管现象基本相同,能否在生物体中也利用 2 的方法来解毒?答:不能。加热到这样的温度会造成生物的细胞死亡。问:能否用同一滴管给 3 和 4 试管加 FeCl3 溶液和肝脏研磨液?答:不能。共用滴管会让肝脏研磨液(或 FeCl3 溶液)残
12、留在滴管内,难以判断出过氧化氢的分解是哪种滴加液的作用,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问:为何酶的催化效率会比无机催化剂更高呢?答:酶降低了活化能。活化能就是分子从常态转化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活化能越大,反应就越不容易进行,反之就容易进行。四、总结在生物体中,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每时每刻进行着。以人为例:据估计人体细胞内每分钟大约要发生几百万次的化学反应,这么多的化学反应能在人体中顺利而迅速地完成,完全是靠酶的催化作用。它和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酶在细胞内的物质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个作用是其他物质无法代替的。它降低了化学反应中的活化能,而自身却没有发生变化,所以
13、是一种催化剂。它是细胞内产生的,所以它也是细胞中具有高效催化效率的生物催化剂。它的作用就是降低活化能。在医院常用双氧水作为身体出现小伤口的消毒用药,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吗?试解释该现象。能看到伤口有气泡产生。原因是人体细胞中产生的酶将双氧水分解成了水和氧气。课后小结酶在细胞内的物质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个作用是其他物质无法代替的。它降低了化学反应中的活化能,而自身却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一种催化剂。它是细胞内产生的,所以它也是细胞中具有高效催化效率的生物催化剂。它的作用就是降低活化能。课后习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基础题1.巴斯德: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
14、用。李比希: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是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毕希纳: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萨姆纳:酶是蛋白质。2.提示:(1)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高效率地进行,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得多。(2)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需要在常温、常压、酸碱度适中等温和条件下进行,无机催化剂常常需要辅助以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剧烈条件才能有较高的催化效率。3.D。拓展题1.提示:可用第 2 章中学过的鉴定蛋白质的方法。在萨姆纳之前,之所以很难鉴定酶的本质,主要是因为细胞中酶的提取和纯
15、化非常困难。2.提示:(1)如四膜虫的 rRNA 前体具有催化活性。(2)目前已有发现具催化活性的 DNA 的报道。最新高一化学教案教学反思设计最新高一化学教案教学反思设计 3 3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 知识方面: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2 能力方面: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2、教学难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教学过程【导入】问题探讨介绍教材 P78 斯
16、帕兰扎尼的实验,讨论下列问题: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对细胞来说,能量的获得和利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细胞中代谢过程离不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学生回忆:化学反应中无机催化剂的概念?无机催化剂的作用、特点和条件是什么?学生思考:细胞内的环境是一个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化学反应却能高效有序地发生,应该有适合的生物催化剂酶。【讲授】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实验原理:2H2O22H2O+O22H2O22H2O+O22、实验步骤及现象3、讨论见教材 P79。这个实验为什么要选用
17、新鲜的肝脏?为什么要将肝脏制成研磨液?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一个吸管?为什么?4、实验结论5、实验过程的理论分析在做该实验时让学生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的突出特点高效。控制变量:讲解教材 P79 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进行实验: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用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如 H2O2的分解,20无催化剂时需活化能 75kJ/mol;用铂作催化剂时,只需活化能 54kJ/mol;用 H2O2 酶时,活化能下降到 29kJ/mol 以下。(结合教材 P80 图讲解)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化学 教案 教学 反思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