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案.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适用学科适用学科适用区域适用区域地理通用适用年级适用年级课时时长课时时长(分钟分钟)高一2 课时主干考点主干考点主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地域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及实施途径2019 年全国新课标 I 卷 37 题“地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等019 年江苏卷 2题“立体农业系统”近三年考情近三年考情2019 年全国新课标卷I6(4)题29 年全国新课标 I 卷题219 年全国新课标卷题估计在未来考试中本部分仍然是个重点内容,主要侧重考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以及解决对策,出题形式选择题或是综合题均可,分值在1分。估计分析预测分析预测可持续发展在未来考试中本部分仍然是个重点内容,特别有估计
2、在开放性试题中考查某项人类活动是否合理的问题,考生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分值在12 分。考点精讲考点精讲 1 1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一、一、知识讲解知识讲解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总体来说,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紧密关系。人类作用于环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去、环境反作用于人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支持人类社会的进一步良性发展、人类对环境施加影响过度时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二、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1、
3、自然原因:一方面火山喷发、山崩、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寒潮、水旱等自然灾害。一方面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某些化学元素,或含有某些不适合人体的化学元素、2、人为原因:首先,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导致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其次,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再次,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破坏了生态平衡、【例题【例题 1 1】【题干】【题干】读下面漫画,回答下面小题、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A。水资源短缺B。全球变暖C。生物多样性减少。沙尘暴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B、造
4、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C、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还有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D、为幸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答案】【答案】、D 2、D【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1。绿色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等、漫画反映植被破坏引起少尘危害,说明植物具有防风沙作用,植被破坏引起沙尘暴现象,故正确。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的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晨,
5、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气候干旱和半干旱区、环境保护不等于可持续发展。故应该选 D。考点精讲考点精讲 2 2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成因及分布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成因及分布1、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具体表现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资源分布不均典型案例典型案例水资源短缺资源资源短缺短缺土地资源短缺能源短缺华北平原的春旱耕地减少、草场退化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2、环境问题的空间差异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具体表现不同空间不同空间主要原因主要原因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典型案例典型案例黄土高原、南方低山
6、丘陵区水土流失华北平原次生盐渍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恶化、沙漠扩大、南极臭氧层空洞白鳍豚功能性灭绝滥伐、滥垦、滥牧,区域性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自然植被遭破坏城市土地盐碱化生态生态破坏破坏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不合理的灌溉等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氟氯烃化合物生物的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着人口与发展的双重压力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滥伐森林、森林面积减少巴西热带雨林遭破坏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具体表现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任意排放工业“三废”和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有害垃
7、圾放射性物质泄漏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建筑、娱乐、交通典型案例典型案例太湖水污染垃圾围城现象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渤海康菲石油公司漏油事件城市噪声污染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噪声污染发达国家全球性的【例题【例题 2 2】过分消耗资源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题干】【题干】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0 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 世纪 90 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20年起,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开发新型居住区,发展工业旅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卢萨蒂亚棕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人口
8、锐减 B、产业升级 C、资源耗竭 D、生态恶化2。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A、优化交通布局 B。改善生态环境 C、发展旅游产业。促进商业发展3、下列城市中,最适合推广卢萨蒂亚棕地整治模式的是()A。甘肃玉门 B、辽宁鞍山C。四川成都 D、湖北武汉【答案】【答案】、C;。;3、【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1、结合材料“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卢萨蒂亚地区9-2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 世纪 90 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因此该地是由于矿产资源枯竭最终导致该地区工业设施废弃或半废弃,故选择选项、结合材料“19 年起,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
9、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生态环境,故选择 B 选项、甘肃玉门多石油資源,辽宁鞍山多铁矿资源,结合材料“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整治的措施有回填矿坑等,成都和武汉没有矿区关闭形成的棕地,故选择 B。【题干】【题干】4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淮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可现在却成为水旱灾害多发的地区。当地一曲民谣唱出了淮河的沧桑:“5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8年代水质变坏,90 年代鱼虾绝代。”材料二 我国每年耕地表土净流失量高达62 平方千米,而且荒漠化面积仍以较快速度扩展、2019 年春季,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发生
10、多次扬沙、沙尘暴天气,导致北京空气污染严重,迫使机场、公路交通无法正常运行,影响正常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早在191 年北京就被内罗毕国际会议列为“沙漠化边缘城市”、材料三 随着我国北方人口的剧增,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有些地区地下水埋深差不多低于植物根系分布的深度,结果造成植物枯死,土地失去植被保护,极易起沙扬尘、(1)现在,我国的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_、_和_三个方面。(2)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是在_和_活动中发生的。(3)近些年来,北京经常遭受沙尘暴的影响,原因之一就是位于强劲的_风的下风向。(4)我国北京的沙尘暴能够治理和预防,下列措施有助于沙尘暴治理的是()
11、在大面积露天采矿的弃土上种草建设“三北”防护林增加海洋水汽到达陆地的数量采取人工措施,大面积加快高山冰川融化禁止山区毁林开荒,禁止草原毁草开荒A。B、C、。(5)近年来,我国近海多次发生赤潮。其主要原因是()。洋流改变了热量平衡、厄尔尼诺引起了气候异常C、人类活动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导致海水富营养化D。鱼类减少使海洋空间增加,引起藻类过度生长【答案】【答案】(1)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衰竭(2)生产生活(3)西北(季)(4)()C【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1)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
12、,资源衰竭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方面。(2)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方面,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需要从环境中索取资源,另一方面,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还会向环境中排放出废弃物。(3)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因此冬春季节易受西北季风影响,此时该地气候寒冷干燥,地表缺乏植被保护,沙质物质丰富,在风力作用下易形成沙尘暴。(4)治理沙尘暴的措施包括在大面积露天采矿的弃土上种草,建设“三北”防护林,禁止山区毁林开荒,禁止草原毁草开荒等。故选D。(5)赤潮是人类活动向海洋排放大量污染物,导致海水富营养化,从而造成藻类植物疯长,大量吸收水中氧气,造成动物缺氧死亡的现象。故选C
13、考点精讲考点精讲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道路的必定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道路的必定选择时期生产方式环境问题人地关系崇拜自然群体采集和狩猎部分物种灭绝,但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影响并不严重人对环境是一种恐惧和依赖关系改造自然农耕和灌溉技术发展森林、草原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日益简单和脆弱人地关系趋于对立,地理环境趋于恶化征服自然工业、科技突飞猛进在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成社会公害,在全球范围内,大气温室效应和臭氧层被破坏等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谋求人地和谐高技术工业的发展人口 激增,资源短缺,坏境 污染,生态破坏寻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14、从表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和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历程及以往的经验教训能够看出人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解决人与地理环境矛盾的必定之路、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也是我们必定的选择。【例题【例题 3 3】【题干】【题干】下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B。C、。2、图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A。崇拜 B。依赖、征服 D、友好【答案】【答案】1、B;2、C;【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1、人地关系思想包括:地理环境决定论-时间:人类社会发展早期。(
15、忽视了人对环境的能动性,夸大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人地关系不协调;人类中心论-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作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的对象,盲目追求征服自然,忽视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人地关系不协调;人地伙伴论-时间:20 世纪0 年代。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图为地理环境决定论;图为人类中心论;图为人地伙伴论、因此本题选择 B选项。本题考查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图中表示人类过度的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忽略了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为人类中心论,体现的态度是征服自然。因此本题选择C 选项。【题干】【题干】莱州湾畔曾是我国内陆海水入侵最严重的“深度海侵地、而现在则成为山东著名的绿
16、色走廊。该地的经验是:实施水系联网工程建设,开源节流;调整农业结构,趋利避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3。莱州湾畔地区起初也不是“深度海侵区,而沦为“深度海侵区的原因主要是()A、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水倒灌 B。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过度砍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 D。工农业发展,人口剧增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形成“地下漏斗区”、莱州湾畔地区人民成功地抗击了“海水入侵”,说明他们的行动和措施符合()、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论思想 B、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C、人地和谐的人地伙伴论思想 D。科技帮助我们征服自然的论断【答案】【答案】、D4、【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3。莱州湾海水入侵是由于过度
17、开采地下水使沿海地区地下水位下降。4、成功抗击“海水入侵”正是人地协调发展的体现。考点精讲考点精讲 4 4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原则则、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包括三方面: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1)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2)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的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3)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习惯。2、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它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
18、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2)持续性原则、地球面积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为此,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地关系。(3)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成全球性问题,这要求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例如,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蔓延等跨国界问题,必须进行国际间的合作。关于全球共有的大气、海洋、生物资源等,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与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能接受教育全球性目标与政策。【例题【例题】【题干】219 年 7 月,浙江安吉小鲵自然
19、保护区入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安吉小鲵对生存环境特别挑剔,主要栖息于一片海拔 1300 多米的高山沼泽地、完成下列各题。1、浙江省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A、环境的观念B、权利的观念 C、公平的观念 D。发展的观念2、针对安吉小鲵的保护,最关键的是()A。严防外来物种的入侵 B。禁止高强度捕猎 C、保护原生态栖息环境 D。迁至野生动物园【答案】【答案】1、A 2、【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1、浙江省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为了保护珍稀动物,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环境的观念,A 正确。2、安吉小鲵对生存环境特别挑
20、剔,主要栖息于一片海拔 100 多米的高山沼泽地,针对安吉小鲵的保护,最关键的是保护原生栖息环境,BD 错误,C 正确【题干】【题干】读图“我国东北某造纸企业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图”,完成下列各题、3。图中甲部门最估计是()A。伐木场 B、家具厂、蔗糖厂 D、秸秆基地4、该造纸企业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能源 B、原料 C、市场 D、技术5、该生产模式()A、污水处理后又用于生产,增加了能源供给B、秸秆造纸减少了林木采伐,利于生态保护、废液提取制造有机肥还田,减轻大气污染D、延长纸品加工产业链,带动印刷产业发展6、该生产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
21、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答案】【答案】3、D;4、B;。B;6、C;【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读图可知,甲部门为农田的产品,为清洁制浆提供原料(秸秆)。、读图可知,图中造纸企业是在当地丰富的秸秆基础上的,主导因素为原料5、污水处理后,用于农业生产,但不是提供的能源,A 错、秸秆造纸减少了林木采伐,有利于生态保护,B 对;废液提取制造有机肥,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C 错;图中纸品为终端产品,没有延长纸品的产业链,D 错、读图可知,图中的生产模式,实现了废物的資源化,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考点精讲考点精讲 5 5 可持续发展实践可持续发展实践(1)控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问题 可持续发展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