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区域经济学.pptx
《本科区域经济学.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区域经济学.pptx(3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导论本章回答的主要问题:一、什么是区域经济学(定义)?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三、区域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和前沿问题四、区域经济学的历史(产生和发展)第1页/共382页从一般概念来讲,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二战后为研究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学科的名称不一,除叫“区域经济学”外,还有“区域科学”、“空间科学”、“空间经济学”、“区域发展计划学”等名称。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一、什么是区域经济学?(定义)第2页/共382页关于区域经济学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大体上有三种观点:1、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
2、济空间组织的科学。H.O.诺斯、H.W.里查森、H.H.涅克拉索夫等。2、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相互关系的科学。V.杜贝、陈栋生等。3、认为区域经济学就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李京文等)。这里,“区域经济发展”既包含了单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也包括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我们认为,区域经济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如上述第三种观点)。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或者说,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参见孙书P2)第3页/共382页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任务(一)研究对象区域
3、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客体是区域经济体系(系统)。这一体系或系统包括三个相互依赖的方面:1.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结构);2.生产要素、货物和服务的区域间流动(相互作用);3.区域经济的发展动力(过程)。(二)研究任务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考察决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交互作用过程,进而描述、阐明和评价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动趋向,揭示资源的空间配置过程和经济主体的空间经济活动规律。第4页/共382页三、区域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部分: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布局、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区域开
4、发理论等。2.区域经济关系理论。包括区域贸易理论、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生产要素流动、区域分工理论、区域经济差距和区域经济传播等。3.区域经济管理与政策。包括区域经济制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区域投资环境、区域地方政府、区域经济政策体系等。第5页/共382页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区域经济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在西方国家经过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酝酿,到50年代才建立起来。其产生既有社会经济时代背景,又有其产生的学科渊源。第6页/共382页(一)区域经济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1.20世纪203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两极
5、分化。迫于形势,一些国家的政府采取了一些干预措施来帮助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以缓和两极分化带来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但没有在理论上进行研究。2.二战后的十几年间(19451957),西方各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两极分化反而加剧了。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理论界的重视。所以,区域经济学应运而生。第7页/共382页(二)区域经济学产生的理论渊源1.区域经济学的第一个来源: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是借助了经济地理学的许多概念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1)自然地理学对区域概念的认识是区域经济学产生的起点(2)经济地理学对区域及其空间关系的认识,给区域经济学提供了基础第一,经济地理学对区域
6、的认识,就是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加上人类和经济的因素。第二,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的划分即区划,就成为人们对区域内部的组成及其区域之间相互空间关系认识的一种必要手段,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和必要前提。第8页/共382页2.区域经济学的第二个来源,或者说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生产布局学)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它要解决的主要是厂商如何进行布局才能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的问题。进一步说,区位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的或某一方面的经济客体(如农业种植地带、工业企业、市场、城镇)的空间分布和空间关系,是寻求单个经济客体最优区位的决策因素,考虑的因素较少,所建立的布局模型不考虑时间的变化,因此是一种静态的、局部均
7、衡的模型。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的许多理论和方法都成为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组成部分。第9页/共382页二、区域经济学的发展阶段和当代研究前沿(一)区域经济学的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学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区域经济学的萌芽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该时期区域经济学是以生产布局区位理论为依据,研究单个企业的最佳区位选择问题,目的是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利润,还不能解决区域整体经济布局优化问题。这一时期形成了代表性的几个大的区位理论。第10页/共382页2.区域经济学的形成时期(20世纪5070年代)这一时期,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出现了许多需要协调的区际经济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开始转
8、向区域经济关系、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政策问题。在这一时期,各国区域经济学者提出了许多有关区域发展理论和战略模式,如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理论、累积因果理论、核心-外围模式等。3.区域经济学的成长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区域发展问题,还是区域政策问题,它们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在研究方法方面,借助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开始走向计量化、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新时期。我国从这一时期也开始了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第11页/共382页(二)区域经济学的前沿问题我国区域经济学者魏后凯认为,当前世界各国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前沿,主要集中在7个领域:1.地区差异的构成与分解;2.区域经
9、济增长的收敛性;3.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4.多工厂企业的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问题;5.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6.宏观经济政策的区位效应,主要研究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以及由于地区的差别性所产生的不同政策效果;7.跨区域产业重组与改造。第12页/共382页三、中国区域经济学界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一)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三)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四)区域经济政策(五)区域开发第13页/共382页第三节怎样学好区域经济学一、研究区域经济问题,必须运用系统分析和综合考察的思想,统筹兼顾,优化组合。这是因为,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这个
10、系统中,有人口、土地、资源、产业、环境等各种变化的要素,这些要素具有多重性。因此,区域系统既是一个经济系统,又是一个社会系统、生态系统,是多个系统交互作用的系统。二、学习区域经济学,除了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外,还需要综合运用经济学原理、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三、学习区域经济学,既要重视理论学习,更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把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有所收获。第14页/共382页参考书目:1.区域经济学教程,孙久文、叶裕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区域经济理论,陈秀山、张可云著,商务印书馆。3.区域经济学(第二版),郝寿义、安
11、虎森著,经济科学出版社。4.区域经济学,吴殿廷等著,科学出版社。5.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13卷),彼得尼茨坎普著,安虎森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6.区域经济学(第二版),张金锁、康凯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7.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王韶光、胡鞍钢著,中国计划出版社.8.中国地区差距:2020年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王小鲁、樊纲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9.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张可云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0.分享改进论转型期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机制研究,王琴梅,人民出版社。第15页/共382页复习思考题: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各是什么?2、简述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3、区域经
12、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4 4、区域经济学的前沿问题有哪些?5、你最感兴趣的区域经济问题是什么?为什么?第16页/共382页第二章经济区划第一节经济区划与经济区一、区域和经济区域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有限空间范围。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活动空间按不同的角度划分,便产生了不同的区域。如自然地理区是按地球表面特征划分的,行政区是按行政权力覆盖面划分的,经济区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等等。区域经济学所讲的区域,不是一个“纯自然地理区域”,也不是“行政区域”,而是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是经济区。主要包括四大类:1.一国
13、范围内的特定经济区域(如中国的东、中、西部);2.作为一国整体的经济区域;3.由几个国家构成的世界经济区域(如欧洲联盟);4.由几个国家部分地区共同构成的经济区域(如眉公河流域经济区)。在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学中所讲的区域概念是一国范围内的特定经济区域。第17页/共382页二、经济区域的划分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对经济区域进行不同的划分1、根据区域在“空间”上的涵盖关系,区域可分为不同层次和等级,从而形成了一个区域等级系统,如大区域、子区域、孙区域等。2、布代维尔(J.R.J.R.Boudeville)根据同质性标准和功能性标准,将区域分为均质(均一)区、节点(极化)区、规划(计划)区。所谓
14、同质性标准,是根据一定的指标如失业率、收入水平、就业劳动力的产业分布、流动人口与旅游、或者重工业比重等,把具有相同或相近指标的地区单位综合为一个区域。所谓功能性标准,是根据一定的指标,把那些相互之间具有特别紧密联系的地区单位综合为一个“功能区域”。第18页/共382页(1)均质区是具有某些共同特点的多个不同空间单元组成的区域。共同特征可以是自然资源禀赋或地理方面的,也可以是经济社会方面的(如东部、中西部)。(2)节点区是指一定空间范围被某种形式的流量联系在一起,如区域中拥有对周围有吸引力的中心,它与周围形成某种信息、物质、能量的交换,从而构成极化区域(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3)规划区是为了以最
15、经济的方式实现一定目标(如管理)而设定的连续空间(如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将我国国土规划为四大主体功能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又如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第19页第19页/共382页3、克拉森(Klaassen,L.H.)根据区域人均收入水平与全国人均收入水平之比(A)、区域增长率与全国增长率之比(B),将区域分为四类:(1)繁荣区:A1且B1;(2)处于扩张过程的欠发达区:A1且B1;(3)潜在的欠发达区:A1且B1;(4)落后区:A1且B1;第20页第20页/共382页4、汉森(Hansen.N.)利用三种资本或投资,既直接生产活动、经常
16、经济资本与经常社会资本,根据它们的组合状况将区域分为拥挤区、中间区和落后区三类。(1)拥挤区是进一步扩张的边际社会成本(MSC)高于或等于边际社会收益(MSB)的区域。(2)中间区是MSCMSB、私人投资可明显获利的区域。(3)落后区是经济结构以小规模农业和下降或停滞的工业为主的、对新经济活动缺乏吸引力的区域。不论区域如何划分,每一个区域都具有自己特定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功能,即特有的经济个性,且各区域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经济关系。第21页第21页/共382页三、经济区划的依据(一)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质、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条件的状况。(二)经济条件主要包括地
17、区经济发展历史、现有产业结构特点及未来发展方向。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结合:1国民经济全面发展与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相结合。2地区经济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3地区发展现状与远景规划相结合。4充分发挥经济中心的作用。(三)社会条件主要包括各地区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水平的差异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等。(四)适当照顾行政区划的完整性第22页第22页/共382页 第二节单一功能区和多功能综合经济区 一、单一功能区 单一功能区是为达到某种特定经济发展目标而划分的经济区域。它主要有两类:(一)部门经济区 这是为在大区域内合理布局规划某个经济部门而划分的区域。如农业区、工业区、矿业区、旅游区等,这是一种专业化经
18、济区。每个专业化经济区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二级区、三级区,如农业区又可分为棉花区、玉米区等,工业区又可分为钢铁工业区、纺织工业区等。第23页第23页/共382页(二)经济问题区这是为解决某些局部地区的特定经济问题而划分的经济区,如经济贫困区、经济萧条区、经济过密区等。单一功能区的划分原则:第一,地区在地理上连成一片,形成一个相对匀质区;第二,该地区的生产发展条件基本一致,有相同的经济、自然资源特征。第24页第24页/共382页二、多功能综合经济区 多功能综合区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合理组织各行业之间与城乡之间的生产与非生产联系,建立合理的区际分工与协作而划分的经济区。它主要分为流域区与综合区
19、两种。(一)流域区 流域区是以河流为中心,大致以分水岭为界限划分的一种流域。把整个河流的流域面积划成一个经济区的目的在于结合流域的整治进行全流域的经济开发(如长江流域经济区)。流域区是一种极化区域,河流的干支流形成了极化区域的网络,分布在干支流上的城镇构成了极化区域的节点,城镇的辐射面构成极化区域的域面,从而构成了流域区的空间网状结构。第25页第25页/共382页 (二)综合经济区 1.1.建立多功能综合经济区的目标 多功能综合经济区是一个专业化与综合化相结合的区域。建立它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区内各地区的区位优势,通过合理地组织各地区产业之间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联系,建立合理的区域分工与合作关系
20、,使整个区域与区内各子区域都建立起结构合理、联系密切、相对独立的经济有机体,以促进全区及各子区域的发展,实现全区经济发展的总目标,以及各子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2.2.划分综合经济区的原则第一,要服从大区域分工的需要,同时也要使各综合经济区能依靠自身的各种条件发展生产,在相当程度上满足本地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第一,综合经济区是由中心城市与腹地相结合的区域。第二,经济区的界线应尽可能与行政区域的界线一致。第2626页第26页/共382页第三节我国经济区划的探索 一、我国经济区划的演变 我国经济区域划分方法也很多。新 1 1、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计划时期,我国的经济区域被划分
21、为沿海和内地两大经济地带,这主要是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根据沿海内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巨大差异而划分的。2 2、19581958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协作区工作的决定,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等七个协作区。3 3、19611961年,我国在合并七大经济协作区的基础上形成了六大经济协作区,即东北经济区、华北经济区、华东经济区、中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西北经济区,每个经济协作区都有至少一个中心城市,实质上是一种极化区域。4 4、2020世纪8080年代中期制定“七五”计划时,国家将全国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带,即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第27页)第27页/共382页5、
22、19961996年,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在全国形成七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5 5省地区、西北地区。6 6、20032003年提出东北振兴战略以后,又把黑龙江、吉林、辽宁甚至内蒙古单独列了出来。现在常用的主要是指我国的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和四大板块:三大地带:东部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河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1111个省区市;中部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江西8 8个省区;西部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西藏1212省区市。四大板块
23、:这是把三大地带中的东部的辽宁和中部的吉林、黑龙江提 出 来 单 独 作 为 一 个 独 立 的 板 块,即 东 北 板 块。第28页第28页/共382页 这样划分,一方面是遵循了习惯成自然的划分方法;另一方面也是遵循“同质性标准”,把发展条件和水平相近、具有共同的特征的省区归类的方法。另外,区域有时也指按行政区域划分的省级经济区。这是因为,目前我国各地统计资料都是按行政区汇编的,如果研究的区域界限和行政区不一致,就难以利用现有的资料,同时也很难分离出自己所界定的特定经济区域的资料。第29页/共382页7、“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
24、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第30页/共382页二、我国国民经济中的行政区域经济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区域经济有两种类型:经济区域经济和行政区域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区域经济增长内含着适时调整行政区划的要求,具有向
25、经济区域经济演化的必然性。案例:山东梁山县与东湖县为争谁是水泊梁山的“真地”打官司(07.9.13.中国之声节目)。第31页/共382页(一)行政区域经济的特征我国行政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有:1、行政区域经济受行政区划刚性约束,具有明晰的行政区界面特征。第32页/共382页行政区域的设置从最本质或主导特征而言是以政治因素为主,因而行政区域的划分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但是,一旦行政区域格局被确定下来,行政区域经济及其种类也就被明确地界定。如果行政区划发生变化,行政区域经济及其种类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行政区域经济的这一特征,表明对行政区域经济的调控是比较容易操作的事情。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我国国民经济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科 区域 经济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