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理综物理真题试卷(新课标Ⅲ).pdf
《2020年高考理综物理真题试卷(新课标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理综物理真题试卷(新课标Ⅲ).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年高考理综物理真题试卷(新课标川)阅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 分,共 4 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广5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6 8 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 5 题;共 30 分)1.(6 分)如图,水平放置的圆柱形光滑玻璃棒左边绕有一线圈,右边套有一金属圆环。圆环初始时静止。将图中开关S 由断开状态拨至连接状态,电路接通的瞬间,可观察到()A.拨至M 端或N 端,圆环都向左运动B.拨至M 端或N 端,圆环都向右运动C.拨至M 端时圆环向左运动,拨至N 端时向右运动D.拨至M 端时圆环向右
2、运动,拨至N 端时向左运动【答案】B【解析】【解答】无论开关S 拨至哪一端,当把电路接通一瞬间,左边线圈中的电流从无到有,电流在线圈轴线上的磁场从无到有,从而引起穿过圆环的磁通量突然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增反减同),右边圆环中产生了与左边线圈中方向相反的电流,异向电流相互排斥,所以无论哪种情况,圆环均向右运动。故答案为:Bo【分析】结合电流的方向判断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进而判断出圆环磁通量的变化,再利用楞次定律判断的运动方向。2.(6 分)甲、乙两个物块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甲追上乙,并与乙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甲、乙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已知甲的质量为1 kg,则碰撞过程两
3、物块损失的机械能 为()【解析】【解答】由v-t图可知,碰前甲、乙的速度分别为D平=5m/s,=lm/s.碰后甲、乙的速度分别为。尹=-lm/s,v z=2m/s,甲、乙两物块碰撞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得m铲 甲+1nzy乙=租./甲乙6乙解得小2=6kg则损失的机械能为A E二 品 尹 味+品 乙 吸 一/血 即 彳 一 品 乙 嘘解 得AE=3/故答案为:Ao【分析】v-t图像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速度,以此读出两个物体的初末速度,利用末状态的机械能减去初状态的机械能即为系统损失的机械能。3.(6 分)“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9年 1 月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着陆前曾绕月球飞行,某段时间可
4、认为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半径为月球半径的K 倍。已知地球半径R 是月球半径的P 倍,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Q 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贝广嫦娥四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速率为()【答案】D【解析】【解答】假设在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上分别放置质量为m 和m0的两个物体,则在地球和月球表面处,分别有G =mg,G%4=mogR(?)D2解 得 g 5设嫦娥四号卫星的质量为m1,根 据 万 有 引 力 提 供 向 心 力 得=(冷)KP解 得 八 意故答案为:D。【分析】卫星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结合卫星的轨道半径,根据向心力公式列方程求解卫星的线速度即可。4.(6 分)如图,悬挂甲
5、物体的细线拴牢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上0 点处;绳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通过光滑定滑轮与物体乙相连。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系统平衡时,0 点两侧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a 和 惘 若 a=70。,则。等 于()A.45 B.55 C.60 D.70【答案】B【解析】【解答】由于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则设它们的质量为m,对 O 点进行受力分析,下面绳子的拉力m g,右边绳子的拉力mg,左边绳子的拉力F,如图所示:因处于静止状态,依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则有:竖直方向:mgcos70+FcosP=mg水平方向:mgsiMOWFsin。因 a=70联立上式,解得:6=55故答案为:B【分析 1对节
6、点O进行受力分析,在两个三个拉力的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其中有两个拉力大小等于两个物体的重力,合力为零,根据该条件列方程分析求解即可。5.(6分)真空中有一匀强磁场,磁场边界为两个半径分别为a和3a的同轴圆柱面,磁场的方向与圆柱轴线平行,其横截面如图所示。一速率为v的电子从圆心沿半径方向进入磁场。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忽略重力。为使该电子的运动被限制在图中实线圆围成的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最小为()A 3mv R mv 3mv n 3mvA 友 4HF D,磁【答案】C【解析】【解答】为了使电子的运动被限制在图中实线圆围成的区域内,则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A点为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圆心
7、,1为半径,由图可知A A B O为直角三角形,则由几何关系可得(3 a-f a x)2=r2.a*+a2解 得 max=g a ;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eBv=m r解 得Bmin=,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粒子做圆周运动,粒子运动的半径越大,磁感应强度越小;利用几何关系求解轨道半径,再结合向心力公式求解磁感应强度。阅卷人二、多 选 题(共3题;共18分)得分6.(6 分)1934年,约里奥一居里夫妇用a 粒子轰击铝箔,首次产生了人工放射性同位素X,反应方程为:荆e+抬 4-X +徐。X 会衰变成原子核Y,衰变方程为X
8、TY +%,贝 U ()A.X 的质量数与Y 的质量数相等B.X 的电荷数比Y 的电荷数少1C.X 的电荷数比弘的电荷数多2D.X 的质量数与冬的质量数相等【答案】A,C【解析】【解答】设 X 和 y 的质子数分别为H i和 n2,质量数分别为m i 和 m2,则反应方程为 羽e+冬 4 T 富X+为,胃X t郡+?e根据反应方程质子数和质量数守恒,解 得 2+13=%,n i=n2+l4+27=啊+1,叫=牝+0解得 几 1 =15,n2=14,mi 30,m2=30即 x的质量数与y 的质量数相等,得 X 电荷数比召川的电荷数多2,得 X 电荷数比各山的质量数多3,AC符合题意,BD不符合
9、题意。故答案为:ACo【分析】对于核反应方程式,箭头左右两端的微观粒子遵循质量数守恒、能量守恒、电荷守恒,结合方程式分析即可。7.(6 分)在 图(a)所示的交流电路中,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Ri、R2、R3均为固定电阻,R2=10 H,R3=20 0,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已知电阻R?中电流i2随时间t 变化的正弦曲线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a)图(b)A.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C.电流表的示数为1.0A【答案】A,D【解析】【解答】A.交流电的频率为B.电压表的示数为100VD.变压器传输的电功率为15.0WT=02s=50
10、zA 符合题意;出7FB.通 过 R2电流的有效值为/=1A/?2两端即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知U2=IR2=1 x 10K=10V根据理想变压器的电压规律用=,可知原线圈的电压力 喷 力=1。x 10V=100,电阻飞 两端分压即为电压表示数,即 UV=UO-U1=220V-100V=120VB 不符合题意;C.电流表的示数为0)的点电荷固定在P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A.沿 MN边,从 M 点到N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增大B.沿 MN边,从M 点到N 点,电势先增大后减小C.正电荷在M 点的电势能比其在N 点的电势能大D.将正电荷从M 点移动到N 点,电场力所做的总功为负【
11、答案】B,C【解析】【解答】A.点电荷的电场以点电荷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如图Z M 是最大内角,所 以P N P M ,根据点电荷的场强公式E=*(或者根据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可知从M TN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A 不符合题意;B.电场线与等势面(图中虚线)处处垂直,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所以从M-N 电势先增大后减小,B 符合题意;C.M、N两点的电势大小关系为(PN,根据电势能的公式Ep=qP可知正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 点的电势能,C 符合题意;D.正电荷从M-N ,电势能减小,电场力所做的总功为正功,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C。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阅卷人得分【分析】结合点电荷
12、的电场线模型,电场线密集的区域电场强度大,沿电场线方向电势减小,电场,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三、非选择题(共4题;共47分)9.(6 分)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装置验证动能定理。调整木板的倾角平衡摩擦阻力后,挂上钩码,钩码下落,带动小车运动并打出纸带。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及相关数据如图(b)所示。图(a)单位:cm图(b)已知打出图(b)中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 图(b)给出的数据中可以得到,打 出 B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B=m/s,打 出 P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P=m/s(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若要验证动能定理,除了需测量钩码的质量和小车的质量外,还 需 要 从 图(b)
13、给出的数据中求得的物理量为。【答案】0.36;1.80;B、P 之间的距离【解析】【解答】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V b=(4 0-x l 0-2m/s=0.36m/sVp=(57.86-50.66)x10-2m/s=i.8 0 m/s验证动能定理需要求出小车运动的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的功,所以需要测量对应的B、P 之间的距离。【分析】求解B、P两点的速度等于物体在相邻两段中运动的平均速度,即利用相邻两段的长度除以对应的时间即可;已知物体的初末速度可以求解物体动能的改变量,那么还需要测量合外力做功,即需要测量重物移动的距离。1 0.(9 分)已知一热敏电阻当温度从1 0 升
14、至6()时阻值从几千欧姆降至几百欧姆,某同学利用伏安法测量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所用器材:电源E、开关S、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为2 0C)、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和毫安表(内阻约为1 0 0 C)。(I)(2 分)在答题卡上所给的器材符号之间画出连线,组成测量电路图。(2)(2分)实验时,将热敏电阻置于温度控制室中,记录不同温度下电压表和亳安表的示数,计算出相应的热敏电阻阻值。若某次测量中电压表和毫安表的示数分别为5.5 V和 3.0 mA,则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kC (保留2 位有效数字)。实验中得到的该热敏电阻阻值R随温度t 变图(b)(3)(2.5 分)将热敏电阻从温控室取出置
15、于室温下,测得达到热平衡后热敏电阻的阻值为2.2 kC。由图(a)求得,此时室温为 (保留3 位有效数字)。(4)(2.5 分)利用实验中的热敏电阻可以制作温控报警器,其电路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E为直流电源(电动势为1 0 V,内阻可忽略);当图中的输出电压达到或超过6.()V时,便触发报警器(图中未画出)报警。若要求开始报警时环境温度为5 0 C,则图中(填“R J或 R 2”)应使用热敏电阻,另一固定电阻的阻值应为 kQ (保留2位有效数字)。(2)1.8(3)2 5.5(4)R i;1.2【解析】【解答】(1)滑动变阻器由用分压式,电压表可是为理想表,所以用电流表外接。连线如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高 考理综 物理 试卷 新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