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1.在某次100米赛事中用一架在赛道旁匀速运动的轨道摄像机跟踪拍摄运动员,s-t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Q时刻二者处在并排的位置B.G时刻,两者速度相等C.0-G时间内,摄像机一直比运动员快D.摄像机做直线运动,运动员做曲线运动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环上质量为?的小环,从大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滑到大环的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A.此过程中小环克服支持力做功B.此过程中小环的重力势能在减少C.小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时处于失重状态D.小环滑到大
2、环的最低点时,大圆环对杆的拉力等于(m+M)g3.“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哨舟八号”的假想图如图所示,虚线为各自的轨道.由此假想图,/,,/-、可以判定():;威 宫 一号”/A.“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小于“神舟八号 的运 、/行速率B.“天宫一号”的周期小于“神舟八号”的周期C.“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神舟八号”的向心加速度D.“天宫一号”的角速度大于“神舟八号”的角速度4.A、B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受到大小相同的水平力尸的作用,各自从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撤去作用在4物体上的外力F;经过时间4%,撤去作用在B物体上的外力凡两物体运动的u-t图象如图所示
3、,则A、B两物体()A.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5B.A、8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之比为2:1C.在。2to时间间隔内,合外力对A、B两物体做功之比为5:3D.在04to时间间隔内,水平力尸对4、8两物体做功之比为2:15.在2006年2月26号闭幕的都灵冬奥会上,张丹和张昊一起以完美表演赢得了双人滑比赛的银牌.在滑冰表演刚开始时他们静止不动,随着优美的音乐响起后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人的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因数相同,已知张丹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张昊远,这是由于()A.在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力小于张昊推张丹的力B.在推的过程中,张昊推张丹的时间大于张丹推张昊的时
4、间C.在刚分开时,张丹的初速度大于张昊的初速度D.在分开后,张丹的加速度的大小大于张昊的加速度的大小6.如图所示,某滑草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斜草面AB和4B(均可看作斜面)。质量不同的甲、乙两名游客先后乘坐同一滑草板从A点由静止开始分别沿A B和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草面上,斜草面和水平草面平滑连接,滑草板与草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沿斜面下滑的时间比乙沿斜面下滑的时间长B.甲、乙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合外力冲量相同C.甲沿斜面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比乙的大D.甲、乙最终停在水平草面上的同一位置7.如图为湖边一倾角为30。的大坝的横截面示意图,水面与大坝的交点为。一人
5、站在A点处以速度孙沿水平方向扔小石子,已知4。=40m,g取lO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10m/s,则石块可落入水中B.若石块能落入水中,则北越大,落水时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大第 2 页,共 15页C.若石块不能落入水中,则北越大,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越大D.若石块不能落入水中,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与速度大小无关8.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的斜面上,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A.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有关B.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
6、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有关C.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D.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值成正比9.如图所示,轻杆长3L,在杆两端分别固定质量均为根的球A _和8,光滑水平转轴穿过杆上距球A为L处的。点,外界给/彳、系统一定能量后,杆和球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球B运 动 到 最/:L 高点时,杆对球8恰好无作用力。忽略空气阻力,重 力 加 速 、J /度为g,则球8在最高点时()2 LBA.球8的速度为零 B.球A的速度大小为之西ZC.水平转轴对杆的作用力为1.5mg D.水平转轴对杆的作用力为2.5mg10.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圆轨道与光滑水平轨道相切,质量均为,
7、”的小球A、8用轻杆连接,置于圆轨道上,A位于圆心O的正下方,8与。点等高某时刻将它们由静止释放,最终在水平面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下滑过程中重力对8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B.当8滑到圆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为前C.整个过程中轻杆对A做的功为:rngRD.下滑过程中8的机械能增加11.如图,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50z的交流电源,纸带等。回答下列问题:(1)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重力加速度g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4表示)I11.%ia ii !i i i i 1 i i|i 44.70,I
8、20*9031.83S9N i Ji1 76.39 .(2)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30.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重力加速度为9.8m/s2.铁 块 沿 木 板 下 滑 时 的 加 速 度 为(结 果 保 留2位小数)进一步可以计算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结果保留2位小数)。1 2.利用图1实验装置探究重物下落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问题.图2(1)实验操作步骤如下,请将步骤8补充完整:A.按实验要求安装好实验装置;B.使重物靠
9、近打点计时器,接着先,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第4 页,共 15页C.图 2为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0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分别测出若干连续点4、B、C与 0点之间的距离心、电、八 3;(2)取打下O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为零,计算出该重物下落不同高度h时所对应的动能以和 重 力 势 能 建 立 坐 标 系,横轴表示,纵轴表示a和E p,根据数据在图3中已绘出图线I 和图线西已求得图线I 斜率的绝对值的=2.9 4 7/m,请计算图线I I 的斜率心=(保留三位有效数字).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所受平均阻力 与 重 物 所 受 重 力 的 比 值 为(用 七和七表示).1 3
10、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碧波万顷的杭州西湖总是令人无比神往。有一满载游客的游船从A景点由静止出发,以0.5 r n/s2 的加速度在湖面匀加速航行驶 向 C景点,在离A景 点 1 0 0”?时开始匀速运动,又航行2 0 0,路过B景点时游船开始以0.25TH/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 C景点时速度刚好为零,游船可以看作沿直线航行,景点可作为质点来处理。(1)求游船航行的总时间“(2)若要求游船匀速航行且总用时不能大于以前的总时间,求游船速度的最小值。1 4 .如图所示,质量为m=1 kg 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轻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的P点,随传送带运动到A点后水平
11、抛出,小物块恰好无碰撞的沿圆弧切线从B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弧轨道下滑,圆弧轨道与质量为M=2 kg 的足够长的小车左端在最低点。点相切,并在。点滑上小车,水平地面光滑,当物块运动到障碍物Q处时与。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碰撞前物块和小车已经相对静止,而小车可继续向右运动(物块始终在小车上),小车运动过程中和圆弧无相互作用.已知圆弧半径R=1.0 m,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5 3。,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八=0.8m,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重力加速度g =1 0 m/s2,s i n 5 3 0 =0.8,c os 5 3 =0.6.试求:(1)小物块离开A点的水平初速度%;(2)小物块经过
12、0点时对轨道的压力;(3)第一次碰撞后直至静止,物块相对小车的位移和小车做匀减速运动的总时间.1 5.如图所示,一弹射游戏装置由安装在水平台面上的固定弹射器、竖直圆轨道(在最低点E 分别与水平轨道E。和 E4相连)高度人 可调的斜轨道A B组成。游戏时滑块从。点弹出,经过圆轨道并滑上斜轨道。全程不脱离轨道且恰好停在B端则视为游戏成功。己知圆轨道半径r=0.1m,OEzLy=0.2m,4 c 长 乙 2=0 4 m,圆轨道和 A E光滑,滑块与AB、OE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滑块质量nt=2g且可视为质点,g=10m/s2,弹射时滑块从静止释放且弹簧的弹性势能完全转化为滑块动能。忽略空气阻力
13、,各部分平滑连接。求:(1)滑块恰好能过圆轨道最高点F 时的速度蚱大小;(2)当h=0.1M且游戏成功时,滑块经过E 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FN大小;(3)要使游戏成功,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与高度力之间满足的关系。第6页,共15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A、匕时刻两图线相交,表示二者处在并排的位置,故A正确;B、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越大,速度越大,知口时刻,运动员的速度比摄像机的大,故B错误;C、0-匕时间内,摄像机先比运动员快,后运动员慢,故C错误;。、s-t图象只能表示直线运动的规律,知摄像机和运动员都做直线运动,故力错误。故选:A。s-t图象反映了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14、,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s-t图象只能表示直线运动的规律。本题要能根据纵坐标读出物体的位置关系,由图象的斜率分析速度关系,并分析他们的运动情况。2.【答案】B【解析】解:A、小环在下滑过程中,速度与支持力方向始终垂直,支持力不做功,故A错误;以 小环在下滑过程中,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故3正确;C、小环滑到最低点时,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小环处于超重状态,故C错误;。、小环从最高到最低,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 g -2R=|m v2小环在最低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 g=m 联立得:F=Smg对大环分析,有:T=F+M g =5mg+M g (m+M)g,故。错误;故
15、选:B。根据支持力和速度方向确定支持力做功情况;判定重力势能主要看高度的变化;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小环运动到最低点的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环运动到最低点时,大环对它的拉力,再用隔离法对大环分析,求出大圆环对轻杆的拉力大小.本题主要考查了机械能守恒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搞清小环做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3.【答案】A【解析】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 =m=m a =ma)2rr2 r T2A、=秒,“天宫一号”的半径大于“神舟八号”半径,则“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小于“神舟八号”的运行速率,故A正确;B、T=唇,“天宫一号”的半径大于“神舟八
16、号 半径,则 天宫一号”的周期大 于“神舟八号”的周期,故8错误;a a=M“天宫一号”的半径大于“神舟八号”半径,则“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小于“神舟八号”的向心加速度,故C错误:D、3 =旧,“天宫一号”的半径大于“神舟八号”半径,则“天宫一号”的角速度小 于“神舟八号”的角速度,故O错误。故选:A o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出线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角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从而比较大小.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这一重要理论,知道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4.【答案】C【解析】解:A、由图象可得,A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 =等,减速运动的加
17、速度为a =5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警=无to mi空 第 由 得 八=/B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普,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霍=4t0 to 4t0 rn2也=为t o 租由得/2 =F所以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之比为%?=5:1 2,联立可得,3;m2 12由/=卬n g可知:也=1;故A 8错误;C、合外力做功减速阶段两图象的斜率相等,故加速度相等,而此时Q =9,故摩擦系数相同,由牛顿第二定律知,质量之比等于摩擦力之比为5:1 2,在匀加速运动阶段,合外力做功之比为等于末动能之比,为9 nli说:|m2 V2 =5 x 22:1 2 x I2=5:3,故C正确;、根据功的公式可
18、知:W =FL,则力F做功之比:W2=Ft0:F x 4 t0=1:2;故D错误:故选:C o根据两物块做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的过程,求出各自运动的加速度之比,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的从而求出摩擦力之比;再对没有拉力过程由动能定理可求得质量之比,再由第8页,共15页滑动摩擦力公式可求得动摩擦因数之比:由图明确2to时的速度,再由动能定理可求得合外力做功之比;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加速阶段和整个过程的面积比得出位移比,由功的公式可求得水平力做功之比;本题综合考查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及图象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通过图象得出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安徽省 滁州市 定远县 第二次 月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详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