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诗歌鉴赏 · 4月模考诗歌鉴赏题汇编.docx
《2022高考诗歌鉴赏 · 4月模考诗歌鉴赏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考诗歌鉴赏 · 4月模考诗歌鉴赏题汇编.docx(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高考诗歌鉴赏4月模考诗歌鉴赏题汇编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二)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声声慢滁州旅次登楼作,和李清字韵辛弃疾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 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 气,西北神州。千古怀嵩人去,应笑我、身在楚尾吴头。看取弓刀,陌上 年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华胥梦,愿年 年、人似旧游。注:词作于乾道八年(1172年),辛弃疾时年33岁,知滁州 任上。李清宇,作者在滁州新结识的朋友。长淮,淮河为当时 宋金的交界线。唐李德裕贬滁
2、州,建怀满楼,取怀满洛之意, 后终回故乡满山。滁州为古代楚吴交界之地,故称楚尾吴头。列子黄帝篇:黄帝昼寝,梦游华胥之国。那里国无君 长,民无贪欲,一切安然自得。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上片中的行人众多、高楼奇异雄伟等景象,有百姓安居乐 业、诗人政绩卓著之意。B.上片后三句写诗人远眺之景,神州东南和西北都现出祥瑞之 气,表明国家暂时的安定。C.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运用比喻手法,形容往来的车马像 流水似的连绵不断。D.下片借华胥梦的典故,表达出诗人对滁州百姓延续和平安定 生活的美好愿望。16 .有评论家认为这首词有起伏跌宕的神韵,请结合词作内容简要 分析。(6分)1
3、5. (3分)B (B ”神州东南和西北都呈现出祥瑞之气,表明 国家暂时的安定”错;“西北神州”应表现的是词人面对沦 陷的中原感到痛心不已,东南虽然可以苟安一时,但是不可以忘记了北伐中原的大业。)16. (6分)开篇抒发欣慰之情,词人因今年太平万里,金兵 没来侵扰,老百姓获得了一个安定丰收的好年景而感到欣慰 之情;中间转为抒发悲痛忧伤之情,因想到西北神州依然沦 落敌手,国家南北分裂,自己故土难回而悲痛忧伤;最后抒 发喜悦之情,看着楼下人来人往的繁荣景象,词人转悲为 喜,又有了信心。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四次大联考语文试 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
4、古诗,完成1516题。送张五归山王维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注】张五即张排行第五,故称张五,曾同王维一起同朝 为官,二人交情很深。此时张受到权臣杨国忠的排斥而归山 隐居。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两个“送”字和一个“尽”字,既交代写作缘由,又 表达了内心沉重。B.颈联借用谢安“隐居东山”典故,希望友人打扫柴门,暗 含诗人归隐之意。C.尾联卒章显志,实写毅然辞官的经过,表达了自己不愿做 违心事的决心。D.全诗文字朴实自然,用笔委婉曲折,写出诗人无限的惆怅 和无限的失落。16 .请简要概
5、括作者“惆怅”的原因。(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 (3分)C(没有实写毅然辞官的经过。)16. (6分)朋友一个个离去,满怀离别的伤感;与友人携手共进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的失落;自己却身陷官场,面对污浊黑暗 现实的痛苦;对自己有辞官归隐之意却无法摆脱官场羁绊的无 奈。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江苏省2022届新高考基地学校第四次大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水调歌头-燕山九日作范成大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 o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岁晚客多病, 风露
6、冷貂裘。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黄花为我,一笑不管 鬓霜羞。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惟有平 安信,随雁到南州。【注】南宋乾道六年,词人奉命出使金国,双节:使节仪 仗。禹:夏禹,相传治理黄河有功。黄流:洪水。天 书:国书。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简单交代了词人出使金国的时间和大致行踪,为抒写 苦痛之情不断蓄势。B.词人看到旧京洪水泛滥,期待出现大禹这样有能力的人加 以治理,拯救百姓。C.重阳佳节,畅饮赏菊。词人运用拟人手法写菊花绽放使自 己忘却年老的忧愁。D.本词写北国秋日风光,情感慷慨激昂,悲壮又不失豪放, 风格与辛弃疾相近。16 .“袖
7、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表达了词人 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15. (3分)B(“中夜呼禹济黄流”指词人渴望能有大禹一样的英 雄在这如洪水泛滥的形势中拯救时难。)16. (6分)表达词人虽身处险境,仍旧心系故国山河的爱国之 情;表达词人出使金国,不辱使命的决心:3表现词人不畏强敌、为国献身的豪迈气概。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份质量 检测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喜雨曾巩偶徇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忧。桑间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
8、雨出灵湫。从今菽粟非虚祷,会见瓯篓果满篝。【注】长人:指居上位者,做百姓官长。瓯宴(6 uj u ):狭小的高地。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说自己偶然处置了一个窃取朝廷俸禄的官员,便生出对官场的忧虑之情。B.农人有的编织竹匾供蚕结茧,有的挥镰收麦,字里行间透 出作者的喜悦之情。C.颈联的“更”字表明诗人对农人忙于农活是喜悦的,对响 雷下雨更觉喜上加喜。D.尾联“祷”字透出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渴盼,“非虚”二字是说他的愿望终将实现。16.清初文学家褚人获评此诗日:“忧喜之间,尽见儒者情怀。”请结合诗的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15 . A (“徇”是谋求之意,“
9、偷禄”是尸位素餐之意,这里是 诗人的自谦之辞,说自己偶然求得一官,便心忧百姓生计。)16 .诗人之忧,是忧百姓生计。诗人刚一做官便心忧天下百姓的生计,这种“忧”正是儒家积极入世、自觉担当的情怀。诗人之喜,是丰收之喜。蚕结茧、麦已熟,丰收在望,好雨 适时而至,可助菽粟生长,令诗人欣喜不己。这种“喜”正是儒家富民足民制民之产”思想的体现。诗人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始终心系苍生,以民为本,尽显 儒者情怀。(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江苏省泰州市姜堰三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阶段性模拟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次韵和吴仲庶池州斋山画图王安石 省中何忽有崔嵬,六幅生绡坐上开。指点便知岩
10、石处,登临新作使君来。雅怀重向丹青得,胜势兼随翰墨回。更想杜郎诗在眼,一江春雪下离堆。【注】省:唐宋时中央高级机关名,约相当于今日中央的部。杜郎诗:指杜牧登临、游览斋山后写有九日齐山登高一诗。离堆:在四川南充县东南,诗中借指斋山。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安石写作这首诗前,吴仲庶写了一首斋山画图诗,本诗依 照吴仲庶原诗的韵而创作的。B.王安石写自己在座上欣赏画卷,图中生动、形象、别致的斋 山美景随之呈现在读者面前。C. “雅怀”赞美了吴仲庶高雅的情怀,并体现了诗人欣赏到斋 山美景图时的喜悦与赞叹之情。D.王安石的诗“学杜得其瘦硬”,他晚年诗风深沉,寓理于 景,本
11、诗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16.诗歌最后两句如何巧妙地赞扬这副画作,请简要说明。(6分)15. (3分)【答案】D (D. “王安石的诗寓理于景,本 诗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分析错误。本诗前两联写“六幅生 绡” “坐上开”,“指点” “登临”等词句,生动地写出了画 作中斋山美景;后两联“雅怀重向丹青得,胜势兼随翰墨回。 更想杜郎诗在眼,一江春雪下离堆”是对吴仲庶画作的赞美, 没有体现出说理。)16. (6分)【答案】比喻。将画作中描绘的江中卷起 的浪花比作“春雪”,形象地描绘出浪花翻腾的场景,使得画 面内容更有动态美。用典。借用杜牧登齐山赋诗的典故,写看到这幅图画仿 佛就见到了杜牧的诗歌境界,就如同
12、杜牧一般亲自登山游览, 置身景中,写出画技之高超,画作之精妙。类比,联想。由眼前画作联想到杜牧登山赋诗,由画中 的浪花联想到春雪,超越时空限制,诗画并举,表明两者具有 同样的艺术价值。(最后两句中“更想杜郎诗在眼”句,“想”字,结合注 释“杜郎诗”,可见是运用了联想的手法,由眼前画作联想到 杜牧登山赋诗,由画中的浪花联想到春雪。由杜牧登齐山赋诗 这个故事,写这幅图画仿佛就如杜牧一般亲自登山游览,置身 景中,可见是运用了用典手法。由“一江春雪下离堆”,“春 雪”指江水激起的浪花一片雪白,以“春雪”比喻“浪花”, 可见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点2分,结合手法,写出效 果即可。)江苏省盐城市阜宁中
13、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 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润州送人往长洲陆龟蒙秋来频上向吴亭,每上思归意剩生。废苑池台烟里色,夜村蓑笠雨中声。汀洲月下菱船疾,杨柳风高酒旅轻。君住松江多少日,为尝笏绘与茄羹。注长洲是陆龟蒙的故乡(今苏州)。松江流经长洲境内,盛产妒鱼。向吴亭,位于润州(今镇江)。剩,更。废苑,指长洲苑,吴王阖闾射猎处。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反复使用“上”这一动词,增强了语势,使诗人情感表 达得更为强烈。B.颔联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绘了向吴亭上所见实景,创造了空 濠静谧
14、的意境。C.菱舟疾驰、酒旗轻舞的场景具有江南水乡秋季的典型特征,选材别具匠心。D.诗中“妒绘”与辛弃疾水龙吟中的“鲸鱼堪脍”具有相 似的文化意味。16 .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比较丰富,请简要概括。(6分)17 .B (实景错误,颔联是诗人想象故园长洲苑的景色,是虚景。)16.真挚的友情强烈的思归之情对家乡风物由衷的喜爱与 怀念(首联作者触景生情,随着季节的到来,他频频登上向吴亭, 每登临一次,思乡的情绪就更加浓烈,表达了思乡的惆怅之 情。颈联描绘了秋天夜晚松江的美景,菱舟疾驰、酒旗轻舞, 表达了对家乡风物由衷的喜爱与怀念之情。尾联表达了作为当地人的对友人的热情,家乡的鲸鱼苑羹十分美味,希望友人多留
15、几日,品尝美食,表达了对友人的真挚情谊。)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复习检测卷(二)语文试题(二)古诗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寒食寄京师诸弟寒食韦应物孟云卿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听。悲。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青。推。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韦诗首句实写寒食禁火的萧索景象,与尾句杜陵青草实虚相 生,互为呼应,照应主题。B.韦诗第二句意蕴丰富,诗人面对春江,又听莺鸣,却着一 “独”字,更显寂寥与惆怅。C.韦诗由花及人,与“泪眼问花花不语”异曲同工;孟诗借繁花奠定了全诗
16、的感情基调。D.韦诗以景结情,藏深情于行间,情深意远;孟诗末句运用典故,寄托深情,耐人寻味。16.两首诗均是诗人遇寒食节即兴之作,但所表达的情感各有侧重,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15. C16. (1)韦诗写诗人独自坐听江上的莺鸣,品酒赏花时想念诸弟,表达诗人孤独寂寞,思乡怀人之情;(2)孟诗写寒食“无烟火”是为贫居所迫,不仅仅是纪念介子推,写出了寒士的辛酸,表达作者深切的不平之情。陕西省榆林市2022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崔主簿赴沧州李崎紫陌追随日,青门相见时。宦游从此去,离别几年期。芳桂尊中酒,幽兰下调词。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注紫陌:
17、帝都郊野的道路。青门:长安城东南门。因 门色青,俗称青门。幽兰:据传是梁代琴家丘明所传的一首 古琴曲,通过描写空谷幽兰素雅静谧的意境以表达抑郁伤感的 情绪。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的“送”交代了主要事件,“崔主簿”是送的对象,“沧州”则为友人上任之地。B.首联写两人经常相随相伴,一起会面,暗示朋友之间的关系 密切,为后面写思念张本。C.颔联交代友人离去的原因,点明离别的时间只有几年,意在 表明自己与友人不会伤感。D.颈联从离别时的氛围切入,用“尊中酒”和“幽兰曲”表达 自己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愁。15.本诗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14 . C15 .借用月亮
18、这个意象来表达思念之情。他乡明月高悬,而 明月四海皆同,它也普照千里之外。诗人与友人虽远隔千里之 遥,但他们可以借助月亮来表达无限的思念。运用联想手 法,诗人由自己借月亮思念友人,进而联想到友人也正借月亮 思念自己,这种对写手法,逼真地表达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 深怀念和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意。【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 ”意在表明自己与友人不会伤感”错,“离别几年期”是指 “一分别就是几年的日子”,即时间长,凸显别愁。故选Co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他乡明月高悬,而明月四海皆同,它也普照千里之外。望月怀我的友人,虽远隔千里之遥,
19、但也阻不断无限的思念。这里借助月亮这个意象来表达思念之 情。诗人由自己思念友人,又想到友人怀念自己,这是运用了联想 想象的手法,也是对写的手法,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 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联想和想象,借对方来写自己,使情感 表达更真切,逼真地表达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他们 之间的真挚情意。陕西省2022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落叶送陈羽唐韩愈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飘飘终自异,邂逅暂相依。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注】陈羽:公元792年与韩愈同登进士第,共为龙虎榜, 后仕历东宫卫在。息:生长。14.下列
20、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标题既寓含着典型的环境气氛,又寓含着事件与人物,对理 解全诗具有重要作用。B.首联紧扣诗歌标题,以落叶”“断蓬”的意象互相解释,落笔即定下诗的感情基调。C.颈联以“悄悄”状二人交谈意切,“悠悠”状月辉之寒,暗 示出与友人分手的无奈。D.尾联运用反问语气,一反一般送别诗依依惜别之窠臼,赋予 感情昂扬向上的基调。15.这首诗流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作品简要 赏析。【1415题答案】【答案】14.C15.漂泊无依。他在送陈羽时以“落叶”和“断 蓬”为喻,流露出与陈羽一样漂泊不定的心绪。与朋友惺惺 相惜。他与陈羽为同年学子,不期而遇之际,有一种
21、相互依靠 的感觉。心胸旷达。尾联”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两 句,表达出与陈羽分别时的旷达胸怀。【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情感、手法的能力。C. ”暗示出与友人分手的无奈”主观臆断,应为以月之寒冷衬 托出与友人情之深切。故选Co【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情感的能力。“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紧扣送别,写主人公如同落叶飘 飘,如同断根的飞蓬,居无定所,表达了主人公漂泊无依之 感。“飘飘终自异”直接表达主人公漂泊不定的心绪。“飘飘终自异,邂逅暂相依”描写主人公与朋友陈羽一样漂泊 天涯,居无定所,如今天涯相逢,可以暂时互相依靠,表达了 与友人惺惺相惜之情。“悄悄
22、深夜语,悠悠寒月辉”写主人公与友人深夜长谈,友情 深重,仿佛充满了依依不舍之情,但是尾联“谁云少年别,流 泪各沾衣”直抒胸臆,乐观旷达,指出谁说少年分别,会泪湿 衣襟呢?用反问语气,表达出二人共有的分别时的旷达胸怀。 2022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访村老陆游 强健如翁举世稀,夜深容我叩门扉。大儿叱犊戴星出,稚子捕鱼乘月归。骨肉团栾无远别,比邻假贷不相违。人间可羡惟农亩,又见秋灯照捣衣。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题,用夸张手法写村老之强健,他至夜深仍精神很 好,可与诗人款谈。B.颔联叙事:村老长子勤于耕种,
23、披星而出;幼子外出捕鱼, 乘月而归。C.颈联上句承上,写村老一家骨肉团聚,无须远别;下句转写 其与邻里的关系。D.全诗语言平易,情韵悠然,描绘了一幅温馨的乡村野老生活 画卷。15. “村老”的生活有哪些可羡之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14 . A15 .“村老”年高体健,精神矍钱,无疾病之苦,令人羡 慕。“村老”儿子勤劳,骨肉团聚,无离别之痛,令人羡慕。“村老”乐于助人,不吝假借,无邻里矛盾,令人羡慕。【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A. “夸张手法”错误。首联写村老在深夜仍欢迎访客,可以与 诗人交谈,表现出他的精神头很好,侧面反映出他身体好,所 以写村老之强健是实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高考诗歌鉴赏 4月模考诗歌鉴赏题汇编 2022 高考 诗歌 鉴赏 月模考 汇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