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试题1.docx(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1年成考大学语文预测试卷一2011-3-189:33网络【大中小】【我要纠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句出自()A.孟子B.韩非子C.论语D.庄子2 .“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句指的是()A.刘备B.关羽C.诸葛亮D响宠3 .前赤壁赋的作者是()A.苏轼B.李商隐C.杜牧D.韩愈4 .下列选项中,朱自清论气节认为属于“节”的是()A.敢作敢为B.有所不为C.积极的D.战斗进取5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A.白居易B.韩愈C.刘禹锡D.杜甫6
2、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选自散文集()A.闲书B.龙虎狗C.往事D.故乡7 .断魂枪的作者是()A.老舍B.巴金C.茅盾D.鲁迅8 .李将军列传一文选自()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国语9 .屠格涅夫的门槛是()A.散文B.小说C.散文诗D.寓言10 .下列作品属于近体诗的是()A.饮酒B.短歌行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蜀相11 .下列是书信体驳论文的是()A.陈情表B.答李翊书C.五代史伶官传序D.答司马谏议书12 .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五十步笑百步”用的是哪种修辞方法()A.象征B.比拟C.比喻D.夸张13 .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A.移其民于河东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不似
3、豪末之于马体乎?D.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14 .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A.马克吐温B.欧亨利C.契河夫D.莫泊桑15 .鲁迅的小说风波选自()A.故事新编B.朝花夕拾C.呐喊D.彷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6 .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17 .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作家是韩愈和 o18 .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19 .论快乐一文选自钱钟书的散文集。20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主要是言论)的体散文集。21 .李煜虞美人:“,只是朱颜改。”22 .杜牧
4、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23 .曹操短歌行:“,天下归心。”24 .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o 25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o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东面:27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毙:28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事:29 .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虎敌战,恐亡之。数:30 .或百步而后止。或.-5*431 .此吾所以悲也。所以:32 .惟陈言之务去。务:33 .学者有所溺焉尔。溺:34 .成败之数,视此而已。数:35 .故为之文以志。志: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画线的部分译
5、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6 .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李氏将伐颛臾)无乃尔是过与:37 .今生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人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38 .公日:“姜氏欲之,焉避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郑伯克段于鄢)姜氏何厌之有:39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李将军列传)其身正,不令而行:40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秋水)以为莫己若: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
6、,每小题4分,共20分)41 .诗经氓一诗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42 .怎样理解答李翊书中提出的作家的品德、学识与文章写作的关系?43 .故都的秋是如何运用对比、反衬手法的?44 .艾青在北方一诗中对于未来必胜的信念主要表现在哪一章节?是怎样表现的?45 .小说米龙老爹的开头描写了一幅丰收在望、充满喜悦之情的田园风光,其作用是什么?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6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一)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日:“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7、。”大叔又收贰为己邑,至于縻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晦,厚将崩。”46 .从这段话可看出郑庄公隐藏着什么用心?47 .共叔段和郑庄公的矛盾揭示了怎样的社会政治现象?48 .本段的中心人物是谁?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一形象的?(二)阅读关山月全诗,回答文后问题。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成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49 .本诗可分几层?简述各层含义。50 .说明“今宵”、“落月”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51 .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8、(三)阅读茅盾先生的香市中的一段,回答文后问题。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面虽然比平日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了,屋椽子像瘦人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52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53 .分析“屋椽子像瘦人肋骨”这一比喻的深层含义。(四)阅读麦琪的礼物中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一进门杰姆就站住了,像一条猎犬嗅到鹤鹑似的纹丝不动。他两眼盯着德拉,有一种她捉摸不透的表情,这使她大为惊慌。那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惊讶,又不是不满,更不是厌恶,不是她所预
9、料的任何一种神情。他只是带着那种奇怪的神情死死地盯着她。54 .杰姆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奇怪的表情?55 .这一段描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七、作文(50分)56 .题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57 不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C 3.A 4.B 5.B 6.A 7.A8.A 9.C 10.D 11.D 12.C 13.B 14.B15.C二、填空题16 .莫泊桑17.柳宗元18.李白19 .写在人生边上20.语录21.雕栏玉砌应犹在22 .隔江犹唱后庭花23.周公吐哺24.莲动下渔舟25 .诗经三、词语解释题26 .面向东方27.倒
10、下去28.战事29 .屡次,多次30.有的人31一.的原因32 .一定,必定33.沉迷,沉溺34.天数,规律35 .纪念,以示不忘四、翻译题36 .大概要责备你吧?37 .如今却要抛弃百姓去资助敌国。38 .姜氏哪里有满足的时候?39 .(为官的人)本身行得正,即使不去命令别人,别人也会遵从。40 .认为没有谁赶得上自己。五、简答题41 .女主人公的性格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纯洁善良,对氓真心实意,一片真情,且信守诺言;二是任劳任怨,婚后挑起生活重担,却毫无怨言;三是刚毅不屈,遭到丈夫遗弃,毅然离去。42 .即“文”与“道”的关系。作者开头并提出“文”、“道”两个概念,但重在“道”,“道”是为文的
11、根本,只有儒道修养深厚,才能写出好文章。作者联系自己的写作经验,根本在于“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书诗、书之源。”诗、书是“道”的载体,“文”、“道”统一的范文。43 .(1)把北方秋色与江南秋色作对比,反映出北方秋色色浓味永。(2)用北京名胜古迹的秋色来衬托普通庭院的秋意,突出后者,更令人心醉。44 .诗人坚信未来是必胜的思想体现在作品最后一节。诗人主要是通过对土地和祖先的热爱来表现对未来的信念的;因为在这古老而苦难的国土上,我们的祖先为保卫土地从未曾屈服过,他们留下的土地给了我们“永远不会灭亡”的信念。45 .作用有四方面:一是抚今思昔,顺理成章地引出下面的壮烈故事;二是在感情和意念上为后面的
12、故事作铺垫,有一定的反衬作用:三是暗示今天的安宁、欢乐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四是寄寓着后人对先烈的怀念之情。六、分析题46 .郑庄公的用心是故意放纵共叔段的野心,使他最终走上叛逆之路,然后一举除之,永除后患。47 .兄弟间的矛盾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的尖锐和残酷以及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性。48 .中心人物是郑庄公。主要通过对话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也通过人物性格对比反衬来刻画郑庄公的形象。49 .本诗共12句,每4句为一层,共分3层。第一层正面揭露了投降政策造成的腐败局面。第二层写戍边战士报国无门的悲愤。第三层写中原遗民恢复无望的伤痛。50 .“今宵”是说明“朱门沉沉按歌舞”、“笛里
13、谁知壮土心”、“几处今宵垂泪痕”三个场面发生在同一个晚上。“落月”贯穿全诗,同样的月光将这三个场面笼罩在一起,融为一个整体。51 .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妥协投降路线的憎恶和对戍边战土、沦陷区人民悲惨处境的同 Info52 .本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今昔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了香市冷落不堪的现状。53 .这个比喻暗示了整个香市乃至中国农村,在重重压榨之下贫困不堪的情状。54 .因为杰姆带着礼物兴冲冲回来,他没有料到那礼物竟在瞬间失去了意义。55 .这一段描写构成一个紧张的悬念,为下文揭开谜底作铺垫。七、作文(略)2011年成考大学语文预测试卷三2011-3-189:51网络【大中小】【我要纠错】一、选择题
14、(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1 .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写作主张的是()A.韩愈B.柳宗兀C.欧阳修D.梁启超2 .下列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A.李清照B.欧阳修C.柳永D.苏轼3 .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A.类比法B.归纳法C.演绎法D.对比法4 .“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出自()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韩非子5 .灯下漫笔一文的作者是()A.茅盾B.冰心C.鲁迅D.钱钟书6 .沙滩上的脚迹选自()A.闲书B.茅盾全集C.朝花夕拾D.往事7.1951年荣获“
15、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A.巴金B.茅盾C.老舍D.赵树理8 .散文诗门槛全文采用的是()A.象征B.对比C.比喻D.类比9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句诗出自()A.归田园居B.饮酒C.种豆南山下D.山居秋瞑10 .王昌龄的从军行是一首()A.五言律诗B.五言绝句C.七言律诗D.七言绝句11 .“气,水也;言,浮物也”一句所用的修辞格是()A.层递B.比拟C.比喻D.对偶12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左传B.汉书C.史记D.后汉书13 .“易安居上”是指()A.辛弃疾B.李清照C.王安石D.苏东坡14 .从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上看,炉中煤是一首()A.颂歌B.战歌C.牧歌D.恋
16、歌15 .下列各句中,“则”表示转折关系,可以译为“却”的是()A.既来之,则安之8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C.到则披草而垒,倾壶而醉D.兵强则士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6 .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17 .一篇议论文,一般都包含有论点、论据和三个因素。18 .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以擅长著称。19 .麦琪的礼物是美国现代著名短篇小说家的杰作。20 .诗经包括风、雅和三部分。21 .爱尔克的灯光在写作上一个重要特点是以为线索贯穿全文。22 .苏轼水调歌头词:“,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3 .李商隐无题诗:“,蜡炬成灰泪始干
17、。”24 .李将军列传在文末引民谚:“桃李不言,o 25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 .是社稷之臣也。是:27 .弃甲曳兵而走。走:28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轻:29 .厉王使玉人相之。相:30 .功施至今。施:31 .高城深地。池:32 .要其何以成,何以败?要:33 .燕国殷富。殷:34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之:35 .凌出华林部甚远。凌出: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6 .公子吕日:“国不堪贰,君将若之
18、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清除之。无生民心。”(郑伯克段于观)国不堪贰:37 .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李将军列传)吏当广所失亡多:38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39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五代史伶官传序)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40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前赤壁赋)自其不变者而现之: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41 .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42 .谏逐客书一文在哪几方面运用了对比的手法?43 .鲁
19、迅在灯下漫笔中所指的“第三样时代”的含义是什么?44 .爱尔克的灯光一文中,三种灯光分别象征着什么?45 .宝玉挨打一文中,宝玉挨打的导火索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6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一)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唉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20、。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6 .本段描写了哪两种景象?二者的关系是什么?47 .从这段话来看,秋水这篇文章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讲道理的?48 .这段话中,包含并演化出的两个成语是什么?(二)阅读诗经氓中的两节,回答文后问题。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耿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49 .写出上面两节诗的比兴句及其比兴意义。50 .这两节诗在内容上构成什么关系?51 .女主人的悲惨遭遇是怎样造成的?(三)阅读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那两个住在一间
21、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对方牺牲了他们家里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一句最后的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接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52 .两个“笨孩子,指的是谁?为什么?53 .为什么又说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四)阅读风波结尾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了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
22、,在土场上一痛一拐的往来。54 .六斤的“新近裹脚”和“一痛一拐”地走路有何象征意义?55 .十八个铜钉的饭碗有何象征意义?七、作文(50分)56 .题目:干粮与猎枪一位大学校长在大学生毕业典礼上说:“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就发像一个猎人进入森林,我们不只要给他足够的干粮,还要给他一枝猎枪。”根据这段话,请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 2.D 3.C 4.A 5.C 6.B 7.C8 .A 9,B 10.D 11.D 12.C 13.B 14.D9 5.B二、填空题16 .韩非子17.论证18.七言绝句19 .欧。亨利20.颂21.灯光22 .人有悲欢离合23
23、.春蚕到死丝方尽24.下自成蹊25 .古道西风瘦马三、词语解释题26 .指示代词,此,代颛臾27.跑,这里指逃跑28 .认为.轻,轻视29.观察,鉴定30 .延续31.护城河32 .概括推究33.非常,很34 .到,往35.超过四、翻译题36 .一个国家承受不了两属的情况。37 .执法官判定李广损失、伤亡军队过多。38 .认真地进行学校教育。39 .本人死了国家也灭亡了,被天下人耻笑。40 .从事物不变的一面来看它。五、简答题41 .孔子反对贪欲,反对兼并,提倡平均、和睦、安定的治国方略和以道德力量感化附属小国,反对武力征讨的对外政策。42 .(1)客有功与客无过的对比;(2)重物与轻人的对比
24、;(3)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对比。43 .“第三样时代”是相对于“想做奴隶而不得”与“暂时做稳了奴隶”这样两个时代提出来的。“第三样时代”就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民当家做主而不做奴隶的新时代。44 .故居门内昏暗的灯光象征着I口家庭及其赖以生存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没落、崩溃;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着美好希望的破灭和旧生活的悲剧:“我心灵的灯”象征着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45 .宝玉挨打的导火线是:宝玉因金钏自尽而哀伤,见贾雨村时,竟无一点慷慨挥洒的谈吐,表现出他对仕途经济的冷漠。忠顺王府派人来追查琪官,暴露他私下与戏子往来,无视尊卑贵贱的封建秩序,招惹是非。贾环诬陷他逼淫母婢,致使金钥跳
25、井,更加激怒了贾政。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他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与作为忠实卫道士的父亲贾政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宝玉挨打实际上是封建正统势力对其叛逆者的残酷镇压。六、分析题46 .一是秋水暴涨的景象,一是大海无边的景象,二者是对比关系,用来说明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47 .采用具有形象性和故事性寓言的方式讲道理,这也是庄子散文的一大特色。48 .“望洋兴叹”和“贻笑大方”。49 .比兴句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初婚时年轻貌美,受人爱怜的幸福;比兴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女子遭人遗弃时颜色憔悴,飘零无依的痛苦;比兴句“于嗟鸠兮,无食桑甚”,比喻“于嗟女兮,无与土耽”。50 .构
26、成对比关系:前节写女子新婚之乐,后节写女子被弃之苦。新婚与遭弃对比,乐与苦对比。51 .女主人公的悲剧遭遇是由她丈夫朝三暮四、道德败坏造成的,而根源则在于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52 .两个“笨孩子”指的是德拉和杰姆。作者说他们是“笨孩子”是模仿社会上一般“聪明人”的口吻来说话,实际上是反语。53 .因为从馈赠礼物的角度来看,他们把最心爱的礼物卖掉而给对方买了最喜爱的礼物,双方都送上了一颗心;从接受礼物的角度看,他们虽然都失掉了礼物的实际意义,但他们都得了对方的一颗心。54 .象征着封建传统仍一代一代往下传袭着,中国社会仍在痛苦地重复着封建老路。55 .象征着人们在贫穷落后中,仍在修补着几千年的
27、老例。七、作文(略)2011年成考大学语文预测试卷五2011-3-1810:27网络【大中小】【我要纠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1 .饮酒是一首()A.五言律诗B.乐府诗C.五言绝句D.五言古诗2 .下列作品中带有寓言性的纪传作品是()A.张中丞传后序8 .李将军列传C.种树郭橐驼传D.马伶传3 .小说苦恼的作者是()A.契柯夫B.莫泊桑C.巴尔扎克D.都德4 .“祸起萧墙”一语出自()A.韩非子B.墨子C.论语D.诗经5 .曹操短歌行诗篇“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中的“杜康”所用的修辞
28、格是()A.借喻B.借代C.比拟D.比喻6 .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乐府民歌的是()A.陌上桑B.氓C.短歌行D.杜陵叟7 .“青海长云暗雪山”中的“暗”从语法角度看是()A.意动用法8 .使动用法C.为动用法D.一般用法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诗出自()A.行路难B.杜陵叟C.蜀相D.泊秦淮9 .诗集死水的作者是()A.鲁迅B.郭沫若C.艾青D.闻一多10 .我国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A.李白B.杜甫C.王维D.岑参11 .论快乐一文提出精神的炼金术能()A.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B.教人学会休息C.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D.洗涤灵魂12 .下列四句中,有宾语
29、前置这一语法现象的一句是()A.姜氏何厌之有?B.公语之故,且告之悔。C.姜氏欲之,焉辟害?D.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13 .从文体方面讲,前赤壁赋是()A.骚赋B.古赋C.骈赋D.文赋14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A.关汉卿B.王实甫C.汤显祖D.马致远15 .“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句中的“暂”字的意义是()A.暂时B.突然C.新颖D.姑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镇在题中横线上)16 .“填然鼓之”中的“鼓”的词性是。17 .所谓“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和中庸。18 .陶渊明饮酒诗:“山气日夕佳,。”19 .王维山居秋暝:“,天气晚来秋。”20 .杜甫蜀相:
30、“三顾频繁天下计,o 21 .论毅力一文的作者是。22 .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23 .西厢记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24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25 .战国策是一部体史书。2011年成考大学语文预测试卷六2011-3-1810:34网络【大中小】【我要纠错】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 .首身离兮心不惩。惩:27 .玉盘珍羞直万钱。羞:28 .麦苗不秀多黄死。秀:29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30 .拘于虚也。虚:31 .然而不王者,未知有也。王:32 .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其宫者。宫:33
31、 .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绝:34 .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无论:35 .冬雷震震,夏雨雪。雨: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6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种树郭橐驼传)名我固当:37 .坐客乃四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马伶传)坐客乃四顾而叹:38 .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谏逐客书)藉寇兵而赍盗粮:39 .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答李翊书)垂诸文而为后世法:40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则修文德
32、以来之: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41 .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样的推理论证方法?42 .秋水记叙了哪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本文的主旨是什么?43 .论毅力的写作动机和中心思想是什么?44 .沙滩上的脚迹一文中的“他”指的是什么?本文运用了什么手法?45 .谈谈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最后两句的表达效果。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6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一)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
33、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46 .这段话可分为几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大意。47 .各部分的论证角度有何不同?48 .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二)阅读短歌行中的一段,回答文后问题。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49 .“乌鹊”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我喻义分别是什么?50 .“周公吐哺”用典的意旨是什么?51 .由此可见全诗表达了曹操怎样的思想感情?(三)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回答文后问题。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
34、。东方的大梦没法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失去了国土、自由与权利。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宗与祖先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龙旗的中国也不再神秘,有了火车呀,穿坟过墓的破坏风水。枣红色多穗的镖旗,绿鲨皮鞘的钢刀,响着串铃的口马,江湖上的智慧和黑话,义气与声句,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全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听说,有人还要杀下皇帝的头呢!52 .当时中国处于什么样的时代?53 .这段文字对描写沙子龙起什么作用?(四)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
35、后问题。“长宜子孙”这四个字的年龄比我的不知大了多少。这也该是我祖父留下的东西罢。最近在家里我还读到他的遗嘱。他用空空的两手造就了一份家业。到临死还周到地为儿孙安排了舒适的生活。他叮嘱后人保留他修建的房屋和他辛苦地搜集起来的字画。但是儿孙们回答他还是同样的字:分和卖。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聪明的一个老人还不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心灵的发育成长,倘使同时不使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许多可爱的年轻生
36、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54 .“长宜子孙”的含义是什么?55 .巴金为什么要批判“长宜子孙”的思想?七、作文(50分)56 .题目:小议“嗟来之食”是否可吃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B.不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参考答案、选择题1 .D 2.C 3.A 4.C 5.B 6.A 7.B8 .A 9,D 10.D 11.C 12.A 13.D 14.D9 5.B二、填空题16 .动词17.孟子18.飞鸟相与还19 .空山新雨后20.两朝开济老臣心
37、21.梁启超22 .无韵之离骚23.总是离人泪24.环境25.国别三、词语解释题26 .恐惧27.通“常,佳肴28.开花29.凶年,年成不好30.通“墟”,居住的地方31.做王,称王32 .居室33.丝绳断开34.大概,大略35.下,下雪四、翻译题36 .这样称呼我本来就合适。37 .观众于是都向西看并赞叹。38 .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结盗贼。39 .把它通过文章传递下去,并为后代人所取法。40 .便完善德政教化使他们归顺。五、简答题41 .连锁推理的方法:以前面几句得出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再以新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42 .本文记叙了河伯与海若(海神)的对话。文章的主旨是,在无限
38、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启迪我们学无止境,应努力进取。43 .本文是作者在“百日维新”失败后不久写的。其动机是借此勉励处于逆境的同仁,不要因一时的受挫而灰心,应努力克服困难,继续前进。中心思想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44 .“他”指寻路者,即一代进步的知识分子。本文运用了象征的手法。45 .最后两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把抽象的愁思比做满江春水,使其物化,形象可感:而且以一江春水喻愁,表明其愁既多且深;江水东流,永不停息,以此喻愁,使人感到这愁绪连绵不断无尽时。六、分析题46 .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证不却众庶、广罗人才方能取得事业成功的道理;第
39、二部分论证驱逐客卿就是损害自己帮助敌国的道理。47 .第一部分是正面论证,第二部分是反面论证。48 .主要采用排比、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49 .“乌鹊”喻指贤才,“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明主不厌贤才之多,求贤若渴。50 .用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的典故,是以周公自比,以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51 .表达了曹操急于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心情。52 .作品所描写的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此时,古老的传统文明已被西方现代物质文明所冲击,帝国主义的侵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而封建传统却并未消失。53 .这段文字写出了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对于描写沙子龙这样一个昔日的武术界权威
40、的悲剧现状,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54 .为子孙着想,希望自己造就的这份家业,能为子孙后代长久地安排一种舒适的生活,希望自己创立的家庭制度和自己遵循的封建礼教,能够得到子孙后代的继承。55 .(1)这个封建家庭已经摧残了许多年轻可爱的生命,祖辈的遗产已经破坏了许多美好纯洁的心灵,“长宜子孙”这个遗训只能断送有为的青年。(2)封建家庭里的青年,如果没有生活的技能,即使有了万贯家产,也不能拯救自己被毁灭的命运。(3)一个有为的青年,应该走出家庭,到广大的外面世界去寻找光明。2011年成考大学语文预测试卷七2011-3-1810:47网络【大中小】【我要纠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
4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1 .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论证方法是()A.归纳法B.演绎法C.比较法D.比喻法2 .先秦散文中最多采用寓言形式、最富浪漫色彩的是()A.孟子B.庄子C.论语D.战国策3 .下列各句中,“服”字作“佩带”解的是()A.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8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D.军中自是服其勇也9 .“望洋兴叹”一语出自()A.老子B.庄子C.论语D.孟子10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部()A.明杂剧B.说唱文学C.元杂剧D.传奇11 “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
42、里凝”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格是()A.比喻B.夸张C.比拟D.排比12 米龙老爹的作者是()A.屠格涅夫13 契柯夫C.莫泊桑D.欧亨利8 .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字的意思是()A.急忙B.迅速C.竭力D.屡次9 .国殛选自()A.九歌10 九章C.诗经D.国语10 .辛弃疾的作品集是()A.淮海词B.漱玉词C.清真词D.稼轩词11 .“逝者如斯”一语出自()A.醉翁亭记B.前赤壁赋C.论语子罕D.孟子12 .郁达夫和郭沫若曾一起组织过()A.语丝社B.创造社C.文学研究会D.未名社13 .苦恼一文的作者契诃夫是下列哪国的作家()A.英国B.俄国C.法国D.美国14 .选择
43、与安排一文的作者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的()A.语言学家B.文学家C.美学家D.表演艺术家15 .下列诗集中,属于郭沫若的是()A.女神B.北方C.红烛D.死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6 .论语是一部记录及其弟子言行(主要是言论)的语录体散文集。17 .游记散文集屐痕处处的作者是。18 .冯谖客孟尝君选自。19 .红楼梦今传本120回,前80回的作者是。20 .在晚唐诗坛上,与杜牧齐名,有“小李杜”之称。21 .赋是代形成的一种文体。22 .曹操短歌行:“,悠悠我心”。23 .柳永八声甘州词:“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24 .辛弃疾水龙吟词:“落日楼头,断鸿声里,o 25 .“吾归破贼,必灭楼兰,此矢所以志也”是的誓言。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 .则将焉用彼相矣。相:27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行:28 .望洋向若兴叹。望洋:29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30 .奉而献之厉王。奉:31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再:32 .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衣:33 .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识:34 .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恨:35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固: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