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登高》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高》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登高导学案【学习目标】1、 反复诵读,品味诗歌意象,体悟本诗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2、品读诗歌,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教学重点难点:品读诗歌 ,品景,品情,品人【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案 】【教材助读】一、意象: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就是用物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里的“花”“鸟”并不会流泪,惊心,表面在写物,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凄凉伤感之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古代诗歌中写到猿啼时多指哀音。其实猿声无所谓哀与不哀
2、,而是诗人心中的哀怨、愁苦、凄怆、孤寂借猿啼而写出。二、沉郁顿挫:沉郁是指感情的深厚博大,沉郁悲哀;顿挫是指杜甫在表达感情时,总是把自己的感情压抑住,让感情在低徊中缓缓地起伏,而不是一下子喷发出来,语势有停顿转折,是感情表达的特点。【知识复习】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 ,世称 。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一流大诗人往还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近十年。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阶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 , ”的千古绝唱。一度任剑南
3、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 诗人,代表作:“三吏”、 “三别”。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 ,因其胸怀天下、忧国忧民,明清文人推崇他为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 风格为主。有 。【预习检测】一、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 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 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
4、上好友 、 、 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解 登台的。三、诵读指导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注:“” 为延长音 “.”为重读探究案1、 全诗直接抒情的是哪些句子?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是哪个字(诗眼)? 2、 诗人为何而悲?研读颈联品读到底有哪些具体境遇让杜甫悲伤?请简要分点列出,或者直接在书上划出来。3、 研读首联、颔联,划出描写的景物、分析其特点,思考作者是如何(艺术手法)把悲情融入到景物描写中的。4、再次研读整首诗,从诗歌意境和诗人胸襟两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