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之瓠》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五石之瓠》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石之瓠》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2五石之瓠同步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大宗师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者欲深者其天机浅。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诉,其入不距;翛然而往,偷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
2、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颁;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故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行名失已,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若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其子,胥余、纪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古之真人,其状羲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澝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警乎其未可制也;连乎其似好闭也,悦乎忘其言也。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以刑为体者,绰乎其杀也;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
3、也;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庄子大宗师,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者欲深者/其天机浅B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者欲深者/其天机浅C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者/欲深者/其天机浅D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者/欲深者其天机浅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宗师”的“宗”为“万物之宗
4、”的“宗”,即万物的主宰。“师”是天地万物所效法的对象。B有所待:有所依凭。庄子认为人们的认识和了解都离不开认识、了解的对象。C狐不偕为尧时贤人,尧让天下于他而不受,投河而死。务光为舜时人,汤要让帝位给他,他不接受,负石沉水而死。D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死兄弟相让。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而谏,武王不从,遂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最后饿死。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用浪漫,神妙的笔法向我们直接阐述了真人的特征。庄子的“真”强调的是追求精神上的相对自由。B真人的表现从内在德行的角度来说,不以众欺寡,不居功自傲,不思虑图谋,不为过懊悔,不为赢得意。C真人不在乎
5、生死,无拘无束地面对自然中的一切,从内心上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容颜淡漠安闲。D在论述了真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后,庄子把“古之真人”概括为“天与人不相胜也”。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2)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
6、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惠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犛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
7、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节选自庄子逍遥游)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B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C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 其下/D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惠子”即惠施,庄子的朋友,先秦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
8、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B“魏王”即魏惠王。由于魏国曾定都大梁,所以魏国也称为梁国,因此魏惠王即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梁惠王。C“石”即“禾石”,古代重量单位,相当于一百二十斤(担)。秦汉时期度量衡制度中的“衡制”:铢、两、斤、钧、石。1石4钧,1钧30斤,1斤8两,1两24铢。D“樽”指腰舟,可以捆在腰间漂浮在水上。古人以瓠系于腰间,用以渡水。7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惠子以“大瓠之种”为比喻,其实是要说在纷乱的现实社会中,有一些人怀有才能却无法施展。B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故事来批评惠子的观点,指出有才能的人在施展自己的
9、才华时可能是方法不对,用错了方向,而不是“才能”本身的错误。C惠子又用大树的比喻进一步申述自己的观点,大树的遭遇是“立之涂,匠者不顾”,而庄子同意他“大了就没有用处”的说法,这样大家就只有一同离开这个世界了。D庄子继续反驳惠子的观点,指出“无用”即是一种“逍遥”,在那远离尘世的地方,精神可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比那些耍小聪明而不免于死亡的“狸狌”强多了。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2)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五石之瓠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
10、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9对下列各句中重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王贻我大瓠之种贻:赠送B吾为其无用而掊之掊:陪护C今一朝而鬻技百金鬻:卖D则瓠落无所容瓠落:空大宽阔的样
11、子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盛水浆剖之以为瓢B吴王使之将则所用之异也C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D则瓠落无所容则所用之异也11下面句子句式和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敏于事而慎于言C克己复礼为仁D非所以内交于孺子父母也12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十之瓠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B惠子,即惠施,战国时期哲学家,名家学派代表人物,跟庄子是好朋友。本篇及庄子其他许多篇章中所写惠施与庄子的故事,多为真实故事记载,反映惠施真正的思想境界。C“石”,计算容积的单位,十斗为一石。“实五石”意为能容下五
12、石的东西。D“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其中”蓬之心“比喻不通达的见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客得之,以说吴王。(2)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从吾道人记王阳明海宁董萝石者,年六十有八矣,以能诗闻江湖间。与其乡之业诗者十数辈为诗社,旦夕操纸吟鸣,相与求句字之工,至废寝食,遗生业。时俗共非笑之,不顾,以为是天下之至乐矣。嘉靖甲申春,萝石来游会申春,萝石来游会稽,闻阳明子方与其徒讲学山中,以杖肩其瓢笠诗卷来访。入门,长揖上坐。阳明子异其气貌,且年老矣,礼敬之。又询知其为董萝石也,与之语连日夜。萝石辞弥谦,礼弥下,不觉其
13、席之弥侧也。退,谓阳明子之徒何生秦曰:“吾见世之儒着支离琐屑修饰边幅为偶人之状其下者贪饕争夺于富贵利欲之场而尝不屑其所为以为世岂真有所谓圣贤之学乎?直假道于是以求济其私耳!故遂笃志于诗而放浪于山水。今吾闻夫子良知之说,而忽若大寐之得醒,然后知吾向之所为,日夜弊精劳力者,其与世之营营利禄之徒,特清浊之分,而其间不能以寸也。幸哉!吾非至于夫子之门,则几于虚此生矣。吾将北面夫子而终身焉,得无既老而有所不可乎?”秦起拜贺曰:“先生之年则老矣,先生之志何壮哉!”入以请于阳明子。阳明子喟然叹曰:“有是哉?吾未或见此翁也!虽然,齿长于我矣,师友一也,苟吾言之见信,奚必北面而后为礼乎?”萝石闻之,曰:“夫子殆
14、以予诚之未积欤?”辞归两月,弃其瓢笠,持一缣而来。调秦曰:“此吾老妻之所织也。吾之诚积若此缕矣。夫子其许我乎?”秦入以请。阳明子固辞不获,则许之以师友之间。萝石日有所闻,益充然有得,欣然乐而忘归也。其乡党之子弟亲友与其平日之为社者,或笑而非,或为诗而招之返,且曰:“翁老矣,何乃自苦若是耶?”萝石笑曰:“吾方幸逃于苦海,方知悯若之自苦也,顾以吾为苦耶?吾方扬警于渤邂,而振羽于云霄之上,安能复投网罟而入樊笼乎?去矣,吾将从吾之所好。”遂自号曰“从吾道人”。(有删改)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废寝食,遗生业遗:遗留B直假道于是以求济其私耳直:只,只是C吾将北面夫子而终身焉北面
15、:弟子行敬师之礼D方知悯若之自苦也若:你们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而忽若大寐之得醒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B直假道于是以求济其私耳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C得无既老而有所不可乎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D夫子其许我乎杳不知其所之也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吾见世之儒者支离/琐屑修饰边幅/为偶人之状/其下者贪饕争夺/于富贵利欲之场/而尝不屑其所为/以为世岂真有所谓圣贤之学乎?B吾见世之儒者支离/琐屑修饰边幅/为偶人之状其下者/贪饕争夺于富贵利欲之场/而尝不屑其所为/以为世岂真有所谓圣贤之学乎?C吾见世之儒者/支离琐屑/修饰边幅/为偶人之状其下者/贪饕争夺于富贵
16、利欲之场/而尝不屑/其所为以为世岂真有所谓圣贤之学乎?D吾见世之儒者/支离琐屑/修饰边幅/为偶人之状/其下者贪饕争夺于富贵利欲之场/而尝不屑其所为/以为世岂真有所谓圣贤之学乎?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董萝石原本认为作诗是天下最快乐的事,而对儒者持有偏见,认为所谓圣贤之学,是借道学之名成全自己的私欲。B听了阳明子“良知”的言论,董萝石觉得自己先前做的事使精神疲困、力气消耗,与世之营营利禄之徒没有什么区别。C阳明子觉得董萝石年纪大,诚心不足,所以不收他为学生,董萝石之后又拿着老妻亲手织的细绢来表达自己拜师的诚心。D董萝石先前的子弟亲友认为他跟着阳明子自讨苦吃,劝他回去,
17、董萝石却自觉乐在其中,反而可怜他们自讨苦吃。1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阳明子异其气貌,且年老矣,礼敬之。(2)其乡党之子弟亲友与其平日之为社者,或笑而非,或为诗而招之返,且曰:“翁老矣,何乃自苦若是耶?”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