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培优测试卷-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docx





《第三单元培优测试卷-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培优测试卷-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培优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俨然(yn)垂髫(tio)阡陌(m)间隔(jin)B.篁竹(hung)怡然(y)翕忽(x)幽邃(su)C.多髯(rn)箬篷(ru)虞山(y)椎髻(j)D.雎鸠(j)窈窕(yo)蒹葭(ji)溯洄(hu)2.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才通人(仅,只) 乃不知有汉(竟然) 便扶回路(旧的,从前)B.卷石底以出(翻卷)俶尔远逝(忽然) 崔氏二小生(年轻人)C.如有所语(说话) 矫首昂视(举) 钩画了了(清楚明白)D.寤寐求之(睡觉) 辗转反侧(翻身)
2、 白露未已(尽、完)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太守/即遣人/随其往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诎右臂支船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C、左手倚一衡木D、舟尾横卧一楫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不足为外人道也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C、溯洄从之,道阻且长D、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6.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记”是一种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桃花源记中“桃花源”就是记的对通象。B.小石
3、潭记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C.核舟记选自清代魏学洢编辑的虞初新志。D.关雎这首诗写主人公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7. 名著阅读(10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甲】你该记得,胜利以前的一年,我在上海集合十二三个朋友(内有宋伯伯、姜椿芳、两个裘伯伯等等),每两周聚会一次,由一个人做一个小小学术讲话;然后吃吃茶点,谈谈时局,交换信息。那个时期是我们最苦闷的时期,但我们并不消沉,而是纠集了一些朋友自己造一个健康的小天地,暂时躲一下。你现在的处境和我们那时大不相同,更无需情绪低落。我的性格的坚韧,还是值得你学习的。(1957年3月18日深夜
4、于北京)【乙】修养是整个的、全面的;不仅在于音乐,特别在于做人-不是狭义的做人,而是包括对世界、对政局的看法与态度。二十世纪的人,生在社会主义国家之内,更需要冷静的理智,唯有经过铁一般的理智控制的感情才是健康的,才能对艺术有真正的贡献。(1957年3月18日)(1)【甲】【乙】两语段选自 ,是作者写给他的儿子 的书信。(2)【甲】选段作者在家书中是如何疏导儿子的不良情绪的?(3)【乙】段反映着作者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则,请你说说作者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8.古诗文名句默写。(共8分)(1)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2)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诗经关雎一诗中的 这两句就是佐证。(3)魏
5、学洢核舟记中引用苏轼赤壁赋的句子是: (4)古诗中有许多写友情的名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二、阅读理解(40分)(一)古诗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7分)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9.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歌每章的开头二句都是写景,以蒹葭起兴,渲染萧索凄迷的氛围,烘托惆怅之情。B.诗中的“宛”字给人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又或许是诗人痴
6、迷心境下的幻觉。C.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到“白露未已”,表明时间和地点的的转换。D.这首诗抒发了求而不得的惆怅和苦闷的心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10.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者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有几个字不同,说说这种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二)文言文阅读(共15分)【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