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课件.pptx





《高考语文复习-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课件.ppt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用专题复习系列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教学目标及考情分析1修辞手法高考指津2最新模考例题解析3教学目标及考情分析1修辞手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修辞即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修辞通过调整和修饰语言,使说话或写文章更准确明白,生动形象。简单来说,如果说语法是研究语言表达对不对的问题,修辞则是研究语言表达好不好的问题。修辞手法考情分析【考情分析】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新课标、新高考都非常重视语言建构和运用这一核心素养,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就是这一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
2、新高考卷均单独设题考查,题型有变化,形式较新颖。修辞手法考情分析【考情分析】近年来该考点的考查内容和方式包括:1、在语言运用题中,根据需要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或鉴赏分析;2、在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及其表达效果;3、在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修辞手法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效果;4、在作文中,要求善用修辞手法,提升作文的趣味性和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修辞手法命题类型【命题类型】“语言文字及运用”板块中修辞手法的主要命题形式为:在准确辨识常见修辞手法的基础上,能够根据语意和语境的要求对修辞手法做出判断,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对修辞手法运用做出判断,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对修辞手
3、法运用的表达效果做出分析和鉴赏等的表达效果做出分析和鉴赏等,所给材料、所设情境多来自现实生活,与自然、社会和人生密切相关。修辞手法高考指津2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09修辞手法高考指津(一)备考启示:(一)备考启示:近两年高考对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考查侧重在对修辞手法的构成特点和侧重在对修辞手法的构成特点和表达效果的分析上,表达效果的分析上,考查得更细致和专业,考生需对九种常用修辞的概念和作用有全面把握。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09修辞手法高考指津(二)常考修辞手法辨析及表达效果:比喻(二)常考修辞手法辨析及表达效果:比喻 1 1、比喻,即俗称的比喻,即俗称的“打比方打比方”,就是抓住两种不同性质,
4、就是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甲事物来喻指乙事物。的事物的相似点,用甲事物来喻指乙事物。种类:(1)明喻:有本体、喻体和鲜明的比喻词;(2)暗喻有本体和喻体,常用“是”“成了”“变成”等来联结本体和喻体;(3)借喻没有本体,也没有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4)博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作喻体来描写同一本体。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09修辞手法高考指津(二)常考修辞手法辨析及表达效果:比喻(二)常考修辞手法辨析及表达效果:比喻 特别注意:(1 1)甲和乙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且必须有相似)甲和乙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且必须有相似点。点。(2)以下情况不是比喻。同类相比:他就像我们的亲人。表示猜测
5、: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想象:我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表示举例:新时代涌现许多典型人物,如黄文秀、秦玥飞等。比喻的主要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易于表达情感。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09修辞手法高考指津(二)常考修辞手法辨析及表达效果:借代(二)常考修辞手法辨析及表达效果:借代 2、借代的特点是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的名称,而是借用与其密切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名称来代替。种类:特征代本体,材料代本体,标志代本体,人名代著作,绰号代本人,专有名词代泛称,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结果代原因等。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09修辞手法高考指津(二)常考修辞
6、手法辨析及表达效果:借代(二)常考修辞手法辨析及表达效果:借代 2、借代例句:(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2)几十把雪亮的刺刀刺刀闯进来。(3)千帆帆竞发。(4)无丝竹丝竹之乱耳,无案牍案牍之劳形。借代的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引人联想,使形象突出,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具体生动;使文笔简洁精练,语言富于变化和富有幽默感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09修辞手法高考指津(二)常考修辞手法辨析及表达效果:对偶(二)常考修辞手法辨析及表达效果:对偶 3、对偶由一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构成。种类:(1)正
7、对,上下句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2)反对,上下句表示相反关系或矛盾对立关系;(3)串对,上下句在意义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也叫“流水对”。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09修辞手法高考指津(二)常考修辞手法辨析及表达效果:对偶(二)常考修辞手法辨析及表达效果:对偶【2021届全国高考1卷】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_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
8、和表达效果。(5分)构成:结构相同,意义紧密相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描绘”和“传播”、“城乡”和“时代”、“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相对。(3分)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2分)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09修辞手法高考指津(二)常考修辞手法辨析及表达效果:反问(二)常考修辞手法辨析及表达效果:反问 4、反问: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意思的修辞手法。反问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反问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种类:(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09修辞手法高考指津(二)常
9、考修辞手法辨析及表达效果:反问(二)常考修辞手法辨析及表达效果:反问 4、反问例句:(1)难道我会这么笨吗?(2)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3)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4)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反问的作用:加强语气,语意鲜明,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激发读者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09修辞手法高考指津(三)易混淆修辞手法辨析:排比(三)易混淆修辞手法辨析:排比 VS VS 反复反复 1、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成,表达强烈的感情,阐明复杂的事理。2、反复反复:是故意重复某个短语或句子,以强调某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