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登幽州台歌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陈子昂1.把握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3.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学习目标目目 录录作者简介作者简介010102写作背景写作背景03朗读诗歌朗读诗歌04整体感知整体感知05细读文本细读文本06课堂练习课堂练习01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武后时登上诗坛,属新进庶族士人。与馆阁诗人不同,陈子昂诗歌表现出复古倾向,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1、复归风雅改革诗风的起点,表现:感遇感遇38首。陈子昂的诗歌创作:2、随武攸宜征契丹期间钳默下列,登蓟北城楼,写题为蓟丘览古赠卢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居士藏用的组诗,慨叹时光流逝、古人功业已
2、成陈迹,而往时际遇难见于今世,有抱负无法实现的悲愤;同时写下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3、风雅兴寄中能反映唐诗风骨的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1 1)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复归风雅的目的不只是美刺比兴,而要追踪建安风骨,寄托济世的功业理想和人生意气,与齐梁诗风划清界限;(2 2)提出)提出“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的诗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创造健康而瑰丽的文学。02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当时,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征伐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军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