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pdf





《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pdf(1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东 关 小 学 教 师 备 课 笔 记课 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字典的用途,掌握基本的查字典的方法,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2、指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初步养成主动识字、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学1难点培养学生勤于查字典的习惯及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学习。教具准备小黑板、实物投影、字典、字卡。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上学期你养成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2、本学期还要重点培养两个学习习惯,其中一个为勤查字 典(板书)。二、指导看图1、看第一页上面的插图,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说
2、图上画了什么?2、师述:我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知道了多读课外书的好处,可是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我们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3、仔细看上面的小图:图上的老师在向我们推荐什么?(字典)4、看下面两副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字典呢?5、从整体入手,仔细看下面的小图,完整地说说图上学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6、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看图,说说同学们在干什么?7、看第二页图,说说还有哪些情况下我们经常用到字典的?在学校,在家中8、谈谈你平时是如何使用字典的?三、总结板书,进行练习1、说说新学期里自己准备怎样培养自己勤于查字典的习惯?(小组交流)点评: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交流,既可以在
3、别人的讨论中得到启发,也可以由小组长组织同学们在学习中展开竞赛,更快的养成良好的习惯。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2、阅读课外读物。语文补充阅读第二课时一、简介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鲁迅先生吗?他曾经给一位小学生写过一封信,信中有一部分内容就让他多读书。读书就如同采蜜,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师述:你读懂这句话了吗?这句话就告诉我们,乐于课外阅读对于一个人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在课外阅读中我们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我们的字典朋友,可是如果不认识的字太多的话,那就肯定会影响我们的阅读效率了。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看书。二、指导看图1、看第3页上面第一幅图
4、,从照片上你看出了什么?2、第2、3幅图画了什么?3、他们通过什么途径识字呢?4、看下面第一幅图,同学们在干什么?(津津有味地聚在一起看图识字)5、看下面第二幅图,两位同学在干什么?(津津有味地在大街上看铺名识字)三、小结:图上的同学挑选适合自己的,自己喜爱的方法识字。字识的多了,阅读课外书籍、报刊也就方便多了,这样就可以从中学到许多课本里没有的知识,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四、讨论1、你想读课外书吗,有什么困难?(大家交流解决。)2、谈谈你平常读了哪些课外书?有什么收获?3、今后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主动识字?4、布置一个月后进行识字比赛。(分“个人奖”和“小组奖”)板书设计每课问问 学 生
5、()问 老 师()问 自 己()东 关 小 学 教 师 备 课 笔 记课 题识字1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德育目标: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智育目标:学会本课9 个生字,其小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认识“手字旁”;理解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4 点、认识9 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 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揭题导人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二、初步看图,读韵文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2.自由
6、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在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饺子(2)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拜年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 4 月4、5 或 6 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相机出示词卡(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相机出示词卡四、指名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五、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7、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看看挂图,想想字义。六、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1.认读生字,正音。如:“扫”的声母是平舌音,不要与翘舌音混淆;“饺子”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2.用“饺、扫、墓”扩词。七、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有哪两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春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饺子、拜年)清明节呢?(扫墓、踏青)八、指导书写1.学生看笔顺图,记 忆“扫、拜、墓、踏”的笔顺。认识手字旁。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3.教师范写生字。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5.让 学 生 在 习字册一 亡描红、仿影、临写生字。6.教师巡视,纠正姿势不正确的学生。第二课时、复习检查1.
8、抽 读 生 字、新词卡片。2.按“扫、拜、墓”的笔顺书空。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1.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词卡:龙舟、端午 教师介绍“端午节”。(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相机出示词卡:粽子2.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相机出示词卡:中秋 教师介绍“中秋节”。(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月饼(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相机出示词卡:团圆(4)学生借助拼音读以上生字词。(5)指名认读、正音。如:“粽子、月饼”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3.小 结:
9、刚才我们学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有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呢?(全家人要团圆,吃月饼)三、指导读韵文多种形式练读,读出节日的欢乐。范读、自由读、互读、齐读。四、指导书写,检测效果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团、饺、饼、端”这4个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生字的。2 .教师范写生字。3 .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4 .在 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5 .认读课后词语。6 .在 习字册上描红、临写词语。7 .听写词语,检测效果,及时反馈。板书设计每课问问 学 生()问 老 师()问 自 己()东 关 小 学 教 师 备 课 笔 记课题识 字 2 备
10、课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教学重难点认 识 8 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8 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教具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旅游胜地的材料,一组一张小情境图和一套生字卡片。2.教师准备大教学挂图和多媒体课件等。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正是踏青旅游的好时节,你想向小朋友们推荐哪一个旅游胜地呢?为什
11、么?请说一说。二、借助拼音,自主识字1.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词语。三、创设情境,学习韵文1.学习第一组词串。(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让我们走进山水如画的桂林去看看吧。(播放优美的音乐。)(2)我们的轮船已缓缓驶入漓江,(多媒体出示桂林的风光月 一。)让我们站在船头看一看这美丽的风光,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碧 水“、“秀峰”、“倒影”等词语。(4)这么美的景色,你能把它读好吗?(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指名读,比赛读。)2.学习第二组词串。(1)船,沿着漓江缓缓前行。听,远处传来了什么?(播放壮族青年
12、对歌的歌声。)(2)我们循声望去,(多媒体课件显示壮族对歌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3)相 机 出 示“对 歌”、“椿树”、“壮 乡”等 词 语。(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师点拔 理 解:壮 乡,指 我 国 的 一 个 少 数 民 族。)(5)多 么 有 趣 的 风 俗,多 么 热 情 的 壮 族 人 民,让我们用充满感情的朗读来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吧!(练读“对 歌”、“榕 树”、“壮 乡”,指名 读,齐读。)(6)你 还 了 解 哪 些 少 数 民 族 特 有 的 风 情?3.学 习 第 三 组 词 串。(1)走 出 多 姿 多 彩 的 壮 乡,听完悦耳噫亮的对歌,轮 船
13、渐 渐 驶 近 连 绵 起 伏 的 青 山。(出示小插图一 二。)你们觉这些山怎么样?(2)假 如 要 你 给 它 们 起 个 名 字,你会起个什么名字呢?为什么?(小组讨论,交 流。)(3)根 据 学 生 的 回 答,相 机 出 示“象 鼻”、“骆驼”、“笔 架”等 词 语。(4)这 么 有 趣 的 山 峰,这 么 有 趣 的 名 儿,谁想读?(指名读,分 组 读,齐 读。)(5)这 里 可 能 还 有 什 么 样 的 山?小 组 猜 一 猜、画一 画。(配上音乐。)4.学 习 第 四 组 词 串。(1)(出 示 课 文 插 图。)你们看,绿莹莹的江面上 一 位 渔 民 正 撑 着 竹 筏。
14、(教师相机介绍竹筏。)(2)竹 筏 上,站 着 一 只 鸠 鹦,(观看卢鸟鹦捉鱼的课 件。)它 正 注 视 着 水 面,随时准备捕捉水里游动的 鱼 儿。(随 着 学 生 的 回 答 出 示“竹 筏”、“鸿 鹦”词 卡,并 进 行 朗 读。)5.回 归 整 体。桂 林 之 行 即 将 结 束,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走过的 旅 程,(读学过的词串。)你最留恋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学生自由说。)青 山、绿 水、竹 筏、卢鸟鹦 漓江真像一幅美 丽 的 水 彩 画,真 是“舟 行 碧 波 上,人 在 画 中 游”,漓江真可称为百里画廊哪!(出示“画 廊”,学 生 读。)四、齐 读 韵 文,小结本课第二课时一、
15、复 习 词 语,导入新课1.指 名 读 词 语:碧峰倒影象鼻骆驼笔架画廊月饼(1)带 拼 音 读。(2)去 拼 音 读。2.开 火 车 读。3.这 节 课,我 们 继 续 学 习 识 字2o二、指 导 诵 读,读中感梧1.整 个 漓 江,好 像 一 条 百 里 画 廊,充 满 着 诗 情 画 意,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老师很想读一读。(教师示范读,并介绍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2.学生边看图,边读词,读出美感。多种读法交替,读后师生评价。三、看图贴词卡,练习说话1.愉快的旅行结束了,你都见到了什么?小组先说一说。2.小组合作将这些词语贴在对应的图下面,贴好后,3.把学生完成的情境图贴在黑板上,
16、再次齐读。4.根据图意,用卡片上的词语练习说话。四、字形分析,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碧、峰、影、鼻、骆、驼、架、廊。(1)读一读。(2)说一说用什么方法来记住。2.学习写字。观 察、讨论:在这些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提出来讨论、交流。(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重 点 抓 住“鼻”这个字指导。)学生描红。(3)教师行间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五、课间延仰,实践活动水如碧玉,清澈见底;山是奇峰,挺拔秀丽,不去旅游真是可惜。请小组互相合作设计一幅广告画和相应的广告词,把桂林的美景好好夸一夸,让别人听了见了就想去,看哪个小组设计得好。板书设计每课问问 学 生()问 老 师()问 自 己()东
17、 关 小 学 教 师 备 课 笔 记课题识 字3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德育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智育目标:1.学会奉课1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3个生字只识不 2.应较:木禾”、“竹什”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教i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2.区别形近偏旁。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揭示课题前面两课和这一课都是看图读韵文识字,而本课还通过形近偏旁的比较来识字。板书课题:识 字3(齐读)二、初步看图,读韵文1.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2.自由读韵文,要求
18、:看清音节,读准字音。三、出示表(一),复 习“木字旁”、“禾字旁”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棵树)师:同学们说得对。“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树,有树冠、树干和树根。(2)复 习“木字旁”。教师范读带木字旁的生字。指名读、齐读。(3)“禾”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株禾苗)师:同学们说的对。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叶、茎与根。(4)复 习“禾字旁”。教师范读带禾字旁的生字。指名读、齐读。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出示挂图,学习生字词。1.这些是什么树?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相机出示词卡:松柏、杨柳2.你们知道松树、柏树和别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吗?(松
19、树、柏树的叶子常年都是绿色的)3.出示词卡:桌椅4.春天到了农民伯伯把什么插在田里?相机出示词卡:秧苗5.秋天到了,秧苗长大成熟结出果实,远远望去,金灿灿的一片,好喜人的景象啊!那金灿灿的一大片是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稻谷6.“秧苗”、“稻谷”这些地里长的农作物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庄稼五、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木字旁)为什么都是木字旁?(因为这些词语大都与树木有关)第二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禾字旁)为什么都是禾字旁?(大都与庄稼有关)你们觉得汉字有趣吗?中国的汉字有悠久的历史,你们要认真学习!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七、教师检查自
20、学情况1.指名读、齐读。2.用“柳”、“椅”、“秧”扩词。八、指导书写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柳、秧”的笔顺。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3.教师范写本课6 个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书写时都应该左窄右宽。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5.让学生在 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2.听写生字。3.检查听写情况。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2.自由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三、出示表(二),复习“竹字头”、“草字头”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1)的古文字像什么?(像竹叶)(2)复习 竹字头”。师范读带
21、竹字头的生字。指名读、齐读。(3)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两棵小草)(4)复习“草字头”。师范读带草字头的生字。指名读、齐读。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出示挂图,学习生字词。1.这些都是竹制品,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相机出示词卡:竹篮、管筐、筷子2.中国的老年人最喜欢喝什么?仆目机出示词卡:茶叶3.有一种水果外面有许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你知道这种水果的名称是什么吗?相机出示词卡:菠萝4.有一种春天开的花,叶子是淡绿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相机出示词卡:兰花五、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偏旁的名称是什么?(竹字头)为什么都是竹字头?(因为这些制品都
22、是竹子做成的,大都与竹子有关)第二组偏旁的名称是什么?(草字头)为什么都是草字头?(大都与一些植物有关)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七、指导书写1.指 名 说“篮、筐”的笔顺。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3.教师范写生字。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5.让 学 生 在 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听写词语,检测效果。二、指导读韵文1.按要求归类读。(1)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树的名称和木制品?(读第一组词语)(2)哪些词介绍了 一些与庄稼有关的事物?(读第二组词语)(3)哪些词语介绍了三种竹制品?(读第三组词语)(4)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植物?(读第四组词语)2.多种形式练读。指
23、名读、齐读、同桌互读。三、辨析两组形近偏旁1.做找朋友游戏。2.教歌诀:“禾字旁表示庄稼,木字旁表示树木。爸爸下田去插秧苗,爷爷上山去栽松树。”“草字头表示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花草,竹字头与竹子有关。窗台上放着两盆花草,墙壁上挂着一只竹篮。”四、课内作业板书设计每课问问 学 生()问 老 师()问 自 己()东 关 小 学 教 师 备 课 笔 记课题识字4备课时间年 月 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 个生字,认 识 1 个多音节,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3 .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
24、的特点,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教 寺、识字、写字教具准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 .教师简笔画板书“日、月”的演变过程,图文结合。2 .这就是古代文字发展的演变过程。3 .新 授“日、月”偏旁。1 .看图,试着读读词,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幅图都是由这些偏旁与一些熟字表达出来的)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4。二、自主识字。a)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读词语。b)四人一组交流,看谁读得最正确。c)出示:w e n s h a i晴 空 温 暖 晾晒m i a o眼 睛 瞄 准 眺望d o n g j i e寒 冷 冻 结 冰雪东 海 黄 海 长江指名读。(注意:“
25、温”是前鼻音;“晒”是翘舌音;“结”是多音字。)齐读,男、女生比赛读。这些生字哪些是你已经认识了,你是怎么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很快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班汇报交流。再 读 词 语。三、探究规律d)你们有没有发现每组词语中有什么联系?e)讨论交流。第一组“晴、暖、晾晒”都与太阳有关,所以是日字旁。第二组“眼睛、瞄、眺望”都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第三组“海、诃、江”都与水有关,所以偏旁是三点水。第四组“冷、冻”都与冰有关,所以偏旁是两点水。f)齐读课文。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a)认读生字词。b)按照笔顺书写生字。C)教师范写。温、晒: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d)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教案 表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