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7年-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pdf





《北京市2017年-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17年-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pdf(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 分 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一、基 础 运 用(共15分)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 成(1)(2)题。(共 3 分)公 元 前 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 300
2、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商人们塞,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 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茗入史册的“丝绸之路”。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二者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共同发展的历史篇章。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 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 项 是(1 分)A.载(z%)载(zdi)B.载(z6i)载(zdi
3、)C.载(zdi)载(zdi)D.载(zdi)载(zdi)(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勾 沿 B.勾 延C.沟 沿 D.沟 延2.同学们参观“文化记忆一一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看到一件蜀锦展品,它来自四川成都。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 朝诗人杜甫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1分)3 .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一一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 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
4、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2 1 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A.【甲】句号【乙】句号 B.【甲】句号【乙】分号C.【甲】冒号【乙】句号 D.【甲】冒号【乙】分号4 .国家博物馆举办“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二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路国家珍藏的文物精品。右图是展览的宣传海报上面有“殊方共享”四个字。一位同学查字典得知“殊方”的意思是“他乡,异域”。结合展览的内容,你 认 为“殊方共享”在这里的意思是,(1 分)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以一
5、Sharing a Common FutureExhibition of Treasures from National Museums 益ng制需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5 .下面是“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前言中的一段话。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叶形矛头,也有哈萨克斯垣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黄金武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柬埔寨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铜鼓,也有日本东京
6、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突线钮铜锋,展览中的精美文物众多,举不胜举。O 甲 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充分体现了这些精美文物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乙】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在这些精美文物的融合互鉴、交汇碰撞之中【丙】这些精美文物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6 .学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准备做一期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推送,向同学们征集图文资料。阅读同学们的来稿,完 成 -题。(共 6分)(1)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碑林是中国书法的宝库。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四幅西安碑林书法图片。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7、)whet 鬼有酒更,:怀素干羌透咕 争空出站 f春平石染)进站A.皇甫诞碑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刚健坚劲。B.怀素千字文的字体属于草书,连绵回绕,自由飘逸。C.争座位帖的字体属于行书,结构匀整,端庄通畅。I).熹平石经的字体属于隶书,体态宽扁,古朴典雅。(2)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参观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从路线示意图上看,丝绸之路是一条迷人的曲线,扣人心弦,使人赞叹,感人肺腑。B.每当想到张骞、关|5 和、马可波罗等奔波于丝绸之路的先贤,我的敬意就油然而生。C.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物精品,虽然经过千百年岁月,却依然像璀璨的珍珠,弥足珍贵。D.“一带
8、一路”的伟大倡议,必将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奏响和平、繁荣、文明的新乐章。(3)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驼 铃,古道徐行,一路丝绸连 :波涛,汪洋横渡,千年文明耀 A.滚滚欧亚悠悠乾坤B.滚滚乾坤悠悠欧亚C.悠悠欧亚滚滚乾坤D.悠悠乾坤滚滚欧亚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默写。(共4分)7.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 语 子张)(1分)8.莫笑农家腊酒浑,山重水复疑无路,。(陆 游 游山西村)(2分)9.在北海公园里游览,当你看到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五龙亭,你能联想到的带有“亭”(或“楼”
9、“阁”)字 的 一 句 古 诗 是(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1分)北海公园五龙亭(二)阅 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 成1 0 T 1题。(共5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蜀州】有的版本写作“蜀川1 0 .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上之情,也表现了诗人 的人生态度。(3 分)1 1 .李 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 作“随风”)直到夜郎西
10、”,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2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 成 1 2-1 4 题。(共 8分)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11、身,行拂乱其所为,甲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因于心,街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 自 孟 子 告子下)1 2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学于市举一 反 三 举足 轻 重 轻举妄动B.人 恒 过 年 目不忘悔过自新言过其实C.衡于虐不 足 为 患 深 思 熟 虐 处 心 积 虐D.征于年声 年 俱 厉 眉 飞 年 舞 喜 形 于 年1 3 .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翻
12、译:用(这些)来使他内心受到震动,性格变得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理解:孟子认为,只有让一个人内心愁苦、筋骨劳累,挨饿受冻,身体疲乏,有做不完的事,才能锤炼他的意志,增长他的才干。【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翻译: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人(或国家)常处于忧愁祸患之中可以生存,而常处于安逸享乐之中则会灭亡。理解:孟子在阐明困境能使人奋起的道理,并指出造成国家灭亡的原因之后,才得出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1 4.上文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 料 工 简要说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赵襄子和隋炀帝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分)【链接材料一】赵襄子 攻瞿,胜老人
13、、中人,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挂饭,有忧色。左右日:“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忧色何?泉 子 曰:“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节选自 吕氏春秋慎大览慎大)【链接材料二】(隋炀帝)恃其富强,不虞后患。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而自本,采城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宫苑是饰,台榭是崇,徭役无时,干戈不戢。遂以四海之尊,殒于匹夫之手,子孙殄绝,为天下笑,可不痛哉!(节 选 自 贞观政要 君道第一)注:赵襄子 春秋末晋国大夫,赵氏家族首领,战国时期赵国的创始人。翟(d i)春秋时期的国家。老人、中人 翟国的两座城
14、池。技(t u d n)饭 捏成团的饭。虞 考虑,防范。从 同“纵”。罄(q i n g)用尽,消耗殆尽。干戈不戢()战事终年不休。殒(y d n)死亡。答:_三、名著阅读(5分)1 5.阅读一部名著时,个性鲜明的人物、曲折起伏的情节、纷繁多样的人情世态都可能引发你的阅读兴趣。请结合一部名著的内容,说出是什么引发了你的阅读兴趣,并简要说明这一兴趣是如何促使你阅读这部名著的。(1 0 0字左右)答:_四、现代文阅读(共2 3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 成1 6-1 8题。(共7分)【材料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础差,底子薄,人 口多,贫田人口尤其是农村的贫困人口众多。为了促进发展,消除贫田,
15、实现共阿富裕,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异下,政府始终将扶贫减贫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建国之初,国家实行土地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消除贫田奠定了制度基础。1978年国家全面实施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为进一步提升减贫成效,自1986年起,党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政府成立了专门扶贫机构,开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并先后制定实施了 因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2013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日标,党和政府又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
16、。图1 1978-2017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变化(按2010年贫困标准)图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2017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中国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联合国总部举办的中国脱贫成就展开幕式上,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明娜明确表示,中国减贫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重要经验。【材料二】全社会广泛参与扶贫工作,加快推进了扶贫开发的进程。例如,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的民间公益事业希望工程,截至2018年已累计接受捐款150.23亿元,资助困难学生594.9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110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因贫困失学的儿
17、童犹如久旱禾苗逢甘霖,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扬起了理想的风帆。而发达地区、科研院校、民营企业,遹过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结对帮扶,实施专项扶贫工程,推动了贫困治理的专业化发展,提升了贫困治理的实际成效。如东部发达地区帮扶西部地区的“东西部扶贫协作”,自1996年 至2014年,实施合作项目8万余个。2001年开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3所高校对西部13所高校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2015年开始的“万企帮万村”行动,短短三年,就有5.54万家民营企业对口帮扶了 6.28万个贫因村。事实说明,多方资源、协同多种机制、集全社会之力帮扶贫困地区以及困难群众,已成为中国治理贫困的宝贵经验。【材料三】为打赢脱
18、贫攻坚战,近年来,国家实施了精准扶贫战略,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以革命老区廷安为例,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全市建档立卡有劳动能力的4.51万户、13.38万贫困人口依靠苹果种植、棚栽、养殖等致富产业脱贫;建立了 43个扶贫就业基地,34个社区工厂,为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使 11589名贫困人口依靠稳定就业脱贫。这种一对一的精准扶贫,就像在庄稼的根部施肥浇水,效果更为显著。2019年 5 月 7 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宣布,廷安实现整体脱贫的目标。实践证明,为老区脱贫走出了一条新路。16 .根 据【材料一】
19、中 图 1 的信息,在【材料-】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 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7.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A.整合 延安整体脱贫的地区B.整合 延安地区的精准扶贫C.集合 延安整体脱贫的地区D.集合 延安精准扶贫的地区18.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每空限10个字以内)(3
20、分(二)阅 读 天上梯田听古歌,完 成 19-21题。(共 9 分)天上梯田听古歌张永权南疆春早,当北国还是一片千里冰封时,这里早成了一个孕育生命的季节。红河两岸,哈尼山寨,层层梯田,一片繁忙,正是插秧的好时节。天不亮,哈尼妇女就起来煮好红鸡蛋、红米饭和腊肉,背到梯田边,让全家享用。男人们把田里的秧苗拔起来打捆挑到栽插的田间。女人们一排排下到田里栽秧。一梯梯良田,被翠绿的秧苗绣成碧玉般的天梯,一梯一梯地向着蓝天伸去。梯田接地连天,天在水田里,人在彩云中,好一幅美好和谐的田园农耕图。这里就是称雄天下、有大山雕塑美誉的世界文化遗产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区,三千多级的梯田,从山脚伸进云天,气象万千,雄奇磅
21、礴。梯田在一年四季形成不同的景观,冬天清水漫漫,阳光下的玉梯,波光闪烁;春夏翡翠绿梯,耀眼悦目;秋搭金梯,辉煌灿烂,气势非凡。一千个梯田,就有一千个太阳:一万个梯田,就装着一万片奇幻的云彩。哈尼人,只要一说话,就会唱歌,说红河两岸人人都是歌唱家绝非夸张,此时那些栽秧的女人唱起歌来,歌声此起彼伏,四山回应。有的高亢喷亮,有的低退优美。外人听不懂歌词,但美好的旋律却也让人陶醉。合唱、独唱、对唱,女人们一边栽秧,一边唱歌,让梯田成了神奇的赛歌台,把希望的秧苗插在歌声里。人群中有个姑娘,她放声一唱,四周便一片寂静,这时,只有她那山泉般清纯的声音,流淌在秧田之中,流淌在天上人间。陪同的哈尼族诗人朋友告诉
22、我,她唱的是一首哈尼族四季生产调中表现栽秧生活的古歌,诗人译出的歌词大意,也充满诗意:冬天是春天的母亲,冬天老了,春天就长大了。春天飞来白鸭鸟,白鸭鸟把红米的种子撒在梯田上,秧姑娘就出生了。今天长大的秧姑娘要出嫁,红河两岸的木棉花举起玛瑙酒杯来祝贺,秧姑娘要在梯田安个新家这古歌的歌词想象浪漫奇特又很原生态,这是真正的诗。他还告诉我,这个栽秧女可是见过大世面的。自从2013年6月哈尼梯田申遗成功,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哈尼梯田和哈尼古歌,就闻名世界了。2015年5月她和哈尼古歌艺术团到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演出半年之久,惊艳海外。像她这样唱哈尼古歌的农民,生在哈尼山寨,哈尼梯田和他们生生不息,不离不
23、弃,相依为命。正如他们在古歌中唱的:“没有哈尼族的天上梯田,就没有哈尼人的今天。”昨晚在山上的哈尼小镇看哈尼古歌艺术团的演出后,我们和一位年逾古稀的古歌传承人交流,还听他唱了一段原始的古歌。老人满头银发,脸上刀刻样的皱纹流着人世沧桑。说到要唱古歌,老人就兴奋了,朋友说他身上的每个毛孔都能流出歌来。他唱了一首哈尼族古歌 中 的“阿培聪坡坡”,即迁徙古歌。这时,L风停止了呼吸,夜虫突然闭嘴不再鸣叫,四周万籁静寂,只有老人深沉而动情的歌声回响在梯田的夜空。一个善良勤劳的民族,灾难毁了他们北方的家园,哈尼人南迁寻找他们美好的诺当可天太阳升起的光明之地。他们翻过重重高山,越过条条大河,从遥远的青藏高原,
24、经过大渡河流域、洱海之滨,再到滇池湖畔,建起了幸福的家园。但美好的地方遭恶人妒忌引来战乱,善良的哈尼人让出新的家园继续南迂。天上的雄鹰引着他们翻过崇山峻岭,越过深谷大河,来到红河之南,这里成了他们的洋呼可羡。在那儿,竹鼠和小猴一起游戏,野鸭野鸡和家鸡家鸭在一起玩耍,大象和野牛在河里喷水洗澡,一年四季都有鲜花开放,森林里的蘑菇很大很鲜美,白鸭鸟从远方衔来了红米种子,山上种出的哈尼红米喷喷香。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在山坡开田种庄稼,一代又一代的哈尼人,把开出的梯田接到蓝天上,成为天堂上的良田,才有了真正美好的塔呼号娄。老人唱古歌动情的形象,定格在我心中,成为一座庄严的雕像,屹立在天上梯田。古歌中的
25、哈尼梯田,就这样和一个民族的命运连在了一起,史书记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口耳传承的古歌中,它的历史还更加久远深厚。从某种角度说,是哈尼古歌把哈尼柿田唱进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歌源于梯田,人人心中都有一首梯田里的古歌,个个眼里都有一片古歌中的天上良田,代代传唱,世代耕耘,古歌永远,梯田永远。19.文章首先描写了一幅美好和谐的农耕图,然后分三个层次依次写了 ,最后写古歌和梯田永驻哈尼人的心田。(每 空 限 10个字以内)(3 分)20.文中两处画线语句都是对梯田的描写,二者在内容、情感、语言、手法等方面有共同点。请你任选一点,结合这两处语句,作简要分析。(4 分)答:_ _ _ _ _ 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2017 2019 年中 语文 考试 语文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