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份试卷合集》2019-2020学年邢台市名校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





《《5份试卷合集》2019-2020学年邢台市名校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份试卷合集》2019-2020学年邢台市名校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 选 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 3+、bX+、cY1 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离子的还原性:Y2-Z-B.质子数:cbC.氨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答案】A【解析】【分析】元 素 周 期 表 前 三 周 期 元 素 的 离 子 就 二cY c,故B错误;C项、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F元素非金属性强于0元素,则氢化物的稳定性氢化物的稳定性HFHzO,故C错误;D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原子半径A
2、 IV N a,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结构与位置关系,注意根据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判断出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以及在周期表中的大体位置,再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是解答关键。2.我国拥有较丰富的地热资源,其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下列关于地热能说法正确的是()可以用于洗浴、发电以及供暖等方面与煤炭、石油、天然气一样都是化石能源主要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与地下水结合可形成热水型地热,释放形式之一是温泉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地下热水还可直接送至附近居民家中,提供洗浴、供暖等生活用水,故正确;地热资源是可再生能源,不是化石能源,故错误;地热能起源于地球的
3、熔融岩浆和放射性元素衰变,故正确;地热资源与地下水结合可形成热水型,释放形式之一是温泉,故正确;答案选C。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B.鸡蛋白可以水解得到氨基酸C.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D.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得肥皂和甘油【答案】C【解析】A 项,糖类、脂类、蛋白质被称为人体三大营养物质,糖类是人体的直接供能物质,脂类是人体的能量储存物质,蛋白质进入人体后被分解成氨基酸,然后再根据需要合成为体内的蛋白质,A 正确;B 项,鸡蛋白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可以水解得到氨基酸,B 正确;C 项,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丙烯、丁烯
4、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C 错误;D 项,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常用于制造肥皂,D 正确。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主要涉及糖类、脂类、蛋白质,还有甲烷等,题目较简单,熟悉相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解题关键,注意学习积累。4.下列化学反应的速率,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A.相同温度下,颗粒大小相同的锌粒分别与pH值相同的硫酸和盐酸反应500度 100度B.A+B-C D+E f FC.相同温度下,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锌粒和铁粉D.G+HW+Q(Q0),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在200和 100时反应【答案】D【解析】A.相同温度下,颗粒大小相同的锌粒分别
5、与pH值相同的硫酸和盐酸反应,接触面积相等,氢500度 100度离子浓度相同,反应速率相等,故 A 错误;B.A+B f C 和 D+E-F 的反应本质不同,无法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故 B 错误;C.锌比铁活泼,但接触面积无法判断,因此反应速率也无法判断,故 C 错误;D.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故 D 正确;故选D。5.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有水的是()A.金属钠;B.浓硫酸 C.C u S 04-5 H20 D.无水硫酸铜【答案】D【解析】【详解】A、钠与乙醇、水都反应生成氢气,也不能鉴别,选 项 A 错误;B、向酒精中加入浓硫酸与向水中加入浓硫酸的现象相似,不能鉴别,选 项 B
6、 错误;C、向酒精中加入胆风,没有能够说明有水存在的现象发生,不能鉴别,选 项 C 错误;D、水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五水硫酸铜晶体,可鉴别,选 项 D 正确;答案选D。6.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B.乙烯使漠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光照下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颜色逐渐褪去【答案】B【解析】【分析】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详解】A.乙烯使酸性高镭酸钾溶液褪色,原因是高镒酸钾和乙烯发生了氧化反应而使高锯酸钾溶液褪色,故 A 错误;B.乙烯和漠能发生加成反应,生 成
7、 1,2-二漠乙烷,从而使漠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 B 正确;C.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反应,故 C 错误;D.乙烯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乙烯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所代替生成氯代物和氯化氢,属于取代反应,故 D 错误。故 选 B。【点睛】消去反应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物脱去小分子生成含有不饱和的有机物的反应;加成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中的双键或叁键发生断裂,加 进(结合)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叫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里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氧化反应是指有机反应中得氧或失氢的反应为氧化反应;根据以上有机反应的概念进行判断。7.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8 g H2l60 和 2 0g H21 8O 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 0N*B.IL lmol/L的 KAMS。?溶液中阳离子总数为2NAC.0.2 mol的铁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分子数目为0.3 LD.反应用+3 风=2 限 达平衡时,每消耗3 molH2 同时有2N 个 N-H 键断裂【答案】A【解析】【分析】【详 解】18g20?A 项,18gH2160 中 小(出 丘):,=lm ol,质子数为 10NA,20gH218O 中,n(H218O)=718g/mol 20g/mol=lm o l,质 子 数 为10NA A正 确;B项,ILlm ol/
9、L的KAI(SOD 2溶 液 中,铝离子发生水解,所以阳离子 总 数 小 于2NA个,B错 误;C项,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 铁 反 应 生 成NO而 不 是H 2,C错 误;3D项,反 应N 2+3H 2;2NH3达平衡时,根据丫正(H2)=v迎(H2)=-vffi(NH3),每 消 耗3m0IH2同时2消 耗2moiNH3,即 有6NA个N-H键 断 裂,故D错 误;答 案 选A。【点 睛】本 题 考 查NA的有关计算,涉 及 公 式n=m/M、弱阳离子水解、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原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等知识,涉及知识面广、知识容量大,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8.一定温度下,反
10、应N2(g)+3H2(g)=2N H 3(g)的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 H和K,则相 同 温 度 时 反 应4NH3(g)KI2N2(g)+6H2(g)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为()A.2A H 和 2K B.-2A H 和 K?C.-2A H 和 K 2 D.2A H 和-2K【答 案】C【解 析】【分 析】【详 解】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逆反应就是吸热反应,反之亦然,所以氨气分解的反应热是一24 H 平衡常数是在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幕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幕之积的比值,因此如果化学计量数不变的话,则逆反应的平衡常数是正反应平衡常数的倒数。由于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均是原来的2倍,所以选项
11、C是正确的。答 案 选C。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C.葡 萄 糖 水 解 反 应 生 成C2H50H和C O 2D.蛋 白 质 溶 液 中 加 入CuSO4溶液产生沉淀,这属于盐析过程【答 案】B【解 析】【详 解】A项、单糖和二糖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 误;B 项、油脂为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故 B 正确;C 项、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酵生成C2H50H和 C O 2,故 C 错误;D 项、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重金属盐CuSCh溶液会发生变性,故 D 错误;故选B。1 0.已知正四面体型分子E 和单质分子G 反应,生成四面体型分子L 和
12、分子M(组成E 分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 0,组成G 分子的元素为第三周期的元素),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判断不正确的是()(E)(L)(M)A.常温常压下,E、L 均为气态有机物B.E 是一种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C.上述反应的类型是取代反应D.物 质 M 的形成过程可用电子式表示为:【答案】D【解析】【详解】A.常温常压下,甲烷、一氯甲烷是气体,故 A正确;B.E是甲烷分子,甲烷是一种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故 B正确;C.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生成一氯甲烷,属于取代反应,故 C正确;D.HC1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含有阴阳离子,故 D错误;故选:Do1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
13、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32.5gFeCb水解所得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2NAB.1 mo!CH4与足量Ck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为 NAC.标准状况下,22.4 L 苯含有NA个 C6H6分子D.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4 NA【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32.5gA.32.5gFeCb物 质 的 量 为 台 面 才 加“,由于氢氧化铁胶体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0.2NA,故 A 错误;B.甲烷和氯气反应不止生成一氯甲烷,还能继续反应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故 Im ol
14、甲烷和氯气反应后生成的一氯甲烷的分子数小于NA个,故 B 错误;C.标准状况下,苯为液态,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分子个数,故 C 错误;D.氢氧燃料电池中正极上是Ch获得电子,若消耗标准状况下22.4 L 氧气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4NA,故 D 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四种取代产物的取代反应是同时进行的,得不到纯净的一氯甲烷。1 2.已知:H2(g)+L(g)=2 H I(g);AH=-14.9k.J mol1.某温度下在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甲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测 得 c(H2)=0.0 0 8
15、 m o lL L 下列判断正确的起始浓度c(Hz)/(mol L1)c(I2)/(m ol L)c(HI)(mol L1)甲0.010.010乙0.020.020A.平衡时,乙中H2的转化率是甲中的2 倍B.平衡时,甲中混合物的颜色比乙中深C.平衡时,甲、乙中热量的变化值相等D.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25【答案】D【解析】【分析】若甲的装置体积为1 L,则乙装置可以看作刚开始体积为2 L,待反应达到平衡时,再压缩容器至1 L,由于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所以压缩容器,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则甲、乙两个体系除了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 倍的关系,其他的物理量,比如百分含量,转化
16、率是一样的。【详解】A.假设甲装置体积为1 L,乙装置体积刚开始为2 L,平衡后再压缩至1 L,由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压缩容器后,平衡不移动,所以乙中H2的转化率和甲中的相同,A 错误;B.平衡时,乙中L 的浓度是甲中的2 倍,则乙中混合物颜色更深,B 错误;C.平衡时,乙中H I的浓度是甲中的2 倍,所以二者热量变化量不相等,C 错误;D.甲中的三段式为(单 位:mol-L1):H 2(g)+1 2(g).2HI(g)112起0.010.010转0.0020.0020.004平0.0080.0080.004K=,=0.25,D 正确;0.004*10 002X0.002 4故合理选项
17、为D。【点睛】对于等效平衡的题目,可以先假设相同的条件,在平衡之后再去改变条件,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此外,要注意易错点A 选项,浓度加倍是因为平衡不移动,体积减半,但是转化率的变动只和平衡移动有关系,平衡不移动,转化率肯定不会变。1 3.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A B.B C.C D.D实验操作A除去NaHCO3固体中混有的NH4 C1直接将固体加热B实验室收集Cu与稀硝酸反应成的N0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检验非金属性C1 C在 NazSiOs溶液中加入足量HC1D检验某溶液中是否有NH;取该溶液于干净的试管中,加 NaOH浓溶液加热,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答案】D【解析】【详解】A.
18、直接加热NaHCOs和 NH4 cl固体混合物,NaHCOs和 NH4 cl都会发生分解反应,故 A 错误;B.由于NO会和空气中的Oz发生反应生成NO”所以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 O,故 B 错误;C.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应该比较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酸性越强,非金属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HC1不是C1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不能用HC1和 1 1 2 co3 的酸性强弱比较CI和 C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故 C 错误;D.取溶液于干净的试管中,加 NaOH浓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就证明溶液中有N H;,未变蓝,则证明无N H 1故 D正确:本题答案为Do1
19、4.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A.A B.B C.C D.D实验现象结论A向 2 m LO.1 mol L-1的 FeCL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 滴 KSCN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容液颜色不变还原性:Fe Fe2*B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0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CO2具有氧化性C加热盛有少量N H 4H C O 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N H 4H C O 3显碱性D向含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氧化性:C12I2【答案】C【解析】分析:A.向 2mL
20、0.1mol/LFeCb的溶液中加足量铁粉,发生2Fe3+Fe=3Fe?+;B.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说明二氧化碳被还原生成碳;C.加热碳酸氢钱,分解生成氨气,可使石蕊试纸变蓝色;D.变蓝色,说明有单质碘生成。详解:A.向 2mL0.1mol/LFeCb的溶液中加足量铁粉,发生2Fe3+Fe=3Fe?+,反应中Fe为还原剂,Fe2+为还原产物,还原性:FeFe2+,可观察到黄色逐渐消失,加 KSCN溶液颜色不变,A 正确;B.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说明二氧化碳被还原生成碳,反应中二氧化碳表现氧化性,B 正确;C.加热碳酸氢核,分解生成氨气,可使石蕊试纸变蓝色,且为固体的反应,与盐类的水解无关,C
21、错误;D.向含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说明有单质碘生成,即氯气把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则氧化性:C12l2,D 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钠的性质、物质的检验等,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特点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15.在 C(s)+C02(g):2c0(g)的反应中,现采取下列措施: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增加碳的量 恒容充入CO,恒容下充入弗恒压下充入用。能够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该反应为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22、故正确;C 为固体,增加炭的量,C 的物质的浓度不变,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故错误;恒容通入C O 2,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恒容下充入N 2,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恒压下充入N 2,容器的体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错误;能够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有,故选C。【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要注意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固体的浓度可以认为始终不变。1 6.工业上冶炼下列金属,与冶炼Mg的方法相同的是A.银 B.锌 C.铁 D.铝【答案】D【解析】分析:镁是活泼的金属,利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冶炼金属镁,据此解答。详解:A.银是不活泼的金属,通过热分解法冶炼,A
23、 错误;B.锌可以通过还原剂还原得到,B 错误;C.铁可以通过还原剂还原得到,C 错误;D.铝是活泼的金属,可以通过电解法冶炼,工业上利用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金属铝,D 正确。答案选D。17.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标记的C60)发现一种C e。的竣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则有关C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 N含有的中子数相同 B.是 C e。的同素异形体C.与嬴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D.与气互为同位素【答案】D【解析】【详解】A.1 4 c 的中子数为14-6=8,M N的中子为14-7=7,二者不同,故 A 错误;B.CM为单质,但 C 为原子,二者
24、不是同素异形体,故 B 错误;C.与 C60中普通碳原子,为同种元素的碳原子,则碳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故 C 错误;D.14C与 12c的质子数均为6,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 D 正确;答案为D。18.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热稳定性:H F H zO H2S 原子半径:N a M g 0 S酸性:HsPfVHzSCVHClO,还原性:SC rFA.B.C.D.【答案】C【解析】分析: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稳定性越强;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
25、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据此分析判断。详解:非金属性F O S,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稳定性越强,故氢化物稳定性:H FH2O H2S,故正确;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N a M g S O,故错误;非金属性酸性:C I S P,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故酸性:HC1O4H2SO4H3P O 4,故错误;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离子半径S2-C F-,故正确;故选C。19.下图是某种酶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是还原剂B.外电路中电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份试卷合集 试卷 2019 2020 学年 邢台市 名校 化学 第二 学期 期末考试 模拟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