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5份试卷2020年黑龙江省鹤岗市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合集5份试卷2020年黑龙江省鹤岗市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集5份试卷2020年黑龙江省鹤岗市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酸性:H2so4VH3Po4cH2SiO3 B.碱性:Ba(OH)2Ca(OH)2Mg(OH)2C.氢化物稳定性:HFHIHBrHCl D.沸点:AsH3PH3NH3【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非金属性:S i P CaMg,故碱性:Ba(OH)2Ca(OH)2Mg(OH)2,B 项正确;C.非金属性:FCIBrL氢化物稳定性:HF HC1 HBrHL C 项错误;D.比较分子的沸点,先考虑是否存在氢键,存在氢键沸点显著高,再考虑范得华力,与相对
2、分子质量呈正比。由于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显著高于同主族简单氢化物,A sH,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P%,故沸点:NH3ASH3PH3,D 项错误;答案选B。【点睛】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与非金属成正比,还原性与非金属性成反比,区别熔沸点(物理性质,考虑氢键和范德华力)。2.一定条件下,在密闭恒容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X、Y、Z 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v 正(Y)=2v逆(X)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Z,同时生成2nmolYA.B.C.D.【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p=m/V可知,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
3、体积不变,所以体系中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发生变化,不能根据密度不变判断反应达化学平衡状态,错误;v 正(Y)=2va(X)关系式满足气体的速率之比和系数成正比,且体现了 丫 正、v 逆的关系,可以判断反应达化学平衡状态,正确;该反应左右两边化学计量数不等,容器压强不变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正确;若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Z(正反应方向),则应同时生成nmol Y(逆反应方向),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而此时生成2n mol Y(逆反应方向),说明v(正)I2单质的熔点逐渐增大,故 C 错误;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
4、化锄的碱性逐渐增强,故 D 错误;故选A。1 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和 离 子 结 构 示 意 图 均 可 以 表 示 为:2 8 8B.HC10 的结构式:H-C1-0C.HF的电子式:H::TD.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的 U原子:峨U【答案】A【解析】【详解】A 项,35C和 ”口的核电荷数都是17、核外都有18个电子,离 子 结 构 示 意 图 都 为 A 项正确;B 项,HC1O的结构式为HOCl,B 项错误;C 项,H F中只有共价键,H F的电子式H:?:,C 项错误;D 项,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的 U 原子的质量数为2 3 8,该原子表示为 U,D 项
5、错误;答案选A。16.氯 气(CL)和 氧 气(0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CH4)反应。已知 02和 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2和 H2O,由此推断C12和 CH4充分反应后的最终生成物是A.CCL和 HC1 B.CCh和 C.CH2ch和 H2 D.C 和 HC1【答案】A【解析】光照条件下,氯气能取代甲烷中的氢原子生成氯代垃和氯化氢,如果氯气和甲烷充分反应后,则甲烷中的所有氢原子被氯气取代,则生成四氯化碳,同时还有副产物氯化氢,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氯气和甲烷的反应,氯气和甲烷能发生取代反应,明确取代反应的概念是解本题关键,光照条件下,氯气能取代甲烷
6、中的氢原子生成氯代点和氯化氢。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的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化合时都能形成离子键B.原子间通过得失电子变成阴、阳离子后,阴阳离子间才能形成离子键C.具有强得电子能力的原子与具有强失电子能力的原子相遇时能形成离子键D.IA、IIA族的金属和VIA、VHA族的非金属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答案】A【解析】【详解】A 项、一般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离子键,而氯化铝中铝元素与氯元素能形成共价键,故 A 错误;B 项、活泼金属原子易失电子而变成阳离子,活泼非金属原子易得电子而变成阴离子,原子间先通过得失电子变成阴阳离子后,阴阳离子间才能形成离子键结合,故 B 正确;C 项、活
7、泼的金属原子具有强失电子能力,与具有强得电子能力的活泼的非金属原子成键时,先形成阳离子和阴离子,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故 C 正确;D 项、IA、IIA 族的金属为活泼金属原子,易失电子而变成阳离子;VIA、VHA族的非金属为活泼非金属原子,易得电子而变成阴离子;两类离子间易形成离子键,故 D 正确;故选A。1 8.由 Nth、02、熔融盐NaNCh组成的燃料电池如图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 电极反应生成一种氧化物 Y,下 列 有 关 说 法 正 确 的 是()A.石 墨 I 极为正极,石墨II极为负极B.Y 的化学式可能为NOC.石 墨 I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O2+NO3-e_=N2
8、OsD.石墨II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在燃料电池中通入氧气的为正极,通入燃料的为负极,由图可知,石墨n 上氧气得到电子,则石墨II为正极,石 墨 I 上 NCh失去电子,石 墨 I 为负极,结合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分析解答。【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石墨II为正极,石 墨 I 为负极,故 A 错误;B.石墨I 为负极,石墨I 上 NO2失去电子,N 元素的化合价应从+4价升高,Y 不可能为N O,故 B 错误;C.石 墨 I 上 NO2失去电子,N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因此Y 为 N2O5,负极反应为NCh+NO-e-NzO s,故C 正确;D.石墨H为正极,发
9、生还原反应,故 D 错误;答案选C。1 9.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nY(g)AH=QkJ/molo反应达到平衡时,Y 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L2L4L1001.00mol/L0.75mol/L0.53mol/L200 1.20mol/L0.90mol/L0.63mol/L300 1.30mol/Ll.OOmol/L0.70mol/LA.mnB.Q0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 的质量分数减少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答案】C【解析】【分析】当温度不变时,容器体积扩大一倍,若平衡不发生
10、移动,Y物质的浓度应为原来的二分之一,由表可知,容器体积扩大一倍后,Y物质的浓度大于原来的二分之一,说明压强的减小,平衡正向移动,则 m n;当容器体积不变时,随着温度的升高,Y物质的浓度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详解】A项、温度不变,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减小,若平衡不移动,c(Y)应减小为原来一半,现 c(Y)比原来的一半大,说明减小压强,平衡向右移动,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则 m (),故 B错误;C项、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Y的质量分数减少,故 C正确;D项、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
11、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注意温度和反应热、压强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明确压强的变化实质上是浓度的变化是解答关键。2 0.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A.N a H S 水解反应:H S-+H20 H 3 0+S2-B.F e (O H)2 与稀硝酸反应:2 H+F e(0 H)2=F e 2+2 H 2。C.过量的S O 2 通入到漂白粉溶液中:C 1 0-+S 02+H 2 0=H C 1 0+H S 03-D.N a 2 c O 3 水溶液中存在平衡:C 032-+H20 H C 03-+0 H-【答案】D【解析】【详解】A.该反应是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
12、应该是H S-+H 2 O=O F T+H 2 S;故 A错误;B.F e(O H”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气体和水,离子方程式为:1 0 H+3 F e(O H)2+N(V=3 F e 3+8 H 2 O+N O T,故 B 错误;C.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S O 2 气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离子反应为C a2+2 C 1 O+2 H2O+2 S O 2=4 H+2 C I+C a S O 4;+S O 42,故 C 错误;D.N a 2 c C h 溶液存在水解平衡,水解方程式为:C O 3 2-+H 2 O 三=H C O 3-+O H,故 D正确。故 选D。【点 睛】
13、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方法:“一 看”电荷是否守恒:在离子方程式中,两边的电荷数及原子数必须守恒;“二 看”拆分是否恰当:在离子方程式中,强酸、强碱和易溶于水的盐拆分成离子形式;难溶物、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单 质、氧 化 物、非电解质等均不能拆分,要写成化学式;“三 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离子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必须与客观事实相吻合。二、计 算 题(本 题 包 括1个 小 题,共1()分)2 1.有 机 物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现 取3gA与4.4 8 L氧 气(标准状况)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假设反应物没有剩余)。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
14、碱石灰,浓 硫 酸 增 重3.6 g,碱 石 灰 增 重4.4 g,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2)若 有 机 物A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 气,请 写 出 有 机 物A可能的结构简式。【答 案】C 3 H 8。C H 3 c H 2 c H 2 O H、C H 3 f H 3【解 析】分 析:根据已知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质量确定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进而确定分 子 式。再结合相关的性质确定官能团,进而确定物质的结构简式。详 解:(1)浓 硫 酸 增 重3.6 g为水的质量,n(H 2 O)=3.6 g/1 8(g.m o l1)=0.2 m o l根 据H原子
15、守恒可知n(H)=2 n(H2O)=0.4 m o l,碱石灰增重 4.4 g 为二氧化碳的质量,n(C O 2)=4.4 g/4 4 g.m o r1=0.I m o l,4.4 8 L 氧气的物质的量=4.4 8 L/2 2.4 L.m o l1=0.2 m o b 氧气的质量=0.2 m o l X 3 2 g/m o l=6.4 g,故 C O 的质量=3 g+6.4 g-3.6 g-4.4 g=l.4 g,故 n(C O)=1.4 g/2 8(g.m o l _1)=0.0 5 m o b 根据 C 原子守恒可知 n(C)=n(C O z)+n(C O)=0.1 m o l+0.0
16、5 m o l=0.1 5 m o l o 由 0 原子守恒可知 3 g A 中n(0)=2 n(C 0 2)+n(C O)+n(H 2 0)-2 n(0 2)=2 x 0.1 m o l+0.0 5 m o l +0.2 m o l -2 x 0.2 m o l=0.0 5 m o l,由上述分析知3 g A 中,n(H)=O.4 m o l,n(C)=0.1 5 m o l,所以,n(C):n(H):n(0)=3:8:1,故 A 的最简式为 C 3 H 8。,由 H 原子与碳原子数目可知,H原 子 已 经 饱 和C原子四价结构,故其最简式即为分子式,A的 分 子 式 为C 3 H 8 0。
17、答 案:该有机 物 的 分 子 式 为C 3 H 8 0。有 机 物 的 分 子 式 为C 3 H 8 0,为醇或酸,。因 为 有 机 物A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 气,所以只能为醇类,可能结 构 简 式 为C H 3 c H 2 c H 2 O H、C H 3 c H e出O H。答 案:有 机 物A可能的结构简式为C H 3 c H 2 c H 2 O H、C H 3 C H C H 3O H三、实 验 题(本 题 包 括1个 小 题,共1 0分)2 2.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alI海I(1)指出从海藻中提取I2的实验
18、操作名称:,_ _ _ _ _ _ _ _ _的离子方程式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溶剂是(一).A 甲苯、酒 精 B 四氯化碳、苯C 汽油、乙 酸 D 汽油、甘油为使海藻中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还 缺 少 的 仪 器 是.(4)从含碘的有机溶剂中提取碘,还要经过蒸储,指 出 下 列 蒸 像 装 置 中 的 错 误 之 处。(5)进行蒸锵操作时,使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最后晶态碘在_ _ _ _ _ _ _ _ 中。【答案】过滤 萃取、分液 2+C L=l2+2 C l-B 分液漏斗,普通漏斗 没有石棉网、温度计
19、插入液面以下、冷凝管进、出水方向颠倒 萃取剂沸点较低,1 2 易升华 烧瓶【解析】【分析】根据框图分析:海藻晒干灼烧,变成海藻灰,浸泡得悬浊液,分液后滤液中含有1 一,F 具有还原性,加氧化剂氯气,得 到 L,通过萃取、分液和蒸储即可得到晶体碘。结合各部反应进行解答。【详解】(1)将悬浊液分离为残渣和含碘离子溶液应选择过滤的方法,将碘水中的碘提取出来得方法萃取、分液;操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 F+c i2=i2+2 c r;因此,本题答案是:过滤;萃取、分液;2 r+c i2=i2+2 c r;(2)A、酒精和水互溶,所以不能作萃取剂,故错误;B、四氯化碳、苯符合萃取剂条件,所以能作萃取剂
20、,故 B正确;C、汽油能作萃取剂,乙酸和水互溶,所以乙酸不能作萃取剂,故错误;D、汽油能作萃取剂、甘油和水互溶,所以甘油不能作萃取剂,故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B;(3)为使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根据实验装置原理,基本操作有过滤、萃取、分液、使用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分液漏斗等,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普通)漏斗和分液漏斗;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分液漏斗、普通漏斗;烧杯加热应垫石棉网,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储烧瓶支管口处,冷凝管冷凝水下进上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缺石棉网;温度计插到液体中;冷凝管进出水方向颠倒;(5)水浴加热的温度是使试管内或烧杯内试剂受热温度均匀,具有长时间加
21、热温度保持恒定的特点,四氯化碳沸点为76.8,碘单质沸点为184,故最后晶态碘在蒸储烧瓶里聚集。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使蒸储烧瓶受热均匀,控制加热温度不会过高;蒸储烧瓶。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 10分)2 3.某燃A 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可用于水果催熟。A 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 化学反应。CL光照B-D/优化剂 HCI回答下列问题:(1)C 的结构简式为(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是(填反应类型)。(3)E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 的两倍,则与A 互为同系物的E 有 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答案】CH3CH2CI CH2=CH2+H2O.CH3CH2OH 加成反应
22、 3【解析】【分析】烧 A 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可用于水果催熟,故 A 为 CHz=CHz,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为CH3cH 乙烯与HC1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为 CH3cH2C1,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D为 CH3CH2OH,CH3cH3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H2CL【详解】(1)由分析可知,C 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1;(2)反应是乙烯的催化加水生成乙醇的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zO/iCH3cH2OH,该反应为加成反应;(3)E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 的两倍,且 E 是 A 的同系物,所 以 E 的分子式为C4H8,其属于单烯免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三
23、种,分别为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 1 0 分)2 4.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在表中的位置,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族周 命I AII AIII AIV AV AVI Av n A。族123(1)在上述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碱性最强的是,显两性的是 o (化学式)(2)这些元素中,化 学 性 质 最 不 活 泼 原 子 的 原 子 结 构 示 意 图 为;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化学式),形 成 的 氢 化 物 中 沸 点 最 高 的 是 (化学式)。(3)和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 组 成 的 常 见 化 合 物 的 电 子 式 为(4)、的
24、简 单 离 子 半 径 由 大 到 小 的 顺 序 为(用 离 子 符 号 和“表示)。(5)和 的 最 高 价 氧 化 物 对 应 水 化 物 之 间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6)为了证明和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强弱,下列说法或实验能提供证据的是 oA.比较两种元素的单质的熔点、沸点高低B.将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与冷水反应,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C.比较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答案】H C 1 O4 N a O H A l (0 H)3(1 8)2 H F H20 H :O:O :H C l 02-N a+A l3+N a O H +-A l (O H)a =N a
25、 A 1 02+H20 B C【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是H,是 C,是 N,是 O,是 F,是 N a,是 AL 是 S,是 CL 是 A r。第三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在减弱,非金属性增强,C 1 的非金属性最强,钠的金属性最强,铝具有两性;可利用两种金属分别与水、酸反应的剧烈程度,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等来判断。详解:(1)第三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在减弱,非金属性增强,C 1 的非金属性最强,钠的金属性最强,铝具有两性;在上述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 C 1 0”碱性最强的是N a O H,显两性的是A l(0 H)3。(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2020 黑龙江省 鹤岗市 化学 第二 学期 期末考试 模拟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