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知识清单与解题技巧-文言文阅读(广东专用)(学生版+教师版).pdf
《2022年中考语文知识清单与解题技巧-文言文阅读(广东专用)(学生版+教师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语文知识清单与解题技巧-文言文阅读(广东专用)(学生版+教师版).pdf(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广东专用)中考真题221广东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叮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臼:“小惠未就,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时 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 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清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白:“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口:“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
2、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然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麻,故逐之。”(田刿论战)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肉 食 者 可 (2)忠之号也 公 将 婴 之 (4)惧有住焉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小惠未遍,民弗从也。(2)彼竭我盈,故克之。【乙】诸军初至石头,即欲决战,陶侃白:“贼众方盛,难与争锋,当以岁月,智计破之。”既而屡战无功,监军部将李根请筑白石垒,侃丛之。夜筑率至晓而成闻咳不严声诸将成惧其来攻。孔坦日:“不然。荐峻攻垒,必须东北风急,令我水军不得往救:今天清静,贼必不来。所以严者,必遣军出江乘,掠京口以东矣。”已而果然。侃
3、使庾亮以二千人守白石,峻帅步骑万余四面攻之,不克。(节 选 自 资治通鉴)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诸军初至石头/至而上及棘门军 B.贼众万盛/万七百里C.但丛之/隶而小者 D.芍峻攻垒/仿佛若有光10.谙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夜筑皇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成恨其来攻11.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翘。(1)曹刿与陶侃在指挥作战方面有哪些共同点?(2)李根和孔坦在战事中各自发挥了什么作用?2020广东中考(-)(10 分)富贵不能淫景春口:“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战?一怒而谙候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口:“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
4、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货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岂不建大丈夫哉/臣或知不如徐公美B.不得,审/寻向所及:C.此之训大丈夫/于阳菊,花之隐逸者也D.威武不能/猥自杆回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2)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8.结合选文,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9 分)(孔)祯,高宗时为苏州长史。曹王明为刺史,不值
5、法度,祯每进谏.明日:“哀人无子之弟,也失于为王哉!”祯曰:“恩龙不可怦,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邪乎?”明不悦,明左右有侵暴下人者,祯捕而区杀之。明后果坐法,迁于黔中,谓人日:“吾愧不用孔长史言,以农于此!”(选 自 旧唐书 文苑传)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循法度(遵照)B.恩宠不可恃(倚仗)C.被捕而区杀之(用杖刑)D.以业于此(比得JD10.请 用“/”给文中曲线句子断句。大 王 不 奉 行 国 命 恐 今 之 荣 位 非 大 王 所 保 独 不 见 淮 南 之 田 乎11.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孔祯是个怎样的人。2019广东中考6.阅读文言文
6、,回答问题。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膝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腻于其上。用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存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血人之述釜矣。然则北逋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灌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绕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
7、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偃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于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F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解林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了中的意思。国于作文以记之去国怀乡宠辱也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凝练地概括出膝子京的政绩,引出了重修
8、岳阳楼之事。B.“衔远山,吞长江”中 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C.第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睛,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1.第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7.阅读文言文,回答同题。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搔其兄况,欲就边郡田牧。况口:“汝大力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遂之北地田牧。常谓宾客日:“丈夫为志,穷当谴坚,老当益壮。”后有帝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臼:“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于亲I日。闻隗嚣好士,往丛之。嚣甚敬重,与决筹策.(选 自 资治通鉴)(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
9、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以家用不足置其兄况/蒙旌以军中多务B.遂之北地田牧/能以径寸之木C.穷当蓬坚/适慕圣贤之道1).闻隗器好士,往丛之/客丛外来,与坐谈(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3)结合选文,说说陶嚣为什么敬重马援。四2017广东中考6.(10 分)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 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遂慎,故临沂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口乂,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
10、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驾钝,携除奸凶,兴复汉宝,还于IH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莫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诳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解糅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攀耕于南阳()风夜忧叹()则责攸之、祎、允等之尊()(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3)下列对文
11、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出师表是诸蔼亮北伐前写的奏章,劝勉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去现了他对蜀汉的忠诚。B.诸葛亮追述三顾草庐的往.事,既表达r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舟组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人善任。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 的“大事”,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庶竭鸳钝”、“兴复汉室”和.“还于旧都”等。D.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耍善纳雅言(9分)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囹,敌人畏慑,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
12、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文 正 以 春秋 汉书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李宗庙为宋名将,灭下称其贤。(节 选 自 淹水燕谈录)(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吊以西边用兵/当足町,妇手拍儿声B.常被发两铜具/能顶刺其人之过者,受上赏C.士大夫窜然称之/往来须忽D.匹夫之勇,不足期也/风力虽做劲(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3)结合选文,说说狄再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3分)模拟试题(一)(10 分)普刿论战 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
13、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入。”对 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口:“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口:“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 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14、故逐之。”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肉食者鄙 ()(2)神弗福 也()(3)小大之狱()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2)吾视其辙乱,望其施靡,故逐之。8.下面对原文内容分析理解,下无州的一项是()A.四刿作为平民入朝见鲁庄公献计献策,说明也刿是一个热吸国家、关心国事、深谋远虑、充满自信的人。B.木文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这样安排详略得当,使文章中心突出,情节紧凑。C.在回刿看来,战争的胜负决定于“取信于民”,他认为不专衣食是“忠之属也”,“忠”是尽职于民,于是肯
15、定“可以一战”。D.文章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手法,既把曹刿与“乡人”进行对比,也把曹刿与庄公进行对比,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二)(9 分)陆澄渊博王俭自以博闻多识,读的过陆澄。俭集学士何宪等盛白商略。澄待俭语毕,然后谈所遗漏数百千条,皆俭所未睹,俭乃敬服。俭在尚书省,出巾箱几案杂服饰令学士隶事”事多者与之人人各得一两物。澄后来,更出诸人所不知事复各数条,并夺物将去。竟陵王子应得古器,小口方腹而底平,可容七八升,以问澄,澄臼:“此名服匿,单于以与苏武。”子良后详视器底,有字彷佛可识,如澄所言。(节 选 白 南齐书 卷三十九)(注释)隶事:引用典故。服匿:盛酒器。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
16、项是()A.壬俭昌以博闻多识/目非亭午夜分B.俭敬股/乃不知有汉C.更出诸人所不知事里各数条/兴笊汉室D.如澄所亨/卿亨多务10.请用三条(7 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出 巾 箱 几 案 杂 服 饰 令 学 士 隶 事 事 多 者 与 之 人 人 各 得 一 两 物11.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陆澄的“渊博”体现在哪里。(一)(10 分)邹忌讽齐王纳课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F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五美其,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口:“吾孰与徐公美?”妾F1:“徐公何能及君也?”旦口,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
17、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口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莓宸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和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是入朝见威王,臼:“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卫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回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
18、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我熟与城北徐公美/孰若孤B.客之蓑我者/林孽尤蓑C.臣?妻私臣/己而?细柳军D.四寡人之耳者/村中朗有此人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2)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8.结合选文,概述邹忌采用类比的说理方式讽谏齐王的过程。(-)(9 分)蒋堂 侍郎为淮南转运使日,屈县例致贺冬至个,皆投书即还。有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须责回书;左右谕之皆不听,以至呵逐亦不去,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时苏子美”在坐,&页骇怪,曰:“皂隶如此野狼,其令可知。“蒋曰不然会必健者 能使人不敢慢其命金如
19、此。乃为一简答之,方去。子美归吴中月余,得蒋书日:“县令果健者。”遂为之处誉,后卒为名臣。或云乃天章阁待制杜杞也。(选 自 梦溪笔淡)(注释)蒋堂:字希鲁,号遂翁,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官至礼部侍郎。苏子美:即苏舜钦,字子美。皂隶:古代贱役,后专指衙门里的差役。健 者:能干的人。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或幽的一项是()A.属县例致贺冬至可(书信)B.有一县令使人独不肯中(离去)C.遂为之延誉(邀请)D.后卒为名臣(终于).10.请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蒋日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11.结合选文,简要分析苏子美和蒋堂对县令的推测有何不同。(一)(10 分)邹忌讽齐王纳谏
20、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婉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口:“吾孰与徐公美?”妾口:“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臼:“徐公不若若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臼:“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
21、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其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祖河的一项是()A.今齐坡方千里/京人欲以五百里之坡易安陵B.能画刺穿人之过者/顷山而居C.时时而用进/飞漱其网I).四篡人之耳者/明之,欣然规往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8.文章
22、写齐威王下令后有哪些变化?从这些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二)(9 分)齐威王召即墨大夫齐威王召即墨0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口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邺,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交邓可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旧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注释)即墨:古地名。馁(的):饥饿。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择下手班的一项是()A.自子之后即墨也(任职)B.修吾使人视即墨(然
23、而)C.誉言目至(每日)D.烹阿大夫及左右学誉者(尝试)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11.结合选文,说说齐国能够“强于天下”的原因。四()(10 分)愚公移山 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方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艘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吁。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上石?”杂口:“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婿妻有遗男,始品,跳往助之。玄暑易节,始
24、一反焉。河仙智叟笑而止之n:“甚臭,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艮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嫌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乂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仙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g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增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尊山北之寒()(2)杂然相存()(3)惧其不?也()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8.除了运用对
25、比手法外,文中也运用衬托手法,请举例并分析其作用。()(9 分)程颍治河抢险曹村埔“决,(程)颍时方救护小吴3,相去百里。州帅刘涣急告颍。颍谓帅曰:“曹村决,京城可虞力臣子之分,身可塞亦所当为,请尽以厢兵 处付。事或不集,公当亲率禁兵以继之。”帅遂以本镇印授颍。颍立走决所,激谕士卒。命善泅者衔细绳,先渡决口,水方奔注达者百一卒用大索以济。两岸并进,昼夜不息,数口而合。注:墙:堤坝。小吴:地名。虞:忧患。雇兵:宋代承担各种杂役的军队。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程)颜时方,救小吴(正在)B,相去百里(距离)C.请尽以雇兵处付(看见)1).数日而合(儿)10.请 用“/”给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语文 知识 清单 解题 技巧 文言文 阅读 广东 专用 学生 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