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课标版生物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10 遗传的分子基础.pdf
《2023新课标版生物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10 遗传的分子基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新课标版生物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10 遗传的分子基础.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新课标版生物高考第二轮复习专 题1 0遗传的分子基础高频考点考点1遗传物质的探索该考点中基础部分训练内容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分析等。重难、综合部分常涉及多个实验或考查相关实验分析及设计。限时2 5分钟,正 答 率:/8。基础1.(2 0 2 2 广东,5,2 分)下列关于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惜误的是()A.孟德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遗传规律B.摩尔根等基于性状与性别的关联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赫尔希和蔡斯用对比实验证明D N A是遗传物质D.沃森和克里克用D N A衍射图谱得出碱基配对方式答案 D2.(2 0 2 1 全国乙,
2、5,6 分)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 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A.与 R 型菌相比,S 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B.S 型菌的D N A能够进入R 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加热杀死S 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D N 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D.将 S 型菌的D N A经 D N A酶处理后与R 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 型菌答案 D第1页 共2 3页3.(2 0 2 0 浙江7 月选考,1 2,2 分)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3、的叙述,正确的是()A.活体转化实验中,R 型菌转化成的S 型菌不能稳定遗传B,活体转化实验中,S 型菌的荚膜物质使R 型菌转化成有荚膜的S 型菌C.离体转化实验中,蛋白质也能使部分R 型菌转化成S 型菌且可实现稳定遗传D.离体转化实验中,经D N A酶处理的S 型菌提取物不能使R 型菌转化成S 型菌答案 D4.(2 0 2 1 甘肃兰州联考,4)下列有关赫尔希和蔡斯研究心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A.子代噬菌体D N A中可能有部分元素来自亲代噬菌体B.配 标记的“噬菌体的获得需用叱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C.用 3 2 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检测到较高的放射性,
4、可能是因为培养时间过长D.侵染过程中所需的ATP 可由大肠杆菌的线粒体提供答案 D重难5.(2 0 1 9浙江4 月选考,2 0,2 分)为研究R 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 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 N 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S型菌的提取物S型菌的含R型菌的培养液 提取物的培养液甲组提取物的培养液丙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2页 共2 3页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 N A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 N A
5、答案 C6.(2 0 1 9海南,2 1,2分)下列实验及结果中,能作为直接证据说明“核糖核酸是遗传物质”的是()A.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以为红花,F:中红花:白花=3 :1B.病毒甲的R N A与病毒乙的蛋白质混合后感染烟草只能得到病毒甲C.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后可分离出S型活菌D.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心噬菌体外壳蛋白,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不到放射性答案 B7.(2 0 2 2河南六市联考,1)在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史进程中,关于蛋白质和D N A到底哪一种才是遗传物质的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经过多位科学家的努力探索,人们终于确定了 D N A才是遗传物质。下列实验及其结
6、果中,能作为直接证据说明“D N A是遗传物质”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R N A,能使烟草感染病毒B.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3中红眼全为雌性,白眼全为雄性C.注射S型活细菌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D.用3 2 P标记的心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检测到放射性答案 D综合8.(2 0 1 7全国I,2 9,1 0分)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 N A病毒和D N 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第3页 共2 3页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
7、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实验思路,(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答案 思 路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口密咤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嚏碇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2)结果及结论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 N A病毒;反之为D N A病毒。考点2 DNA分子结构与复制该考点中基础部分训练内容为D N A结构的特点、D N A复制的过程等
8、,重难、综合部分为D N A复制的计算、D N A复制过程的探究或结合相关实例进行考查。限 时3 0分钟,正答率:/9。基础1.(2 0 2 1广东,5,2分)D N 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下列研究成果中,为该模型构建提供主要依据的是()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 N 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 N A分 子X射线衍射图谱查哥夫发现的D N A中瞟吟含量与喀咤含量相等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 N A半保留复制机制A.B.C.D.第4页 共2 3页答案 B2.(2 0 1 9天津理综,1,6分)用3 H标记胸腺喀咤后合成脱氧核甘酸,注入真核细胞,可用于研究()A.
9、D N A复制的场所 B.mR N A与核糖体的结合C.分泌蛋白的运输 D.细胞膜脂质的流动答案 A3.(2 0 2 2河南非凡吉创联考,1 1)下列有关核D N A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一个脱氧核糖都连接两个磷酸基团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构成D N A分子的基本骨架C.D N A解螺旋不一定都需要解旋酶的催化D.D N A分子中C和(;所占比例越大,结构越稳定答案 A重难4.(2 0 2 2广东,1 2,2分)X噬菌体的线性双链D N A两端各有一段单链序列。这种噬菌体在侵染大肠杆菌后其D N A会自连环化(如图),该线性分子两端能够相连的主要原因是()CCCCCCCCTCCAA
10、.单链序列脱氧核昔酸数量相等GGGCGGCGACCTACCTCGCCGCCCTCCACCCCCCCCB.分子骨架同为脱氧核糖与磷酸C.单链序列的碱基能够互补配对D.自连环化后两条单链方向相同第5页 共2 3页答案 c5.(2 0 2 2 江西七校一联,1 4)如图为真核细胞D N 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酶能使D N A双链的氢键重新形成B.酶能使D N 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C.图中可体现D N A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答案 A6.(2 0 1 8浙江4 月选考,2 2,2 分)某研究小组进行
11、“探究D N A的复制过程”的活动,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 N H.C1 或l5N H,Cl,a、b、c 表示离心管编号,条带表示大肠杆菌D N 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分布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本活动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B.a 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阳。的培养液中培养的C.b 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的D N A都是1 5N-4N-D N AD.实验结果说明D N 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答案 B7.(2 0 2 1 宁夏石嘴山三中月考,2)一个用摩 标记的D N A分子片段中含有50 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中T+A占40%,若将该D N
12、 A分子放在含“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 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第6页 共2 3页A.该 D N 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T+A占60%B.该 D N A分子中含有碱基A 的数目为40 个C.该 D N A分子第3 次复制时需要消耗1 2 0 个游离的鸟瞟吟脱氧核甘酸D.经 3 次复制后,子代D N A分子中含 N 的 D N A单链占全部D N A单链的比例为1/8答案 C8.(2 0 2 1 河北,1 6,3 分)(多选)许多抗肿瘤药物通过干扰D N A合成及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表中为三种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作用机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药物名称 作 用 漉羟基眼 阻止脱氧核糖核甘酸的合成放
13、线菌素D 抑制DNA的模板功能阿糖胞苗 抑制D N A聚合酶活性A.羟基眼处理后,肿瘤细胞中D N 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出现原料匮乏B.放线菌素D 处理后,肿瘤细胞中D N 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受到抑制C.阿糖胞苜处理后,肿瘤细胞D N A复制过程中子链无法正常延伸D.将三种药物精准导入肿瘤细胞的技术可减弱它们对正常细胞的不利影响答案 BCD综合9.(2 0 2 1 全国甲,3 0,9 分)用一段由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 N A片段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某研究人员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却标记的脱氧腺苜三磷酸(d ATP,d AP rP J P/等材料制备了 D N A片段甲(单链),对 W 基因在
14、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了研究。实验流程的示意图如图。一样品制,混 合 修 漂洗用放射性检测DNA片 段 甲 -回答下列问题:第7页 共2 3页 该研究人员在制备叩标记的D N A片段甲时,所用d ATP 的 a位磷酸基团中的磷必须是叩,原因是(2)该研究人员以细胞为材料制备了染色体样品,在混合操作之前去除了样品中的R N A分子,去除R N A分子的目的是 O(3)为了使片段甲能够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染色体样品中的W 基因结合,需要通过某种处理使样品中的染色体DNA。(4)该研究人员在完成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又对动物细胞内某基因的mR N A进行了检测,在实验过程中用某种酶去除了样品中的D N A,这
15、种酶是.答案(1)合成D N A时,d ATP 先水解成腺噤聆脱氧核甘酸,3位 和 丫位的磷酸基团脱离形成游离的磷酸,只 有 a位的磷酸基团会参与形成DNA 避免R N A与 D N A片段甲形成杂交分子,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造成干扰(3)变性解聚为单链(4)D N A酶(或答D N A水解酶)考 点3基因的表达该考点中基础部分训练内容主要为对转录、翻译过程的考查,重难、综合部分多为基因表达调控、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或结合基因突变进行考查。限时40 分钟,正答率:/I I。基础1.(2 0 2 1 河北,8,2 分)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基因表达过程中用到的R N A和蛋白
16、质均由D N A编码B.D N A双链解开,R N A聚合酶起始转录、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停止转录C.翻译过程中,核酸之间的相互识别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D.多肽链的合成过程中,t R N A读取mR N A上全部碱基序列信息答案 C第8页 共2 3页2.(2 0 2 2河南信阳质检二,1 6)下列人体内有关生理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甲、乙、丙三个过程均有氢键的破坏也有氢键的形成B.甲、乙、丙三个过程中只有一个过程能在胰岛B细胞的细胞核内进行C.图乙表示翻译,通过多个核糖体的工作,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合成多条肽链D.图甲表示D N A的复制,通过增加复制起始点,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的
17、D N A答案 D3.(2 0 2 0全国I I I,3,6分)细胞内有些t R N A分子的反密码子中含有稀有碱基次黄瞟吟(I)。含有I的反密码子在与mR N A中的密码子互补配对时,存在如图所示的配对方式(G ly表示甘氨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种反密码子可以识别不同的密码子B.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结合C.t R N A分子由两条链组成,mR N A分子由单链组成D.mR N A中的碱基改变不一定造成所编码氨基酸的改变答案 C第9页 共2 3页4.(2 0 2 2 安徽合肥一模,1 2)新型冠状病毒仍在肆虐全球,新型冠状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
18、述正确的是()新型冠状病毒A.新冠病毒的增殖需宿主细胞D N A指导合成的R N A聚合酶参与B.新型冠状病毒R N A是通过R N A聚合酶以R N A为模板合成的C.-R N 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后在较短时间内会合成大量病毒蛋白D.+R N A中瞟吟与嘴咤的比值与-R N A中瞟岭与口密碇的比值相等答案 B重难5.(2 0 1 8全国I ,2,6 分)生物体内的D N 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 N 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 N 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 N 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
19、白参与D N 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 N 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 N 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 N A聚合酶答案 B6.(2 0 1 9全国I ,2,6 分)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同位素标记的t R N A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第1 0页 共2 3页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喀碇核昔酸除去了 D N A和 mR N A的细胞裂解液A.B.C.D.答案 C7.(2 0 2 2 河南非凡吉创联考,4)M M P-9被认为是参与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最为直接、最为重要的一种明胶酶。科研人员
20、通过人工合成与M M P-9基因互补的双链R N A,利用脂质体包裹转入肝癌细胞中,干扰细胞中M M P-9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一定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脂质体包裹人工合成的R N A进入癌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过程需要R N A聚合酶和解旋酶的催化,需要以核糖核昔酸为原料C.沉默复合体中的蛋白质具有的作用可能是使人工合成的双链R N A解旋D.人工合成的R N A干扰了 M M P-9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答案 B8.(2 0 2 2 昆明一中、银川一中一模,5)D N A甲基化是在酶的作用下将甲基选择性地添加到D N A上,D N A甲基化后干扰了 R N
21、 A聚合酶等对D N 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随年龄增长或吸烟、酗酒会引起D N A甲基化水平升高,使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将视觉信号从眼睛传向大脑的功能受损且不可恢复,导致视力下降。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A.视觉形成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属于神经中枢B.D N A甲基化可能通过影响基因表达从而改变性状第1 1页 共2 3页c.D N A甲基化不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D.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 A9.(2 0 2 2 河南非凡吉创联考,1 3)精氨酸的合成非常复杂,需要经历许多步骤,如图为精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已知a r g E、a r g F、a r g G、a r g H 分别位于四条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新课标版生物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10 遗传的分子基础 2023 新课 生物 高考 二轮 复习 专题 10 遗传 分子 基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