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五生活中的多边形__多边形的面积教案青岛版六三制.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五年级数学上册五生活中的多边形__多边形的面积教案青岛版六三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上册五生活中的多边形__多边形的面积教案青岛版六三制.pdf(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学习精品资料生活中的多边形生活中的多边形-多边形的面积多边形的面积主题单元的特征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立体图知识形的基础。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是几何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结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教学目标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相应图形的;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3、能用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重点难点探索平行四
2、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割补的方法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信息窗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课时信息窗二、三角形的面积 2课时课时安排信息窗三、梯形的面积 2课时信息窗四、组合图形的面积 2课时相关链接、公顷与平方千米的认识 2课时关注我们的生活空间 1课时共计11课时课时教案授课内容课型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2、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目力,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标3、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新授课 时第一课时生活中的多边形-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序号五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
3、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1小学数学教学、学习精品资料过程中,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重点难点教学用具重点: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难点:理解和掌握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实际问题。课件、平行四边形的框架、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的纸单、剪刀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特征2、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今天我们在此基础上一起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一)谈话:提出问题工人叔叔要给楼梯的护栏安上玻璃,你能帮他们计算出玻璃的面积吗?1、
4、谈话:求玻璃的面积就是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咱们先来猜一猜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猜之前我们先来玩玩我们上节课制作的可活动的平行四边形.一边玩一边想:平行四边形和以前学过的那个图形是近邻?(长方形)现在来猜一猜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学生交流想法及猜测依据.3、那你想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猜想?(二)实验1、谈话:同学们各抒己见,到底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咱们小组一起想办法来实验验证一下吧!2、分组动手验证为学生提供学具(平行四边形纸板、方格纸、直尺、剪刀)学生先讨论操作方法,再动手合作完成;教师巡视。(三)验证1、汇报结果:2小学数学教学、学习精品资料方法 1:数方格方法 2:转化2、肯
5、定两种方法的可行性,鼓励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3、深化转化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提问:(1)为什么转化成长方形?(2)为什么要沿高剪开?(3)观察几种不同的割补方法有什么共同点?(4)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只要沿高剪开都能用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呢?重新取一个平行四边形动手剪一剪、拼一拼,验证。4、电脑演示:为什么一定要沿高剪开?演示步骤:(1)沿着高剪开就出现了直角,4 个角都是直角是长方形的特征。(2)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且相等,平移后一定重合。(3)依据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特征之间的联系,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4)小结:我们依据图形的特征,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与它面积相等
6、的长方形,但实际上,我们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候,总不能拿剪刀先去割补成长方形,然后在计算吧?比如:我们要求的平行四边形玻璃的面积就不能用剪刀割补。因此,我们应该寻求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四)结论1、建立联系,推导公式对应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讨论: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进行猜测与合情推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 =a h2、利用公式解决课前问题:平行四边形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独立解决,指名板演,集体订正。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1、自主练习第 4 题3小学数学教学、学习精品资料2、自主练习第 5 题3、自主练习第 8 题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1、学生谈本节课的
7、收获2、教师总结:强调利用转化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 =a h教学反思这节课也有几个地方联系不够紧密,新课转折不够严密,练习强化不够具体,操作时间不够充分。如果今后再上这节课,要注意练习的多样性,要注意语言表达严谨性,还要加强动手操作的训练,如让学生计算一些没有直接告诉底和高或近似平行四边形要求它的面积,让学生去量出需要的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过程中强调底和高的对应关系。课时教案授课内容课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练习课 时第二课时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
8、学目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3、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重点难点教学用具重点: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难点:理解和掌握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电子白板彩粉笔教学过程4小学数学教学、学习精品资料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出示教材情景图,回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2、出示表中的信息:根据有关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应用新知,解决实
9、际问题1、要解决“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想法2、独立解决,教师巡视3、组织交流算法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1、自主练习第6题2、自主练习第9题3、补充练习:(1)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高和面积()。a、都比原来大 b、都比原来小 c、都与原来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3倍,高缩小3倍,面积()a、扩大3倍 b、缩小3倍 c、不变 d、不好判断4、自主练习第10题(1)观察三个平行四边形,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2)独立计算各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交流发现(3)小结: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四、回顾全课,交流质疑在本信息窗中你收获到了什么?还有哪些
10、不明白的问题?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5小学数学教学、学习精品资料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习题,同时又挖掘了学生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作为补充练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本节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练习中发现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到长方形所做的“剪拼”和“拉伸”两种变换方式中面积和周长的变化情况掌握不是很好,仍需练习。课时教案授课内容课型教2、经历探索三角形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学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目3、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标中,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
11、、用数学的乐趣。重点难点教学用具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及展台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激趣引入:1出示平行四边形 1.5 厘米 2 厘米提问:(1)这是什么图形?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2)底是 2 厘米,高是 1.5 厘米,求它的面积。(3)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2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哪几种?3既然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利用公式计算的方法,求它们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揭示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二、指导
12、探索(一)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新授课 时第三课时1、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6小学数学教学、学习精品资料1拿出手里的平行四边形,想办法剪成两个三角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2启发提问:你能否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1)教师参与学生拼摆,个别加以指导(2)讨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能帮助我们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吗?观察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1)组织学生利用手里的学具试拼(指名演示
13、)(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突出旋转、平移)教师提问: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5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来拼(1)由学生独立完成(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6讨论:(1)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2)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7、引导学生明确: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同时板书)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同时板书)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同时板书)(5)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加
14、上“除以 2”?(强化理解推导过程)板书:三角形面积底高2(6)如果用 S 表示三角形面积,用 a 和 h 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什么?(二)教学例 17小学数学教学、学习精品资料红领巾的底是 100cm,高 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由学生独立解答2订正答案(教师板书)三、质疑调节(一)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问题(二)教师提问:(1)要求三角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2)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 2?四、反馈练习(一)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 平方厘米,求画斜线的三角形的面积(二)计算下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1底是 4.2 米,高是 2
15、米;2底是 3 分米,高是 1.3 分米;3底是 1.8 米,高是.1.2 米;(三)判断1、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 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6 平方厘米。()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3、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4、三角形的底是 3 分米,高是 20 厘米,它的面积是 30 平方厘米。()五、课堂小结六、作业:练习第 3、5 题。板书设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面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三角形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为:S=ah2教学反思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效果较好。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课
16、时教案授课内容课型三角形的面积习题课 时第四课时8小学数学教学、学习精品资料1、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教2、经历探索三角形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学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目3、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标中,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重点难点教学用具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实物投影及展台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强调拼图过程中的“两个完全一样”二、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教师提问:制作这
17、个交通标志牌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铝皮?就是求什么?2、观察交通标志牌的形状,说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交流想法4、独立解决,教师巡视5、组织交流算法三、巩固练习,强化应用1、自主练习第 4 题。独立解决集体订正。2、自主练习第 5 题。先弄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然后独立解决问题。3、自主练习第 7 题。不但要判断出对错,还要引导学生说出理由,然后把错误的改正过来。4、自主练习第 8 题。(1)独立计算图形的面积(2)交流发现(3)小结: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5、自主练习第 13 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尝试解决。四、总结回顾,交流质疑在本信息窗中你收获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
18、适时总结。9小学数学教学、学习精品资料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三角形的面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形状不一定相同。充分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习题,同时又挖掘了学生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作为补充练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本节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注重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课时教案授课内容课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梯形的面积新授课 时第五课时1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掌握“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的。重点: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19、。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及展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投影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怎样求它的面积?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得到的?学生回答后,指名学生操作演示转化的方法。(2)课件出示梯形,让学生说出它的上底、下底和各是多少厘米。(3)教师导语:我们已学会了用转化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那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二新课展开1、推导公式(1)操作学具启发学生思考: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办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吗?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指名学生操作演示。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操作:梯形(
20、重叠)旋转平移平形四边形。10小学数学教学、学习精品资料(2)观察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b.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形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底和高又有什么关系?(3)反馈交流,推导公式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师生共同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表示公式。教师叙述:如果有 S 表示梯形的面积,用 a、b 和 h 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怎样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b)h2”。2,深化认识。(1)启发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提问:想一想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得到的?学生回答,教师在展示台再现
2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2)引导操作。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们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能否仿照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一个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讨论,教师作适当指导。(3)信息反馈,扩展思路。说一说你是怎样割补的?教师展示各种割补方法。同学互相讨论,如有问题,可以出示书上的示意图帮助分析。第三层次,公式应用。(1)出示课本第 89 页的例题,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横截面”。(2)学生尝试解答。(3)展示台出示例题的解答,反馈矫正。(4)完成例题下面的“做一做”及时纠正。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第 1、2 和 3 题。(2)讨
22、论完成练习第 4 和 6 题。11小学数学教学、学习精品资料四全课小结。板书设计梯形面积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教学反思本节课重在为学生提供亲历知识形成过程的机会,让学生做一个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体验成功喜悦。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转化的方法,本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良好。课时教案授课内容课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梯形的面积习题课 时第六课时1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掌握“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的。重点:理解、掌握梯形面积
23、的计算公式。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及展台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 2、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 3、梯形的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 4、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二、夯实基础,强化练习 1、第一关(基础题)自主练习 1、2 2、第二关(能力提升)12小学数学教学、学习精品资料应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自主练习的3、5、6、7 3、拓展自主练习 4,利用方格图画满足条件的梯形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梯形面积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学生板演)教学反思强调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解释和应用的过程
24、。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节课重在为学生提供亲历知识形成过程的机会,让学生做一个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体验成功喜悦。课时教案授课内容课型教学2、知道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几个图形面积的和(或差);目标3、能正确地进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并能灵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教学用具知道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几个图形面积的和(或差);能正确地进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并能灵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及展台教学过程一、复习。“第一个图形是什么形?它的面积怎样计算?”学生口答,教师在长方形图的下面板书:Sab“第二个图形呢?”组合图形的面积
25、新授课 时第七课时1、明确组合图形的意义;13小学数学教学、学习精品资料学生分别口答后,教师在每个图的下面写出相应的计算面积的公式教师: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我们已经学会了,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二、认识组合图形1、让学生指出 92 页的四幅图有哪些图形?2、引导学生把下面的图形,组合成多边形(展示台上拼)对学生的拼出的图形,有选择地出示其中的几个。(如下所示)分别说出这些图形是由哪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师:怎样计算这些组合图形的面积呢?(板题)三、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1讨论计算上面拼成的组合图形的面积。(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上册 生活 中的 多边形 _ 面积 教案 青岛 版六三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