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范文8篇.pdf





《小班音乐教案范文8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音乐教案范文8篇.pdf(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班音乐教案范文小班音乐教案范文 8 8 篇篇小班音乐教案小班音乐教案 篇篇 1 1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音乐形象是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情绪等来塑造,它可以在人的想象和记忆中产生。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动,是把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的形象。拍皮球就是一首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的歌!歌曲拍皮球为2/4 拍,活泼欢快的情绪,生动地描绘了孩子们在一起玩皮球游戏的欢乐心情。全曲由三个乐句构成。第一、二句为规整乐句,第三句为扩充乐句,衬词“嘭通”的运用和“大家玩得多愉快”扩充为四小节,使歌曲更加形象有趣。根据儿童喜爱玩皮球的天性,作者在旋律中加入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很好地表现出花皮球蹦蹦跳跳的
2、样子和小朋友之间玩耍皮球时“你拍拍、我拍拍”的有趣场景。学情分析:小学段的孩子在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上:能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声音对它们进行模仿。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在课堂上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在创造方面能够自制简易的乐器。在评价方面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简单的评价。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用灵巧的歌声,清晰地演唱唱曲拍皮球并能按图谱用双响筒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2、通过演唱歌曲,来表达小朋友对花皮球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能用灵巧的歌声,清晰地演唱拍皮球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难点:1、感受二四拍的节奏特点。2、
3、后半拍休止、附点和后十六音符节奏,在歌曲中的准确演唱。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你们平时都玩哪些游戏呢?2、想知道老师小时候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吗?这个游戏特别有意思,它要一边说,一边跳。(课件展示)我们一起说一说吧!3、想不想玩一玩呢!(师生合作玩跳皮筋。)4、接下来老师放段音乐。(个别学生跟着音乐跳,其他跟着音乐边说边游戏。)5、按节奏说儿歌,增加难度,(解决难点附点八分音符)再加上动作。(听音乐跟节奏走)二、学习歌曲拍皮球:过渡语:我这儿有一个球,听完之后,告诉我这里有没有“六”那样懒洋洋的节奏。1、老师随音乐
4、读歌词。(播放伴奏)问:你们听到了几个懒洋洋的节奏。2、师生拍手齐读歌词。(重点强调附点八分音符)3、接下来,我们用拍皮球的方法来读歌词。(播放伴奏)真棒!你们拍的太好了,现在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是怎么唱的?4、聆听歌曲。(这首歌曲是用怎样的心情唱的?)5、再次聆听歌曲。(仔细听,皮球拍到地上发出怎样的声音,模仿一下。)6、拍皮球的声音是什么?你们听一听哪种更像拍皮球。老师分别用连音和顿音唱出来。7、请跟着老师唱一唱。8、我们再来听一次,到了拍皮球“澎嗵”时,你们跟着一起唱。9、下面跟老师唱一下,我们用慢拍的方法唱一下。10、学生慢速齐唱歌曲。三、歌曲处理:1、听老师唱第一句,表现怎样的情绪?(
5、有弹性)你们也可以做到。2、学生唱第一句。3、老师范唱第二句,这句给你的感觉是什么?4、学生唱第二句和第三句。5、老师范唱第四句,这句展示了怎样的气氛?我把最后一个字唱的很短,为什么?6、用刚才的方法完整演唱歌曲。四、创编。四、创编。1、我们还可以用怎样的方法表演歌曲呢?(1)在声音处拍手或跺脚。(2)请大家玩一个大皮球,围成圈坐着。(做动作唱歌)2、伴奏歌曲A、加入双响筒伴奏B、加入三角铁伴奏C、两个乐器一起伴奏3、创编歌词。我这里有一个球,你们闭上眼睛,仔细地去听,听完之后,说一说它是什么球?还要模仿出它的声音。(模仿声音从力度、速度、音色上说乒乓球)怎样唱?唱一唱。什么球?玩过吗?怎么玩
6、?老师示范,声音清脆吗?还快吗?怎样模仿?唱一唱。4、伴着音乐,唱唱你最喜欢的球。(速度、力度、高低、声音大小)五、拓展。五、拓展。小朋友们,想一想,平时我们玩那么多游戏,哪些与我们音乐有关呢?学生说游戏,教师弹琴一起玩。六、课堂小结:六、课堂小结:音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认真去听,仔细去观察,你就会发现,音乐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吧!小班音乐教案小班音乐教案 篇篇 2 2目标:目标:1、在照照、看看、玩玩中认识自己和同伴,并愿意在集体中交流。2、有编歌曲的兴趣。准备:准备:活动室或盥洗室里的大镜子(也可人手一面小镜子)摄像机、电视机过程:过程:1、照镜子,认
7、识自己:幼儿照镜子,观看自己的小脸“你觉得自己脸上哪些地方长得最有趣?”引发幼儿在镜子中做各种可爱、滑稽的表情。“有的小朋友的眼睛大大的,有的小朋友的鼻子高高的?你能让他们变一变,做一些有趣的怪脸吗?”(说明:幼儿做各种怪脸时,教师在一旁及时地拍摄下来。)2、看录像,认识同伴:老师逐一在电视上播放出幼儿的脸,并将画面定格,引发讨论。“这是谁?他叫什么名字?他的脸上怎么样?(请录像中的幼儿本人也说说自己的小脸。)”老师根据幼儿自己的介绍及集体讨论情况,即兴编唱歌曲。如:“这是的小嘴巴,小小的;这是的眼睛,圆圆的;这是的头发,长长的;这就是呀!叫_X。”根据录象中不同幼儿的脸部特征,师生共同讨论和
8、编唱歌曲,熟悉同伴的名字。3、编唱歌曲:在音乐伴奏下,幼儿根据镜子中自己的小脸,编唱“自己”的歌。“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可爱的小脸,每张小脸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请你们把自己最有趣的地方编进歌里唱一唱吧!”在愉悦的音乐氛围中,幼儿将自编的“自己”的歌唱给好朋友听。小班音乐教案小班音乐教案 篇篇 3 3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在故事情节中,倾听、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并能愉快地表演,体会互助、分享的快乐。活动准备:活动准备:媒体课件、爆米花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入猜猜看看小熊的家。-“小熊在干吗呀?”(在睡觉)怪不得没人来开门。二、感受不同音乐形象倾听、表演,快乐的小鸟。-“咦,好像有客人来了
9、,看看是谁?”-“小鸟是用什么飞?小鸟的翅膀是怎么样的?我们也来学小鸟飞到小熊家”。(教师和幼儿跟着音乐一起飞)倾听、感受小猫的脚步声。-“又有一位客人要来了,仔细听一听,是谁呢?”-肢体表演大猫和小猫,并学学唱唱大猫和小猫的声音。倾听音乐,想象动物形象。-“听一听可能是谁又来了”,“你觉得这音乐是快快的还是慢慢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动作暗示)听着音乐和鼓声,模仿表演大象走路的样子。-“看看到底是谁?”(语言提示:一群大象但是走路很整齐哦!)“大象看小熊在睡觉,会说什么?”,幼儿用大象粗粗的重重的声音说说聊聊。三、情感迁移幼儿迁移经验说说自己妈妈是怎样叫宝宝起床的。教师扮演熊妈妈,用香香的爆米花
10、把小熊叫醒啦。小班音乐教案小班音乐教案 篇篇 4 4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学习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2:鼓励幼儿自己创编各种动作表现小树叶飞的形象。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树叶若干张。2:秋天景色图片一张。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出示树叶,“这是什么啊?”“是树叶”“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啊?”“因为秋天来了。”2:出示秋景图,“小朋友,你看见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你觉得秋天美吗?你喜不喜欢秋天?”3: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名字就叫秋天,让我们一起来
11、听听,是怎么唱的吧。老师范唱。4:教幼儿学唱新歌,要用好听的声音来唱哦。5:每个幼儿人手发两张树叶,跟着老师的音乐做相应的动作,提醒幼儿不要挤在一块,找空的地方去。6:结束部分。“现在小树叶都睡着了,让我们轻轻离开教室到外面去做游戏吧。活动反思:活动反思: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动作模仿能力很强,但是语言发展能力不强,对歌曲的理解能力更加谈不上。然后,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情景表演,并引导幼儿边表演边唱歌曲,让幼儿在表演中学习歌曲。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积极性很高,因为要反复练习,所以要让幼儿感觉落叶翩翩起舞。让发挥幼儿自己的想象更加激起幼儿的兴趣。只是在结束部分,是不是简单了一些,是不是应该对
12、幼儿做一个落叶如何的美,教育幼儿今后如何爱护我们的大自然。小班音乐教案小班音乐教案 篇篇 5 5活动准备活动准备:一、各种打击乐器 4-5 件。二、音乐伴奏带、录音机。三、嘴巴、手、脚图片标志各一个。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引题。一、引题。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打击乐器,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它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教师逐一出示并操作打击乐器使其发出声音,引导幼儿说一说是怎么样让乐器发出声音的。、教师小结:双响绑和三角铁是老师用不棍和铁棒敲一敲发出声音的,沙锤和串铃是老师用手摇一摇发出声音的。二、认识身体乐器。二、认识身体乐器。师:这些打击乐器可以发出美妙的声音,其实我们的身体也是可以发
13、出很多好听的声音的,也是一件乐器。、认识“嘴巴”乐器。、引导幼儿用嘴巴发出多种声音:弹舌头、搓上下唇、弹上颚等。、播放一段音乐,用嘴巴乐器来为音乐伴奏。(、)环节为:认识“手”乐器和认识“脚”乐器,方法同环节。三、表演用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三、表演用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集体自由选择嘴巴、手、脚中的一种乐器为音乐伴奏。、集体自由结合几种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游戏:看指令,选乐器。师:小朋友们,现在老师要和你们来玩游戏了。老师这里有三张图片标志,分别是:嘴巴、手、脚。等一下音乐响起的时候,大家要边听音乐边看我举起来的是哪种身体乐器,而且你们要按照老师的标志去选择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游戏分两次进行
14、:第一次请部分幼儿参加游戏,其他幼儿观看。第二次请全体幼儿参加游戏表演。四、亲子同乐。四、亲子同乐。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会了用身体乐器来为音乐伴奏,现在我们请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们一起来用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吧!(放音乐,家长和孩子们共同表演)活动目标活动目标:一、进一步区分对身体主要器官和部位的认识。二、发现身体部位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大胆进行尝试表现为音乐伴奏。三、萌发喜爱打击类音乐活动。小班音乐教案小班音乐教案 篇篇 6 6一、活动目标: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尝试根据歌词做动作。2、在游戏活动中,能在转圈时不与他人发生碰撞。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与他人共同游戏的快乐
15、。4、学习创编歌词。二、活动准备:图谱一份三、活动过程:1、导入: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教师戴上猫妈妈的头饰。老师:宝宝们,你们好,知道我是谁呀?你们喜欢我吗?愿意和我一起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游戏动作:叉腰、转圈、摸地、学小猫。老师:宝贝们,游戏好玩吗?我们把这么好玩的的动作唱出来好吗?幼儿跟着老师学唱歌词“转一圈,摸摸地”。猫妈妈呀不仅想听到宝贝们好听的声音,还要看到你可爱的动作,可以吗?幼儿一边唱歌词一边表演动作。2、学唱歌曲教师演唱歌曲一遍(1)一边出示图谱,老师一边按图谱清唱一遍。老师讲解图谱所表示的意思,用歌词说明。圆圈表示什么?泥土表示什么?小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班 音乐 教案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