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市中考语文A卷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2022年重庆市中考语文A卷试题及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重庆市中考语文A卷试题及答案解析.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一、默 写(本大题共1 小题,共 10.0分)1.古诗词积累。学校将举行诗歌朗诵会,请补写开场白中的诗句。古诗是一幅幅草木明净的“无声画”,芦苇摇曳,先民低唱“,白露为霜”(V 诗 经 二首);登楼远眺,崔颠吟诵“,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持节塞上,王维长叹“,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羁旅天涯,马致远感慨“,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古诗也是一首首声音清丽的“有声曲”。离别的愁绪,似杜鹃低语,“,”(李 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欢乐的心情,如禽鸟闹春,“_ _ _ _ _,(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古诗还是一曲曲气冲斗牛的“正气
2、歌”。文天祥精忠报国,发出了“?(过零丁洋)的铮铮誓言。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 小题,共 6.0分)2.根 据 朝花夕拾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1)鲁迅写人常用白描,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请根据书中两处白描填出对应的人名。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2)不少读者运用短语来表达对 朝花夕拾全书的理解,如“慈爱与悲怆”“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等。请另用一个短语表达你的理解,并简述这样表达理由。短语:_ _ _ _ _ _理由:_ _ _ _ _ _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 小题,共 60.0分
3、)3.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问题。鸟和冰山曹文轩这一年,寒流提前了,并且来得特别迅猛。一群大鸟,不分日夜,从北方飞向南方的家乡。海上有一座冰山,阳光下,光芒四射,像一颗巨大的钻石。大鸟被迷住了,迅速飞了下去。其他大鸟纷纷向它呼唤,催它赶路,可它还是一个劲地飞向了冰山。越靠近冰山,大鸟越觉得冰山迷人,它绕着冰山飞了两圈后,落在了冰山上。在冰山的光芒里,它痴迷地呆了好一阵,才突然想起它还要向南方飞去。可是,它却再也飞不起来了,它的双脚被冻住了。它拼命扇动双翅,挣扎了很久很久,到底也没有再能飞上天空。它宜拉着翅膀,无奈地看向南方,不住地喊叫,听上去像在哭泣。等大鸟慢慢平静下来后,它发现本来向北漂
4、的冰山,却在向南方漂。它心里满是疑惑:“你为什么向南方飘去?”冰山与海水相碰,发出声音:“真的对不起,我把你冻住了。我要把你送回南方。”I C|,“可我如果向北漂,你就永远也不能飞向天空了。”不分白天黑夜,冰山不顾一切地漂向南方,不管大鸟怎样阻止它。明亮的月光下,一艘大轮船经过。许多人拥到甲板上,观看着美丽的冰山,不住地赞叹着:“真漂亮!”有人发现了冰山飘去的方向,感到很惋惜:“它在向南漂去,这样,用不了多久,就要化掉的呀!”!”它又拼命扇动翅膀,想赶快飞起来,但还是失败了。冰山以更快的速度向南方漂去。一群海豹游了过来,对冰山说:“不能向南!你会化掉的!赶紧回头吧!”冰山依旧向南方漂去。海水越
5、来越暖,冰山的底部在不住地融化。冰山却一个劲地说:“不行呀,如果不是我,你都快要回到家乡了。”这一天,阳光明亮,大鸟忽然觉得它的双脚可以抬起了,它十分激动地对冰山说:“我能飞了,我能飞了,我可以回家啦!”它扇动翅膀,飞了起来。可是,大鸟很快掉进了海水里。它好几天没吃东西,已经没有一丝力气。“快!快回到我身上来!”冰山一动不动地停在大鸟的身边。“不!不!”大鸟扇了几下翅膀,却根本飞不起来。冰山在不住地融化,“我一定要送你回到你的家乡!”冰山坚定地说。大鸟只好爬到冰山上。冰山猛烈撞击海浪,一些小鱼被海浪冲到了冰山上,大鸟有了食物,气力在一点一点地恢复。第 2 页,共 22页大鸟终于又飞上了天。可是
6、,冰山再也回不去了。两股洋流形成漩涡,困住了它。海水越来越暖,冰山在不住地融化。大鸟不肯飞走,日夜守着冰山。冰山的声音越来越微弱:“你飞走吧,飞走吧!”“不!”大鸟在空中呼叫着。冰山还剩花生米那么大,但依然闪着钻石般的光芒。大鸟绕着它,飞行了数圈之后,向水面一伸脑袋,用嘴巴衔住了它,将它吞进肚里,急速升向高空,向着南方,向着家乡不住地飞去(选自曹文轩绘本故事 鸟和冰山的故事,有改动)(1)情节是由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组成。请分析本文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补写两例,示例仅供参考。示例:大鸟因为被冰山迷住而飞向冰山,导致脚被冻住。(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意丰富,请结合全文理解其表层和深层含义。冰山还剩
7、花生米那么大,但依然闪着钻石般的光芒。(3)“重复中有变化”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请概述文中四处画横线句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并简析这样写的妙处。(4)选文是一个绘本故事。如果要为下面这段文字配一幅图,该如何设计?请从画面布局、细节呈现等方面进行说明。明亮的月光下,一艘大轮船经过。许多人拥到甲板上,观看着美丽的冰山,不住地赞叹着:“真漂亮!”(5)有读者为本文补写了如下结尾,你觉得好不好?请简述理由。第二年,大鸟迫不及待地往北飞,往最寒冷的地方飞去。它从口中吐出了一滴水,那滴水在落到海面时,结成了一粒冰。大鸟在空中一直盘旋,一圈又一圈。海面上的那粒冰也越来越大,终于又形成了一座冰山。冰山复活了
8、,它惊喜地仰望着在空中盘旋的大鸟。大鸟也在空中盘旋着,欢快地向着冰山鸣叫。4.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术,完成问题。材料一:有同学常为这样的事而苦恼,觉得老师教的知识都记住了,但考试时却不能正确作答。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是这些知识在他的头脑中是散乱的、碎片化的(如图1),因此答题时不能准确提取相关知识,或提取出错。如果你头脑中的知识是有规律、成体系的结构化知识(如图2),在运用时就能准确提取了。因为我们的大脑处理不了太多零散复杂的信息,大脑更喜欢结构化的信息。如何让碎片化的信息结构化呢?这就必须对散乱的信息进行梳理、归纳、整合。图 1碎片化信息图 2纬沱化却识(改编自微信公众号“治思考留点时间”)
9、材料二:结构化思维就是以事物的结构为思考对象,来引导思维,从而有效表达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它具有以下作用:(1)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结构化思维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思考问题,对复杂信息进行梳理归类,并对问题进行剖析,从而揭示问题的本质。它还能把复杂问题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小问题,再逐一解决,最终把问题全部解决。(2)能理清思路,清晰地表达。结构化思维能帮助我们思路清晰地表达观点,利于他人理解。在说话时运用“因为,所以”第一;第二;第三”在 X方面,应该;在 Y 方面,应该”等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能让表达更加清晰。(3)帮助构建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是一个树状结构,建立了这种结构后,在后续学习时就能将
10、一个个知识点添加到知识树上去,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知识体系。(改编自周国元 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材料三:用结构化思维来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寻找结构,寻找结构的关犍又在于找到拆分或归类的维度,寻找结构的方法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1)自上而下找结构自上而下找结构主要适用于对一个主题或问题进行拆分。先对主题或问题进行结构化拆 分(即按照一定维度进行拆分),建立起一个框架,再将已有的信息或解决方案放入到框架中。如,语文老师这样教写议论文:开篇亮出观点,然后将观点分解第4 页,共 22页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层层递进的),再用论据证明分论点,最后再对文章进行总结。这样就形
11、成了一个树状结构或线性结构(也叫流程图),如 图 3、图4。由3 议 论 文 树 状 结 构国4 议 论 文 或 性 结 构(2)自下而上找结构自下而上找结构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处理庞杂的信息。这些信息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我们需要根据这种关系(即分类的维度)来建立框架。如,对以下词语选行分类:白菜香蕉大象牛李子豆角通过分析找到分类的维度一一水果、蔬菜、动物,再将香蕉、李子归入水果类,将白菜、豆角归入蔬菜类,将大象、牛归入动物类。在具体运用时,可按照下面的步骤从庞杂的信息中找到结构:第一步,头脑风暴。尽可能列出所有思考的要点。第二步,连线分组。找出所列要点之间的关系,对要点进行分类。第三步,提炼结构
12、。总结概括要点,提炼观点。第四步,补充观点。通过补充观点完善思路,如果没有补充,这一步可以不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方法无优劣之分,在实际运用时,彼此互为补充。要形成结构化的思维能力,就必须经常练习。一是归纳积累结构,在看书学习时,看到关于结构的理论或者好的结构,可以将它记下来,并试着运用到具体的例子中;二是按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写作,尝试每周写一篇文章,先建立文章结构,再填充素材,如果没有时间写文章,可只搭建文章结构,写出关键点即可;三是用结构化思维论证议题,每天给自己一个议题,用结构化的思维去论证这个议题,列出论证结构,能证明你的观点即可。(改编自周国元 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1)请根据
13、材料一,简述如何才能形成结构化的知识。(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要做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首先要把握问题的本质,再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类。B.结构化思维有助于我们思路清晰地表达观点,这样对方就能完全接受我们的观点。C“自上而下找结构”和“自下而上找结构”这两种方法适用的对象不同,在实际运用时,二者不能兼用。D.训练结构化思维的方法有多种,用结构化思维论证议题是其中一种方法。(3)材料三中“自下而上找结构”这一部分,在表达上作者用了多种方法,把事理介绍得很消楚,这对我们写作有哪些方法上的启示?(4)以下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单元说明,请用树状结构对它进行梳
14、理。材料三中的树状结构图供参考,答题时可不画方框。本单元所选的都是议论性文章。它们或谈人生,或议社会,或论教养,无不闪耀着思想的光芒。作者在阐述观点时,有时直接阐释道理。有时运用材料进行论证,论述严密,说服力强。阅读这类文章,可以深化我们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提高思辨能力。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 小题,共 15.0分)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掌竹,闻水声,如鸣琼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诋,为屿,为崎,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
15、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第6页,共22页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丛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隔掌竹”中 的“篁”,根据其偏旁是“神”,可推测其意与“竹”相关。B.“空游无所住”中 的“依”,运用组词法,可解释为“依傍”。C.“不可知其源”中 的“源”,以成语“源远流长”来印证,可知其意为“源头”。D.“隶而丛者”中 的“从”,通过勾连“择其善者而从之”中 的“从”,可理解为“学习”
16、。(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怡然不动,俶尔远逝。(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作者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来记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物。B.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如“蒙络摇缀”一句,连用四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树枝藤蔓的各种姿态。C.作者停留潭上,“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环境,让他感觉闲适宁静。D.本文写景善用比喻,“斗折蛇行”写岸势,“犬牙差互”写溪身,巧妙而贴切。(4)下面的链接材料表明了对游记写作及游览的一种观点,请简要概括。你是否赞同链接材料中画线部分对 小石潭的分析?请简要评析。【链接材料】古人游记,写尽妙景
17、,不如不写尽为更佳,游尽妙境,不如不游尽为更高。盖写尽游尽,早已境味索然,不写尽不游尽,便见余兴无穷。(节选自清代孙琮 山晓阁选唐大家柳柳州全集卷三)概括:评析:_ _ _ _ _ _五、作文(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6.“济”是2022年年度推荐热字之一。济(j i),本义为过河,如“同舟共济”,比喻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引申为救济,如“接济”;又引申为补益,如“刚柔相济”。请 围 绕“济”字的含义,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要求: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7.相识如昨,离别在即。回首过往,几多感慨,几多
18、怅惘同学们都有许多的话想要倾诉。为此,你班将举行一次毕业晚会。参加晚会的有尊敬的老师,亲爱的父母,朝夕相伴的同学。你将代表全班同学在晚会上发言,请写一篇发言稿。注意:在作文答卷第一行居中写 明“毕业晚会发言稿”。要求: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 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六、其他(本大题共3 小题,共 15.0分)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从浸种这一天开始,一年的农事就来临了。早起,水 qti()的水明亮而丰满,种子已经浸好,发出了星星点点的芽ba。()o 看看天候,年轻人就去向老者讨一点种田经。平素里的老者就会从种子滔滔不绝说开去春惊二月,一声牛眸,
19、荡开了田畴上袅袅的烟缕。阳光很好,嘎亮的“布谷一一”声声催耕,田壤上到处是明亮的水隹子。shang()午,老者出现在田境上,年轻人紧随其后,一老一少言笑晏晏,真 是。此际的旷野,让人心旷神怡;杂花生树,令 人。一场雨后,种子就疯长开了 口阡陌上,屋舍后,草篱前,万木争荣。桃花蔷薇竞放,十里花香千里春光。乡村便在蒙蒙水雾中,渐渐泅上了文人雅士的山水画卷。江南不就是半角白墙,几重瓦檐,一束桃花,两三春鸭,一蓑烟雨吗口(节选自王建中 耕织记,有删改)(1)第段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烟 季(lu)BM (lia o)亮C.水 注(wo)D.旷(guang)野(2)根据第段中的拼音写汉字。水 qu
20、_芽 bao_shang 午(3)第段中的画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沉默寡言B.人声鼎沸第8页,共22页C.花香鸟语D.眼花缭乱(4)第段中四个处的标点符号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B.!,、?C.o、,?D.,。;.9.富有诗意的想象,能实现有创意的表达。请自选对象,展开想象,写一句或几句话。句式不限,示例仅供参考.示例:雪化了是水吗?不,雪化了是春天!10.综合性学习。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你班将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你 是“生活中的广告词”活动组组长,请完成以下任务。(1)你们小组需要设计三项活动,请你补充完善。活动一:活动二:评析广告词活动三:(2)组员小思在图书馆看到
21、一则公益广告,产生了疑惑,请你帮她解答。图书馆墙上贴着徐志摩的诗句“轻经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觉得很好,但不知好在哪里,请你帮我分析一下。组长:_ _ _ _ _ _答案和解析1 .【答案】兼葭苍苍,晴川历历汉阳树,征蓬出汉塞,枯藤老树昏鸦,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答案:兼葭苍苍晴川历历汉阳树征蓬出汉塞(注 意“蓬”的书写)枯藤老树昏鸦(注 意“藤”的书写)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注 意“道”的书写)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注 意“啄”的书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注 意“汗”的书写)本题
22、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 .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 .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2.【答案】【小 题 1】人性的冷与暖【小题2】如以衍太太为代表的自私冷漠的人,使鲁迅感受到人性的“冷”;藤野先生等人给予鲁迅的温暖关怀,使他体味到人性的“暖”。【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识记。由“但前回的
23、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可知是陈莲河。由“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可知是范爱农。(2)本题考查对 朝化夕拾全书的理解。例如,以衍太太为代表的自私冷漠的人,第10页,共22页使鲁迅感受到人性的“冷”;藤野先生等人给予鲁迅的温暖关怀,使他体味到人性的“暖”。答案:(1)陈莲河范爱农(2)示例一:人性的冷与暖。如以衍太太为代表的自私冷漠的人,使鲁迅感受到人性的“冷”;藤野先生等人给予鲁迅的温暖关怀,使他体味到人性的“暖”。示例二:痛苦与觉醒。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受到歧视,并看到中国人的麻木,这一切让他倍感痛苦。于是毅然觉醒,决定弃医从文,要从思想上拯救国民的落后。朝花夕拾原
24、名 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 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
25、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3.【答案】【小 题1】(1)本题考查内容分析。能分析本文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补写两例,内容合理即可。示例:结合段的“冰山与海水相碰,发出声音:真的对不起,我把你冻住了。我要把你送回南方”可以看出,因为冰山冻住了大鸟,想送它回南方,所以向南漂去。结合段的“可是,大鸟很快掉进了海水里。它好几天没吃东西,已经没有一丝力气”和段的“大鸟只好爬到冰山上。冰山猛烈撞击海浪,一些小鱼被海浪冲到了冰山上,大鸟有了食物,气力在一点一点地恢复”可以看出,大鸟被冻住的时间太久,没有力气起飞,所以还需要停留在冰山上,补充能量。结合段的“大鸟不肯飞走,日夜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重庆市 中考 语文 试题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