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pdf
《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卜居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体忠贞之性而见嫉妒,念谗佞之臣承君顺非而蒙富贵,己执忠正而身放弃,心迷意惑,不知所为,乃往至太卜之家,稽问神明,决之蓍鬼。卜己居世何所宜行,冀闻异策,以定嫌疑。故臼卜居也。(东 汉 王 逸 楚辞章句卜居序,有删节)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卜己居世何所宜行,冀闻异策,以定嫌疑。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朱之弼,字右君,顺天大兴人。顺治三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转工科都给事中。八年,疏言:“国家宜重名器。旧制,胥吏供役年久无过,予以议叙,选用佐贰。今户、兵等部书役别系职衔,非官非吏,有玷班行。此曹起自贫乏,
2、不数年家赞柜万,衣食奢侈。非舞文作奸,何以致此?请严察褫夺。”上期其言,并严饬行。又疏言:“国家章制大备,部臣实心任事,利自知举,弊自知革,今乃尽若事外,遇事至,才者不肯决,无才者不能决,稍重大即请会议。上下相诿,彼此相安。国家事安得不废,百姓安得不困?臣愚谓今日求治,首在择人。上面召诸大臣亲试才品,因能授任;复考其历事后兴利几何,除弊几何,定功罪,信赏罚,则法行而事举矣。”上纳之弼言,谕六部去怠忽旧习。世祖恶贪吏,命官得赃十两、役得赃一两,皆流彼。令既行,之弼疏论其不便,略谓:“自上谕宣传后,抚按所纠,必无大贪。何则?一经提问,有司无不图保身命,虽盈千累百,而及其结献,期不满十两而止。而今普
3、天之下,皆不取十两之有司,岂真出古循吏哉?良以令严则思遁,徒有名而无其实也。上但择一大贪者惩之,一大廉者奖之,则众贪惧、众廉奋矣。”上甚嘉之。会岁旱求言,与尚书王弘祚廷辨,卒从之弼议。康熙八年,疏言:“世祖严治贪官蠹役,特立严法,如非官役,不用此例。今不论有禄无禄,通用重典。贪蠹事发,被证畏同罪,刑讯不承,使大贪漏网。如逼抑出钱,倘非官役,许用旧律。”诏并如所请。十四年,以母丧去官。二十二年,会推湖北按察使,之弼举道员王垓,不当上意。以所举非材,吏部议降三级调用。寻卒。之弼内行修笃,事亲孝,与其弟之佐相友爱。之佐,顺治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历官侍读学士。严事之弼,虽白首,执子弟礼甚谨。(选 自
4、 清 史 稿 列 传五十,有删改)对于世祖惩治贪腐的法令,朱之弼认为“不便”的原因有哪些?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吴汉,字子颜,南阳人。韩鸿为使者,使持节,徇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曰: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禹日:“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鸯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上于是以汉为大将军。汉遂斩幽州牧苗曾,上以禹为知人。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目:“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遂鼓而进,贼
5、兵大破。北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吴汉兵守成都,公孙述将延岑遗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桑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目:“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封汉广平侯。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日:“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如此。疾笃,车
6、驾亲临,问所欲言。对日:“臣愚无所识知,唯愿慎无赦而已。”病亮,奏谥目:“有司议宜以为武。”诏特赐日忠侯。(节 选 自 东观汉记卷十)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陶渊明,或云潜,字元亮。济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中,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 著 五柳先生传 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用。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外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洋令吏种秫,日:“
7、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目:“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 归去来兮辞。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亦不能学也。颜延之与渊明有旧交,过济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簟无弦琴一张,每酒哆,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乎如此。(节选自萧统 昭明文选)文本二:陶侃
8、,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吴平,住家庐江之寻阳。侃早孤贫,为县吏。鄱阳孝廉范逵尝过侃,时仓卒.弓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鬓,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逵曰:“卿欲仕郡乎?侃 日:“欲之,困于无洋耳。”逵过庐江太守张夔,称美之。夔召为督邮,领机阳令。会刘弘为荆州刺史,将冬官,辟侃为南蛮长史,遣先向襄阳讨贼张昌,破之。弘既至,谓侃曰:“吾昔为羊公参军,谓吾其后当居身处。今相观察,必继老夫矣。”后以军功封东乡侯,邑千户。陈敏之乱,弘以侃为江夏太守。随郡内史扈怀回侃于弘日:“侃与敏有乡里之下,居大郡,统强兵,脱有异志,则荆州无东门矣。”弘曰:“侃之思能,吾得之已久,岂有是乎!”
9、侃潜闻之,遽遣子洪及兄子臻诣弘以自固。弘引为参军,资而遣之。侃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箍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扑。成和九年六月疾竺,薨于樊溪,时年七十六。(节 选 自 晋 书 陶侃传)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渊明少有高趣 与 虽趣舍万殊”(兰亭集序)两句中的“趣”字含义不同。B.“自解归”与“天下归心”(短歌行)两句中的“归”字含义不同。C.“执事者闻之”与“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执事”字含义相同。D.“公田悉令吏种秫”与“悉如外人”(桃花源记)两句中的“悉”字含义相同。5.下列对
10、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亦不能致也”与“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两句中的“食”字含义相同。B.“延之临去”与“临表涕零”(出师表)两句中的“临”字含义相同。C.“而蓄无弦琴一张”与“鸡豚狗彘之畜”(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畜”字含义不同。D.“每酒适”与“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两句中的 适”字含义不同。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真率如此”与“率赂秦耶”(六国论)两句中的“率”字含义不同。B.“徙家庐江之寻阳”与“迁徙之也”(过秦论)两句中的“徙”字含义不同。C.“时仓卒无以待宾”与“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两句中的“无
11、以”字含义相同。D.“无津耳”与“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两句中的“津”字含义相同。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之官”与“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两句中的 之”字含义不同。B.“随郡内史扈怀间侃于弘曰 与“道芷阳间行”(鸿门宴)两句中的“间”字含义不同。C.“侃与敏有乡里之旧”与“却是旧时的相识”(声声慢)两句中的“旧”字含义相同。D.“咸和九年六月疾笃”与“而刘病日笃”(陈情表)两句中的“笃”字含义相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士文伯让之,目:“以
12、呼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自请命。”对日:“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熬所必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丕回而未得见区不获闻令木初见时。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其榆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侨(子产,名侨)闻冬令之为盟主也,宫室卑犀,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坊人以时埃馆宫室;诸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
13、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今铜鞋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枣入,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而天厉不戒。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姮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文伯复命。赵文子曰:“信。我实不德,而以泰人之姮以赢诸侯,是吾罪也。”使土文伯谢不敏焉。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节选自 左 传 襄公三十一年)文本二:我思古人,伊郑之侨。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或谓子产:“毁多格则止。”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川不可防
14、,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节选自韩愈 子产不毁乡校颂)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间/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B.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间/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C.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间/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D.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间/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9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敝邑之为盟主”和“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敝”含义不同。B.文公,指晋国国君重耳。“文”是其年号,公 是先秦时期诸侯的通称。C.隶人,古代称因罪没入官为奴隶、从事劳役的人。文中指职位低贱的官吏。D.乡校,指西周春秋时设在乡的学校,也是国人议论政治的地方。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国因为丧事,没有接见郑国国君,并且用狭小的屋子接待,这实际上是对郑国的怠慢,甚至侮辱。B.子产面对士文伯的责难,强调晋过去对诸侯礼遇周到,而现在傲慢拖延,己方为保护礼品,不得己毁坏围墙。C.子产的话使赵文子产生了
16、很大触动,赵文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道歉,并答应了子产把围墙修好了再走的请求。D.对于民众的意见,子产认为,不能害怕言论,也不能堵塞言论,对的就采纳,不对的就防止,是好是坏,先观察一下。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2)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12.子产的内外政策各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三、小阅读-课外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先生讳复,字明复,姓孙氏,晋州平阳人也。少举进士不中,退居泰山之阳,学 春秋,著 尊王发微。鲁多学者,其尤贤而有道者石介。自介而下,皆以弟子事之。先生年逾四十,家
17、贫不娶,李丞相迪将以其弟之女妻之。孔给事道辅为人刚直严重,不妄与人,闻先生之风,就见之。介执杖屣侍左右,先生坐则立,升降拜则扶之,及其往谢也亦然。鲁人既素高此两人,由是始识师弟子之礼,莫不叹嗟之,而李丞相、孔给事亦以此见称于士大夫。其后介为学官,语于朝日:“先生非隐者也,欲仕而未得其方也。”庆历二年,枢密副使范仲淹、资政殿学士富弼言其道德经术宜在朝廷,召拜校书郎、国子监直讲。尝召见迩英阁说诗,将以为侍讲,而嫉之者言其讲说多异先儒,遂止。七年,徐州人孔直温以狂谋捕治,索其家,得诗,有先生姓名,坐贬监处州商税。翰林学士赵概等十余人上言:“孙某行为世法,经为人师,不宜弃之远方。”乃复为国子监直讲。居
18、三岁,以嘉祐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以疾卒于家,享年六十有六,官至殿中丞。先 生 治 春秋,不惑传注,不为曲说以乱经。其言简易,明于诸侯、大夫功罪,以考时之盛衰,而推见王道之治乱,得于经之本义为多。方其病时,枢密使韩琦言之天子,选书吏,给纸笔,命其门人祖无择就其家,得其书十有五篇,录之藏于秘阁。(选 自 唐宋八大家文钞)张孝先口:“传道授业必有师,古之学者莫不然,而后世鲜有行之者。洙酒以下,伊洛盛矣。二程之吟风,游杨之立雪,师弟子之义,至今犹令人景慕。乃余观孙明复隐居泰山,石介师礼事之。宾客至,介侍立执杖屣甚恭谨。鲁人皆嗟叹,谓乃今复见师弟子礼。此在周、程未起时,亦宋朝道学之盛有开必先耶!余感古道而识
19、于此。”(选 自 唐宋八大家文钞)【注】游杨:游”指游酢,杨”指杨时,均为北宋著名理学家。张孝先对这篇文章作了评注,请简要概括评注的内容。参考答案:1.占卜自己生活在世间应该做什么,希望听到不同的意见,来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解 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卜”,占 卜;居世”,处于世间;“宜”,适 宜,应该:“冀”,希望;“异策”,不同意见;“定”,解 决;“嫌疑”,疑 惑。参考译文:卜居是屈原创作的,屈原表现出忠诚正直的本性却遭受嫉妒,考虑到阿谀奉承奸邪狡诈的大臣迎合君王是非不分却获得富贵,自己坚守忠诚正直却不得重用,内心很是迷惑不解,不知道究竟应该怎么做,于是前往
20、太卜之家,考查追问神明,让蓍草和龟甲来做个判决。占卜自己生活在世间应该做什么,希望听到不同的意见,来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所以取名为 卜居。2.法令过于严苛;贪官对应“十两”规定逃避处罚;法令流于有名无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由“命官得赃十两、役得赃一两,皆流徙”“良以令严”可知,世祖下令如果官员贪赃十两银子,役卒贪赃一两银子,都要流放,朱之弼认为这一法令太过严苛。由“一经提问,有司无不图保身命,虽盈千累百,而及其结激,期不满十两而止”“则思遁”可知,因为世祖“十两”的处罚规定,官员会对应这一规定来逃避处罚。由“徒有名而无其实也”可 知,朱之弼认为这一法令会流于有
21、名无实。参考译文:朱之弼,字右君,顺天大兴人。顺治三年考中进士,授予礼科给事中,后转任工科都给事中。顺治八年,他上疏说:“国家应该重视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官府小吏工作时间长了如果没有过失,就给予核议奖励,选择任用为副职。现在户部、兵部等部管办文书的属吏是另外的职位和头衔,不属于正常的官吏,玷污混乱了正常的官阶班列行次。这些人从贫穷匮乏人家起步,不几年就有万贯家财,衣服食物豪奢侈靡。如果不是玩弄文字做乱法的事,凭什么到这种地步?请朝廷严格考察依法剥夺他们的官职。”皇上认为他的建议正确,并且严格要求官员使他们行为谨严合礼。答 案 第1页,共9页他又上疏说:“如果国家规章制度非常完备了,各部大臣就会
22、认真做事,自己知道兴办善政革除弊端。现在却好像都置身事外,遇到事情了,有才干的不肯决断,没有才干的不能决断,稍微重大的事情就请求聚合众人商议。上下级互相推诿,各自安好。这样,国家的事情怎么能不被废弃,老百姓怎么能不受困窘?我愚笨地认为现在要想国家安定,首先在于选用人才。皇上您当面召集各位大臣亲自考察他们的才干品级,根据能力授职任命;再考察他们任职后兴办了多少有利的事,革除了多少弊端,确定功劳和罪过,彰明奖赏和处罚,那就会法令可以施行事情可以成功了。”皇上采纳了朱之弼的建议,告诉六部革除原来怠惰玩忽的作风。世祖憎恶贪腐,下令如果官员贪赃十两银子,役卒贪赃一两银子,都要流放。法令颁发以后,朱之弼上
23、疏议论它不合适,大致说:“自从皇上这个法令宣布传达后,巡抚和巡按所稽查的,一定不会再有大的贪官了。为什么呢?一旦被提审查问,官员没有不尽力保全身家性命的,即使贪污了千百两,等到他结案定罪的时候,也一定期望贪污不足十两才罢休。现在普天之下,都是连十两银子都不贪污的官员,难道真的都超过古代那样的清廉官吏吗?实在是因为法令太严苛了人心就想逃避,法令也就只有名无实了。皇上只要选择一个大的贪官惩罚他,选择一个大的清官奖励他,那么那些贪官就会惧怕,那些清官就会振奋了。”皇上非常赞赏他。适逢这一年大旱朝廷征求建议,朱之弼跟尚书王弘祚在朝廷上论辩,朝廷最终采纳了朱之弼的建议。康熙八年,他上疏说:“世祖严厉惩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专项 训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