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核心知识点提升--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pdf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核心知识点提升--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核心知识点提升--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pdf(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5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实验目的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定律。二、实验原理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相碰的两物体的质量如、帆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V I U 2、V l V2,算出碰撞前的动量 V I 2 V 2及碰撞后的动量p =Z l V l +mzvi,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相等。三、实验器材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方案二:利用长木板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方案三:利用斜槽滚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斜槽、小球(两个)、天平、复
2、写纸、白纸等。四、实验过程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 .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2 .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如图所示。一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改变滑块质量;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方案二:利用长木板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 质 量:用天平测出两小车的质量。2 .安装: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如图所示。3.实验:接通电源,让小车A运动,小车3静止,两车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小车连接成
3、一个整体运动。A Y4.测速度:通过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及时间,由丫=岩算出速度。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方案三:利用斜槽滚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2.安装:安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底端水平。入射小球被撞小球 /白纸7 x /J/皿/贪写/3.铺纸: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且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4.放球找点:不放被撞小球,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固定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P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5.
4、碰撞找点:把被撞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次。用步骤4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撞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如图所示。?6.验证:连接O N,测量线段OP、OM、ON的长度。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m-OP=m OM+m2-ON,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7.整理:将实验器材放回原处。五、数据处理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滑块速度的测量:v=岩,式中心 为滑块挡光片的宽度(仪器说明书上给出,也可直接测量),加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2.验证的表达式:m iv i+m 2 V
5、2=m iv/+m 2 V 2ro方案二:利用长木板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 .小车速度的测量:v=詈,式中A r 是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可用刻度尺测量,加为小车 经 过 的 时 间,可由打点间隔算出。2 .验证的表达式:m iv i+m 2 V 2=m iv i,+m 2V 2,o方案三:利用斜槽滚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验证的表达式:“0 P=加1gM+tm-ON。六、误差分析1 .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装置本身。(1)碰撞不是一维。(2)实验不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如气垫导轨不水平,用长木板实验时没有平衡摩擦力,两球不等大。2.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质量如、加 2 和碰撞前后速度(或水平射程
6、)的测量。七、注意事项1 .前提条件: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和“正碰”。2.方案提醒(1)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验证,调整气垫导轨时,应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2)若利用两小车相碰进行验证,要注意平衡摩擦力。(3)若利用平抛运动规律进行验证: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选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实验过程中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终保持不变。3 .探 究 结 论:寻 找 的 不 变 量 必 须 在 各 种 碰 撞 情 况 下 都 不 变。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例题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滑块A和 B 相碰
7、的端面上装上弹助 光 电 门 来 检 验 气 垫 导 轨 是 否 水 平 的 方 法 是.(2)为了研究两滑块所组成的系统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两种情况下的动量关系,实验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将滑块A置于光电门1的左侧,滑 块8静置于两光电门间的某一适当位 置.给A一个向右的初速度,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为加”A与8碰撞后又分开,滑 块A再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为加2,滑 块B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第二次:在两弹性碰撞架的前端贴上双面胶,同样让滑块A置于光电门1的左侧,滑 块8静置于两光电门间的某一适当位置.给A一个向右的初速度,通过光 电 门1的时间为A M,A与8碰撞后粘连在一起,滑 块B通过光
8、电门2的时间为为完成该实验,还 必 须 测 量 的 物 理 量 有(填 选 项 前 的 字 母).A.挡光片的宽度”B.滑块A的总质量C.滑 块B的总质量加2D.光 电 门1到光电门2的距离L(3)在第二次实验中若滑块A和8在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则应该满足的表达式 为(用 已 知 量 和 测 量 量 表 示).(4)在第一次实验中若滑块A和8在碰撞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应该满足的表达 式 为(用 已 知 量 和 测 量 量 表 示).【答案】(1)使其中一个滑块在导轨上运动,看滑块经过两光电门的时间是否相等,若相等,则导轨水平(2)BC (3)如左=(+加2)表(4)?|()2 =?1(=)
9、2 +侬(土)2【解析】(1)使其中一个滑块在导轨上运动,看滑块经过两光电门的时间是否相等,若相等,则导轨水平.(2)本实验需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所以在实验中必须要测量质量和速度,速度可以根据光电门的挡光时间求解,而质量通过天平测出,同时,挡光片的宽度可以消去,所以不需要测量挡光片的宽度,故选B、C.(3)在第二次实验中,碰撞后A、8速度相同,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0=(如+im)V2,根据速度公式可知v i=S,丫 2=,代入则有:加 2)/7.(4)在第一次实验中,碰撞前A的速度为丫。=看,碰撞后A的速度为巾=&,B的速度为丫8=悬,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品 1 话=571 1M2+品 2
10、/,代入则有:加 点 2f送 产+阳 2(*N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上方沿斜面向下推一下滑块4 滑块A匀速通过光电门甲,与静止在两光电门间的滑块8相碰,碰后滑块A、B 先后通过光电门乙,采集相关数据进行验证.(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遮光片光电门甲冰也由滑点哼光片光电门乙(1)下 列 所 列 物 理 量 哪 些 是 必 须 测 量 的.A.滑块A的质量初 八,滑块8的质量MBB.遮光片的宽度d(滑块A与滑块3上遮光片宽度相等)C.本地的重力加速度g D.滑块A、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E.滑块A、8上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滑块A、8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网、质量,加、m
11、 i i,要完成本实验,它们 需 要 满 足 的 条 件 是.A.人4小 msmBB.C.D.mAmBmAmB(3)实验时,要先调节斜面的倾角,应该如何调节(4)若光电门甲的读数为九,光电门乙先后两次的读数为/2、/3,用题目中给定的物 理 量 符 号 写 出 动 量 守 恒 的 表 达 式.【答案】(1)AE(2)C(3)滑块下滑通过两光电门所用时间相等(4)詈=管,ms+五【解析】(1)本实验中要验证两滑块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需要验证m A=m A+m ff,4 可约去,以甲 以 乙 tB乙故选A、E.(2)由于滑块A 匀速通过光电门甲,则有mgsin 6=?gcos。,即=tan。要验
12、证两滑块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需要滑块B 也满足/ngsin 6=?gcos 0即 =tan 0所以有又因为碰撞后两滑块先后通过光电门乙,所以A 的质量大于8 的质量,故 C 正确.(3)实验过程要求两滑块匀速运动,所以调整斜面的倾角,当滑块下滑通过两光电门所用时间相等时,表示滑块在斜面上做匀速运动.111(4)由第问解析可得两滑块碰撞前后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m汨=7 瓶+如后.G 国送2利用图示的实验装置对碰撞过程进行研究。让质量为町的滑块A与质量为%的静止滑块B 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比较碰撞后A 和 B 的速度大小匕和匕,进而分析碰撞过程是否为弹性碰撞。完成下列填空:(2
13、)测得两滑块的质量分别为0.510kg和0.304kg。要使碰撞后两滑块运动方向相反,应选取质量为 kg的滑块作为A;(3)调节B的位置,使得A与B接触时,A的左端到左边挡板的距离M与B的右端到右边挡板的距离外相等;(4)使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气垫导轨运动,并与B碰撞,分别用传感器记录A和B从碰撞时刻开始到各自撞到挡板所用的时间。和4 ;(5)将B放回到碰撞前的位置,改变A的初速度大小,重复步骤(4)。多次测量的结果如下表所示;12345tjs0.4 9 0.6 7 1.0 1 1.2 2 1.3 9t2/s0.1 5 0.2 1 0.3 3 0.4 0 0.4 6k=匕V20.3 10.3 3
14、 0.3 3 0.3 3(6)表 中 的 匕=(保留2位有效数字);(7)1的 平 均 值 为;(保留2位有效数字)(8)理论研究表明,对本实验的碰撞过程,是否为弹性碰撞可由力判断。若两滑块的碰撞为弹性碰撞,则“2个的 理 论 表 达 式 为 (用町和网表示),本 实 验 中 其 值 为 (保留2位有效数字),若该值与(7)中结果间的差别在允许范围内,则可认为滑块A与滑块B在导轨上的碰撞为弹性碰撞。【答案】0.3 0 4 0.3 1 0.3 2 右 0.3 4【解析】(2)川应该用质量较小的滑块碰撞质量较大的滑块,碰后运动方向相反,故选0.3 0 4 k g的滑块作为A o(6)2 由于两段位
15、移大小相等,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吟=黑 3 1 (7)平均值为万a+O R+a f+t U H C U/sz(8)4 弹性碰撞时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可得班%=一 州 匕+/彩=g町片+;啊4 联立解得”代入数据可得五=0.34v2 QQGG研究斜槽末端小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例题2.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两个半径相同的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1)关于本实验,下 列 说 法 中 正 确 的 是.A.同一组实验中,入射小球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B.轨道倾斜部分必须光滑C.轨道末端必须水平(2)图甲中。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竖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小球多次从斜轨上的位置S 由静止释放,
16、通过白纸和复写纸找到其平均落点的位置(A、8、C 三点中的某个点),然后,把被碰小球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末端,仍将入射小球从斜轨上的位置S 由静止释放,与被碰小球相碰,并多次重复该操作,用同样的方法找到两小球碰后平均落点的位置(A、B、C 三点中剩下的两个点).实验中需 要 测 量 的 有.A.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 21、加 2B.入射小球开始的释放高度。C.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D.两球相碰前后的平抛射程OB、QA、OC(3)某同学在做上述实验时,测得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关系为向=2机 2,两小球在记录纸上留下三处落点痕迹如图乙所示,他将米尺的零刻线与。点对齐,测量出。点到三处平均
17、落地点的距离分别为OA、OB.OC该同学通过测量和计算发现,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两小球在碰撞前后动量是守恒的.该 同 学 要 验 证 的 关 系 式 为 若 进 一 步 研 究 该 碰 撞 是 否 为 弹 性 碰 撞,需 要 判 断 关 系 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是否成立.【答案】(1)AC(2)AD(3)2(。-0 4)=。8 O C+O A=O B【解析】(1)本实验只要确保轨道末端水平,从而确保小球离开轨道后做的是平抛运动即可,并不需要轨道光滑;另一方面,要确保放上被碰小球后,入射小球的碰前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故要求从
18、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入射小球,故选A、C.(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必须测量质量和速度,由于入射小球、被碰小球离开轨道后的运动都是平抛运动,且平抛的竖直位移相同,故由x=A栏 可 知,小球的水平位移工8 皿,故可用水平位移的大小关系表示速度的大小关系,因此不需要测量”及入射小球开始的释放高度小只要保持不变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测量出来,故选A、D.(3)由题图乙可知,QA=17.60 cm,08=25.00 cm,OC=30.00 cm,代入质量关系,.可知加|。8为 1,。4+加 2。(7但是 m OC m OA-mi-OB故 OC才是入射小球碰前速度对应的水平位移.由动量守恒得1 ,。C=加-m2
19、-OB根据如=2加 2解得 2(0。-04)=08验证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则可以验证;如也2V 22即 m-OC2=m-OA2+m2-OB2变形得 m-OC2m-OA2=m2 OB2根据 m =2ni2贝 lj有 2(OC-OA)(OC+OA)=OB2解得 O C+O A =OB.Gz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两球的质量和半径都一样大B.多次将A 球从不同的高度释放C.保证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D.减小斜槽对小球A 的摩擦(2)图乙是B 球的落点痕迹,刻度尺的“0”刻线与。点重合,可以测出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为 cm;(3)本次实验必须进行测量
20、的是 oA.水平槽上未放8 球时,A 球的落点位置到。点的水平距离B.A球与8 球碰撞后,A球和8 球的落点位置到。点的水平距离C.A 球与B 球下落的时间D.A球和8 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答案】C(2)64.45(3)ABD【解析】(1)为防止碰撞后入射球反弹,入射球的质量应大于被碰球的质量,故 A 错误;为使球到达轨道末端时的速度相等,应多次将A球从同一的高度释放,故 B错误;为使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保证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故 C 正确;斜槽对小球的摩擦对实验没有影响,不需要减小斜槽对小球A 的摩擦,故 D 错误。(2)碰撞后8 球的水平射程落点如题图所示,取所有落点中靠近中
21、间的点读数,即 可 取 一 个最小的圆的圆心,约为64.45 cm;(3)根据实验原理可得/?M V O =WAVl+mBV2又因下落时间相同,即可求得mA OP=HIA O M+IUBON可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A 球的落地点到。点的距离OP,A球与B球碰撞后,A、B两球落点到0点的距离0 M和O N,需要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不需要测量水平槽离地面的高度或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故选A B D o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入射球和靶球的半径相同,质量分别为如、m2,平放于地面的记录纸上铺有复写纸。实验时先使入射球从斜槽上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复写纸上,
22、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再把靶球放在水平槽末端,让入射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靶球碰撞后继续向前运动落到复写纸上,重复操作多次。最终记录纸上得到的落点痕迹如图乙所示。0 P_Q R-0 P Q R甲 乙 (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A.需要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小球的直径B.应使机1 加2C.实验中记录纸的位置可以移动D.斜槽要固定好,末端切线不需要调节水平(2)按照本实验方法,该同学确定了落地点的平均位置P、Q、R,并测出了O P、PQ.Q R间的距离分别为为、X 2、后,则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答案】(1)B (2)/l(X l+x 2)=7 1 X l+,2(X 1+北+%3)
23、【解析】(1)本实验中两小球的直径相同即可,不需要测量小球的直径,故A错误;要碰后入射球不反弹,则入射球的质量大于靶球的质量,即”加2,故B正确;实验中记录纸上铺复写纸的目的是描绘落点的位置,复写纸的位置可以移动,记录纸的位置不可以移动,故C错误;斜槽要固定好,末端切线需要调节水平,才能使小球做平抛运动,故D错误。(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Z?7 1 V O =/?Z|V 1 4-O T 2 V 2则 m vot=mi vi t+mivit即m O Q=m O P+m 2 O R用题中测量的量表示为?【(羽+2)=?1团+m2(幻+X 2+X 3)o探索创新实验例 题3.如图为验证动量守
24、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选取两个半径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按下面步骤进行实验:安装实验装置,将斜槽A 8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切线水平,再将一斜面3 C连接在斜槽末端;先不放小球2 2,让小球如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标记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P-,将小球m i放在斜槽末端B处,仍让小球m i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两球发生碰撞,分别标记小球加、迫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8的 距 离.图 中M、P、N点是实验过程中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三个落点位置,从M、P、N到8点的距离分别为/、SP、SM依据上述实验步骤,请回答下面问题:两小球的质量m i、m2应满足mi
25、 m2(填写或“(2)M N(3)加|/=“#+加2 4 (4)加i sp m SM+miSN【解析】(1)为了防止入射球碰撞后反弹,一定要保证入射球的质量大于被碰球的质量,故(2)碰撞前,小球”落在题图中的尸点,由于”“2 2,当小球如与/2 发生碰撞后,如的落点是题图中M 点,小的落点是题图中N 点;(3)设碰前小球如的水平初速度为力,当小球o n 与加2 发生碰撞后,小 球?1 落到 M 点,设其水平速度为“,加2 的落点是N 点,设其水平速度为4,斜 面 8 c与水平面的倾角为a,由平抛运动规律得$si na=;g 产,s”c osa =v*,解 得 W=保 警,同 理 可 得/=传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物理 一轮 复习 核心 知识点 提升 实验 验证 动量 守恒定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