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地球上的大气-五年(2018-2022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pdf
《专题03地球上的大气-五年(2018-2022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3地球上的大气-五年(2018-2022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pdf(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 年(2018-2022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与 题0 3地减上的丈七(2022年高考真题U(2 0 2 2 年全国乙卷)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9 1 1 题。9.(风向标的认知)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氢气球,观测它在1 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漂,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A.1 时 B.7 时 C.1 3 时 D.1 9 时1 0 .(热力环流)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1 1 .(热力环流)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A.北高南低,梯度大 B.北高南低,梯度
2、小C.南高北低,梯度大 D.南高北低,梯度小【答案】9.C 1 0.D 1 1.B【解析】9.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故释放气球后气球在垂直方向上会上漂,在水平方向上会受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影响,先向北漂,故当时风向为偏南风,受偏南风的影响飘向北,随着海拔的上升,再转向西南,故随后应受东北风的影响飘向西南,由图可知,1 3 时该地近地面吹片南风,随着海拔的上升吹东北风。故 C正确,1 时、7时、1 9 时和该风向不对应,故 ABD错误,故答案选C。1 0.由热力环流的原理可知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根据海陆风形成的原理,对图进行分析,夜间到清晨陆地气温低,应该为高压,此时近地面风向整体自
3、北向南,说明陆地偏北。下午气温较高时,近地面风从东、南方向吹来。此时陆地升温快为低压。水体气温低为高压,近地面风从水体吹向陆地即从东、南方向吹向陆地。综上所述,故推断陆地总体在水体的西北方向。故 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1 1.材料中显示该地某日海陆风明显,说明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梯度较弱,如果气压梯度较强,则当地盛行风强于海陆风,则海陆风不明显,海拔越高受地面的海陆热力性质影响越小,受当地一般的盛行风影响大,由图知在高空500m处偏北风实力强,故当地气压场为北高南低。故 B 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2022年湖南卷)根据关键区域(虚线框内)风场辐合情况,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可分为
4、三类。下图示意三类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及其850百帕等压面上24mzs的风场。据此完成9 10题。9.(常见天气系统、准静止锋判读)与北风辐合型相比,南风辐合型关键区域降水更多。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雨区范围更大 B.冷空气势力更强C.水汽量更充足 D.地形阻挡更明显10.(常见天气系统、准静止锋判读)受南北风辐合型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的影响,广东省北部地区()A.低温雨雪频发 B.土壤侵蚀加剧 C.河流入汛提前 D.昼夜温差增大【答案】9.C 10.B【解析】9.读图可知,北风辐合型气流来自陆地,而南风辐合型气流主要来自海洋,因此气流带来的水汽差异明显,后者带来的水汽更充足,因此关健区域降水更
5、多,C 符合题意;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与雨区范围大小无关,排除A;图中可以看出,与北风辐合型相比,南风辐合型在关键区域以偏南风为主,冷空气势力并不强,排 除 B;当地地形并不会有短时间的变化,因此排除D。故选C。10.受南北风辐合型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的影响,广东省北部地区会出现降雨天气,雨水到达地表形成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对土壤具有明显侵蚀作用,因此土壤侵蚀加剧,B 符合题意;图中显示,该类型锋面在广东北部以偏南风为主,相对比较温暖,因此当地出现低温雨雪的频率并不高,排除A;当地河流一般在春末夏初入汛,而此类锋面出现在冬季,降水强度和持续时期有限,
6、因此使河流入汛提前的可能性不大,排除 C;受锋面影响,广东省北部地区会出现阴雨天气,云层加厚,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增强,因此昼夜温差会减小,排除D。故选B。(2022年新高考广东卷)汞是一种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南岭周边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分布区。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某山顶附近监测得知,该地大气汞含量日变化明显,最高值在午后出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高且变幅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导致该地大气汞含量在午后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午后()对流雨多发谷风环流较强植被蒸腾较弱地面蒸发旺盛A.B.C.D.6.【常见天气系统】该地秋冬季比夏春季
7、大气汞含量变幅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A.土壤汞排放量更多 B.南下冷空气更频繁C.准静止锋更加强盛 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答案】5.C 6.B【解析】5.汞在常温常压下易挥发,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正午气温最高,蒸发最强;山顶与山谷温差大,同水平高度气压差异大,谷风最强,将山谷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含有汞的废气带到山顶,大气汞含量最大。故正确:汞不溶于水,与对流雨无关,午后气温最高,植物的蒸腾作用强。故错误。故答案选C。6.土壤汞排放不会因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秋冬季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变化幅度增大,导致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加工过程中汞的蒸发变化幅度大,故B正确;南岭在春季准静止锋更加强盛,
8、故C错误;植被的覆盖度与汞含量变幅大没有多大关系,D错误。故答案选B。(2022年新高考广东卷)某研究统计了 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0020-40 40-80 8 0-1 2 0 1 2 0-160 150-2009.【气压带和风带】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盛行西风带东北信风带A.B.C.D.10.【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冬季甲区域的超强气旋比乙区域多发,从洋流的影响考虑
9、,是 因 为 甲 区 域()A.寒流的范围更广B.离岸流规模更大 C.暖流的势力更强 D.沿岸上升流更盛【答案】9.A 10.C【解析】9.从图中超强气旋总频率空间分布图中可以看到,在北大西洋中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出现在6(FN7(TN之间。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6(TN到北极圈附近,与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接近,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回归线与30度附近,并不在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附近,错误。极地东风带与盛行西风带分别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两侧,与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较为接近,正确。东北信风带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位置差异明显,错误。正确,故选A。1 0.甲区域与乙区域均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10、此处的洋流,甲为北大西洋暖流,乙为北太平洋暖流。二者皆为暖流与寒流并无关联,A选项错误。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太平洋暖流,从成因来看均属风海流,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显著,与离岸流、上升补偿流并无关联,B、D选项错误。墨西哥湾圆弧状的陆地轮廓对于墨西哥湾暖流的阻挡较小,墨西哥湾暖流顺着北美大陆南侧往东流动,直接进入广阔的大西洋海域,墨西哥湾暖流推动加上盛行西风的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甲区域暖流更强,C选项正确。故选C。(2022年6月浙江卷”地球上的大气】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某季节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分布图,甲、乙、丙为该地三个不同高程面,完成下面小题。24.【大气的垂直分层】能正确反映上图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分布
11、的地点位于()A.春季的低纬度 B.夏季的中纬度C.秋季的中纬度 D.冬季的高纬度25.【大气的垂直分层】最接近该地甲、乙、丙三个高程面上风向、风速的是()A.A/tA t【解析】2 4.由图可知,自近地面到高空,纬向风速先变大,到对流层顶后达到最大,然后风速再变小,之后随高度增加,风速再变大,且风向有明显变化。对流层厚度在低纬度地区最大,约 为 1 7-1 8 千米,由第1 题图可知,春季的低纬度(0-3 0。),风速为()处与上图不符且2 0 千米以下随海拔增加,风速先变大后变小,与上图不符,A错误;夏季的中纬度(3 0-6 0。),随海拔升高,风速先变大,再变小,等于。后,风速为负值,表
12、示改变了风向,与上图相符,B正确;秋季的中纬度和冬季的高纬度,随海拔升高,风速的数值一直为正值,与上图不符,C D错误。故选B。2 5.由题干图可知,由甲到乙到丙,风速在减小,但风向变化不明显,A图中丙为北风,D图中丙为南风,均没有明显的纬向风速,B图中三地风向差异大,ABD错误;C 图中三地风向差异小,为西南风,最接近题干中图的情况,C 正确。故选C。(2 0 2 2 年 1 月浙江卷)下图为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箭头表示甲地风向及受力情况。完成下面小题。1 5.【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大气的水平运动】表示摩擦力的箭头是()A.a B.b C.c D.d1 6.【常见天气系统】乙天气系统
13、的气流运动方向是()顺 时 针 逆 时 针 上 升 下 沉A.B.C.D.【答案】1 5.D 1 6.A【解析】1 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 垂直于等压线切线,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b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差约3 0。,由高压指向低压,为风向;c 垂直于风向,应为地转偏向力:d 与风向相反,应为摩擦力。表示摩擦力的箭头是d,D正确,ABC 错误。所以选D。1 6.根据上题分析可知,a 为水平气压梯度力,乙为低压中心,垂直方向上为上升气流,正确,错误;根据上题分析可知,c 为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则该地位于南半球,乙水平方向气流为顺时针辐合,正确,错误。所以选A。(2 0 2 2 年 1 月浙江卷)【冷
14、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大气散射辐射日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2 4 .有关该城市大气散射辐射强弱的叙述,正确的是()夏季大于冬季郊区大于城区冬季大于夏季城区大于郊区A.B.C.D.2 5 .下列现象与大气散射作用密切相关的是()晴天天空多呈蔚蓝色 朝霞和晚霞往往呈红色深秋晴天夜里多霜冻 雪后天晴阳光特别耀眼A.B.C.D.【答案】2 4.B 2 5.A【解析】2 4.据材料可知,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又据图可知,北京时间1 2-1 4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大气散射辐射强,说明大气散射辐射与正午太阳高度正相关,故
15、大气散射辐射夏季大于冬季,正确,错误;又据图可知,阴天云层厚,大气透明度低,大气散射辐射强,说明大气散射辐射与大气透明度反相关,城区比郊区污染较严重,大气透明度低,大气散射辐射城区大于郊区,故错误,正确。综合起来正确,故 A、C、D错误,B正确;故选B。2 5.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正确;日出和日落的时候,太阳光要穿过较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波长较短的蓝光、青光、紫光大部分已被上层大气散射掉了,到达近地面大气时主要只有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黄光了,故朝霞和晚霞往往呈红色,正确;秋冬季节出现霜冻,与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有关,与大
16、气散射无关,错误;雪后天晴阳光特别耀眼是因为云层少,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吸收作用少,不只是散射作用,错误。综合起来,正确,B、C、D错误,A正确;故选A。(2 0 2 2 年全国甲卷)3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 0 0 2 年 4 1 0 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 0 月 2 2 2 3 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 0 月 2 3 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1)(沙尘暴形成原因)推测当年4 1 0 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2)(常见天气系统判读)在
17、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 出 1 0 月 2 3 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3)(常见天气系统判读)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 0 月 2 2 2 3 日风向、气温的变化。(4)(自然灾害)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答案】(1)表现:降水少,气候异常干旱。作用:干旱导致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增多,易形成沙尘源,为沙尘暴提供物质基础;前期干旱少雨,使春季气温回升快,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为沙尘暴提供动力条件。(2)丙;丙位于高压中心及沙漠东侧,以偏西风为,且风力较大,沙尘主要吹向丙地。(3)风向变化:从偏北风转为西南风;气温变化:气温
18、降低,温差变小。(4)观点: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灾害,在一定范围内,可对沙尘暴进行干预,控制沙尘暴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减轻对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言之有理即可)观点:不应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物质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干预沙尘暴会引起自然系统的连锁反应,甚至引发其他生态灾难。(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材料中提及2 0 0 2 年 4月 到 1 0 月,澳大利亚大部分气候严重异常。由于该时段当地主要属于冬、春季节,受副高或信风控制,澳大利亚这段时间处于旱季,其主要表现可能为降水偏少,会导致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出现异常干旱的情况。作用
19、:2 0 0 2 年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出现异常干旱现象,加剧了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增多,为沙尘暴和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物质基础。前期干旱少雨,春季天气变暖,气温回升,为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背景,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是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为沙尘暴提供动力条件。(2)从图中可以看到甲地受高气压控制,乙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两地均以晴朗天气为主,且等压线较为稀疏,风力较小:丁地距离沙漠较远,且丁地西侧有高大山脉阻挡,很难发生沙尘天气:内地等压线较为密集,风力较大,同时丙地西部为沙漠,靠近沙源地,同时丙地为偏西风,便于把西部沙漠地区的沙尘带至此处,
20、利于沙尘运动。(3)此次沙尘暴受锋面影响较为显著,受锋面西部高压的影响,图中槽线不断由西向东移动。从图中可以看到丙地位于锋后,锋前为偏北风,来自低纬,属于暖性气流,锋后为西南风,来自高纬,属于冷性气流。故沙尘暴所经过的地区,其风向由偏北风转为西南风,同时也是冷气团取代暖气团的过程,伴随着气温下降:由于大气中尘埃较多,致使白天削弱作用增强,气温较低,夜间保温作用增强,使得全天温差变小。(4)观点:人类应干预沙尘暴;理由:毕竟沙尘暴是自然灾害。沙尘暴致使能见度下降,且大量的尘埃降落在农业农作物上,导致农业减产,影响农业生产,同时受沙尘暴影响,大气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沙尘增多导致环境污染加重,干扰
21、正常人类生活。通过对沙源地地区的环境改良,可以有效的减少沙尘暴的发生。通过对沙化土地进行治理,可以大幅度降低沙尘暴暴发的频度和强度,进而能够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毕竟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观点:不应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灭绝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2 0 2 2 年全国乙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
22、,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1.8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下图显 示 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站监测的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1)分别指出冰盖消融导致的海平面、消融区陆面的垂直变化,并说明两者共同导致的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2)根据地理位置,分析甲站陆面垂直变化的原因。(3)说明导致乙站所在区域海岸线变
23、化的主要人为影响方式。(4)分析甲站区域与乙站区域海岸线水平变化的方向和幅度的差异。【答案】(1)海平面上升,消融区陆面上升。冰盖消融期,海平面上升幅度超过陆面上升幅度,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进;冰盖消融后,陆面上升幅度超过海平面上升幅度,海岸线向海洋方向退缩。(2)甲地位于基岩海岸,冰盖覆盖时,岩层受压导致陆面下沉,冰盖消融后,岩层承压减轻,岩层形变缓慢恢复,使得陆面上升;甲站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运动导致甲站陆面抬升。(3)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暖,加速冰川消融和海水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密西西比河流域内水利设施拦水拦沙,导致河口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向陆地推进。(4)甲站区域位于太平洋北岸
24、,海平面下降,海岸线向南移动,由于基岩海岸陡峭,海岸线在水平方向上变化幅度较小;乙站区域南侧临海,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向北移动,由于三角洲地势平缓,在水平方向上变化幅度较大。【解析】(1)先指出海平面和消融区陆面的垂直变化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冰盖消融,冰川融水进入海洋导致海平面上升;由材料可知,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可推测消融区岩层形变缓慢恢复导致陆面上升。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随着海面和陆面的变化而变化,当冰盖消融快,大量冰川融水流入海洋,则海平面上升幅度快,超过陆面上升幅度,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进,当冰盖消融完毕,冰川融水减少,陆面上升幅度超过海平面上升幅度,
25、海岸线向海洋方向退缩。(2)从海陆位置看,甲站位于基岩海岸,结合材料可知,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可推测消融区岩层形变缓慢恢复导致陆面上升;从板块位置看,甲站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运动导致地壳抬升,使得甲站陆面抬升。(3)由图可知,乙站所在区域海平面上升,从人类活动角度入手分析,如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加剧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乙站位于密西西比河河口三角洲,流域内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导致河口三角洲泥沙来源减少,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向陆地推进。(4)由材料可知,甲站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由图可知,甲地海平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03 地球上的大气-五年2018-2022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专题 03 地球 大气 2018 2022 高考 地理 真题分项 汇编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