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数学上册教案全册.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五年数学上册教案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数学上册教案全册.pdf(1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小数乘以整数小数乘以整数知 识 与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2、会正确能力地计算和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过 程 与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方法情 感 及感受数学和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热爱价值观生活、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教师准备学生准备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预习、复习乘法口诀表、复习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意义。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重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难点课时安排1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第 2 课时教学过程授课时间:第 一周星期三第 二节教学流
2、程教师活动一、复习1、计算下面各题。2712 2944 67 676767 6.47 6.476.47问:67676767 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6.476.476.47 还可以怎样列式?2、0.38 是由()个 0.1 和()0.01 组成的。3、把 0.2扩大到它的 100 倍是(),把 33 缩小为原来的 是()二、引入尝试: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出示例 1 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例 1:风筝每个 3.5 元,买 3 个风筝多少元?(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用加法计算:3.5+3.
3、5+3.5=10.5元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 元用乘法计算:3.53=10.5元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 计算?3.53 表示什么?(3 个 3.5 或 3.5 的 3 倍.)(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学生列竖式计算设计意图复习整数乘法为小数乘整数做铺垫,使学生回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从而感受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的异同点。通过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很好的为学习小数乘法作铺垫。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的探究小数乘
4、整数提供条件。教师活动把 3.5 元看作 35 角 35 元扩大到它的 10 倍 3 5 角 3 3-1 0.5 元 1 0 5角缩小到它的 1/10理解算理算法。师: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3 点:怎样把乘数转化乘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尾的 0 如何处理。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互动交流,总结概括。师: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乘整数乘法计算。谁能举个例子和大家说说具体的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三、巩固练习1放飞第一个风筝。出示:(1)算一算,比一比。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比较小数乘整
5、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2)想一想,做一做。14.5 6 3.0782放飞第二个风筝。出示:(1)看谁观察得最仔细,你发现了什么?(2)解决问题:小红家距奶奶家 2.8 千米,她每天往返一次共是多少千米?3放飞第三个风筝。出示:试试你的智力。用 1 到 5 五个数字及小数点,任意组成小数乘一位整数的算式,并算出来。(能写几道写几道)四、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小数乘法中的小数乘整数,那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一第一、二题。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汇报演示。学生举例子说明算理,并板书。学生独立计算。学生独立计算。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即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
6、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3.53=35 角3=105 角=10 元 5 角教0.72 5=72(扩大100 倍)5=360(使 学积不变最后的积要缩小它的 100 倍)=3.6(末反尾的要去掉)思小数乘法课题学期预备课学期预备课知 识 与初步学习学习数学的方法与习惯。能力过 程 与通过演练的过程体会学习数学的方法。方法情 感 及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价值观教师准备学生准备准备发言资料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重通过演练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和习惯。通过学习,从思想上认识
7、养成良好习惯的重难点要性,并自觉从一点一滴做起。课时安排 1教学方法师生讨论、归纳总结法第 1 课时教学过程授课时间:第 一周星期二第 二节教学流程教师活动一、导入新学期开始了,更奇妙的数学世界将展现在你的面前,翻开生活五彩斑斓的画卷,我们将用到哪些生活中的数学,我们将用哪些方法学习数学呢?有一句话说:习惯成就未来,方法铸就成功。在数学上我们应该养成哪些好的方法呢?板书课题:数学学习的方法与习惯的养成二、学习习惯及方法1、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提前预习)当前,有的学生没有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学习,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是为了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
8、标,了解重难点在那里,而后带着疑问上课,从而达到提课堂学习效率。预习的方法:明天要学习什么内容,是否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它;在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尝试地做一二道题,看哪里有困难2、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认真听讲)学生课前预备铃响要作好上课准备,书本、文具放在指定位置,静候老师来上课;上课时,坐得稳,静心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听得入耳、入心,边听边思考,并要边听边做笔记。认真听老师和学生的发言,是对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学生活动训练课前准备,将数学书、作业本,练习册,草稿本、笔记本及文具盒放在指定位置。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做好后谁的坐姿最正确,谁最安静。设计意图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与习惯的养成。教
9、师活动3、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 21 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在数学课的学习中,可通过课前共同预习、课中合作实验、合作操作、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老师布置的学习内容要有价值、有意义,不要流于形式。对于学生而言,要积极参与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积极参与,逐渐养成习惯。4、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及时复习)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
10、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发现不懂之处,要主动向老师、同学请教,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交替复习、经常复习。5、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独立作业)练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还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之一。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如书、本、笔、尺等,而且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不仅是培养优良道德品质的需要,也是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掌握能力,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义。做作业时注意力要集中。不能拖拉,做完作业之
11、后,一般应从“是否符合题意,计算是否合理、灵活、正确,应用题、几何题的解答方法是否科学”等几个方面估测和检查。发现错误即时更正,做作业要字迹工整,答卷时卷面要洁净。6、培养有心集错题的习惯。(有心集错)不怕犯错,只怕不改错。在学习活动中会犯错,针对同一错误经常犯的情况,小组内成立“错题医院”,将小组内有三人以上做错的题抄写在一个专门的本上,组长还要及时召集小组内成员反复学习,直到都弄懂为止。三、本期学习需要的学习用具:直尺、三角板和计算器四、本期教学安排:(一)小数乘法(8 课时)(二)小数除法(11 课时)(三)观察物体(3 课时)(四)简易方程(16 课时)(五)多边形的面积(9 课时)(
12、六)统计与可能性(4 课时)(七)数学广角(3 课时)(八)总复习(4 课时)学生活动分配合作学习小组及组长,分配每人做什么:每组分配 4人,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共同实验,轮流笔记,记小组内谈话和讨论结果并汇报。数学作业卷面格式的要求:1)规范的书写,保持 簿 本 整 洁 的 习惯。作业的格式、数字的书写、数学符号的书写都要规范。2)独立思考完成作业3)认真审题仔细运算4)反复验算5)及时订正专门用一个本建立错题档案,凡是做错的题(包括作业本上的,练习册上的还有考试的)都要改在这个本上,并要及时复习。设计意图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
13、过程板书设计学期预备课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及方法教学反思课题小数乘小数小数乘小数知 识 与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能力的要在前面用 0 补足。过 程 与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能力。情 感 及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价值观教师准备学生准备口算卡片多媒体教学设计、课件复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预习新课。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重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难点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 0 补足。课时安排 1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第 3 课时教学过程授课时间:第 一周星期四第
14、 三节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1、计算下面各题。122 2550.73 8.54 180.23问:这几个式子你是怎样计算的?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引入尝试1、教室里玻璃碎了,我们班如果要安一块,需要多大的玻璃呢?我们来量一量。(用卷尺量,量出来都是小数:长 0.8,宽 0.6)学生列式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0.80.62、尝试计算尝试计算师:观察算式和前面所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小数乘小数”,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和同桌讨论一下,然后自己尝试练习,指名板演。3、0.80.6,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 0.8 倍变
15、成 8,积就扩大10 倍;再把乘数 0.6 扩大 10 倍变成 6,积就又扩大 10 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 1010=100 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 48 再缩小 100 倍。4、观察一下,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学生列竖式计算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想一提高口算能力巩固新知导入激趣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的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教师活动想:6.050.83 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3 呢?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例4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
16、计算)P4做一做。(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对照自己完成的 3 个乘法竖式,自言自语地或与同桌交流,说一说是怎么算的。在学生个体的或小范围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教师这时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序地归纳:先干什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干什么(给积点上小数点);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计算 3.160.06 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 0补足,再点小数点。)A、要数清楚两个因数中小数的位数,弄清楚应补上几个 0。B、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然后再把小数末尾的 0 划掉。
17、三、巩固练习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0.5 8 6.2 5 2.0 44.2 0.1 8 2 8 1 1 6 5 0 0 0 1 6 3 2 2 3 2 6 2 5 4 0 8 2 4 3 6 1 1 2 5 0 5 7 1 22、P5 做一做3、P8 页 5 题: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四、体验: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五、作业P8 第 7、9 题,P9 第 13 题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汇报演示。学生举例子说明算理,并板书。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学生独立计算。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即加强了
18、学生对小数乘小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联系中提高计算速度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小数乘以小数1.2扩大 10 倍 1 2 0.8扩大 10 倍 8-0.96缩小 100 倍 9 6教学反思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知 识 与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力过 程 与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能力。情 感 及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价值观教师准备学生准备口算卡片复习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预习新课。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重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
19、和掌难点握:当乘数比 l 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 1 大时,积比被乘数大。课时安排 1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第 4 课时教学过程授课时间:第 一周星期五第 四节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1、口算0.9670.081.870 0.24 21.40.30.1261.6540.25600.5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学生独立完成练习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2.43 2.4 5 2.4 1.5 1.2 0.41.20.11 1.20.353、思考并回答。(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学生回答吗?如:00204。4
20、、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二、引入尝试1、讲述非洲野狗追及鸵鸟的故事,让学生有学生尝试计算如临其境的感觉。继而发出善意的担心:“追得上吗?”由此导入倍数是小数的学习内容。教学例 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 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 1.3 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让学生自己读题,再用自己的话表述题意。学生表述题中条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 1.3 倍”时,应着重请学生说一说“1.3学生列竖式计算倍”的含义想一想这只非洲提高口算能力,巩固新知。导入激趣。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
21、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的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教师活动狗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 1.3 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 0.8 倍变成 8,积就扩大 10 倍;再把乘数 0.6 扩大 10 倍变成6,积就又扩大 10 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 1010=100 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 48再缩小 100 倍。4、观察一下,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想一想:6.050.83 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3 呢?
22、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例4三、巩固练习1、做 一 做:3.2 2.5=0.82.6 1.08=2.708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可分两步进行:先观察两道算式中的因数和积,进行判断,说出理由。这一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整体感知算式、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如,算式“3.22.50.8”中,两个因数都大于1,积肯定大于1,而积却是 0.8,所以一看算式就知道是错的。而算式“2.61.082.708”中,第二个因数略大于 1,积 2.708 比较接近第一因数 2.6,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也相等,凭观察,算式可能是正确的。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一方面验证
23、算式的对与错,2、P.9 页 13 题 P6 做一做四、小结:回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同桌间相互说一说。五、作业P8 第 8 题,P9 第 11、14 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小数乘以小数0.56-两位数0.04-两位数-.0.0224-四位小数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汇报演示。学生举例子说明算理,并计算。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得出结论:当乘数比 1 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 1 大时,积比被乘数大。学生独立计算。设计意图分组讨论理解积的数位明确: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 0 补足。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即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小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
24、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练习中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 l 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 1 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积的近似值知 识 与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能力近似值。过 程 与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能力。情 感 及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价值观教师准备学生准备口算卡片多媒体教学设计、课件复习、预习新课。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重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难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25、课时安排 1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探究法第 1 课时教学过程授课时间:第二 周星期一第 四节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为新授作铺垫。说一说四舍五入的方法。一、复习1、口算。学生独立完成练1.20.3 0.70.5 0.210.8 1.80.5习1-0.82 1.3+0.74 1.258 0.250.40.40.4 0.891 0.110.6 800.05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095生独立计算出结4.307果,指名板演并集1.8642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体订正。(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上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