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培训记录.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培训记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培训记录.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X学校培训记录培训内容: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1.新型冠状病毒培训主题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培训记录培训时间2 0 2 2 年 4 月 1 2 H主 持 人培训地点会议室记 录 人参加人员学校党政干部和教职员工新型冠状病毒(2 0 1 9-n C o V,以下简称新冠病毒)属 于B属冠状病毒。2 .潜伏期新冠肺炎潜伏期为1-1 4天,多 为3-7天3.传播途径(1)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2)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3)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可能4.传播源传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5.传染性发 病 前 2天和发病初期的传染性相对较强,
2、新冠病毒在流行过程中基因组不断发生变异,目前研究提示部分变异病毒传播力增高。6.消杀方法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醐、7 5%乙醇、含 氯 消 毒 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7 .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以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为主要表现。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极少数患者还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肢端缺血性坏死等表现。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
3、明显发热。轻型患者可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嗅觉及味觉障碍等,无肺炎表现。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也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曾接种过疫苗者及感染Om i cr o n株者以无症状及轻症为主。有临床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中低度发热、咽干、咽痛、鼻 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8.密切接触者判定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流行病学调查专业人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合相关部门提供的大数据信息,依据以下原则判定密切接触者:1 .同一房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2 .直接照顾者或提供诊疗、护理服务者;3.在同一空间内实施可能会产生气溶胶诊疗
4、活动的医护人员;4.在办公室、车间、班组、电梯、食堂、教室等同一场所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5 .密闭环境下共餐、共同娱乐以及提供餐饮和娱乐服务的人员;6 .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7.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1米内)人员,包括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 行 人 员(家人、同事、朋友等);8 .暴露于被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环境和物品的人员;9 .现场调查人员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二、了解防控方案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2.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三、防护服正确穿戴方法1.清理手部卫生对手部进行消毒,清理手部卫
5、生后佩戴一次性帽子至头发、耳朵全部被包裹。2.戴医用防护口罩一手托住口罩外侧面,将口罩紧贴面部,另一手拉下方系带至于颈后双耳下,拉上方系带至于头顶部,避免系带压迫耳朵。塑形,行气密性测试。3 .穿防护服取防护服,避免接触地面,检查效期及完好情况。拉开拉链,先穿下半身,再穿上半身,后戴帽子,系好拉链、扣子、密封条,双人互检。若防护服未能完全贴合面部,可用胶带辅助固定。4 .戴护目镜一手托住护目镜,另一手拉系带至于头顶部,调整位置,确保皮肤黏膜完全被防护用品遮盖。5 .戴内层手套内层手套最好为深色。检查有无破损,穿戴后确保防护服袖口完全被包裹。手套如破损,应及时更换。6 .穿靴套检查,穿着后确保背
6、部完全被包裹。使用中隔离衣如遇血液体液污染或破损,应及时更换。7.穿隔离衣检查,穿着后确保背部完全被包裹。使用中隔离衣如遇血液体液污染或破损,应及时更换。8.穿鞋套穿鞋套。四、口罩正确佩戴方法(1)鼻夹侧朝上,深色面朝外(或褶皱朝下)。(2)上下拉开褶皱,使口罩覆盖口、鼻、下颌。(3)将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紧贴鼻梁。(4)适当调整口罩,使口罩周边充分贴合面部。一次性医用口罩建议4小时更换一次;N 9 5医用防护口罩建议使用时限为6-8个小时。更换时手部不可接触口罩外侧,直接将口罩从耳部卸除即可。注意不要接触口罩前面,用手捏住系带投入垃圾袋中。取下口罩后,应立
7、即洗手,注意手部卫生,如口罩变湿或沾到分泌物也要及时更换。五、洗手七步法第一步(内):洗手掌 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五步(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六步(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六、消毒(-)方法选择1.环境物
8、体表面消毒。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单过硫酸氢钾等消毒剂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2.室内空气消毒。可选择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喷雾消毒。无人条件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3.手消毒。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也可选择碘伏、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1.室内空气。在无人条件下可选择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消毒剂,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进行消毒。无人条件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用紫外线消毒时,可 适 当 延 长 照 射 时 间 到 1 小时以上。2.污 染 物(血液、分泌物和呕吐物)少 量 污 染 物 可 用 一 次 性 吸
9、水 材 料(如 纱 布、抹 布 等)沾 取 有 效 氯5 0 0 0 m g/L-1 0 0 0 0 m g/L 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小心移除。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有效氯5 0 0 0 m g/L-1 0 0 0 0 m g/L 的含氯消毒液浇在吸水材料上,作用3 0 分钟以上(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小心清除干净。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等应有专门容器收集,用有效氯2 0 0 0 0 m g/L 的含氯消毒剂,按物、药 比 例1:2
10、浸泡消毒2小时。清除污染物后,应对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盛放污染物的容器可用有效氯5 0 0 0 m 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 0 分钟,然后清洗干净。3 .地面、墙壁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用有效氯1 0 0 0 m g/L 的含氯消毒液或5 0 0 m g/L 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1 0 0 m L/m 2-3 0 0 m L/m 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 0 分钟。4 .物体表面设施设备表面以及床围栏、床头柜、家具、门把手、家居用品等有肉
11、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用有效氯1 0 0 0 m g/L 的含氯消毒液或5 0 0 m g/L 的二氧化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 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5 .衣服、被褥等纺织品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若需重复使用,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 分钟;或先用有效氯5 0 0 m g/L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 分钟,然后按常规清洗;或采用水溶性包装袋盛装后直接投入洗衣机中,同时进行洗涤消毒3 0 分钟,并保持5 0 0 m g/L 的有效氯含量;怕湿的衣物可选用环氧乙烷或干热方法进行消毒处理。6.手消毒可选用速干手消毒剂,或直接用7 5%乙醇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疫情 工作方案 培训 记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