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急救技能之心肺复苏.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常见急救技能之心肺复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急救技能之心肺复苏.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常见急救技能之心肺复苏第 一 节 概 述心月市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抢救呼吸、心搏骤停者生命的医学方法,可以通过徒手、辅助设备及药物来实施,以维持人工循环、呼吸和纠正心律失常。至今,现代心肺复苏技术已走过50年历程,全球已有3亿多人学习了这项技术,实际应用则超过上千万次,数以百万计的心搏骤停者因CPR而获得新生。第二节 急救医疗服务系统与“生存 概念一、急救医疔服务球通过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可提高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这个急救系统实际是由许多急救机构和急救环节结合组成的,包括院前急救中心、急救站和医院急诊科,以及救护
2、员和患者身边人员。通过以上环节共同构建了现场急救链,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被打断或者削弱,都会使有效救治的目标无法实现。我国EMSS由两部分组成:院前急救承担预防急症发生,识别心博骤停,实施现场复苏及其他医疗救护,将患者转送到相应医疗机构的服务。医内急救承担对送来急诊科的患者即刻进行高级生命支持,以及心肺复苏后综合性危重症的持续救治服务。二、心肺复苏生存链的概念1992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提出 生存链的基本概念,描述了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电除颤以及早期高级生命支持。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继续强调,有效基本生命支持是高级生命支持成功的基础,复苏开始尽可能减少中断高质量CPR,在数
3、分钟内对室颤/无脉室速的患者进行电除颤并提出新 生存链的第五个环节即心搏骤停后多学科综合优化救治的重要性。第三节生存链1.第一环节一一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发现心源性猝死的征兆,如胸痛、气短等。做好宣教工作,让人们懂得在出现症状时及时向急救医疗服务系统求救是这一环节的关键。一旦发生心搏骤停,必须快速采取行 动:(1)及时发现患者心搏骤停,出现无反应、无呼吸、无循环指征,快速求救EMSS0(2)通过电话快速呼叫急救医疗小组。(3)急救调度员应意识到患者出现心搏骤停的可能性。(4)快速向EMSS急救小组发出指示,并指导他们快速找到患者所在位置。(5)EMSS急救小组快速到达指定位置。(6)EMSS急救
4、小组携带必备的急救设备到达患者身旁,确认心搏骤停。EMSS通常由经过基本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两种培训的急救人员组成。2.第二环节一早期心肺复苏现场急救人员发现心搏骤停者后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如在院前急救人员到达前,救护员就已开始心肺复苏。生存率会成倍增加。现场人员对电击伤、溺水及婴幼儿和儿童的早期心肺复苏的意义更大。3第三环节一早期电除H如果可以多些人懂得使用自动体外除器(automaticexternal defibrillators,AED),对提高院外心搏骤停者的生存机会起关键性作用。大多数成人突发心脏骤停的原因多为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速。4.第 四 环 节 一 高 级 生 命 却早期高
5、级生命支持是另一个关键环节。一般需由2人以上组成的院前急救小组对心搏骤停者提供更有效的生命支持。5.第五环节 心搏骤停后综合救护即使已出现自主循环恢复,仍要强调多学科综合救治,从心搏骤停识别开始,经CPR后一系列救治,直至患者存活出院。对应急救护而言,第一、二环节非常重要和关键。未经培训的现场人员,可以在电话指导下直接做单纯胸外心脏按压受过急救培训的救护员可使用AED在现场实施电除颤。后两个环节由专业急救人员或在医院内进行。第四节基本生命支持的限序基本生命支持是一系列复苏操作,包括对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向EMSS求救,实施基本的循环、呼吸支持和电除颤等措施。在CPR中所指A、B、C、D,即:
6、AT放气道;B一人工呼吸;C循环支持;D电除颤。现场急救人员首先对患者有无反应、意识,呼吸和循环体征做出基本判断。只要发现无意识、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立即向EMSS求救,之后开始CPRO如果有2名以上急救人员在场,一名立即实施C P R,另一名向EMSS求救。-识别判断只要基本识别判断患者无意识、无反应、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立即将患者置于心肺复苏体位(仰卧位)o按CAB顺序(溺水的本人采取ABC)做CPR。准确地判断患者心跳、呼吸停止需要急放人员具有迅速反应的能力,判断必须迅速,不可超过10秒钟。只要发病地点不存在危险,并适合实施CPR,应就地抢救。判断成人意识:现场急救人员在患者身旁
7、快速判断其有无损伤和反应,可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叫:喂你怎么了?患者无动作或应声,即判断为无反应、无意识。判断婴儿意识:采用拍击足底。发现患者无反应、无意识及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如果只有一人在现场,发现淹溺或其他窒息原因所致心搏骤停者,应立即进行2分钟急救(约5组C P R ),再去打电话。如 有2人以上时,一人拨打电话,另一人马上实施C P R。打电话的人要保持平静,不要慌张,准备回答下列问题:1 .需急救患者发生的地点(标志性物体)o2.现场联络人联系电话、姓名。3.发生什么事件,严重程度,如心脏病发作或交通事故等。4.所需急救的人数,患者的一般情况。5 .已给予患者何种急救措施(正
8、在行C P R ,正在止血包扎,正使用A E D )6.未经过C P R培训者,在无其他经C P R培训者在场的情 况 下,可 在E M S S接线员的电话指导下行C P RO三、心肺复苏体位如果急教人员判断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或是叹息样呼吸,将患者置于心肺复苏体位,注意对怀疑有颈椎受伤的患者,翻转身体时要使其头颈背部呈轴向转动,以免导致脊髓损伤。(一)救护员位置现场急救人员位于被复苏者的一侧(宜于右侧),双膝与肩 同 宽,近胸部部位。(二)复苏体位如果被救者处于俯卧位或其他不宜复苏体位,急救人员应在被救者的一侧,将其双上肢向头部方向伸直,将对侧小腿放于同侧的小腿上,呈交叉状。急救员再用单手托住
9、被救者的后头枕部,另一只手放置其对侧腋下,使被救者整个身体转向急救员一侧,并置于仰卧位后,放置双上肢于身体两侧。四、徒手心肺复苏1.胸外心脏按压。如果急救人员判断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立即将患者放置心肺复苏体位后,立 即 行30次胸外心脏按压,再行开放气道。2.开放气道。检查患者口中有无异物,如有异物将其取出,用仰头举须法打开气道,使患者下颌角、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3.人工呼吸。4.反复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 X5.五组后,检查呼吸/脉搏,时间不超过10秒钟。6.如仍未恢复,继续重复C P R,尽量减少胸外心脏按压停顿时间。AED 一旦到达,立即使用AED电除颤。停止徒手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急救 技能 复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