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标准化作业安全措施卡.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力建设标准化作业安全措施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建设标准化作业安全措施卡.pdf(1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力建设标准化作业安全措施卡目 录前B第一章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及常用工器具使用安全措施卡AVy-44-第一下起重机械使用安全措施第二节DBQ系列塔式起重机使用安全措施第二T履带式起重机使用安全措施第四节汽车式起重机使用安全措施第五节塔式起重机液压顶升拆装安全措施第六节电力建设常用中小型机械使用安全措施第七节电力建设常用电动工具使用安全措施第八节电力建设常用起重工器具使用安全措施第九节电力建设起重架设操作安全措施第二章建筑施工工程安全措施卡第一节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主厂房施工第一 P大型设备基础施工第三节地下沟道施工第四节水泵房施工第五节门窗工程施工第六节安全网安装与拆除第七节外用电梯施工第八节
2、龙门架和井字架施工第九节拆除工程施工第十节烟囱工程施工第十一节双曲线冷却塔工程施工第十二节暖通工程施工第十三节消防工程施工第十四节预制和钢结构主厂房工程施工第三章锅炉安装工程安全措施卡第一节电除尘器安装第二节防腐保温工程第三节锅炉钢架的安装第四节锅炉汽包的安装第五节锅炉受热面的安装第六节空气预热器安装第七节炉顶吊安装拆除第八节烟风道与煤粉管道安装第九节制粉系统安装第四章汽轮机安装工程安全措施卡第一节汽轮机本体安装第二节发电机安装第三节凝汽器拖运第四节四大管道安装第五节中低压管道安装第六节循环水管道制作安装第七节电动给水泵组安装第八节循环水泵组安装第九节汽轮机油系统安装第十节除氧器安装第五章电气
3、与热控工程安全措施卡第一节油浸变压器吊罩检查安装第二节低压干式变压器检查安装第三节变压器试验第四节主厂房盘柜基础制作安装第五节动力配电盘柜安装第六节共箱母线安装第七节 发电机及附件检查、安装、试验第八节封闭母线安装第九节发电机励磁设备检查、安装第十节 蓄电池安装、兑酸、灌注与充放电第十一节电缆保护管制作安装第十二节电缆支架制作安装第 十 三 节 电 缆 敷 设第 十 四 节 高、低压电缆头制作第十五节电除尘电气设备安装第十六节电除尘器升压试验第十七节高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第十八节高压电气设备试验第十九节继电保护装置调试第二十节二次回路接线第二十一节控制回路传动调试第二十二节电动机安装接线第二十三
4、节全厂电动机试运行第二十四节照明管制作、安装第二十五节照明设备安装第二十六节照明设备带电试运行第二十七节输煤系统电气设备安装第二十八节输煤系统设备调试第二十九节厂用系统设备受电第三十节仪表管安装、焊接第三十一节热工仪表调校第 六 章 大件设备卸车吊装安全措施卡第一节发电机定子卸车、运输与安装第二节发电机定子安装(钢索式液压提升装置)第三节高压加热器卸车、运输与安装第 四 节 汽 包 卸 车、运输与安装第 五 节 主 变 卸 车、运输与安装第七章焊接热处理及检测安全措施卡第一节锅炉本体管道焊接第二节气焊和气割第三节钢结构焊接第四节金属容器焊接第五节管道焊接第六节焊口热处理第七节金属监督 电力建设
5、标准化作业安全措施卡编写人员名单主编:田 复兴孟祥泽副主编:时 明 军 王 正 志参编:石 峰 侯丽君 朱军远 李春华 王维正肖 英 刘 传 明 张 玉 宝 姚 强前言随着近几年电力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为缓解电力紧张现状,全国各地电力建设项目也日益增多。在这种形势下,就更应重视和加强安全生产,正确处理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抓好安全生产。如果说效益关系到企业的发展,那么安全则维系着企业的生存,坚持在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效益。近年来,电力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有人身伤亡事故、施工机械损坏事故发生。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对安全生产掉以轻心,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安全管
6、理工作,必须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因此,我们依据现行的安全管理规程、规定,并紧密结合电力建设实际情况,组织在建筑工程、锅炉安装工程、汽轮机安装工程、电气与热控工程、机械安全使用、大件设备卸车运输及安装、焊接热处理及检测等专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行业专家,编写了 电力建设标准化作业安全措施卡。本书的主要特点,就是着眼于新形势下安全管理的新特点、新问题,依据国家、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行政规章、技术标准,紧密联系电力施工现场的实际,采用表格的形式从理论和实践上,做了具体明确的阐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内容深入浅出,便于学习、理解和接受,是一本指导现场施工的必备
7、之书。由于编者专业水平、施工经验所限,本书缺点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热忱期望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编 者2005年7月第一章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及常用工器具使用安全措施卡第一节起重机械使用安全措施单 位班 组工作负责人工作任务工作票编号工 作 危 险 点1.未经交底,就进入现场进行施工;2.吊点选择不当;3.吊物捆绑不牢;4.监护不到位;5.指挥信号失灵、信号传递不畅;6.封车不牢或未按规定封车;7.钢丝绳无防割措施:8.钢丝绳系数不够;9.人员无证上岗;10.不按措施或程序施工安 全 措 施规程规定(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进行技术交底,未参加交底人员不得参与现场施工。(2)酒后或患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的
8、人不得参加吊装作业。(3)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正确的佩戴安全带。(4)安装作业前应对吊装机械进行全面检查,避免出现事故隐患。(5)卷筒用钢丝绳使用前应对其全面检查,不得出现扭曲、死结、松股、腐蚀等现象;起吊前要带载排绳,避免吊装过程中卡绳挤绳。(6)用电设备应有防漏电、触电以及短路保护设施。(7)根据设备的重心正确选择吊点。(8)吊装设备时要捆绑牢固,且有防滑措施。(9)设专人监护。(10)要有专职起重工指挥,信号要明确,联络要畅通,操作人员要服从指挥。(11)加强现场监督,封车要牢固。(12)在钢丝绳使用的棱角处加防护铁瓦。(13)根据设备的重量进行计算,使钢丝绳的安全系数符合要求。(14)起重
9、机的操作人员应年满18周岁,视力(包括校正视力)在1.0以上,无色盲;听力应满足具体工作条件的要求。(15)操作人员应经专业技术培训,并经安全规程及实际操作考试合格,取得技术监督局颁发的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16)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应熟悉下述规程和有关知识:1)所操作起重机各部分、机构的构造及技术性能;2)熟悉起重机操作规程以及有关法令:3)安全运行要求;4)安全、防护装置的性能;5)原动机、电气和液压方面的基本知识;6)指挥信号;DL5009.1200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3施工现场5文明施工10起重与运输13小型施工机械及工具续表安 全 措 施规程规定7)保养和维修的
10、基本知识。(17)熟知安全规定中需要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的项目,需要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的项目必须办理,并应有施工技术负责人在场指导,否则不得施工。(18)起重机械每使用一年至少应作一次全面检查。对新装、拆迁、大修的起重机械,在使用前均应按出厂说明书进行静载及动载试验,经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19)当工作地点的风力达到五级时,不得进行受风面积大的起吊作业;当风力达到六级及六级以上时,不得进行起吊作业。(20)遇有大雪、大雾、雷雨等恶劣气候,或夜间照明不足,使指挥人员看不清工作地点、操作人员看不清指挥信号时,不得进行起重作业。(21)在轨道上移动的起重机,在轨道末端2m处设置车挡,轨
11、道应设接地装置,轨道接地要满足安规中对距离和接地电阻的要求,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轨道终端限位装置要保持可靠有效。(22)起重机上应备有有效的灭火装置。(23)未经主管部门同意,起重机械各部结构和装置不得变更或拆换。(24)起重机工作时,钢结构、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起重物与架空电线的距离应不小于安规中规定的最小距离。(25)起重机的行驶轨道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铺设。(26)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十不吊”的规定:1)超过额定负荷不吊;2)指挥信号不明,重量不清楚,光线暗淡不吊;3)吊索和附件捆绑不牢,不符合安全规定不吊;4)吊车持重物直接进行加工刷漆等作业不吊;DL5009.12002 电力建设
12、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3施工现场5文明施工10起重与运输13小型施工机械及工具5)偏拉、斜挂不吊;6)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放有浮动物的不吊;7)氧气瓶、乙快瓶(发生器)等具有爆炸性的物件不吊;8)带棱角、快口的物件未垫好不吊;9)埋在地下或冻在土中的物件不拔吊;10)非起重指挥人员指挥时不吊。(27)起重工作区域内无关人员不得停留和通过,吊物的下方严禁任何人员通过和逗留。(28)吊起的重物不得在空中长时间停留。在空中短时间停留时,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均不得离开工作岗位。(29)起重机在工作时间中如遇机械发生故障或有不正常现象,应放下重物,停止运转后进行排除,严禁运转中进行调整或检修:如起
13、重机发生故障无法放下重物时,必须采取适当保险措施,除排险人员外,任何人严禁进入危险区。(30)起重机工作时,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操作室,操作人员必须集中精力,未经指挥人员认可,操作人员不得擅离工作岗位。(31)操作人员在起重机开动及起吊过程中的每个动作前均应发出戒备信号。(32)起重机严禁同时操作三个动作,在接近满负荷时不得同时操作两个动作。(33)起重机应在各限位器限制的范围内工作,不得利用限位器的动作代替正规操作。续表安 全 措 施规程规定(34)起重机工作中速度应均匀平稳,不得突然制动或在没有停稳时,作反向动作。DL5009.1起重机落下时应低速轻放。2002(35)所有机构的起动和制动,尤
14、其是回转、行走机构的起动和制动,应该平稳,电力建设安全以减少重物晃动;禁止用直接变换操作手柄方向来达到迅速停车的目的,回转制动应工平稳。作规程第1部分:(36)根据说明书要求制订可靠的防风措施。火力发电厂(37)吊装、运输过程中,一切人员要服从指挥,不得随意更改措施,如有改动须3施工现场经技术负责人同意。5文明施工(38)交接班人员要切实做好机械的例行保养工作,认真填写机械运转记录,未经10起重与运输交班.不得离开工作岗位13小型施工机械及工具第 二 节 DBQ系列塔式起重机使用安全措施单位班组工作负责人工作任务工作票编号工作危险点1.未经交底,就进入现场进行施工;2.吊点选择不当;3.吊物捆
15、绑不牢;4.监护不到位;5.指挥信号失灵、信号传递不畅;6.封车不牢或未按规定封车;7.钢丝绳无防割措施;8.钢丝绳系数不够;9.人员无证上岗:10.不按措施或程序施工安全措施 规程规定(1)起重机严禁同时操作三个动作,在接近满负荷时不得同时操作两个动作。(2)起重机应在各限位器限制的范围内工作,不得利用限位器的动作代替正规操作。(3)起重物工作中速度应均匀平稳,不得突然制动或在没有停稳时,作反向动作,起重机落下时应低速轻放。(4)操纵控制器时应逐级扳动,不得越级操纵;在运转中变换方向时,应将控制器扳到零位,待电动机停止转动后再逆向逐级扳动,不得直接变换运转方向。(5)所有机构的起动和制动,尤
16、其是回转、行走机构的起动和制动,应该平稳,以减少重物晃动,禁止用直接变换操作手柄方向来达到迅速停车的目的,回转制动应平稳。(6)起重机在工作中遇到突然停电时,应先将所有控制器恢复到零位,然后切断电源。(7)起重机在运行中,无关人员不得上下扶梯;操作和检修人员必须上下时,不得手拿笨重物品。(8)两台起重机在同一条轨道上以及在两条平行的轨道上进行工作时,两机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操作距离,所吊重物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3m。(9)任何人员不得在行车轨道上站立或行走,在轨道上进行检修时,应切断电源,并在工作区两端的轨道用夹轨器夹住,其他起重机不得开入检修区。(10)运转过程中,监护人员应随时注意各机构
17、电动机、抱闸、钢丝绳及电气设备的工作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操作人员停机检查并予排除。(11)行走、变幅机构只允许单独动作,其他机构可有两个同时动作,但不得同时起动或制动。(12)副臂的主副两套起升机构不能同时使用,副钩工作时,须将主沟升至最高位置,以减轻副臂头部的重量,防止主副钩互相干扰。DL5009.200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3施工现场5文明施工10起重与运输13小型施工机械及工具续表安全措施规程规定(13)操作人员应熟悉该机的放倒、扳起操作程序,并能熟练的操作;该机放倒和扳起的操作程序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并对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14)机械的
18、防风措施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15)为保证扳起绞车处于完好状态,对于塔式工作的起重机,应定期对扳起绞车电动机、制动器及控制电气系统进行检验,大风季节前,应进行放倒演习。(16)塔机放倒和扳起作业时,必须派两人专门对两台主变幅绞车的抱闸进行监视,并随时做好手动刹车的准备。(17)起吊重物,臂架会产生弹性变形,使工作幅度明显增大,操作人员必须适当收幅以补偿产生的增幅,防止重物超出所提升载荷允许的最大幅度。(18)塔式工作状况小幅度工作时,应遵守以下规定:1)进入小幅度后,必须先挂钩后再收幅,不准空钩收幅,而且必须观察副撑杆正确进入支座的情况;2)重物就位后,卸载应平稳,严禁突然卸载,松钩后先
19、增幅至副臂仰角小于说明书规定的角度时再脱钩;3)禁止小幅度空载回转和行走DL5009.1200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3施工现场5文明施工10起重与运输13小型施工机械及工具第三节履带式起重机使用安全措施单位班组工作负责人工作任务工作票编号工作危险点1.未经交底,就进入现场进行施工;2.吊点选择不当;3.吊物捆绑不牢;4.监护不到位;5.指挥信号失灵、信号传递不畅;6.封车不牢或未按规定封车;7.钢丝绳无防割措施;8.钢丝绳系数不够;9.人员无证上岗;10.不按措施或程序施工安全措施规程规定(1)操作人员应按保养规程要求,做好定期清洁、润滑、检查和调整工作,使机械经常保持良
20、好状态,严禁机械带“病”作业。(2)检查履带板及履带销有无断裂,挡、销应齐全,履带松紧长度合适。(3)对使用以柴油机为动力装置的机械,应经常检查有无漏油、漏水、漏气现象。(4)对采用以电动机为动力装置的机械应经常检查电机、变压器及各部轴承的温升是否正常,发电机和电动机整流子有无冒火现象,发现问题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5)起重机停放或行驶时,其履带外侧与沟坑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沟坑深度的1.2倍,否则必须采取防倾、防塌等措施。(6)工作时,起重机应置于坚实平坦的地面上,地面的倾斜度一定要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以内。(7)起重机行驶时,回转机构、臂杆及吊钩应加以制动或锁定。(8)吊物行走时,重物般应位于
21、起重机的正前方,行走时吊物离地面不得超过50cm并应防止吊物摆动,应缓慢行驶,吊物重量不得超过起重机该工况允许负荷的2/3。(9)起吊重物越过障碍物时,应先将重物提升到超过障碍物最高点的足够高度后,方可越过。(10)起吊接近满负荷重物时,在吊离地面10cm左右后,停机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和钢丝绳的受力情况,确认正常后方可继续起吊。(11)吊车在使用副臂起吊负荷时,严禁吊物行走,空载时也要注意臂架的安全使用。对较长的主臂和副臂,要特别注意平衡度,转弯时更应小心。(12)履带式起重机不宜进行长距离行走,如工作需要,最长行走距离不得超过5km。在行走前应对行走机构进行全面保养,行走时每
22、隔45min必须停机检查行走机构,并加注润滑油。电动起重机还应检查行走电动机的运转情况。(13)行走前应看好路面宽度和承载能力。上下坡道时,不得超过本机的爬坡能力,并禁止中途变速或空档滑行,还应有防止滑坡措施DL5009.12002 电力行业标准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3施工现场5文明施工10起重与运输13小型施工机械及工具第四节汽车式起重机使用安全措施单位班组工作负责人工作任务工作票编号工作危险点L 未经交底,就进入现场进行施工;2.吊点选择不当:3.吊物捆绑不牢:4.监护不到位;5.指挥信号失灵、信号传递不畅:6.封车不牢或未按规定封车:7.钢丝绳无防割措施;8.钢丝绳系数
23、不够;9.人员无证上岗;10.不按措施或程序施工安全措施规程规定(1)操作人员应按保养规程要求,做好定期清洁、润滑、检查和调整工作,使机械经常保持良好状态,严禁机械带“病”作业。(2)起重机要支在坚固而平坦的地面上,若地面松软,要夯实或垫以木块,机体回转支承面的倾斜度在无载荷时不大于1%。(3)起重机支好调平后,轮胎要稍微离开地面。(4)支腿必须伸到所规定的全伸或半伸位置,将起重机调平后,应用支腿锁加以锁固,使用半伸支腿工作时,必须按工况性能表执行。(5)根据吊臂长度,选用合适的钢丝绳倍率。(6)因钢丝绳打卷而吊钩旋转时,要把钢丝绳打卷完全解开后方能起吊。(7)进行起吊作业时,应先将载荷吊离地
24、面2050cm停一下,确认没有问题,再继续起吊。在起吊载荷尚未离开地面前,不得通过起臂和伸臂将其吊离地面,只能进行起钩操作。(8)在吊钩上挂有起吊载荷的状态下,不得进行自由下降操作。(9)吊起载荷后,禁止进行伸缩臂杆操作。(10)吊起重物后,严禁调整支腿或扳动支腿操作杆。如需调整支腿,应将重物放下并缩回臂杆。(11)严格注意主臂仰角极限。(12)不得用上升臂杆的方法在地面上将重物横向拉动或拉向靠近起重机的方向;降臂时,注意同时放出钢丝绳,避免过卷。(13)轮胎式起重机需带我行走时,轮胎气压应符合规定值,道路必须平坦坚实,载荷必须符合原厂规定,重物离地不得超过50cm,并拴好拉绳缓慢行驶,严禁长
25、距离带载行驶D150091200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3施工现场5文明施工10起重与运输13小型施工机械及工具第五节塔式起重机液压顶升拆装安全措施单位班组工作负责人工作任务工作票编号工作危险点1.未经交底,就进入现场进行施工;2.吊点选择不当:3 .吊物捆绑不牢;4 .监护不到位;5.指挥信号失灵、信号传递不畅;6.封车不牢或未按规定封车:7 .人员无证上岗;8 .不按措施或程序施工安全措施规程规定(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进行技术交底,未参加交底人员不得参与现场施工。(2)进行顶升作业时,必须有专人指挥,专人操作液压系统,专人收放电缆,专人安装标准节,非操作人员不得登上顶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 建设 标准化 作业 安全措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