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02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力学实验.pdf





《2021年202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力学实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202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力学实验.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1 6 力学实验2022年高考真题1、(2 0 2 2 湖 南 卷 T 1 1)小圆同学用橡皮筋、同种一元硬币、刻度尺、塑料袋、支架等,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冰墩墩玩具的质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支架橡皮筋料塑刻度尺(1)查找资料,得知每枚硬币的质量为6.0 5 g;(2)将硬币以5 枚为一组逐次加入塑料袋,测量每次稳定后橡皮筋的长度/,记录数据如下表:序号12345硬币数量/枚51 01 52 02 5长度1/c m1 0.5 11 2.0 21 3.5 41 5.0 51 6.5 6(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b)上描点,绘制图线;(4)取出
2、全部硬币,把冰墩墩玩具放入塑料袋中,稳定后橡皮筋长度的示数如图(c)所示,此时橡皮筋的长度为 cm ;(5)由上述数据计算得冰墩墩玩具的质量为 g (计算结果保留3 位有效数字)。【答案】.见解析 1 5.3 5 ().1 2 7【解析】(3)1 根据表格标点连线如图Z/cm(4)2 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故读数/=15.35cm;(5)3 设橡皮筋的劲度系数为4,原 长 为.,则勺 zg=k(/1_Xo)n2mg=/一%)设冰墩墩的质量为如,则有町 g=Z(/-X o)联立各式代入数据可得g*42.69g 2、(2022 广东卷 0 1)某实验小组为测量小球从某一高度释放,与某种橡
3、胶材料碰撞导致的机械能损失,设计了如图Q)所示的装置,实验过程如下:释放装置小球|数R计时器光电门固定的橡胶材料(1)让小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与水平放置的橡胶材料碰撞后竖直反弹。调节光电门位置,使小球从光电门正上方释放后,在下落和反弹过程中均可通过光电门。(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球的直径,示数如图 S 所示,小球直径d=mmo(3)测量时,应_ _ _ _ _ _ _ _ _ _ (选 填 A”或 B,其中A 为“先释放小球,后接通数字计时器”,B 为“先接通数字计时器,后释放小球”)。记录小球第一次和第二次通过光电门仅遮光时间和马。(4)计算小球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已知小球的质量为,力 可
4、得小球与橡胶材料碰撞导致的机械能损失=(用字母相、d、f 和 灰表示)。(5)若适当调高光电门的高度,将会(选 填“增大”或“减小”)因空气阻力引起的测量误差。【答案】.7.8 8 3#7.8 8 4 (2).B1 ,、2 1 ,d.)-.增大【解析】(2)1 依题意,小球的直径为d=7.5mm+38.4x0.01mm=7.884mm考虑到偶然误差,7.8 8 3 mm也可以。(3)在测量时,因小球下落时间很短,如果先释放小球,有可能会出现时间记录不完整,所以应先接通数字计时器,再释放小球,故选B。(4)3 依题意,小球向下、向上先后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分别为叨、V 2,则有则小球与硅胶材料碰撞
5、过程中机械能的损失量为.1 2 1 2 1 、2 1E=-mv?丐=-?(一)2 2 2 2(5)4 若调高光电门的高度,较调整之前小球会经历较大的空中距离,所以将会增大因空气阻力引起的测量误差。3、(2 0 2 2 山 东 卷 T 1 3)在天宫课堂中、我国航天员演示了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受此启发。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力传感器、无线加速度传感器、轻弹簧和待测物体等器材设计了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如图甲所示。主要步骤如下:将力传感器固定在气垫导轨左端支架上,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滑块上;接通气源。放上滑块。调平气垫导轨;助传感器 加 瞿 磬 器r-LOOOOOOOOOOQOy)000
6、0001|滑块 气垫导轨 连 气派口,皆1 1 E.31图甲将弹簧左端连接力传感器,右端连接滑块。弹簧处于原长时滑块左端位于。点。4点到。点的距离为5.0 0 c m,拉动滑块使其左端处于A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计算机采集获取数据,得到滑块所受弹力F、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部分图像如图乙所示。回答以下问题(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2)该同学从图乙中提取某些时刻尸与。的数据,画出。一尸图像如图丙中I 所示,由此可得滑块与加速度传感器的总质量为 k g。(3)该同学在滑块上增加待测物体,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在图丙中画出新的a 一尸图像H,则待测物体的质量为
7、 k g。【答案】.1 2 .0.2 0 .0.1 3【解析】(1)1 由题知,弹簧处于原长时滑块左端位于。点,4点到。点的距离为5.0 0 c m。拉动滑块使其左端处于A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结合图乙的尸一 图有&r=5.0 0 c m,F=0.6 I ON根据胡克定律k.FAr则 a F图像的斜率为滑块与加速度传感器的总质量的倒数,根据图丙中I,则有计算出kx 1 2 N/m(2)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_m3-0(16-kg-1=5kg则滑块与加速度传感器的总质量为m=0.2 0 k g(3)3 滑块上增加待测物体,同理,根据图丙中n,则有1m1.5-00.5kg-1=3kgJ
8、则滑块、待测物体与加速度传感器的总质量为m!=0.3 3 k g则待测物体的质量为Zn-m-/?=0.13kg4、(2022 全国甲卷 T23)利用图示的实验装置对碰撞过程进行研究。让质量为町的滑块 A 与质量为加2的静止滑块B 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比较碰撞后A和 B 的速度大小V,和 打,进而分析碰撞过程是否为弹性碰撞。完成下列填空:(2)测得两滑块的质量分别为0.510kg和0.304kg。要使碰撞后两滑块运动方向相反,应选取质量为 kg的滑块作为A;(3)调节B 的位置,使得A 与 B 接触时,A 的左端到左边挡板的距离 1 与 B 的右端到右边挡板的距离$2相等;(
9、4)使 A 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气垫导轨运动,并与B 碰撞,分别用传感器记录A 和 B 从碰撞时刻开始到各自撞到挡板所用的时间和t2;(5)将 B 放回到碰撞前的位置,改变A 的初速度大小,重复步骤(4)。多次测量的结果如下表所示:(6)表中的质=(保留2 位有效数字);12345tjs0.490.67LOI1.221.39tjs0.150.210.330.400.46V20.31k20.330.330.33(7)匕 的 平 均 值 为;(保留2 位有效数字)V,(8)理论研究表明,对本实验的碰撞过程,是否为弹性碰撞可由,判断。若两滑块的碰撞V2为弹性碰撞,则 区 的 理 论 表 达 式 为 (用
10、 网 和 处 表 示),本 实 验 中 其 值 为 (保匕留 2 位有效数字),若该值与(7)中结果间的差别在允许范围内,则可认为滑块A 与滑块B在导轨上的碰撞为弹性碰撞。【答 案】.0.3 0 4 .0.3 1 .0.3 2 .zL.0.3 32班【解 析】(2)1 应该用质量较小的滑块碰撞质量较大的滑块,碰后运动方向相反,故 选0.3 0 4 k g的滑 块 作 为A(6)由 于 两段位移大小相等,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左2=入=旦=归=0.3 1 v2%0.6 7(7)立 平 均值为彩y 0.3 1 +0.3 1 +0.3 3 +0.3 3 +0.3 3 八K=-=0.3 25(8)4 J
11、5 弹性碰撞时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可得町 =-mAv+m2v11 2 1 2 1 2万 班%=叫 匕+万 色 吗联立解得K _色 一 叫v2 2犯代入数据可得匕 =0.3 3丫25、(2 0 2 2 全 国 乙 卷 T 2 2)用雷达探测一高速飞行器的位置。从 某 时 刻(r=0)开始的一段时间内,该飞行器可视为沿直线运动,每 隔Is测量一次其位置,坐 标 为 居 结 果 如 下 表 所不:t/s0123456x/m050710941759250533294233回答下列问题:(I)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该飞行器在这段时间内近似做匀加速运动,判断的理由是:(2)当x =5 0 7 m时,该飞
12、行器速度的大小Vm/s;(3)这段时间内该飞行器加速度的大小。m/s2(保 留2位有效数字)。【答 案】.相 邻1 s内的位移之差接近&i=80 m .5 4 7.79【解 析】(1)川 第1 s内 的 位 移5 0 7m,第2 s内的位移5 87m,第3 s内 的 位 移6 6 5 m,第4 s内的位移74 6 m,第 5 s内的位移82 4 m,第 6 s内的位移9 0 4 m,则相邻Is内的位移之差接近A 80 m,可知判断飞行器在这段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2)2 1 当x=5 0 7m 时飞行器的速度等于0-2 s内的平均速度,则1094m/s=547m/s(3)3 根据a=x.3,6
13、 -=-4-2-3-3-2-x-1-7-5-9-m/,s 2 7”9m/,s-29T2 9xl26、(2 0 2 2 浙 江 6月 卷 T 1 7)(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长木板水平放置,细绳与长木板平行。图 2 是打出纸带的一部分,以计数点O为位移测量起点和计时起点,则打计数点B时小车位移大小为_ _ _ _ _c m。由图3中小车运动的数据点,求得加速度为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利用图1 装 置“探究加速度与力、A.换成质量更小的车O A B卿 WWW珊啊驷W0 1cm 2 3 4 5 6图2质量的关系”的实验,需调整的是一B.调整长木板的倾斜程度
14、C.把钩码更换成祛码盘和祛码D.改变连接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的夹角1.500.900.600.301.500 0.10 0.20 0.30 0.40 0.50 0.60图3图4(2)“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如图4 所示,在该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_ _ _ _ _;A.拉着细绳套的两只弹簧秤,稳定后读数应相同B.在已记录结点位置的情况下,确定一个拉力的方向需要再选择相距较远的两点C.测量时弹簧秤外壳与木板之间不能存在摩擦D.测量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若只有一只弹簧秤,为了完成该实验至少需要_ _ _ _ _ _(选 填“2”、“3”或“4”)次把橡皮条结点拉到0。
15、【答案】6.1 5-6.2 5 1.7 2.1 .B C#CB .D .3【解析】(1)1 依题意,打计数点8时小车位移大小为6.2 0 cm,考虑到偶然误差,6.1 5cm 6.2 5cm也可;2 由图3中小车运动的数据点,有Av 1.05-0.30,2 0/2a=-m/s=1.9m/st 0.4考虑到偶然误差,1.7 m/s 2 2.1 m/s 2 也可;3 A.利用图1 装 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需要满足小车质量远远大于钩码质量,所以不需要换质量更小的车,故 A错误;B.利用图1 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需要利用小车斜向下的分力以平衡其摩擦阻力,所以
16、需要将长木板安打点计时器一端较滑轮一端适当的高一些,故 B正确;C.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依题意“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有,c,2 tng _ f1.9m/s-M+m考虑到实际情况,即/2 g,有1.9m/s2,n gM+m则可知M 4/77而利用图1 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要保证所悬挂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即根 M;可知目前实验条件不满足,所以利用当前装置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需将钩码更换成法码盘和祛码,以满足小车质量远远大于所悬挂物体的质量,故 C 正确:D.实验过程中,需将连接祛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跟长木板始终保持平行,与之前的相同,故 D错误。故
17、选B C o(2)|4 A.在不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橡皮条形变限度的条件下,使拉力适当大些,不必使两只测力计的示数相同,故 A错误;B.在已记录结点位置的情况下,确定一个拉力的方向需要再选择相距较远的一个点就可以了,故 B错误;C.实验中拉弹簧秤时,只需让弹簧与外壳间没有摩擦,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弹簧对细绳的拉力相等,与弹簧秤外壳与木板之间是否存在摩擦无关,故 c错误;D.为了减小实验中摩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故D正确。故选D。5若只有一只弹簧秤,为了完成该实验,用手拉住一条细绳,用弹簧称拉住另一条细绳,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使其结点达到某
18、一点。,记下位置。和弹簧称示数B和两个拉力的方向;交换弹簧称和手所拉细绳的位置,再次将结点拉至。点,使两力的方向与原来两力方向相同,并记下此时弹簧称的示数只有一个弹簧称将结点拉至。点,并记下此时弹簧称的示数F的大小及方向;所以若只有一只弹簧秤,为J完成该实验至少需要3次把橡皮条结点拉到0。7,(2022 浙 江1月 卷 T23)“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阻力很小的滑轨上有两辆小车A、B,给小车A一定速度去碰撞静止的小车B,小车A、B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可由速度传感器测得。B Af实验应进行的操作有 OA.测量滑轨的长度B.测量小车的长度和高度C.碰撞前将滑轨调成水平下表是某次实验
19、时测得的数据:由表中数据可知,碰撞后小车A、B所构成系统的总动量大小是 kg-m/s,(结果保A的质量/kgB的质量/kg碰撞前A的速度大小/(m-s-|)碰撞后A的速度大小/(ms)碰撞后B的速度大小/(m-s-1)0.2000.3001.0100.2000.800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C(2).0.200【解析】山碰撞前将滑轨调成水平,保证碰撞前后A、B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可,没有必要测量滑轨的长度和小车的长度、高度。故选C。由表中数据可知小车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则碰后小车A反向运动,设碰前小车A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可知碰后系统的总动量大小为P=B-mAvA解得p-0.200kg m/
20、s8、(2022 浙 江 1月 卷*T17)(1)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以小钢球离开轨道末端时球心位置为坐标原点O,建立水平与竖直坐标轴。让小球从斜槽上离水平桌面高为人处静止释放,使其水平抛出,通过多次描点可绘出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球心的轨迹,如图所示。在轨迹上取一点A,读取其坐标(xo,yo).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A.实验所用斜槽应尽量光滑B.画轨迹时应把所有描出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C.求平抛运动初速度时应读取轨迹上离原点较远的点的数据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如=在本实验中要求小球多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的理由是【答案】.C.D.确保多次运动的轨迹相
21、同【解析】U 1A.只要保证小球每次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到达斜槽末端的速度大小都相同,与实验所用斜槽是否光滑无关,故 A 错误;B.画轨迹时应应舍去误差较大的点,把误差小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故 B 错误;C.求平抛运动初速度时应读取轨迹上离远点较远的点的数据,便于减小读数产生的偶然误差,故 C 正确;故选C。坐标原点。为抛出点,由平抛规律有X。=咿1 2联立解得平抛仅初速度为故选D。3 小球多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保证到达斜槽末端的速度大小都相同,从而能确保多次运动的轨迹相同。9、(2 0 2 2 河北某实验小组利用铁架台、弹簧、钩码、打点计时器、刻度尺等器材验证系统机械能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年高 物理 分类 汇编 力学 实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