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pdf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pdf(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1好山好水好地方2富饶的地方3我们生活的地方变了样第二单元爱护我们的家园4我喜欢美好的环境5节约水和电6爱惜每一张纸第三单元 我进步,我快乐7我比以前做得好8向别人学习9和诚实交朋友1 0每天进步一点点第 四 单 元 火 热 的 夏 天1 1夏天到了1 2清凉一夏1 3开开心心过暑假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单元目标情感与态度了解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知道家乡的名胜古迹及当地富饶的物产,初步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感受家乡的变化,形成建设家乡的意识。行为与习惯培养与人合作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及分工合作。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调查、了解自己生活地方的名胜古迹
2、、丰富物产的相关资料,学会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做记录,形成一定的技能。尝试制作简单的家乡小吃,形成初步的劳动技能。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家乡的调查、家乡物产的再创造等活动,培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锻炼与人交往、交流及合作的能力。初步掌握搜集材料、整理材料与表达的方法。设计思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从各方面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本单元并没有直接出现“家乡”一词,而是用“我们生活的地方”作为单元的主题。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儿童的认知规律,本单元安排了“好山好水好地方”“富饶的地方”“我们生活的地方变了样”三个主题。从家乡的自然风光到人文景观,再到名胜古迹,展现了家乡的各种面貌;从家乡的特
3、产到特色小吃,展现了家乡丰富的物产;从眼里看到的家乡变化到展望家乡的未来,展现了人们生活的变化。达些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他们会从这些浅显的、熟悉的场景中了解并认识自己的家乡,形成对家乡的热爱。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不必强调“家乡”的概念,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人手,了解家乡,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本单元主要落实课程标准中如下儿个内容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1.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2.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3.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课时安排单元建议
4、总课时:7课时第1个主题:3课时第2个主题:2课时第3个主题:2课时1好山好水好地方主题目标1.感受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感受家乡的美景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3.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以及它们的故事。教科书分析本主题由“我们这里很美”“留住精彩”“风光名胜故事多”三个主题,六个页面组成。每一个主题活动两个页面。在“我们这里很美”的两个页面中,选取了农村和城市各种不同的自然风光,体现了家乡的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查自己生活的地方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在展示、讨论的过程中感受家乡的美。“留住精彩”以照片和孩子们生活的画面做背景,同样涉及
5、了农村和城市两个场景,这些照片既体现了家乡的人文景观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又体现了儿童的快乐,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围绕这一点展开,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风光名胜故事多”这两个页面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呈现方式。第一个页面告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乡各种不同的事物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多种角度去调查。第二个页面以黄鹤楼为例,示范家乡名胜古迹故事的学习。黄鹤楼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在全国影响很大,还有很多优美的传说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黄鹤楼的气魄,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教师在教学时,也可根据当地的情况选取一个例子重点讲,然后让学生进行拓展。【一、我们这里很美】活动准备师生课前共同调查自己生活的地方有哪些
6、美丽的自然风光,并搜集自己生活的地方的自然风光的照片或图片。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教师出示儿张家乡自然风光的照片,请学生欣赏照片上的景色。照片中拍摄的是我们生活的地方。瞧,这里有山、有水,多美呀!你的感受和我一样吗?也请你把搜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2.学生分组,在小组内展示家乡自然风光的照片,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准备得比较典型的照片、图片。3.指名儿位学生上台展示、介绍自己搜集的照片。教师就如何介绍,给学生提一些建议。如:你这张照片是在哪里照的?照片上都有谁啊?你那天都玩了些什么?你高兴吗?(师生、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评价。)4.小 结 要 点:我们生活的地方有许多美丽的自然风光。活动
7、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搜集照片时,一定要注意学生选择的是不是本地的风景,能否发现与说出照片中家乡的特点,介绍中是否表达出对家乡美景的欣赏与喜爱。活动拓展分组将搜集到的美景照片或图片进行汇总,以“瞧,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为题,办 份 小 报。然后将各小组办好的报纸粘贴在墙上,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参观,还可以组织班级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活动。【二、留住精彩】活动准备师生课前共同搜集自己在家乡的美景中快乐玩耍的照片。活动过程1.提问导人:阅读教科书第4-5页的照片和图片。你是不是觉得照片和图片上的情景很熟悉呢?仔细观察孩子们脸上的表情,你发现了什么?2.引导学生观察,指名学生回答。3.小结要点:孩子们畅游
8、在美景中,体验着快乐。4.游戏:快乐直通车。(I)谈话过渡:你有和照片上的孩子们相似的快乐经历吗?能把你的快乐和大家分享吗?(2)学生分组,在小组内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在家乡的美景中快乐玩耍的照片,介绍照片中的景色在哪里,同小伙伴交流自己在那里的快乐经历。(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说说自己的快乐经历。5.请用绘画或文字的形式把你的欢乐瞬间记录下来,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也可以独立完成。活动要求在“快乐直通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向小伙伴或老师介绍自己的快乐经历,还要注意聆听其他同学的快乐经历。活动拓展进行“我生活的地方精彩一刻”摄影作品展示交流活动,或组织学生组成摄影采风团进行拍照,整理照
9、片在全班发表。活动准备1 .师生课前调查家乡有哪些名胜古迹以及它们的故事。2.教师课前准备家乡风光片及古代黄鹤楼与现代黄鹤楼的对比图。活动过程1.谈话导人:我们生活的地方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我们一起来看看。2.教师播放家乡风光片,学生一起欣赏。3.教师提问:在风光片中你看到了哪些名胜古迹?指名学生回答。4.小 结 要 点: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黄鹤楼。5.阅读教科书第7页的照片及介绍,思考:为什么要起名叫黄鹤楼呢?6.说说黄鹤楼的传说。(1)学生分组,在组内相互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黄鹤楼传说的资料。教师要鼓励每位学生都积极发言。(2)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讲述黄鹤楼的传说。(教师引导学生对同伴的讲
10、述做简单的评议。)(3)教师出示古代黄鹤楼与现代黄鹤楼的对比图,引导学生了解黄鹤楼的演变。(4)全班一起朗读教科书第7页关于黄鹤楼的古诗。7.小 结 要 点:除黄鹤楼之外,我们生活的地方还有许多其他的具有悠久历史与优美传说的名胜古迹。活动要求有关黄鹤楼的传说版本很多,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传说故事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感受自己生活的地方的风光名胜和悠久历史。活动拓展制作家乡名胜古迹宣传手页:你最喜欢家乡的哪一处名胜古迹,用搜集到的图片或自己拍摄的照片,配以文字进行介绍,制作成宣传手页,与小伙伴进行交流。教学评价:1.学生搜集的资料是否是本地的名胜古迹。2.在小组活动中,学生是否能表达自己
11、对家乡名胜古迹的欣赏与热爱。3.学生在介绍资料时是否积极踊跃,2富饶的地方主题目标1.知道当地的各种特产,了解当地丰富的资源,尝试用当地的特产制作一些小饰品,培养创造思维能力。2.知道当地的特色小吃,尝试制作一种特色小吃,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教科书分析本主题由“家乡的物产”“特色小吃味道好”两个主题活动,三个页面组成。在“家乡的物产”的第一个页面中,通过图片展示了不同地区的各种特产,如:煤、茶叶、农作物、甘蔗等,这只是各地特产的示例,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引导学生了解当地丰富的物产资源。第二个页面给大家呈现了孩子们讨论当地特产的场景,还展示了许多用当地特产制作的小玩具
12、,目的在于提示教师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引导学生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制作有趣的装饰品,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特产,激发对家乡的热爱。“特色小吃味道好”这个页面给大家展示了当地的一些特色小吃,如臭豆腐、热干面等,这些小吃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小吃,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本主题的教学要充分联系当地实际情况,以教材为依托,真正地活用教材.,同时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做好调查。活动安排:【一、家乡的物产】活动准备1.教师课前搜集当地的特产,用当地特产制作成各种小饰品,并用布袋子装好。2.学生课前准备当地的特产以及制作小饰品
13、所需要的材料。活动过程1.游戏猜猜看。(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布袋子:这个袋子里装了很多宝贝,大家猜猜看,里面装的是什么?(2)请学生上来摸一摸,猜一猜。2.教师向学生展示袋子里的物品,边展示,边示范介绍。3.大家知道我们这儿还有哪些特产?请学生自由介绍当地的特产,教师适当进行补充。4.小结要点:我们生活的地方,物产很丰富。5.教师出示用当地特产制作的各种装饰品,如:椰壳做的盒子、橘皮做的小橘灯、芦苇编的小动物等。这些装饰品好看吗?这可是用我们这儿的特产做成的,你也来试试吧。6.比 一比,看谁做得好:学生动手用自己带来的特产制作小饰品,教师相机进行指导。7.评一评:将学生制作好的小饰品摆放在讲
14、台上,全班学生一起来评议,选 出自己最喜欢的小饰品。活动要求教师课前搜集的当地特产和用特产制作成的小饰品,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既要常见,又要有地方特色。活动准备1 .师生课前共同调查当地的特色小吃及其做法。2.学生分组,各组商量制作什么小吃并了解它的做法,准备制作材料。3.教师了解学生的制作情况,帮助学生准备制作材料。活动过程1.教师导入:我们生活的地方不仅风光秀美,还有很多著名的特色小吃,很多人都慕名前来品尝。2.教师提问:通过课前调查,你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小吃吗?3.游戏开火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每次介绍一种家乡小吃,依次传递,不能重复,看哪个小组知道的家乡小吃最多。4.教师提问:在
15、这么多的特色小吃中,你最喜欢的小吃是什么?5.指名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特色小吃,学生相互交流。6.学做特色小吃:今天我们也来办个“小吃一条街”。(1)动手做一做:学生分组,各小组分别制作一种有家乡风味的特色小吃。教师巡视,对学生有困难的地方给予帮助。(2)评一评:互相尝一尝,看看哪个小组做的特色小吃最好吃、最地道。活动要求1.在学做特色小吃的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小组。教师注意在操作、卫生等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与提示。2.品尝小吃时,教师要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健康卫生意识。活动拓展在家中,和父母一起建立一份“汉味家庭食谱”,还可以和家长一-起做一次汉昧家庭餐,品一品自己亲手制作的家乡特色
16、小吃。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熟悉家乡的特产与特色小吃。2.学生能否利用家乡的特产创造性地制作小饰品。3.学生是否会制作一两种具有家乡风味的特色小吃,是否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4.学生分组制作小吃时,是否表现积极,是否乐于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3我们生活的地方变了样主题目标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发展。2.展望家乡的未来,提升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建设家乡、为家乡争光的意识。教科书分析本主题由“我看到的变化”“欢迎你来做客”两个主题活动,四个页面组成。“我看到的变化”有三个页面。第一个页面从农民搬新家、农村校园装饰一新、公路修进农村、农民家中安装有线电视四个角度,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变化
17、。第二个页面通过修建超市、儿童漂亮的房间、学校安装了磁卡电话、城市住宅小区内修建了健身场所四个场景,反映了城市生活的变化。第三个页面通过将要建体育馆、将要修建大桥两个场景,让学生想象展望家乡未来的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寻找自己生活的地方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发展。“欢迎你来做客”的一个页面是一个学生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各种方式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活动安排一、我看到的变化活动准备:师生课前共同调查自己生活的地方的变化,搜集各种新旧照片进行对比。活动过程:1.教师导人:我们生活的地方,每天都有新的变化。你注意到这些变化了吗?2说一 说阅读 教 科 书 第1112页,
18、说说书中小朋友生活的地方发生了哪些变化?指名学生回答,并请其他学生进行补充。3.提问过渡:我们生活的地方有变化吗,有哪些变化呢?4.小 组 活 动:我了解的生活的地方的变化。学生分组,在组内展示课前搜集的生活地方的新旧照片,通过新旧照片的对比,说说生活的地方发生了哪些变化。5.各小组派代表,说说本组成员共同发现的变化。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将变化的内容写入或将学生提供的新旧照片贴在相应的框中(如下图)。6.小 结 要 点:我们用眼晴去观察,到处都有变化。我们用心感受,我们生活的地方越来越好。7.畅想未来:你希望我们生活的地方变成什么样子?画一画,写一写。活动要求学生搜集的关于生活地方变化的资料可
19、能比较散,教师要注意在活动中指导学生进行分类、归纳。活动拓展将学生畅想生活地方的未来的作品收集起来,布置成一块展板 我们生活的地方的未来蓝图。二、欢迎你来做客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卡通木偶一个。活动过程1.教师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丹 丹(出示卡通木偶)。丹丹来自很远的地方,对我们这里不熟悉。谁能给她介绍一下我们生活的地方?2.学生分组,共同商议如何给丹丹介绍我们生活的地方。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做介绍,介绍时怎样突出家乡的特点与特色。如:我们生活的地方有哪些风光名胜和动人传说?我们这里有哪些物产和特色小吃?我们生活的地方从过去到现在发生了哪些可喜的变化,未来又将是什么样子?3.
20、展示活动:教师扮演“丹丹”的角色,各小组向“丹丹”介绍我们生活的地方。(鼓励学生的介绍,引导学生评议哪个小组的介绍体现了我们家乡的特点与特色。)4.“丹丹”小结:大家生活的地方真好,真想马上出去玩!我想请我的好朋友也来这里玩,大家能给她写封信;邀请她来做客吗?5.写一写:给丹丹的朋友写一封信,向她介绍一下我们生活的地方,并邀请她来做客吧。6.评 一 评:请儿位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信,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评一评,他们这样邀请丹丹的朋友好不好。活动要求为了增强真实感,让学生人情入境,也可借助课件模拟“丹丹”形象,让学生的介绍以“舟丹”为对象,进行模拟表演。活动拓展可以在学校的支持下联系手拉手学校的领导及
21、老师,安排学生一对一地结对相互通信,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教学评价:1.学生能否发现与感受到生活的地方发生的变化。2.学生能否对生活地方的未来做合理化的想象,是否有创新与独特之处。3.学生是否能积极热情地参与到活动中。4.学生能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第二单元爱护我们的家园单元目标情感与态度: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热爱大自然,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和生态意识。行为与习惯:逐步形成在日常生活中珍惜、节约自然资源的好习惯。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地球上的资源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初步感知周围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理解环保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身感受、调查、观察等活动,了解身边的环境状况
22、,提高收集资料的能力,并学会初步的统计方法。设计思路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人类也不得不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生态灾难。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时代的要求。一个对自然界生命漠不关心、对大自然一山一水随意索取、只顾眼前利益的人,决不能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有所作为。热爱大自然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天生就对自然界的水、植物、动物等怀有天然的好感。但如果得不到及时地保护和弘扬,这种天性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经受世俗功利的消极影响,而逐渐受到抑制甚至丧失。所以教育者应呵护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天性,使他们善良纯真的内心世界在自己的行动中积极外显出来,从小开始逐步养成高尚的环境道德和良
23、好人格。其实环境问题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存在子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应从我们每个人自身做起。为此,我们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选取了小学生周围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设计了“爱护我们的家园”这个单元,通过爱护环境、节约水电纸张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采用讲故事、表演、绘画、看图讲述、调查、参观、游戏等多种形式,将环境情感的培养和激发摆在首位,以此来促进环境认知和行为习惯的目标的达成,引导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本单元主要落实课程标准中如下儿个内容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
24、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i物多用,废物利用。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课时安排:单元教学初步安排总课时:5 课时第 4 主题:2 课时第 5 主题:2 课时第 6 主题:1 课时4我喜欢美好的环境主题目标1.通过调查等活动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状况。
25、2.了解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形成初步的生态环境意识。3.爱护公共环境卫生,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科书分析本主题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周围的环境状况,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并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人手,以实际行动为美化环境做贡献。第16页组图展现的是生活中的一些美好环境,旨在引导学生用各种感官去发掘生活中的美好环境,体会美好环境带给人们的舒适与愉悦。第17页活动要求学生画出自己心中最美的生活环境,旨在引导学生为创设理想的生活环境而努力。第18页组图呈现的是生活中的一些不好的环境,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思考身边的污染向题。第19页图展现的是一个“让垃圾回家”的游戏活动旨在引导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鄂教版二 年级 下册 品德 生活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