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pdf(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美术教 学 计 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围绕本科写):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动手能力较强,所以本学期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方面。具体有绘画、泥塑、剪纸、手工、欣赏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求新、求异为目的,形式多种多样。材、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5.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三、教学目标:目的:1、教学中通过学生尝试不同工具、不同的形式,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的方
2、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形、色创作的艺术魅力,以及设计制作活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2、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禁毒、法制、安全、环保知识。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渗透德育。四、教学措施:1、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2、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即重视教师的教,又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
3、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大胆改革。4、改变评价方法,采用自己评价、小组评价、集体评价、教师评价或家长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日期教学内容1课堂要求制定12色彩对比23色彩的和谐24美丽的纹样25趣味文字26画龙点睛27国庆节28快乐刮画无笔画29鸟语花香诗情画意210彩墨脸谱陶泥世界211元宵节里挂彩灯212太空新居会跳的玩具213神奇的装饰柱214电脑美术一“反色”效果 电脑动画215美术学习记录袋爱护国家216珍爱国宝一一古代的陶瓷艺术22 0 1 4 2 0 1 5 学年度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一课色彩的对比教学目标: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
4、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教学重点:认识色彩的对比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对比色教学准备:课件、颜料教学过程:1、欣赏:(1)出示课题一 一“色彩的对比”。(2)比较: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2、发现:(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
5、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3、实践:(1)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4、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板书设计:色彩的对比红 一 绿蓝 一 橙 对比色 紫 一教学后记:第二课 色彩的和谐教学目标: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3、感受色彩的魅力。教学难点: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教学重点;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教学准备:课件、颜料等教学过程:1、引导欣赏:(1)欣赏图片,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2)出示课题一 一“色彩的和谐”。(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
6、比色的区别。2、目标发展:(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黄一一黄绿一一绿红紫一一紫一一蓝紫黄橙一一橙一一红橙(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3、实践活动:(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4、作业展评。板书设计:色彩的和谐黄黄绿红紫一一紫黄橙一一橙一一红橙邻近色教学后记第三课美丽的纹样教学目标1.了解单独纹样的基本知识,以及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2.能用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等变化
7、方法来对单独纹样进行装饰。3.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学生审美、设计能力以及美化生活的能力。教学重点能用自然、几何图形等要素结合点、线、面来装饰单独纹样。教学难点运用纹样变化的方法来设计单独纹样。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示范工具等。学生:水彩笔、作业本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导入通过欣赏,感悟纹样的魅力1 .欣赏生活中利用纹样装饰的生活用品。(出示P P T)2 .教师展示有适合纹样的被罩、衣服、鞋垫等,引导学生观察,初步感受纹样的美感,说说自己的感受。3 .漂亮的纹样装点了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纹样的世界,感受纹样
8、的精彩魅力。(板书:美丽的纹样)二、通过欣赏,探究纹样1.课件展示大自然的花卉和图案中的花卉,通过比较,发现纹样的特征。2.欣 赏“纹样的写生变化过程”教师小结:纹样的设计要经过夸张变形来表现。3.欣赏单独纹样,学生讨论其基本骨架结构。(对称式、均衡式)三、通过探究,寻找设计的规律。请同学们欣赏不同的纹样,思考:1.单独纹样的基本外形结构?2.可以用哪些图案内容来设计装饰?3.发现了哪些表现方法?(学生分组讨论、回答)4 6人一组4 .每组同学汇报讨论结果,并积极帮助其他小组思考问题,加上教师的适当提示,共同总结出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及规律:单独纹样没有外轮廓限制,可单独处理、自由运用。设计图案
9、可有动物、人物、植物、点线面的组合等。点的表现方法、线的表现方法、面的表现方法、点线面的综合运用技法。(教 师 出 示F L A S H-一纹样的变化技法)四、通过尝试,学习纹样的绘制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想法,设计一张单独纹样首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教师进行部分示范)2.同学们和教师在动手尝试的过程中共同总结出设计步骤:首先要思考自己想要设计的内容。接下来设计图案,对称式:先画出基本骨架线,再进行图案的设计。均衡式:将图案根据装饰形状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变形。(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进行提示并适当示范图案细节设计:设计时主体图案构图饱满、巧妙利用点线面的结合、纹样可进行适当变形夸张。)将设计的图案涂
10、上颜色。(小提示:合理运用色彩搭配)3.欣赏同龄学生作品,交流欣赏感受,吸取同龄同学作品的优点。五、通过实践,体验创作的乐趣。1.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并搭配上适当的色彩。2.学生大胆想象,将自己的所感所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师根据需要给予适当适时的指导。教学后记:第 四 课 趣 味 文 字教学目标1.掌握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2.能在实践中用趣味文字的变化规律设计出一幅作品。3.在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表现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趣味文字的特点,掌握趣味文字的基本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教学难点根据趣味文字的变化规律设计出一
11、幅作品。教 学 准 备 教 师:课件、自创趣味文字作品、水彩笔等。学生:水彩笔、油画棒、作业本、直尺等。第一课时一、游戏导入1 .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画字!在画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怎么样?请看黑板(师出示甲骨文图片)请你们猜一猜,这里面有哪些字?2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令老师佩服,这些图案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一一甲骨文。我们的祖先就是利用大自然一些物体的特征创造了甲骨文,最后演变成现在的文字。大家看,这些字是不是就像一张张绘画一样,充满趣味性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趣味文字的世界。(出示课题)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欣赏趣味文字1.感受趣味文字,学生讨论趣味文字的特点。(形象、美观
12、、生动、有趣)2 .师生共同探讨趣味文字的美化方法有哪些?(师 出 示F L AS H趣味文字创作方法)笔画变化一一改变某些笔画的形状和粗细也求得有趣的变化,如尖、圆、方、曲线等等。字体变化一一改变字体的外形,使之有造型感。可以把字写方一些、圆一些或者梯形、菱形来表现这个字体。象形变化一一根据文字含义运用形象图案来装饰字体。结构变化一一可以把某些笔画进行夸大、缩小以求得新颖的效果。3.师示范趣味文字的书写方法(也可以课件F L AS H演示)画出 外 框 勾 骨 架 勾 画 笔 触 粗 细 装 饰、勾 线 涂 颜 色 三、创 作 表 现1.可以选择木材、水果、花朵、树叶、牛奶、小草、足球、火焰
13、等词语,也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字。2.作业要求:设计要独特、象征要明确、有装饰效果、色彩要明朗。3.播放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设计,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重点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后记:第 五 课 画 龙 点 睛教 学 目 标1.让学生了解纹样在包装上的作用,能综合运用纹样与趣味文字创新装饰美化包装。2.让学生掌握纹样、文字设计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方法。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力。教学重点纹样、文字表现形式。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文字、纹样相结合的方法并以点状、面状装饰包装。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彩笔、纯色纸包装好的包装盒一个等。学生:收集用纹样图案装饰的
14、包装盒、水彩笔、纯色纸包装好的包装盒一个等。教 学 过 程一、欣赏导入1.欣赏一组服饰、生活用品、物品包装上运用纹样装饰点缀的图片。2.启发学生思考:物品这么美有什么共同点吗?(有包装,而 且进行了装饰)物品配上精美的包装,并且进行装饰,更显得物品的珍贵。3.引出课题 画龙点睛。二、讲授新课1.欣赏教材第8页1、2幅图,看看同样产品的包装盒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包装底色、纹样、文字三个方面)2.教 材3、4幅图包装上的纹样是如何排列的?(点状排列装饰、面状排列装饰)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各自带来的包装上的纹样图案是如何运用的?是如何凸显产品特色的?然后各小组派代表用一段简短的文字与全班同
15、学交流。过渡:简单的物品,经过合理的夸张、变形纹样、文字装饰,更能凸显物品特色,彰显产业文化。三、直观感知,启发创新思维 教师出示课件,欣赏一组形式不同的纹样,开拓学生思维,启发创新意识。选择:四方连续、二方连续、离心式、向心式、对偶式供学生参考。四、自主探究找方法 自主学习教材第9页,学习包装的制作方法。1.废旧纸盒贴上白纸,重新设计。2.根据设计意图画纹样。3.加文字,调 整 完 成(注意联系前两课的知识)五、艺术实践 运用所学的纹样和字体设计知识,给自己带来的包装进行主题性美化与装饰。(可以选择中秋、春节等主题)六、作 业 展 评 学 生 之 间,师生之间互相点评,看谁的作品最有新意,包
16、装得最好看。大家评出优秀作品加以表扬,并在摆放在美术室里进行展示。七、课后拓展 欣赏徐州汉画像石图案,启发学生大胆创新,利用汉画像石纹样,设计一个独具徐州元素的包装。同时激发学生对传统纹饰图案的兴趣。教学后记:第 六 课 快 乐 刮 画教学目标1.认识刮画的特点,了解掌握刮画工具的使用方法。2.通过欣赏、讨论、自主探究和教师的示范讲解,运用竹签等工具进行刮画。3.通过自制刮画纸,创新完成刮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我劳动成果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提高美术学习兴趣与创新想象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刮画特点,学会运用刮画工具。教学难点运用点、线、面的知识进行刮画。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多种刮画工具、自制刮画纸(4张
17、)等。学生:油画棒、刮画纸、竹 签(或牙签)数支等。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制刮画纸(1 6开)。先用彩色油画棒平铺纸上,然后用黑色油画棒覆盖表面。二、欣赏导入1 .教师出示刮画作品。2 .学生讨论:这么漂亮的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3 .引出课题:快乐刮画三、讲授新课1 .教师出示孔雀线描画图片。学生分析讨论其表现技法与使用工具,总结出线描写生主要运用点线面的疏密得当、粗细对比、多样性变化构成了画面的黑白灰关系。它的工具就是简单的一支勾线笔。2 .教师出示一张用刮画方式表现的孔雀。再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绘画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3.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得知:刮画也是用点
18、、线、面的多样性与疏密粗细来表现画面的;不同点在于线描表现的是单色,而刮画更加充满渐变美。四、初尝刮画工具1.教师出示自制好的四张刮画纸,拿出三角板、竹签、牙签等有尖的生活常见用品,抽四位同学上台用不同的工具在纸上随意刮,看看在纸上会产生什么样的肌理效果?2.教师补充示范技法,讲解主要事项:力度不能过猛、不然会戳穿纸张。3.教师小结:在刮画纸上或凝滞、或流畅的运笔,再与点、线、面的结合,会使画面产生千变万化的肌理效果。4.小组讨论步骤 看教材第11页 在恐龙园,学生讨论作画步骤。教师示范,加深学生印象五、艺术实践1.教师出示作业要求:尝试用牙签、竹签等工具在自制或成品刮画纸上,勾画出自己喜欢的
19、形象,内容可以是人物、动物、植物等。注意:点、线、面的处理方法;力度不能过猛。2.教师巡回指导。六、作业展评 学生展示完成好的作品,全班同学进行自评、互评、烦死自我。教师点评作适时的补充,加深巩固刮画方法和注意问题。七、课后拓展总结本课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材质表现美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创新。教学后记:第七课无笔画教学目标1.认识自然界中具有天然纹理的景物,欣赏这些纹理别具特色的美感。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2.学习对印的方法,利用水彩、水粉颜料加水后流动的特性,探索对印技巧,创作出色彩变幻、肌理美观的无笔画;培养学生探索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学习对印的方法和步骤;创
20、作出色彩变幻、肌理美观的无笔画。教学难点把握色彩加水后流动的特性,探索对印技巧。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无笔画教学范画及作画工具材料等。学生:纸张、水粉颜料、调色工具等。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欣赏冰纹、木纹、水纹、石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物体的纹理。2.欣赏作品:青山绿水 秋色浸染。3.冰花晶莹的天趣,水流迂回的流畅,木纹变化的浪漫,”,这些自然天成的形态,像一首首朦胧诗,似一幅幅抽象画。这节课我们也要试着制作纹理。揭示课题“无笔画”。二、观察分析,探究方法1.自主学习,钻研教材 指导学生学习教材,了解对印的过程。2.教师讲解作画步骤 准备表面光洁的纸张对折。在其中一半用颜料随意涂画。(可
21、以用点、线、面)可以采用多种涂色方法。(涂色、刷色、洒色、滴色)颜色未干时,把另一半纸紧贴在画面上轻轻压印。打开画纸。用不同的手法(如:揉搓、多次快速打开等)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3.教师 示 范(现场示范)现场演示对印方法和步骤。讲 述 要 点。A.纸张上着色要用到涂色、洒色、点色等多种手法,合理使用水分,让色彩交融,以获得多变的肌理效果,达到生动与变化的效果。B.纸张上的色彩要有深浅(明暗)的对比,同时要注意色彩的调和。C.印制的时候,要随时观察效果,可以反复对印。三、实践操作,体验乐趣1 .尝试用水粉颜料对印的方法制作一幅抽象画,根据画面效果取适合的题目。2.作业要求:水分把握得当,颜料
22、的干湿,流淌的变化。颜色搭配合理,能够取得需要的色彩效果。能掌握对印的方法与技巧,注意揭画时的速度和停顿。四、作品展评1.展示作品,说说自己喜欢的纹理效果。2.我们以前还学了吹画、喷洒、拓印等方式,同学们在课后还可以尝试更多的方法来创作无笔画。教学后记:第八课鸟语花香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认识和欣赏花鸟画名家名作,感受花鸟画独特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生活的热爱。2.学习写意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和技巧,尝试在宣纸上进行花鸟画练习,训练学生心手相应的表现能力。3.体验中国花鸟画用笔、用墨方法,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运用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方法表现花鸟,体验笔墨趣味。教学难点
23、掌握一定的中国画笔墨技法,理解笔墨情趣。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国画示范作品、毛 笔(大白云)、生宣纸、毛毡、墨汁、调色盘、国画颜料等。学生:毛笔、墨汁、生宣纸、调色盘、国画颜料、水桶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L导入:播放鸟鸣声音,课件展示美丽的花卉和鸟儿的图片。导语:听到小鸟婉转的歌唱,看到这么多漂亮的花鸟,我们就仿佛来到了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闻到了芬芳扑鼻的花香。2.欣赏:出示中国画名家作品图片。课件对比出示美术作品和生活实物图片,加深学生视觉印象。引出本课主题:“鸟语花香”。二、学习新知1.请同学们说说中国画工具材料。教师现场展示:毛笔、宣纸、墨、中国画颜料等等。(重点讲解毛笔、宣纸的特
24、点)2.欣赏:看看国画大师是怎样表现花鸟的。在画家的笔下,花鸟画不仅表现了花鸟的外形和色彩,更重要的是画面富有深刻的寓 v V.后、o3.探索中国画的技法。(投影仪展示)用 笔 的 方 法 教 师 示 范 中 锋、侧锋用笔及其轻重缓急的基本笔法。(注意讲解线条的粗细、曲直变化)用 墨 的 方 法 教 师 演示蘸墨的方法,及其墨色的变化。4.探究花鸟画法学习花鸟画,主要要通过对描绘对象的细心观察、研究和体会,掌握不同花的形态特点和不同鸟的形体特点,反复练习,才能画出好的作品来。观察齐白石 麻雀图(顺带讲解齐白石这名画家),了解麻雀的基本结构(头、身子、两条腿、两翅、尾巴)学习鸟的画法。师边示范边
25、教步骤。鸟的基本形体我们可以用两个圆表示。a用羊毫笔调赭墨,一笔点出“头”,二笔点出“身子”。b在身子左右两侧画出飞动的“翅膀”。c用浓墨点出身上的“斑点”、“飞翅”和“尾巴”。d淡墨勾出胸腹,点出嘴、眼,最后用曙红勾出爪子。三、实践体验1.根据教师刚才的示范,尝试用中国画工具练习调墨和用笔(练习中锋、侧锋用笔方法,表现墨色的浓淡变化),掌握好的同学可以画一画刚才的麻雀。2.学生进行练习,教师辅导。四、交流评价,总结拓展1.选择有特色的习作,对其用笔、墨色变化进行评述,帮助学生认识中国画的笔墨趣味。2.课后收集自己喜欢的中国画名家名作。教学后记:第九课诗情画意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人教版 美术 年级 上册 教案 公开 教学 设计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