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 8.0 分)1.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阔绰(c h uo)校 对(j i ao)自 出 心 (c ai)一代天骄(j i ao)B.热优(c e n)津 首(q i d o)屏息凝神(b i n g)消声胃迹(n i)C.濒临(b i n g)熏版I(t ao)取义感人(c h e n g)前|卜后继(p u)D.徘徊(h uai)拘 泥(出)抑扬顿挫(c u6)轻歌慢舞(m an)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培育中小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骨肉亲情”,关系着国家培根铸魂的使命担当。B
2、.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使人们的健身运动选择日益多样,群众体育的边界不断拓展。C.鄂州正处在重要的发展阶段,“武鄂同城、城乡融合”加速推进,“空中出海口 ”呼之欲出。D.在网课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20 22年 4月 1 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B.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争力就转向哪里。C.自吴王孙权在武昌(今鄂州)建都至今的1 7 0 0 多年中,武昌鱼倍受杜甫、孟浩然、苏轼等文人墨客的青
3、睐。D.人世间的一切美好,只有通过奋斗才能实现;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奋斗才能铸就。4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紧扣诗题,以叙事为主,写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交代了此行的地点和事由。B.颔联以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一 个“随”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生动地展现出来,给人以空间的流动感。一 个“入”字,写出江水流向远方,水天相接的开阔境界。C.颈联以静观的视觉描摹江上的美景。诗人将水中月影比喻成明镜,
4、用海市蜃楼形容江。D.尾联笔锋突转,由欣赏美景转入抒情,用拟人的手法写故乡之水不远万里送自己行舟远游,表达了尽快到达楚地的急切心情。二、默 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5.古诗文填空。(1)夜阑卧听风吹雨,。(陆 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2)斯是陋室,。(刘 禹 锡 陋室铭)(3),古来共谈。(陶 弘 景 答谢中书书)(4),千里共婵娟。(苏 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5)文天祥 过零丁洋中的千古名句“?是诗人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6)江南早春,野花初放、芳草新生,我们可以用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来描写这番欣欣向荣的美好
5、景象。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6.阅读名著选段,完成问题。众头领席散,却待上山,宋江连忙问道:“兄弟,你如何烦恼?”李逵哭道:”这个也去取爷,那个也去望娘,偏铁牛是土掘坑里钻出来的。”晁盖便问道:“你如今待要怎地?”李逵道:“我只有一个老娘在家里。我的哥哥又在别人家做长工,如何养得我娘快乐?我要去取他来这里快乐几时也好。”晁盖道:“兄弟说的是。我差几个人同你去,取了上山来,也是十分好事。”宋江便道:“使不得。李家兄弟生性不好,回去必然有失。若是教人和他去,亦是不好。况且他性如烈火,到路上必有冲撞。他又在江州杀了许多人,那个不认得他是黑旋风?这几时,官司如何第 2 页,共 19
6、页不行移文书到那里了,必然原籍追捕。你又形貌凶恶,倘有疏失,路程遥远,如何得知?你且过几时,打听得平静了去取未迟。”李逵焦躁,叫道:“哥哥,你也是个不平心的人。你的爷,便要取上山来快活,我的娘,由他在村里受苦。兀的不是气破了铁牛的肚子!”宋江道:“兄弟,你不要焦躁,既是要去取娘,只依我三件事,便放你去。”李逵道:“你且说那三件事?”宋江点两个指头,说出这三件事来。宋江道:“你要去沂州沂水县搬取母亲,第一件,径回,不可吃酒。第二件,因你性急,谁肯和你同去?你只自悄悄地取了娘便来。第三件,你使的那两把板斧,休要带去,路上小心在意,早去早回。”李逵道:“这三件事,有甚么依不得!哥哥放心,我只今日便行
7、,我也不住了。”当下李逵拽扎得爽利,只跨一口腰刀,提条朴刀,带了一锭大银,三五个小银子,吃了几杯酒,唱个大喏,别了众人,便下山来,过金沙滩去了。(节 选 自 水浒传,长江文艺出版社,有删改)(1)文段中李逵为什么放声大哭?(2)从以上选文中,你读出了李逵怎样的性格特点?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 小题,共 60.0分)7.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宇航员的衣服脏了怎么办?科童衣服嘛,多穿几天又不会破据宇航员回忆,他们在太空中平均一周才换一次衣服。听起来虽然是个懒人的办法,但在太空旅行中,这还真是无奈的选择。首先,空间站里根本没有那么多富余的地方用来放衣服。其实,不换衣服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卫生
8、。因为在太空站里,衣服不像在地球上那么容易弄脏。在太空中,宇航员生活在温度恒定的环境中,而且在无重力的情况下,活起来也不会耗费太多的体力,所以,宇航员很少出汗。但是,为了防止肌肉在这种没有重力的环境下萎缩,宇航员还是需要做些体能训练的。因此,他们贴身穿的衣物仍然得定期更换。只是,这些衣服“坚持”的时间比在地球上长多了。既然不能洗,换下来的脏衣服也就只好堆在空间站里,等待变成太空垃圾啦。然而,当宇航员们结束任务、准备返回地球时,这些越堆越多的脏衣服就又要冒出来找麻烦了一一宇航员是乘坐航天飞机“回家”的,在 这 些“专机”上,除了宇航员和他们的私人物品,还得带上很多实验仪器、记录资料空间有限啊,哪
9、儿还有给脏衣服留的地方?可是,把这么大包的脏衣服都丢在太空中,简直就是给地球人脸上抹黑嘛。最后,科学家们终于想出了好办法。原来,俄罗斯的航天局研制出了一种无人驾驶的货运太空飞船。这种飞船是一次性的,当它把宇航员需要的货物运到空间站之后,宇航员们就把空间站里堆积的垃圾装进去。而这种飞船会根据设定好的程序,自动返回地球,当它飞进大气层之后,会自动烧毁。这样,脏衣服就可以和其他太空垃圾一起,化 为“天边的一道流星”啦!一位俄罗斯宇航员想出了一个另类的主意。他到达空间站后,想在那里种些蔬菜,但太空里没有土壤。于是,他想到把自己换下来的旧衣服缝制成球形,将一些碎纸巾、纱布头之类的废物填充在里面做好这些废
10、料球之后,他再把种子放在里面,浇水种植,很快种子就发芽了。看来,这位宇航员的环保意识真是够强的,把“废物利用”的精神都发扬到太空里了。为了减少太空垃圾,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细菌分解是一个很不错的构想。根据一些学者的设计,细菌不但可以分解掉包括脏衣服在内的垃圾,而且还能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热量和一些化学物质。宇航员可以把它们利用起来,作为一种新的能源在太空中使用。但这种设想以现在的技术水平,还无法实现。不过在不久的将来,当人类考虑移居到太空中生活时,这个设想可就要起大作用了。(选 自 巅峰阅读)(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D.程序顺序 对第段和第段中画横
11、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空间站根本没有那么多富余的地方用来放衣服。B.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空间站每次只能优先运送食物和重要的科学仪器等物质的原因。C.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宇航员的旧衣服非常适合在太空中种蔬菜。第4页,共19页D.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宇航员用旧衣服种蔬菜的原理。(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在太空中,宇航员生活在温度恒定且无重力的环境中,活动起来耗费体力不会太多,因此他们很少出汗。B.宇航员在空间站里换下来的脏衣服,他们结束任务、返回地球时,由于乘坐
12、的航天飞机空间有限,没有把它们带回地球。C.俄罗斯航天局研制出了一种一次性的无人驾驶的货运太空飞船,这种飞船会根据设定好的程序在返回地球途中进入大气层后自动烧毁。D.科学家已经利用细菌把包括宇航员脏衣服在内的太空垃圾分解,将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化学物质作为新的能源在太空中使用。8.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一 碗“雪花面”马海霞母亲去外婆家了,由我负责午饭。我在火上炖了一锅白菜豆腐汤,掐着父亲快下班的点儿,煮上面条。我平时不咋做饭,煮面条时放多了挂面,煮了酒遒一大锅。面条剩下就不好吃了,若母亲看到,肯定会劈头盖脸数落我一顿。正发愁时,我看到修鞋的瘦大叔又来出摊了。不如将多余的面条送他一碗。我
13、从厨房找了一个大碗,盛了遒遒一碗面条,端到瘦大叔面前,说:“今天太冷了,请您吃碗热面条暖和暖和。”瘦大叔放下手中的活计,客气地说:“不用不用。但我哪里容得他拒绝,直接将面条放在他的三轮车上,边往回走边说:“吃吧,吃完了我再给您盛,家里还有呢。”我正说着,父亲骑车回来了,我低声对父亲说:“面条煮多了,与其到下午坨得不能吃了,不如送给那位修鞋的吃”父亲听我说到这里,忙折回去,请瘦大叔来家里吃,说外面天冷。瘦大叔笑着说:“没事的,我在外面吃饭习惯了。中午来取鞋子的多,我不能离开鞋摊。”父亲见他这么说,转身回家,让我把小桌子搬到外面,自己则盛了一碗面条,要到外面好瘦大叔一起吃饭。父亲把酒瓶装进左口袋里
14、,酒盅装进右口袋里,双手端面,出了屋门,我只好搬着小桌子紧随其后。瘦大叔见父亲非要和他喝两盅,也不好再拒绝。那天,父亲和瘦大叔一边吃面条一边碰杯喝酒,雪花飘落在他俩身上、脸.上、饭碗里、酒盅里,两人依然吃得开心,喝得尽兴。酒足饭饱,父亲又陪着瘦大叔聊了一会儿,才返回家中。晚上我问起父亲中午在外面与瘦大叔喝酒吃饭的事儿,父亲打开话匣子,说了一段往事父亲年轻时推着小车去外县买石灰,等买上石灰,往回赶到半路时,却发现随身带的干粮袋和水壶都忘在了石灰厂。父亲又饿又渴,便敲开一户人家的门讨水喝,男主人出来,听说父亲将干粮和水都弄丢了,忙邀父亲到家里吃饭。父亲落座,女主人给父亲盛了一碗粥,又递给父亲一个菜
15、窝窝。女主人说,他们这里连续两年遭了水灾,只能请父亲吃这些,很是过意不去。父亲说,那顿饭虽然吃得不好,但受到了客人的待遇,因为那家人也是喝稀粥,吃菜窝窝。若人家递给他一个菜窝窝让他站在外面吃,父亲便有种乞讨的感觉。父亲的意思我明白了。我送修鞋的瘦大叔面条,初衷是让他帮忙消灭剩饭,送给人家时却一副大善人的模样。其实瘦大叔肯定带了午饭,也不缺我这碗面。父亲就不同了,他是把瘦大叔当朋友,陪他在风雪中吃一碗面,那是情义。后来,父亲和瘦大叔真成了朋友。瘦大叔说,他来我们这里出摊,是他下岗后的第一份职业,说实话刚开始干,有点磨不开面子,心情也非常低落。但那天,天那么冷,父亲还陪他在外面喝酒、吃饭、受冻,让
16、他非常感动,心情也敞亮起来。事情过去多年了,瘦大叔每次来我家,都会提及那年冬天他和父亲在雪地里喝酒吃面的场景,那碗面让他吃得热气腾腾,寒意全无。父亲说得对,一 碗“雪花面”,有了情义便有了温度。(选 自 意林2021年第21期)(1)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2)联系语境,说说第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我平时不咋做饭,煮面条时放多了挂面,煮了遒遒一大锅。我从厨房找了一个大碗,盛了洒遒一碗面条,端到瘦大叔面前(3)文中第两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起到了什么作用?(4)第段中写道:“这么冷的天,父亲这是中了哪门子邪?”你认为父亲是中邪了吗?为什么?(5)本 文 以 一 碗“雪花”面为题有什么妙
17、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 小题,共 15.0分)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 曹刿论战 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第 6 页,共 19页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
18、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 楚将伐齐楚将伐齐,鲁亲之,齐王患之。张丐日:“臣请令鲁中立。”乃为齐见鲁君久 鲁君日:“齐王惧乎?”日:“非臣所知也,臣来吊足下。”鲁君日:“何吊?日:君之谋过 矣。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何故也?”鲁君日:“子以齐、楚为孰胜哉?”对日:“鬼且不知也。”“然则予何以吊寡人?”日:“齐、楚之权敌也,不用有鲁与无鲁。足下岂如令众而合二国之后哉!楚大胜齐,其良土选卒必殖久其余兵以待 天下;齐为胜,其良土选卒亦殖。而君以鲁众合战胜后,此其为德也亦
19、大矣。”鲁君以为然,身退师.(节 选 自 战国策,有 删 改)注:鲁君:鲁国国君。吊:悼念死者。过:错误。与:帮助。合:联合。殖(y i):死。亡:没有。待:防备,抵御。(1)下面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小信未孚,神弗旗也B.小大之修,虽不能察,必以情C.楚将伐齐,鲁亲之,齐王零之D.鲁君以为然,身退师福:赐福,保佑狱:监狱患:忧虑,担忧身:亲自(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入见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C.公与之乘,战于长勺D.下视其辙,登轼旧望之门为齐见鲁君子?齐、楚为孰胜哉君之谋过矣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3)下面对甲、乙两个文段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20、.甲文通过记叙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表现了曹刿忠君爱国的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刻画了一位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土形象。B.乙文通过叙述张丐主动出使,劝说鲁国国君撤兵的故事,表现了他高超的外交才能。C.甲、乙两文都是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甲文强调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术才能取得战争胜利,乙文则说明只有获得别国的帮助才能取胜的道理。D.甲、乙两文都运用对话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甲文中主要描写曹刿与鲁庄公对话,乙文中主要描写张丐与鲁君对话。(4)用现代汉语翻译上面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六、作 文(本大题共1 小题,共 50.0分)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一陶行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就学习这件事而言,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一选自 读者要求:从以上材料中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把你的故事或感悟写出来。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七、其 他(本大题共1 小题,共 5.0分)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2021年 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并从健
22、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科学利用课余时间等5 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材料二:为了贯彻落实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某市教育局制订了“落 实 双减,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对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提出了明确要求。材料三:“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第8页,共19页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 0 分钟。”据此指导意见,某中学九(2)班制定了学科书面作业时长安排表,内容如下:学科/作业时长(分 钟)/星期
23、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末语文3 02 02 53 02 02 5数学3 02 03 02 53 03 0英语1 51 02 02 02 01 0文综1 51 01 51 0理综1 52 01 51 5合计9 08 58 59 08 59 0(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2)请写出你所在学校或班级在落实“双减”政策方面所采取的某一项措施,并就此措施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A.正确;B.有误,“热忱”的“忱”应 读 作“c h 6 n”,“消声匿迹”的“消”应写作“销”;C.有误,“濒临”的“濒”应 读 作“b i n”,“取义成人”的“人”应 写
24、作“仁”;D.有误,“拘泥”的“泥”应 读 作“n i”,“轻歌慢舞”的“慢”应 写 作“曼”。故选:A o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2.【答案】B【解析】A C D.正确;B.有误,缺主语,可去掉“随着”或“使”。故 选:B o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
25、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3.【答案】C【解析】A B D.使用正确。C.使用有误,省略号和“等”字不应同时出现,应删掉句中的“”。故选:C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
26、学习中打好基础,第1 0 页,共1 9 页理清每一种常见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另一方面答题时要仔细辨析。标点符号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解答此类问题时,要牢记逗号、句号、问号、引号、括号等常见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答题时也要注意联系句子内容辨析。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ABC.正确;D.有误,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故选:D。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
27、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译文: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5.【答案】【小 题 1】铁马冰河入梦来【小题2】惟吾德馨【小题3】山川之美【小题4 但愿人长久【小题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小题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解析】答案:(1)铁马冰河入梦来(2)惟 吾德馨(注意“惟”“馨”的书写)(3)山川之美(4)但愿人
28、长久(5)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注 意“汗青”的书写)(6)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注 意“蹄”的书写)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6.【答案】【小 题1】(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当李逵听到公孙胜要回家看望母亲,李逵想到自己的老母一个人在家,于是放声大哭。(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性格的分析。从李逵要回家接娘
29、亲上山及与宋江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的性格鲁莽,也比较率直,他具有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朴厚粗鲁等性格特点。答案:(1)李逵想到自己的老母一个人在家。(2)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朴厚孝亲。【小题2】【解析】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
30、、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7.【答案】【小 题1】C【小题2】B【小题3】D【解析】(1)本题考查说明顺序。解答此类问题时,要明确说明文的常见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在判定句段运用哪种顺序时,要注意抓取关键词,如表示时间、空间等的词。根 据“分析”栏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可知本文运用的说明顺序第 12页,共 19页是逻辑顺序,故选:Co(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作用。解答此类问题时,首先需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判定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然后结合句子内容具体分析其作用。A.有误,第段画线句运用
31、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B.正确。C.有误,第段画线句说明的是宇航员用旧衣服种蔬菜的原理。D.有误,第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故选:B(.(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解答此类问题时,要注意在文中找到与选项内容相关的语句,仔细甄别判定说法是否正确。ABC.正确。D.有误,根据文章第段的内容,可 知“细菌分解是一个很不错的构想”,这个构想“还无法实现”,选项与原文内容不符。故选:D。答案:(1)C(2)B(3)D文章内容紧紧围绕“宇航员的衣服脏了怎么办”这个问题展开,第段先交代了换衣服频率低的事实,一段说明了宇航员换衣服频率低的原因,一段说明了处理宇航员换下来的脏衣服的一些方法和构想。文章
32、先提出问题,然后交代问题的原因,最后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信息筛选是说明文常考的题型之一,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回归原文,找到相似表述的话语,然后对比辨别。8【答案】【小 题 1(1)本题考查景物描写作用分析。结 合“天气却极寒,北风吹在脸上刀割一样疼”分析,是自然环境描写,演染了雪天寒冷的氛围,同时为下文“父亲听他这么说,转身回家,让我把小桌子搬到外面,自己则盛了一碗面条,要到外面和瘦大叔一起吃饭”,父亲和瘦大叔一起吃“雪花”面作铺垫。(2)本题考查词语表达效果分析。“满满”写出自己平时不煮饭,没有经验,所以面条煮多了,“煮了满满一大锅”,结 合“面条剩下就不好吃了,
33、若母亲看到,肯定会劈头盖脸数落我一顿”分析,“我”怕母亲数落自己,为后文“我”请瘦大叔吃面作铺垫。“满满”写 出“我”给瘦大叔盛的面条很多,满满一碗,表现了“我”对瘦大叔的关爱。(3)本题考查插叙及作用分析。文中第两段采用了插叙。叙述了父亲当年在饥饿难忍时,受到别人的热情招待的往事,结 合“父亲说,那顿饭虽然吃得不好,但受到了客人的待遇,因为那家人也是喝稀粥,吃菜窝窝。若人家递给他一个菜窝窝让他站在外面吃,父亲便有种乞讨的感觉”分析,解释了“父亲听他这么说,转身回家,让我把小桌子搬到外面,自己则盛了一碗面条,要到外面和瘦大叔一起吃饭”的原因,也为文章刻画父亲的形象进行了补充,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34、(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首先回答:不认同,然后分析原因。“我”给瘦大叔送饭是想让他帮忙消灭剩饭;而父亲陪瘦大叔吃饭是把瘦大叔当亲人、当朋友,吃的是情义,是一种尊重。父亲的做法教孩子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应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并且要注意方式方法,被帮助过的人也会将这份爱心不断传递下去,犹如燎原之火,生生不息。(5)本题考查标题和段落作用分析。标 题“一 碗 雪花面 概括了文章的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地概述了父亲和瘦大叔在雪花飘飘的中午一起吃面的场景;题目新颖,设置悬念,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雪花面”指父亲在雪花飘落的街边陪瘦大叔吃的面条,“雪花”写出环境的寒冷,反衬了父亲的举动所带给瘦大
35、叔的温暖,揭示尊重受助者的帮助才能算作善举。“有了情义便有了温度”一句特别强调“情义”的重要性,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要真诚地尊重和体谅受助者。答案:(1)运用环境描写,渲染了雪天寒冷的氛围,同时为下文写父亲和瘦大叔一起吃“雪花”面做铺垫。(2)“满满”写自己平时不煮饭,把面条煮多了,担心母亲数落自己。为后文“我”请瘦大叔吃面作铺垫。“满满”写 出“我”给瘦大叔盛的面条很多,表现了“我”对瘦大叔的关爱。(3)插叙。叙述了父亲当年在饥饿难忍时,受到别人的热情招待的往事,为前文父亲在雪天陪瘦大叔吃饭的原因作出解释,也为文章刻画父亲的形象进行了补充,加深了读者的印象。(4)不认同。因为父亲的做法告诉孩子
36、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应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并且要注意方式方法,被帮助过的人也会将这份爱心不断传递下去,犹如燎原之火,生生不息。第1 4页,共1 9页(5)标题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题目新颖,设置悬念,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父亲在雪花飘落的街边陪瘦大叔吃的面条,揭示尊重受助者的帮助才能算作善举。“有了情义便有了温度”一句特别强调“情义”的重要性,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要真诚地尊重和体谅受助者。【小题2】【小题3】【小题4】【小题5】【解析】文章围绕“雪花面”来叙述了“我”和父亲对待瘦大叔态度的不同,对比之中,让“我”明白了待人接物的道理,真正的善良不只是伸出援手,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人时能维护他人自尊
37、。文章标题可能有的作用:1、交代文章主要内容,揭 示(暗示)文章主旨。2、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3、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4、确定文章描写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5、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富有哲理,引人思考。9.【答案】【小 题 1】B【小题2】A【小题3】C【小题4】【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解释。ACD.正确;B.有误,“狱”的意思是诉讼案件。故选:B。(2)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于是;B.把/认为;C.代词/结构助词,的;D.表修饰/表转折。故选:A。(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BD.正确:C.有误,乙文说明了成功的外交同样也可以取胜。故
38、选:Co(4)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重要词语有: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再,第 二 次(击 鼓);衰,衰减;三,第三 次(击 鼓);竭,尽。整句的意思是: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答案:(1)B(2)A(3)C(4)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参考译文:【甲】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
39、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
40、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向下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乙】楚国准备进攻齐国,鲁国亲附楚国,齐王很忧虑此事。
41、张丐说:“臣下请求去鲁第 16页,共 19页国使它中立。”于是为齐国去拜见鲁国国君。鲁康公说:“齐王害怕了吗?”张丐说:“这不是臣下所能知道的事情,臣下是来哀悼您的。”鲁康公说:“为什么哀悼我?”张丐说:“君王的谋划错了。君王不帮助胜利者而去帮助失败者,这是什么缘故?”鲁康公说:“您认为齐、楚两国哪一方能取胜呢?”张丐回答说:“就是鬼也不知道。”鲁康公说:“这样说来,那么您凭什说哀悼寡人?”张丐说:“齐国、楚国势均力敌,不在乎有鲁国还是没有鲁国的帮助。您哪里赶得上保持中立在两国交战之后联合胜利一方啊。如果楚国大胜齐国,楚国的良将精兵一定有很多伤亡,其余的军队完全可以对付天下的侵略者;如果齐国取
42、胜,齐国的良将精兵也会有很大死伤。然而君王率领鲁国的兵众联合战胜的一方,这大概施的恩德也够大了。”鲁康公认为很对,亲自率领军队后退。文言文翻译“六字诀”: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
43、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1 0.【答案】持之以恒“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为成功而拼搏,就像奔向一个遥远的目标,道路是崎岖而漫长的,路上更是隐伏着各种险阻。物欲的诱惑,功利的驱使,游乐的招引,你抵抗得住吗?数载苦索,十年寒窗,乃至一生埋下头去,你承受得住吗?一些人退却了,只得半途而废;一些人气馁了,只得前功尽弃:一些人一曝十寒,只得一事无成。只有持之以恒的人迈着坚定不移的步伐,义无
44、反顾,最终沐浴到胜利的光辉,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持之以恒,就要注重平日积累,而非临时抱佛脚。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从小就失去听觉和视觉,生活在没有声音、没有光明的世界里。她的老师安妮莎莉文给了她生命的希望,并且教她如何说话。海伦又聋又盲,如何说话呢?答案就是一一触觉,她靠触觉来了解别人的意思,靠触觉来了解如何发音,靠触觉来学习舌头应怎样动。她每天都十分勤奋地练习,通过日积月累最终掌握了五种语言,完成了常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持之以恒,就要坚持不懈,而非一曝十寒。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演算研究,最后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把几百年来人
45、们未曾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大发明家爱迪生,为了找到理想的灯丝材料,先后研究了 1600多种矿物和金属材料,在一次次失败中他选择了坚持,正是凭着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才取得了“白炽灯”的成功,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成功绝不是“三天打鱼”时的心血来潮,也不是“两天晒网”中的半途而废和信誓旦旦的空洞口号,而是平日里点滴的积累,是艰难中不断地奋进。古今中外很多事例告诉我们,做事情持之以恒方能成功。个人的成功有赖于持之以恒的精神,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和发展不同样也有赖于百折不挠的坚持精神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 28年的艰苦奋斗,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当今中国之所以能取
46、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正是我们为坚持改革开放而不懈奋斗的结果。这些事实充分地证明了持之以恒是胜利的关键。千百次的考验,是持之以恒把我们引向了胜利;而不坚持的结果,必然是失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鸳马十驾,功在不舍。遥远的征程,单靠轻轻一跃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必须以锲而不舍的精神,付 出“十驾”的努力,方能谈得上成功。【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首先,审题。由第一句话可知,是告诉我们学习应该求真,做一个真诚之人;第二句话告诉我们应该勤奋学习,勤于思考;第三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有觉悟和恒心。所以,我们的中心思想是关于学习这个话题的,可以概括成学习应该求真,学习的方法是要有觉悟和恒心,并且还要
47、勤奋,根据题目要求“从以上材料中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可知,在我们只需选择以上立意中的一点即可。其次,选材。我们可以根据以上材料的分析,进行选材,主要选择和学习有关的事件记叙。例如,我们可以写自己之前可能较为懒惰,之后因为中考的原因开始勤奋努力,进行一个前后对比;又如我们可以写成自己之前学习一直是老师说一步做一步,从没有想过自己应该如何去完成题目,有一天可能在试卷遇到了灵活运用的题目,自己却不会写,终于明白“学习的觉悟”这件事,是需要自己去进行思考的,老师的方法只是一个导入。最后,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下能不能在文章中加入一些议论或者是抒情,让记叙文更加出彩;当然这篇文章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因为它的观
48、点导向性还是比较明显的。写议论文的时候就需要进行学习事例的罗列,这个不一定是自己的事情,还可以是名人事例。这主要靠平时的素材积累了。第1 8页,共1 9页本文围绕“持之以恒,才能走向成功”这个观点展开论证。文章内容丰富,使用了海伦凯勒、陈景润、爱迪生等经典名人事例,进行论证,令人信服。文章结构严谨,运用了道理、事实、引用等多种论证方式,具有较强的说服力。1 1.【答案】【小 题 1 答案:(1)材料一:主要讲的是中央出台双减政策。材料二:主要讲的是某市针对“双减”出台了明确要求。材料三:主要讲的是某中学制定的学科书面作业的时长安排展示。(2)示例:措施:延长课后服务时间。观点:赞同。理由:因为
49、课后服务时间的延长,能够更好地和家长下班时间相配合;同时课后服务时间可以安排很多兴趣班,让孩子可以丰富自己的课外活动时间,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措施。【小题2】【解析】(1)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概括。材料一,由“2 0 2 1 年 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可知,这一材料主要讲的是国家颁布“双减”政策。材料二,由“对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提出了明确要求”可知,这是某市针对双减出台了具体政策。材料三,由图表中每天合计的作业时长“9 0”分钟左右以及由“某中学九(2)班制定了学科书面作业时长安排表”可以概括,这是某校根据双减出台的关于作业时长的具体安排。(2)本题考查拓展探究。根据题目要求“你所在学校或班级在落实 双减 政策方面所采取的某一项措施,并就此措施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可知,这道题需要先举例,再说明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据此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