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广东版生物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23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广东版生物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23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广东版生物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23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pdf(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广东版生物高考第二轮复习A 组简单情境1.生物防治(2022湖南隆回二中4月模拟考,11)研究发现4-乙烯基苯甲醛(4VA)对处于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性别的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蝗都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响应蝗虫种群密度的变化,且随着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加。蝗虫锥形感器中的嗅觉受体OR35是4VA的特异性受体。当敲除OR35受体后,蝗虫对4VA的响应行为和吸引力丧失。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响应蝗虫种群密度的4VA属于化学信息B.4VA和OR35受体的发现将改变防治蝗虫的对策C.灭蝗减灾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D.彻底捕杀蝗虫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答 案D 4-乙烯基苯甲醛(4VA)是
2、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A正确;4VA和OR35受体(4VA的特异性受体)的发现将改变防治蝗虫的对策,既维持了一定数量的蝗虫,又达到可持续控制的目的.将环境保护与害虫控制有机结合起来,B正确;灭蝗减灾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C正确;彻底捕杀蝗虫会使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降低,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也不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D错误。知识归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物理信息:自然界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
3、激素。(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能向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4)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并不一定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第1页 共3 2页2.磷循环(2 0 2 2 湖南百校联考,1 2)磷循环在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某人工生态系统磷循环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牧草和中草药t 植物磷-(动物磷畜产品凋落物磷A.生态系统的磷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含磷化合物,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循环的过程B.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植物磷、动物磷和早期
4、凋落物磷中的某些含磷化合物相同D.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故该生态系统不需要人工施加磷肥答 案 C 生态系统的磷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磷元素,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循环的过程,A错误;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B错误由居图可知,磷以有机物形式通过牧草、中草药和畜产品输出,土壤中的磷不足以维持该生态系统中磷的消耗,故该人工生态系统需要不断施加磷肥,D错误。复杂情境3.渔业捕捞(2 0 2 2 长沙三校模拟联考,1 6)(不定项)如图为某海域渔获物(渔业捕捞的生物)的平均营养级和捕捞产量随时间变化的曲
5、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一 平 均 营 养 级-一捕捞产量7U3二)蛔世誉隼注:平均营养级指渔获物所处的营养级平均值第 2页 共 32页A.海洋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B.生物个体拥有的能量与所处营养级呈负相关C.该海域高营养级的优势种可能逐渐被低营养级取代D.如果适当减少渔业捕捞,将有利于增加高营养级鱼类的数量答 案C D营养级与生物的体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营养级高的生物体型不一定大,A错误;食物链越长,在能量流动中损失的能量就越多,所以营养级所处的位置越高,该营养级所具有的总能量就越少,但生物个体拥有的能量与此没有必然关系,B错误;由图可知.随年份的变化,该海域渔获物的平均营养级在逐渐
6、下降,而捕捞产量呈上升趋势,说明低营养级的生物比例上升,故可推测该海域高营养级的优势种可能逐渐被低营养级取代,C正确;如果适当减少捕捞,则会有更多的能量流向高营养级,有利于增加高营养级鱼类的数量,D正确。4.能量金字塔(2022长沙二模,12)图甲表示某季度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P为生产者,Q i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图乙是将图甲中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a、ai、az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假设它不被下一营养级利用),e、eu e?表示呼吸消耗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乙A.假设种群Qi、Q2个体数为NI、N2,平均每个个体所含有的能量为WI、2厕N|XW N2XW
7、2B.每年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用图乙中的字母可表示为a、b、c、d、eC.图乙P中的c表示的是流入Q i的能量D.若图乙Q i中的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d则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第3页 共3 2页答 案 B Qi为初级消费者,Q?为次级消费者根据图甲能量金字塔可知,上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大于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所以N|XW|N2XW?,A正确:由图乙可知,b+c+d+e表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 错误:图乙P 中的c 表示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流入Qi的能量,C 正确:图乙Q.中山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表示呼吸消耗量表示流入Q2的能量,若 b,表示未被利用的能
8、量,则表示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D正确。复杂陌生情境5.周期性补水与生态修复(2022湖南长沙一中月考九,20)红树植物健康生长需要适宜的淹水环境和盐度。随着底泥的淤升,某地湿地红树林生境陆化严重,红树植物长势变差。(1)某地湿地红树林优势种为秋茄,平均树高约7 米,林下有零星分布的桐花树。该湿地所有生物构成一个 o 秋茄与桐花树高低错落,体现了生物群落具有 结构,有利于(2)通过周期性补水模拟秋茄林的淹水生态环境,在研究区域的秋茄林内设置3个补水组样方和3个对照组样方,对照组的处理是 o 处理相应时间后,采用取样,测量底泥的理化性质如表所示:含水率/%盐度/%对照组平均值40.20+4.101
9、.890.37补水组平均值42.463.202.120.45补水对秋茄林具有修复作用,推测该区红树植物秋茄长势变差的主要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第 4 页 共 3 2 页研究秋茄林补水修复的意义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0、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答 案(1)(生物)群 落 垂 直 提 高 利 用 阳 光 等 环 境 资 源 的 能 力(2)无周期性补水(不补水)取样器随着底泥的淤升,秋茄林发生淹水的次数减少,导致底泥中含水量与无机盐含量较低,进而导致秋茄长势变 差 为 陆 化(退化)红树林的生态修复提供了依据与修复的措施解析植物之间高低错落构成了
11、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周朗性补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所以实验组的处理是进行周期性补水,对照组的处理是无周期性补水或不补水。处理相同的时间后,用取样器取样,测量底泥的理化性质。据表可知,在没有补水的条件下,底泥的含水量和盐度降低,所以该区红树植物秋茄长势变差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底泥的淤升,秋茄林发生淹水的次数减少,导致底泥中含水量与无机盐含量较低,进而导致秋茄长势变差。(3)研究秋茄林补水修复可为陆化(退化)红树林的生态修复提供依据与修复的措施。6.碳汇造林与碳循环(2022长沙雅礼中学月考七,20)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固定在植
12、被与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CO?浓度的过程。碳汇造林是实现 碳中和 的重要举措。请回答以下问题:碳;匚造林一定程度上可以 抵消 全球的碳排放,实 现 碳 中 和 ,这体现出碳循环具有的特点。森林动物捕食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另外一部分用于o(2)若管理不善发生森林火灾,森林也可能成为一种碳排放源。在热带一亚热带广泛种植的校树人工林由于树种单一,易受林火干扰。科研人员以校树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强度的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密度(反映各组分在光合作用中固碳能力的差异)的影响.结果如下:第 5 页 共 3 2 页 乔 木 灌 木 口草本1,8(642乔木碳密度U I巾1 1 未
13、火烧林 轻度林火中度林火重度林火灌木和草本碳密度420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 o2的浓度持续增加,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生态后果主要是o全球变暖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来看,减少 和增加 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由图分析可知,林火干扰减少了植被总的碳密度,其中重度林火造成的乔木碳密度(填 大 于 等 于 或 小 于 )灌木碳密度;轻度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密度影响差异不显著,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但是林火干扰能提高草本植物的碳密度,其主要原因是答 案(1)全 球 性 自 身 的 生 长、发 育 和 繁 殖 等 生 命 活 动(2)冰川融化、海 平 面
14、 上 升 碳 排 放(或C02释放量)碳存储(或C02吸收量)大于一定的自我调节灾后草本植物接受的光照更加充足,土壤中无机养料增多解析 碳汇造林一定程度上可以 抵消 全球的碳排放,体现了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动物捕食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热能+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许多生物的生存产生威胁。全球变暖主要是由大气中C02的浓度持续增加引起的,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存储(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将C02转变为有机物)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结合图示可知.重度林火造成的乔木碳密度大于灌木碳密度。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
15、力,因此轻度林火干扰对植被碳密度影响差异不显著。林火干扰后草本植物接受的光照更加充足,土壤中无机养料增多,因此林火干扰能提高草本植物的碳密度。第6页 共3 2页B组简单情境1.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联系与区别(2022北京东城一模,11)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黑色箭头可表示能量流动过程,白色箭头可表示物质循环过程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借助生物之间的取食过程相依相伴进行C.表示热能散失的过程,生态系统需要通过过程从外界获得能量D.若图中物质循环表示碳循环,则碳在过程的传递形式为CO2答 案D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图,其中过程表示生产者通
16、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中的过程。过程表示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能量的过程。过程表示物质、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流动过程。在碳循环中,过程可表示各种生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图中黑色箭头单向流动,可表示能量流动过程,白色箭头循环往复,可表示物质循环过程,A、B、C正确;碳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过程),D错误。2.(2022北京海淀一模,11)研究人员对雪松湖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进行了统计,由结果发现: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只相当于该湖区入射光能的0.1%左右,食草动物同化的能量约占生产者的13.3%,而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只约占食草动物的22.3%
17、,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第7页 共3 2页B.食草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可加快生态系统能量流动C.次级消费者呼吸消耗和粪便排出等原因导致其同化量仅占食草动物的22.3%D.物质是上述能量流动过程的载体,能量流动又驱动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答 案C生产者一般为自养生物,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还包括一些自养原核生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A正确;食草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消费者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正确;次级消费者呼吸消耗的能量属于自身同化量,其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初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二者均不是能量传递效率低的原因
18、,食草动物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其遗体残骸等难以被次级消费者利用,造成了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仅占食草动物的22.3%,C错误;物质是能量流动过程的载体,能量流动又驱动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D正确。3.生物富集(2022北京西城一模,U)多氯联苯(PCB)是人工合成、不易被降解的有机物,有强致畸性,青岛近海海域及生物体内PCB的含量如下表。叙述错误的是()采样点海域PCB平均含量(ng/g)肌肉组织PCB平均含量(ng/g)鱼类软体类虾类16.58116.497.590.8210.76547.3386.7121.439.16524.9138.3154.7A.PCB在生物体内积累造成生物富集现象B.
19、根据结果推测鱼类可能处于较高营养级C.PCB扩散到远海水域体现污染具有全球性D.PCB污染说明生态系统缺乏自我调节能力第8页 共3 2页答 案D多氯联苯(PCB)是人工合成、不易被降解的有机物,有强致畸性,因此会在生物体内积累造成生物富集现象,A正确;有毒、难降解的物质会沿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的顶端,因此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难降解的物质浓度越大,由表可知,鱼肌肉组织PCB平均含量最多,推测鱼类可能处于较高营养级,B正确;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PCB从近海海域扩散到远海水域体现了污染具有全球性,C正确;PCB不易被降解,说明生态系统的
20、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但不能说明生态系统缺乏自我调节能力,D错误。陌生情境4.海洋细菌B利用化学信息抵御纤毛虫的捕食(2022北京海淀一模,17)海洋细菌B可裂解DMSP(海水中的一种含硫有机物)产生生物毒性物质丙烯酸,用以抵御纤毛虫(一种单细胞动物)等捕食者,研究人员对此开展研究。(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划分,纤毛虫属于 O(2)研究发现海洋细菌B的菌体表面存在一种可裂解DMSP的酶DL0研究人员将野生型B菌株和敲除DL基因的缺陷型b菌株进行荧光标记,然后分别与纤毛虫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纤毛虫细胞内的食物泡形成情况,结果如图1、图2。-oni组:i)菌株、e v组:i)菌株、(一=
21、X)组:B菌株、无DMSP。口组:B菌株、有DMSP00004.3.ZL71U-OIX)赵连引用E无 DMSP有 DMSP四组m组30 40 50 60 70时间(h)80第9页 共3 2页无 DMSP 有 DMSP注:白线表示10|JLm图2野生型B菌株缺陷型h菌株据图1可知,纤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呈现 形增长,据图1中I IV组实验结果推测,有DMSP时,野生型B菌体存活率 缺陷型b菌株。在I IV组实验中,n组纤毛虫种群的K值更小。综合分析上述信息,请将下列选项排序,以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A.纤毛虫可获得的食物资源减少B.野生型B菌株合成酶DLC.丙烯酸抑制纤毛虫取食B菌株D.酶DL裂解D
22、MSP产生丙烯酸野生型B菌株含有控制酶DL合成的基因-t-上述现象。图2中支持所作解释的证据是(3)已知不含酶DL的海洋细菌A也是纤毛虫的食物,为继续探究细菌B抵御纤毛虫捕食的机制,科研人员将野生型细菌B、缺陷型细菌b分别与细菌A按一定比例混合,再与纤毛虫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培养液中不同细菌的数量,结果如图3。(设细菌B数量为s i细菌b 数量为52)据图推测。野生型细菌B细菌A数 量 细菌A数 量在含有DMSP时,可以通过改变纤毛虫的 来降低被捕食概率。第1 0页 共3 2页时间 Oh 72 h 72 hDMSP 无 有(4)综上所述,从群落或生态系统中任选一个层次,阐明化学信息的调节
23、作用。答 案 消 费 者(2)S 高 于 B D C A与野生型B菌株共同培养时,有DMSP条件下纤毛虫体内带荧光标记的食物泡少于无DMSP;与缺陷型b菌株共同培养时无此差异(3)捕食偏好(4)群落层次:化学信息能够调节海洋细菌A和B的比例关系,进而影响海洋生物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层次:化学信息的动态调节,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解 析(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划分,纤毛虫属于消费者。(2)在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会以 J 形曲线增长,而长时间的理想条件在自然界难以存在,结合题图1可知,纤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呈现 S 形增长;有DMSP时(I
24、 I、IV组),n组纤毛虫密度显著低于IV组,说明野生型B菌株被纤毛虫捕食的可能性较低、存活率较高。综合分析题目信息可知,n组纤毛虫(有DMSP、野生型B菌株)K值最小的原因为野生型B菌株含有控制酶DL合成的基因-野生型B菌株合成酶D L-酶DL裂解DMSP产生丙烯酸一丙烯酸抑制纤毛虫取食B菌株-纤毛虫可获得的食物资源减少。图2中有2个变量(菌株类型、有无DMSP),检测指标为荧光标记的食物泡形成情况,所以可表述为纤毛虫与野生型B菌株共同培养时,有DMSP时其体内带荧光标记的食物泡少于无DMSP时;与缺陷型b菌株共同培养时无此差异。图3显示:0 h时,Si、S2无明显差异,在无DMSP环境中培
25、养72 h后,Si、S2均减小(说明纤毛虫更喜欢捕食细菌B和b),在有DMSP环境中培养72 h后,S i增大、S2减小(说明纤毛虫更喜欢捕食细菌A和b),即在含有DMSP时,野生型细菌B可以通过改变纤毛虫的捕食偏好(捕食对象)来降低被捕食概率。(4)群落层次:化学信息能够调节海洋细菌A和B的第1 1页 共3 2页比例关系,进而影响海洋生物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层次:化学信息的动态调节,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复杂情境5.生物入侵对碳循环的影响(2022北京西城一模,16)为研究外来植物的引入对本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展开了相关实验。Q)研究人员构建多个实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广东版生物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23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2023 广东 生物 高考 二轮 复习 专题 23 生态系统 及其 稳定性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