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案锦集五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教案锦集五篇.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What you want,you must either strive to catch up or give up altogether.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桥教案锦集五篇桥教案锦集五篇桥教案桥教案 篇篇 1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美感、史诗、驻足”等词语,并练习用词造句,桥之美教学教案设计。2了解文中所揭示的美学原则。3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能力目标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解课文所介绍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2理解_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逐步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3揣摩_充满诗意的描写文字和带有说明性的文字,
2、体味语言的个性色彩,培养良好的语感。德育目标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理解桥美在何处。2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清_的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教学方法教学方法1朗读法。_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反复朗读,展开想像,进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悉心体会,反复揣摩,和作者产生共鸣,接受美的熏陶。2讨论法。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讨论的质量
3、,通过生生互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3比较阅读法。_与中国石拱桥同样写桥,但表现手法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可把两文比较,体会它们的相异之处。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明确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把握行文思路,理清说明顺序;揣摩语言,体会 _语言的个性色彩;比较阅读,体会两文的相异之处。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桥是充满魅力的一种建筑,它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身。生活中少不了桥,而且桥本身的美以及它给人的丰富的联想和感受,使桥历来都是文人画士笔下的宠儿。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吴冠中先生用他那充满诗情画意的笔为我们介绍桥之
4、美,让我们一同欣赏桥之美。(板书文题)设计(二)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随着画家的构图框,对“桥之美”进行一番新的审视与追寻吧!二、明确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2学生齐读课文,并思考:(1)在作家看来,“桥”美在何处?请画出揭示“桥之美”的文句。(2)你对此有何感想,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力求人人发言,个个参与,然后以小组组长为本组代言人,进行全班交流,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桥之美教学教案设计。明确:(1)课文揭示“桥之美”的文句有以下几句:“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
5、,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这些文句揭示了“桥之美”的含义。(2)学生从中得到的启发是多方面的。有的领悟到:桥梁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还具有审美功能。有的领悟到生活周围本身就有饱含画意的景致,只是自己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有的同学领悟到:文中讲究对比、变化、和谐等,不光适用于发现、欣赏、品味“桥之美”,还可以
6、把它们作为通用的原则对某一处自然风景及室内布置进行一番美的品评。有的领悟到:孤立的美固然很美,但与周围环境和谐交融才是美的极致。三、把握行文思路,理清说明顺序1学生齐读课文。2学生默读课文,把握_的行文思路,理清说明顺序。(1)教师提示:可以先逐段概括内容要点,再把内容相近的段并成部分,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若干部分,归纳出每部分的大意,将这些大意依次衔接起来,就形成了全文的思路,也就得出了全文的说明顺序。(2)学生划分_的结构层次,概括段意,理清行文思路。(3)同桌之间交流看法。(4)教师选三位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明确:画家眼中的桥的特殊美感,概括地说,是桥在不同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
7、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为了能让普通读者理解和接受这个观念,_从大家熟知的“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入手,首先摆出一个看法:它“固然具有诗境之美,其实更具有绘画的形式美”。接着以粗笔勾勒、大块涂抹的方式迅速将小桥、流水、人家提炼成构图所需要的块、线、面,并把它们搭配、组合起来,构成画面,强调桥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然后又大而言之,指出桥在江南水乡和水上城市威尼斯同样在构成当地特色美景上不可或缺。接下来作者强调不着眼于从桥自身的结构来欣赏“桥之美”,而是更着迷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为下文张本。课文随后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选用四个例子石桥与苇丛的配合,石桥与细柳的合作,在背景烘
8、托下的长桥之美,险峰、急流映衬下的风雨桥说明桥在外观、材料与所处位置上各不相同,而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然后,作者比较概括地写桥普遍具有的形式作用: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这是对“桥之美”的进一步补充。_以清明上河图里的“虹桥”及乡间小桥为例,指出通过桥能构成丰富的画面。此后作者宕开一笔,结合具体实例谈桥与周围景物要互相衬托、呼应的问题。最后收束全文,用一句话总结上文,回应_的标题。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形成板书。多媒体显示:四、揣摩语言,体味_语言的个性色彩多媒体显示:体味下列句子的情味。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教案桥教案 篇篇
9、 2 21.1.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 TeachingaimsanddemandsTeachingaimsanddemands: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单复数的概念,能够用所学的单词进行替换练习。学习新句型,复习已经学过的词汇。继续学习相关音素,复习已经学过的词汇。2.2.交际用语交际用语 ExpressionsincommunicationExpressionsincommunication:Thisismyfriend,Tony.Itsourfuntimetoday.Whatsinmyhat?Whatsonthetable?Whocanmakeyourownchant?Letmetry!
10、3.3.重点朗读词汇重点朗读词汇 KeywordsandexpressionsKeywordsandexpressions:ahat,aturtle,atable,apig,afriend,aclock,afish,abaseball,abird,apen,apouch,Tony,fun,time.桥教案桥教案 篇篇 3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其中会写“父、候、贫、困、欢、历。2.体会郑板桥劝舅父的七妙及汉字的构字特点。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 7 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背诵课文难点:郑板桥劝舅父“巧”教学过程:
11、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句俗语,叫作“来硬的不行,就来软的。”这句话就是说,当我们用一种方法不能解决问题的话,就应该用另一种方法解决。清代著名的画家为了阻止他的舅舅砍树,就采用了这个方法。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叫郑板桥巧劝舅父。(板书课题)郑板桥为什么要劝舅父呢?创怎样巧劝的呢?同学们学完课文就知道了。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2.指名分段读课文。二、认读生字,指导书写二、认读生字,指导书写1.板书生字。2.学生自学,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3.互相交流。用熟字加偏旁记住这几个生字的:“贫”是由“分”和“贝”
12、组成,“砍”是由“石”和“欠”组成,历是“厂”和“力”组成,厌是由“厂”和“犬”组成,讨是由言字旁和“寸”组成的。“历”和“厌”都是同一个偏旁“厂字头”,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4.教师范读生字.正音。5.对难字进行指导。(1)“候”(投影):中间的一竖不能写丢了,右边部分的笔顺是让学生描红练习。(2)“困”的部首是方框“口”,指导书写。5.学生在田字格中独立书写,教师巡视具体指导。三、学习生字,指导认读三、学习生字,指导认读1.借助读音认读。2.不借助拼音认读。四、扩展词语,积累词语四、扩展词语,积累词语1.学生对生字组词。2.教师选出三个,将词语投影。3.齐读扩展的新词。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3、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读文后,思考回答: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课时目标1.读中理解_,了解_所蕴含的道理。2.体会郑板桥劝舅的巧妙及汉字的构字特点。一、检查课文,寻入新课一、检查课文,寻入新课二、细读课文,讨论交流二、细读课文,讨论交流1.学习第 1 自然段。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一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引导感知这段主要内容。(1)齐读第 1 句,回答:郑板桥是什么时候的人?干什么的?(清代人,画家)(2)齐读第 2 句,回答:舅舅为什么唉声叹气?因为家境贫寒。贫寒就是指家里十分穷,不好过日子。2.理解第 2 自然段。(1)男生齐读第 2 段,思考并回答,舅
14、舅为什么砍树?院子中间有一棵树,构成了个“困”字,使家里贫寒。(2)词语训练。忽然:表示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与“突然”意思相近。(3)学生用“忽然”一词口头造句。3.领悟第 3 自然段。(1)女生齐读第 3 自然估,思考:舅父砍树,郑板桥是持什么样的态度?(2)投影示句:通过比较,得出郑板桥知道舅父砍树,自己想留住树,而又不知如何劝住舅父不砍。“很”表示程度深。(3)指导朗读“想个什么办法,才能保住这棵大树呢?”4.感悟第 4 自然段。(1)教师朗读第 4 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思考郑板桥想什么样的劝法。(2)学生齐读第 1 句。这一句写了什么?郑板桥想到了劝阻舅父的方法:利用舅父迷信的思想,
15、砍树人就要坐牢。(3)舅父相信郑板桥的话吗?齐读最后一句。5.讨论:郑板桥是怎样想到劝阻舅父的?对学生提示如下:(1)院中有树,舅父认为是个“困”字,说明什么?(2)院中无树,郑板桥说是个“囚”字,说明了什么?三、讨论交流,感悟升华三、讨论交流,感悟升华我们应向郑板桥学习什么?启发学生从两方面学习:1.用心观察周围的事,遇事积极动脑筋想办法。2.机智灵活,不信迷信。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我们认识到只有有了丰富的知识,遇事肯动脑筋思考问题,人才会变得聪明起来。五五.拓展拓展:课后了解家人和周围的迷信活动,想法劝说,看谁的办法最有效。板书设计:舅父:困砍树巧劝 用迷信解迷信郑
16、板桥:砍树 囚_留树桥教案桥教案 篇篇 4 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2、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理解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方式。4、激发学生赞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的感情。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2、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3、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赞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的感情。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桥,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介
17、绍)大家介绍的都很生动,但却没有把你举的桥系统的说出来,怎样说呢,那得抓住各个桥的特点,怎样抓住特点去说,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会给你一个很好的方法。二、检查预习二、检查预习1、正音:洨河(xio)匀称(chn)惟妙惟肖(xio)2、解词:匀称 古朴 惟妙惟肖 巧妙绝伦三、整体感知三、整体感知1、了解作者:茅以升,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_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2)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座桥?明确:(1)_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桥洞拱形、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2)课文主要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桥。四、研讨
18、归纳提名学生朗读有关段落,思考研讨以下问题。1、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2、卢沟桥的特点是什么?3、赵州桥、卢沟桥各是怎样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明确:1、赵州桥:(1)全桥只有一个大拱(2)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3)大拱由 28 道拱圈拼成(4)全桥结构匀称,石栏石板雕刻得古朴美观2、卢沟桥:(1)联拱石桥(2)坚固(3)形式美观3、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桥洞呈拱形的特点;“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 28道拱圈拼成”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结构坚固的特点;“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全桥结构匀称,石栏石板雕刻得古朴美观”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形式优美的特点。卢沟桥
19、:“联拱石桥”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桥洞呈拱形的特点;“坚固,发水时极少出事”现出中国石拱桥的桥的结构坚固的特点;“狮子形态各异,卢沟晓月”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形式优美的特点。因为赵州桥是单拱石桥,而卢沟桥是联拱石桥,选择事物时,即要抓住事物的共同特点,又要抓住事物本身的特点,这样才能把事物说明全面。五、畅谈收获: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告诉大家好吗五、畅谈收获: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告诉大家好吗?(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总结,比如字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等,力求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进行总结,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成就感。)六、布置作业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记住说明文的有关知识。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
20、、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1、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来说明的?2、课文主要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明确:逻辑顺序二、赏析探究二、赏析探究1、作者把中国石拱桥介绍得清楚明白,是因为用到了一些说明方法,接下来分小组找一找_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明确(参考):(1)列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50。82 米,两端宽 9。6 米,中部略窄,宽9 米。(通过确凿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桥的规模,突出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2)打比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形象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3)引用:创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突出了
21、赵州桥构造的奇特。)(4)举例子: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用具体例子作证,显得真实可信,有说服力。)(5)下定义: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使读者具体直观地认识到联拱石桥的形态特征。)2、品味课文语言: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能否去掉?为什么?(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3)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 37。4 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4)桥宽约 8 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明确:这些加粗的词不可以去掉,因为它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然后再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能体
22、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语句,进一步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三、感悟抒情三、感悟抒情学了_,你领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吗?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呢?明确:_体现了作者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美和敬佩,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赞扬,(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从而让学生领会_的中心)。桥教案桥教案 篇篇 5 5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熟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2、想象诗句描写的意象,领悟诗的意境,体会游子的乡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过渡导入,整体感知。一、过渡导入,整体感知。1、李白的静夜思,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播放多媒体展示的诗文、意境图,听配乐朗诵,初步感知诗的节
23、奏、韵律、意境。3、板书课题,读题解题。(1)、枫桥: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 5 公里枫桥镇,建于唐代。该桥因唐朝诗人张继写了枫桥夜泊这首诗而闻名。请同学们了解“泊”的意思:船停靠岸边。谁能说说“枫桥夜泊”的意思?(夜里,船停靠在枫桥的一条河边)(2)、作者简介:张继。唐朝诗人,出生在襄州(今湖北襄樊市)。他的诗作比较朴实,枫桥夜泊较有名。二、自读课文,释疑解惑。二、自读课文,释疑解惑。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对照文中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2、小组交流,释疑解惑。3、全班交流,质疑问难。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能够解决的,可暂不作答。三、品词析句,想象悟情。1、诗人写的是什么季
24、节,什么时侯的情景?(诗人写的是秋季,因为诗中提到了“霜”。时间是深夜,因为诗中提到了“月落”、“霜”、“渔火”、“夜半钟声”等等)2、在这首诗中诗人写了哪些景物?(诗人写了“月落”、“乌啼”、“霜”、“江枫”、“渔火”、“寒山寺”、“夜半钟声”等等。)3、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表达的意象。江边的渔火:江中亮起渔火,说明夜幕降临,游子的又一个夜泊开始了。西沉的明月、满天的飞霜:描绘了一幅幽暗、深远而又寒冷的画面,也暗示着黑夜漫长。惊叫的乌鸦、悠远的钟声:这两种声响更加衬托夜的宁静、凄清。江边的枫树、孤零的客船、隐约的古寺:说明停泊地的偏僻、荒凉。4、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江南秋夜图?
25、用笔把你和诗人的情感画出来。(描绘了一幅宁静、幽暗、寒冷、凄清、辽远而又美丽的江南秋夜图。)5、音画渲染,体验意境。(1)、播放意境图,播放音乐古曲汉宫秋月。(2)、教师进行意境描绘:一个深秋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洒下清冷的光辉,江边几棵枫树,隐约可见,江里两三点渔火,时隐时现。一叶小舟孤零零地停泊在枫桥边上。一个游子眺望远处隐隐约约的寒山寺(3)、再次播放汉宫秋月,学生在音乐中自己揣摩诵读。(4)、提问:读诗时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心中难以言说的思乡之愁,漂泊之愁)(5)、你能通过读,再次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生跟随音乐齐读)(6)、再次播放汉宫秋月,师生共同吟诵诗句,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与情感。四、拓展阅读,比较延伸。(1)、出示杜牧的泊秦淮及部分词语解释: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注释:秦淮:指秦淮河。笼:笼罩。商女:卖唱的女子。江:指秦淮河。犹:还。后庭花:指玉树后庭花,南朝陈代亡国之君陈后主所作的歌曲,被后人认为是亡国之音。(2)、让学生理解诗句大意,比较枫桥夜泊与泊秦淮在“愁”的内涵上有何不同。(枫桥夜泊表达的是个人之愁,泊秦淮表达的是忧国之愁。)(3)、课外搜集这类题材的古诗,熟读成诵,开一个古诗诵读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