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5篇.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美术教案5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教案5篇.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美术教案小学美术教案 5 5 篇篇小学美术教案小学美术教案 篇篇 1 1知识要素知识要素色块之间的搭配技能要求:技能要求:色块的拼贴组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表现生活环境中的人物,体验形式美感实践与创造:通过五官和动态来表现人物的神态与心情欣赏与评议:相互欣赏作品,评论作品的成功与失败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人物五官、发型的表现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色彩搭配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与交流1教师出示范画,让学生说说各种制作方法,谈谈自己的感受。2教师展示制作方法,激发学生制作兴趣。3小组讨论,交流制作方法。二分析与感受1教师归纳学生意见,分析作品美在何处?分析头发面部与五官如何表现。2让学生感受拼贴与
2、绘画的不同之处。三创作与辅导1学生制作:选择材料;画草图;选择表现方法;运用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2尝试探索应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拼贴画面。四欣赏与评论1展示作业,分析存在的问题。2自评作品,鼓励学生的自信心。3交流、欣赏、互评。4教师总评。小学美术教案小学美术教案 篇篇 2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物品印纹尝试实验,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2、利用敲印的表现手法,使学生对由于底面不平而产生印纹的美观从而感受形式美感。3、学习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教学重、教学重、难点:难点:学生是否能简单地运用敲印的方法组织画面。教具学具:教具学具:收集自然界中表面粗糙、有凹凸的物件教学过程:教学过
3、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引导阶段:用自然界中有 dash;物体上凹凸不平的表面造成了神奇的效果。2、发展阶段:(1)让学生用自己的小手蘸上颜料后敲印以及用各类拥有纹理的物品敲印,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探究,从而找出产生纹理的原因。(2)利用印纹制作画面时要注意色彩的协调、疏密的安排(可以是没有具体物象的)。(3)利用纸片的重叠制作图章时,先剪出图形的外轮廓,再剪出图形中所需的小部件,随后粘贴,要注意纸片厚薄的变化(厚薄明显的地方线条光滑而清晰),最后注意图案在图章中要构图饱满,从而产生丰富的图案形象。三、小组合作,教师指导。四、学生评价作品,小结。五、课后拓展:1、用印纹和彩纸剪贴来组
4、织画面,譬如:用叶脉敲印出草丛,配上彩纸剪贴的蝴蝶,可以产生另一种作品的效果。2、对印出的纹理进行联想,看看能成为什么然后再通过简单的添加,完成作品的创作。小学美术教案小学美术教案 篇篇 3 3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扎染与蜡染都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本单元就是通过学习,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多元文化,使学生意识到绘画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表现艺术,制作起来又简单,所以学生会很感兴趣。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 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间艺术,增强其民族自豪感。2 掌握扎染与蜡染的表现技法。3 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其表现的欲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对扎染与蜡染艺术的美感体验及
5、表现技法的掌握。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自主表现与创造力的体验。总课时数:总课时数:3 课时课时课时:2 课时课业类别:课业类别:绘画表现课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扎染是我国传统悠久的染色工艺。通过扎捆与染色就可以制作出各种美丽的图案纹样。本课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充分感受扎染的天然合成之美。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了解感受扎染艺术的形式美感,激发其学习的热情。2通过自身的体验,了解扎染的制作方法。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对扎染艺术美感的体验。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自主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具:丝巾,生宣纸、水粉色、毛线、调色盘、毛
6、笔、剪刀、胶水。学具:生宣纸、水粉色、毛线、调色盘、毛笔、剪刀、胶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一组织教学二导入二导入1 欣赏丝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块丝巾,看它与其他丝巾有什么不同?2 小结:这种效果是进行了扎染的方法制作的。你想了解我们民间扎染艺术吗?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欣赏并制作。板书课题扎染剪贴。三新授三新授你们认为这种染色美吗?它有什么特点?教师小结:这是我国传统悠久的染色工艺扎染,撮起或折叠的被印材料经过紧紧的、不同花色的绑扎或缝扎,在用色浸染时,紧皱处不能渗入色水,就可以在材料上留下有趣的花纹。你们想学吗?下边我们一块来欣赏老师是怎么制作的,教师示范:(一)撮扎
7、:(一)撮扎:1 将纸撮起2 用毛线缠绕3 沾色4 干后打开(二)折扎(二)折扎1 将纸折起2 毛线缠绕3 沾色4 干后打开让学生欣赏电脑里的扎染作品,学生边观察,教师边介绍。并让学生谈一谈这些作品美之所在。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提出注意事项:等颜色干后再打开,以免色纸损坏,打开时一定要仔细。第第 二二 课课 时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用上节课制成的扎染作品进行剪贴装饰。一组织教学一组织教学二讲评上节课的作业。二讲评上节课的作业。评析上节课的作品,给学生予表扬鼓励。三三欣赏课本欣赏课本:课本上这些美丽的画就是用我们上一节课的作品剪贴出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尝试一下做法。
8、四四 教师示范教师示范在示范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参与,培养他们表现的欲望。1 思2 选材3 剪贴五五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六六 小结小结小学美术教案小学美术教案 篇篇 4 41、基本形体切挖课时:2 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教学难点】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教学具准备】师:范图、实例、制作材料生: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教学过程1、导入阶段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
9、们的名字吗?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2、发展阶段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请大家根据课本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法,师总结。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
10、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像。3、本课练习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5、作品展示作品摆在展示台上,生评价,师总结。6、拓展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为立体的形体,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2、点的集合“点”和“线”一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造型表现,同时,“点”还具备“线”的表现略显不足的色彩表现能力。本课正是基于这个思路设计的。因为教材导语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在自然界中找到各种各样的点:豹皮上的斑点、花园里的点点小花、夜空中的星星。从高楼往下看,大树是点,车辆是点,人物也是点。抬
11、头看,飞机、小鸟也都是点。用点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图画。”为了避免先入为主地将“点”仅仅视为造型的元素,教材开始特别以点彩派的代表作品作为欣赏,并配以“修拉是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的法国点彩派画家。他把各种颜料挤在调色板上,不经过调和,用小号油画笔蘸取颜料,直接在画布上用点排列作画,画面由五颜六色的点构成,达到了他追求的最和谐、最明亮、最多彩的艺术效果”的文字介绍。紧接着呈现的是“不同工具表现不同形状的点”的示意图,配以金钱豹和以点为主作为视觉呈现,以及以点状材料创作的不同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和示意图共同构成了“点”在艺术创作中的多元表现特色。翻页后,以“学习提示”开始,通过“技法点击”
12、和示范作品及学生作品,为同学们进行自己的创作从技法到内容,以及表现形式都提供了直观的参考。而“学习要求”清晰地点出了最终应该呈现的结果。以点为主线,通过欣赏法国新印象主义代表画家修拉的点彩画名作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及西涅克的纳蒂布港,对比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作品牧羊女,揭示点彩派绘画技巧。通过欣赏古希腊人用马赛克拼贴的方式装饰的建筑,中国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万变,还概括表现各种形式的物象,现代派画家用不同形状的点勾画诗一样的图画?充分体验点的有序和无序排列的美感,明白点无处不在。本课可采用“导入激趣解读概念欣赏作品尝试创作评价展示”来完成教学。一、引导阶段课件出示画面效果完全不同的点彩派创始人修
13、拉的作品 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和西涅克的纳蒂布港以及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作品牧羊女,请同学们分析不同作品中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在分析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经过观察会直观地感到: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彩,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与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实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点点的奥秘,出示课题 点的集合。二、发展阶段1.解读图形,讲述概念。通过欣赏教材和学生思考讨论得出:金钱豹的身上有斑纹点;彩色的鹅卵石可以拼成火车的点;马赛克上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是点;花园里开放着的小花是点;树叶是点;夜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也是点;解放军身上的帽子、徽章、枪、衣服是点,甚
14、至他们本身就是点;楼房、汽车也是点。出示图片,请学生再次辨析点。通过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点的分辨,学生可以得出:点的形状可以是各种样子的,只要在相对空间中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点。2.欣赏作品,感受魅力。出示多种不同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学会用多种绘画形式来创作丰富多彩的点的集合作品。马赛克壁画用小块不同色彩马赛克镶嵌而成。电脑绘画,将点整齐排列,用黑白画的形式表现图案(白点集合表现物体,黑点集合表现背景)。中国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万变,还概括地表现了各种物象。民间工艺中利用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凡高的星月夜用点进行方向组合,形成线化感觉,增加流动效果。米罗的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则通过
15、点的奇妙形状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欣赏学生作品。3.图乐共赏,学生创作。这里提出作业要求:用点的集合创作一张作品。引导学生观看书上的技法点击,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用合适的材料创作,题材不限。作业要求:(1)用点画方法进行创作或临摹。(2)注意整体效果的变化,把握色彩的关系。三、展示与评价阶段对于率先出色完成绘画创作的同学采用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的手段,再通过奖励机制请这位同学巡视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师生互评,最后同组学生互评。将优秀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四、1.能否理解点的概念。2.能否掌握“点彩派”的绘画典型特征及代表人物。3.能否运用点的不同排列规律、疏密变化表现作品。4.能否运用合理的色彩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美术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