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三字经》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班《三字经》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三字经》教案.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三字经教案三字经教案 小班三字经教案小班三字经教案校本课程三字经 教 学 计 划 一、全册教学目标:1、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2、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3、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4、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
2、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5、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6、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二、教材分析与学生情况分析: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
3、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三字经 全文长达 1720 字,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学生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三字经 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这在阅读时需加注意。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
4、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三、实施教学的主要措施:故事导入、反复诵读、配乐吟唱、品读解意、联系实际、感悟升华、背诵积累、深化感受、积淀语言等。教 学 进 度 周次 课时 教 学 内 容 课时数 备注 1 第1课时 人之初贵以专12 第 2 课时 昔孟母-名俱扬 13 第 3 课时 养不教老何为 14 第 4 课时 玉不琢-习礼仪 15 第 5 课时 香九龄宜先知 16 第 6 课时 守孝悌夫妇顺 17 第 7 课时 曰水火不容紊 18 第 8 课时 稻梁黍七情具 19 第 9 课时 匏土革人之伦 110 第 10 课时 父子恩臣则忠 111 第 11 课时 凡训蒙记善言 1 12 第 12
5、 课时 孟子者-当讲求 1 13 第 13 课时有连山-书之奥 1 14 第 14 课时 曰国风别善恶 1 15 第15 课时 三传者记其事 1 16 第 16 课时 五子者知始终1 第一课 教学内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课时:1 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 三字经,体会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3、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几句三字经。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难点: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其中的深刻意义。教学方法:三个版块:(一)故事激趣(二)诵
6、读感悟(三)拓展升华。教学准备: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德育渗透: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的知识根底,长大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板 书 设 计:主备板书: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教 学 过 程:一、导入揭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二、新授感悟 1、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2、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贵以专。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几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4、教师讲解解释这几句三字经的含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启示
7、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5、让学生自己边学边讲。6、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1)你认为那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为什么?(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
8、,小时候就要怎么样?7、请学生思考问题:年岁大的人还要不要学习新知识?(说明我们不能到长大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要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的知识根底,长大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三、扩展活动: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1、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贵以专。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几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教学反思:第二课 教学内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课时:1 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
9、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难点:体会原文的含义 教学方法:故事激趣、诵读感悟 教学准备: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德育渗透: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成才。板书设计:主备板书: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 孟母断织的故事吗?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4过渡: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二、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
10、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4)指读,随时正音。(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看的又快又准。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吗?(听三字经的朗读磁带。)(2)试着自己读一读。(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3、质疑释义。(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11、?(2)在汇报中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3)你们想知道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吗?那就听老师来讲一讲吧!(4)小结,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三、拓展升华 1、在生活中,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说说理由。(启示思维,当你长时间看电视时,当你早上不爱起床时,当你和小朋友生气时,当你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做的?)2、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此时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师小结: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1)、一起读原文: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2)、朗读原文,读通读顺。(3)、
12、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4)、同桌互读。小组比赛读。(5)、开火车读。(6)、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教学反思:第三课 教学内容: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课时 1 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1.讲解三字经中“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内容,理解含义。2.朗读并背诵三字经前三课所学句子。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熟读成诵。难点:体会原文的含义 教学方法:朗读与讨论 教学准备: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德育渗透: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成才。板书设计: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13、 幼不学 老何为 教学过程 一、回顾并背诵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1、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学生回答:曹操、孟子等)2、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二、新授:1、自读“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师讲解。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先介绍岳飞(简介略)2)讲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请老师教育孩子的问题。3)讨论:小孩不肯好好学,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字经 小班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