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土壤的影响2023年高考总复习地专项突破.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地形对土壤的影响2023年高考总复习地专项突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形对土壤的影响2023年高考总复习地专项突破.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频考点534(四)地形对土壤的影响地形影响土壤的厚度、肥力、酸碱性等。在植被一定的情况下,山地、丘陵等地形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肥力会逐渐下降,如喀斯特地貌区土层薄,肥力差,极易出现石质荒漠化;平原区泥沙会逐渐沉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的土壤厚度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小,这与水土容易流失有关。平原区泥沙会逐渐沉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河流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和山麓冲积扇分布的地区往往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玉 山
2、西 坡 植 被、土 壤 的 垂 直 分 布赤 红 壤【拓 展 提 升】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不同水热和地形条件下土壤发育情况不同。研究人员在青海湖某支流上游(3 7 2 5,N,1 0 0 1 5 E)选取一处河谷开展实地测量研究。该支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 7 0.3 m m,主要集中在6 9月份,多年平均蒸发量为6 0 7.4 m m。研究人员在研究区内分别选取阳坡和阴坡各一处钻孔取样测量,左图示意不同坡向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右图示意两钻孔处土壤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g/kg)土壤深度/cm甲剖面乙剖面010 一20 一30 一估枝落叶层估枝落叶层腐殖
3、质层淋溶腐殖质层40 一50 一淀积层淋溶60-淀积层70-80 一母岩层母岩层(1)比较阴坡与阳坡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特点的异同。(2)判断阴坡钻孔对应的土壤剖面,并说明判断理由。【答案】(1)相同: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不同:阴坡比阳坡土壤有机碳含量高;阴坡随土层深度增加下降的幅度小于阳坡。(2)乙土壤剖面。该地降水少、集中在夏季,且蒸发量大,阴坡气温低,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生物量大,水分下渗多,土壤剖面的腐殖质层和淋溶淀积层比阳坡厚。(或由图可知,阴坡土壤有机碳含量高,说明阴坡植被条件好,对应的土壤剖面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厚。)【分析】(1)由图可知,越往地下,土壤阴坡与阳坡的有机碳含
4、量都是越低。不同点是同一深度,阴坡的有机碳含量高,阳坡的有机碳含量低。离地面越近,土壤阴坡与阳坡的有机碳含量差异越小,随着深度的增加,差异增大(阴坡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卜.降的幅度较小,阳坡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下降的幅度较大)。(2)由资料可知,该地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阴阳坡关键在于光照的差异。阴坡光照较弱,蒸发较少,土壤水分含量相对较高,生物生长较好,土壤有机碳含量高,腐殖质层厚;阳坡光照条件较好,蒸发较大,土壤湿度较小,生物生长较差,土壤有机碳含量低,腐殖质层薄。由图可知,甲剖面比乙剖面腐殖质层薄,是阳坡,乙剖面是阴坡。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定结她区位于喜马拉雅U北
5、麓,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平均海拔4500m,地形较宽阔平坦。西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高寒区,海拔在4400m以上,冰川、雪山广布。冬春季节受西风带影响,植被类型主要以高山灌丛、草甸、草原等高山植被为主;土壤类型主要为寒钙土和寒冻土,有机质含量变高。下图为1996 2016年定结地区风沙地貌面积变化曲线。180016001400EUMI S120010008006004002000 新月形沙丘谷底灌丛沙堆 谷坡流丛沙堆 平沙地 总面积1995 1998 2001 2004 2007 2010 2013 2016 2019年份(1)分析定结地区土壤特征的形成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2)说 明1996
6、2016年定结地区风沙地貌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3)说明在冬春季西风的影响下,该地新月形沙丘的形态特征。【答案】(1)海拔高,气温低,微生物含量少,利于土壤有机质的保存,有机质含量较高;植被类型主要以高山灌丛、草甸、草原等高山植被为主,下部含有钙积层。(2)变化特征:流 动 沙 丘(新月形沙丘、平沙地等)面积变化曲线变化平稳;固定/半固定沙 丘(谷坡、谷底灌丛沙堆)面积呈减小趋势;总面积减小。成因:风沙治理力度大。(3)西风使得风沙由西向东移动,新月形沙丘西侧为迎风坡,东侧为背风坡;迎风坡沙粒缓慢上移,形成缓坡,背风坡形成陡坡;新月形沙丘凸面整体朝向西侧。【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定结地区位
7、于喜马拉雅山北麓,地势南北高冰川、雪山广布”、“土壤类型主要为寒钙土和寒冻土,有机质含量变高”可知,该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当地海拔高度较高,气温较低,土壤中微生物含量较少、活性较低,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根据材料信息“植被类型主要以高山灌丛、草甸、草原等高山植被为主”可知,该地植被类型以高山植被为主,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下部有钙积层。(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新月形沙丘和平沙地等流动沙丘的面积变化较为稳定;谷底灌丛沙堆、谷坡灌丛沙堆等固定、半固定沙丘的面积呈现减小的趋势;风沙地貌总面积减小。主要原因是因为随着生态治理工程的进行,风沙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风沙
8、面积减小。(3)冬春季为西风,新月形沙丘西侧为迎风坡,东侧为背风坡,风力吹动西侧的沙粒上移,形成缓坡;沙粒在东侧跌落下来,形成陡坡;西风吹拂,使得沙丘由西向东移动;新月形沙丘的凸面朝向西侧,两翼朝向东侧。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巧家县是云南省地形最为复杂的县城之一,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 8.9%,最高海拔4 0 0 0 m以上,只有金沙江沿岸部分地区海拔不足6 0 0 m 巧家县也是云南省石漠化(石漠化是植被、土壤覆盖的碳酸盐岩地区转变为岩石裸露的喀斯特景观的过程)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石漠化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障碍。控制该地水土流失最有效的方法是恢复和重建植被,草地已
9、成为当地土壤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实践证明,与人工草地、传统种植业相比,免耕混播牧草和实行封育(将某个生态区域封闭,禁止人类活动的干扰)能显著减少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下图示意巧家县地理位置。(1)简述巧家县易发生石漠化现象的自然条件。(2)分析巧家县重建植被,重视种草而很少造林的原因。(3)说明免耕混播牧草比人工草地、传统种植业治理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答案】(1)山地面积广,地形起伏大;云贵高原边缘,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土层薄,植被覆盖率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且集中。(2)地势高,气候温凉,草本植物对热量条件要求较低;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坡度大,坡面径流大,侵蚀作用强,种草稳定性好(植
10、树抗倒伏能力差);土层较薄,土壤肥力差,草本植物根系浅,容易成活:草本植物根系浅,补充土壤有机质的能力强。(3)免耕,对地表的破坏较小;混播,草种类型多样,成活率高、覆盖率高。【分析】(1)巧家县位于云南省地形最为复杂的区域,山地面积超过该县总面积9 0%,且地势高差较大。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云贵高原,以石灰岩为主,土壤发育较差,土层浅薄,植被覆盖率较低;加之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大,造成水土流失较为严重。(2)该地位于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侵蚀作用显著,石漠化现象显著,在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的影响下,土层变薄,土壤变得更加贫瘠,草本植物更容易成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
11、该地地势起伏较大,降水较多,地表径流量较大,上壤侵蚀强度较大,植树易倒伏,种草的稳定性更好;该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地势较高,热量条件较差,不适宜树木的生长,草本植物的生长更好;同时因为草本植物的根系比树种浅,补充土壤有机质的能力强,能够改善土壤肥力。(3)人工草地与传统种植业都需对地表进行耕作,对地表的实际破坏较大,本区土层本身较薄,土壤贫瘠,地表破坏严重会加重水土流失及石漠化现象的发生。免耕对于地表的破坏较小,有利于该区自然恢复。混播牧草,牧草本身根系较为发达,具有更好的固土保水的功能,且混播牧草有利于植被的成活率提高,同时提高了地表的覆盖度,使得水土流失的治理效果会更为显著。4.阅读图文材料
12、,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海拔最低处,是中国最大的盐湖,有格尔木河等 1 0 多条内陆河注入。每年国内外旅游者多达数万人。这里曾是海洋的一部分,经过漫长的地理过程在该盐湖上形成厚厚的坚硬盐盖。盐湖边缘的湖盐杂质含量较高,给湖盐加工带来一定困难。4图甲察尔汗松湖附近区域图材料二:察尔汗盐湖附近区域图和格尔木河流域植被与地形关系图例城河湖铁市流泊路图乙格尔木河流域植被与地形关系图(I)结合上图分别指出湖积平原与洪积、湖滨平原的植被覆盖差异,并从土壤的角度分析其原因(2)分析察尔汗地区由海洋变为盐湖,直至形成盐盖的演变过程。(3)说明湖盐杂质的主要来源【答案】(1)湖积平原
13、植被覆盖率最高;湖积平原土壤颗粒较细,土壤水分条件好,适宜植被生长;洪积平原地形坡度较大,土壤颗粒粗大,下渗较快,土壤贫瘠,不适宜植被生长;湖滨平原蒸发旺盛,土壤盐碱化,不适宜植被生长。(2)地壳抬升察尔汗地区因地势低,集水成内陆湖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且入湖径流小于蒸发,随径流进入湖内的盐分不断积累,盐度越来越高,结晶出盐粒不断积累形成盐盖。(3)风化碎屑物;沙漠化严重,多裸露沙土;生活废弃物。【分析】(1)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湖积平原植被明显多于洪积、湖滨平原;原因:湖积平原区域土壤颗粒较细,水分条件较好,适合植被的生长;而洪积平原区域由于距离昆仑山较近,坡度较大,沉积的土壤颗粒
14、较大,水流卜.渗较快,土壤较为贫瘠,不适合植被生长;湖滨平原距离盐湖较近,蒸发强烈,导致土壤盐碱化严重,不适宜植被生长。(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察尔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之上,青藏高原主要是受到地壳运动抬升,露出海洋,其中察尔汗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海拔最低处,地势较低,集水成湖,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较大,入湖淡水流量较小,低于蒸发量,随着径流入湖内的盐分不断积累,盐度逐渐升高,最后结晶盐粒不断积累,形成盐盖。(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该区域气候干旱,风力较大,因此风化碎屑物较多,沙漠化严重,沙尘裸露较多,图中显示距离格尔木市较近,生活废弃物较多。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15、天坑是石灰岩分布区由于地下溶洞扩大后,受重力影响顶部岩石遭到破坏而形成的四周岩壁陡峭,平均宽度和深度均超过1 0 0 米的漏斗样地形。天坑分布区土壤.贫瘠。图1为湖北省已发现天坑分布示意图。材料二:“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尽,春夏秋冬最难分。”这是描绘神农架的一首诗,写出了其垂直自然带特征。图2为神农架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1亚高山灌丛针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落叶混交林带常绿林带(1)天坑形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有、。(2)简述神农架垂直自然带以森林为主的原因。(3)分析天坑分布区土壤肥力较低的原因。【答案】(1)地面塌陷 崩塌、滑坡(2)纬度较低,热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形 土壤 影响 2023 年高 复习 专项 突破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