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麦冬示范种植基地及生态产业链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药材麦冬示范种植基地及生态产业链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材麦冬示范种植基地及生态产业链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可行性研究报告(初审稿)绵阳三台县道地药材麦冬示范种植基地及生态产业链研发项目工程编号:20101222二O一O年十二月 编制目 录1总论11.1 项目背景11.1.1 项目名称11.1.2 项目承办单位11.1.3 项目拟建地址、地点11.1.4 项目建设规模与目标11.1.5 项目投资资金及效益情况21.1.6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31.2 研究工作概况31.3 编制依据41.4 可行性研究结论52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优势6项目建设背景6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背景6项目由来7项目建设的意义7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提升行业加工工艺水平8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9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
2、提高麦冬深加工产品附加值10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10项目建设的基础条件和机遇10项目建设的基础条件10项目建设的机遇11项目投资的必要性113项目市场分析13麦冬简介13中药材产业化现状14四川中药材生产现状14四川主要中药生产加工业现状19四川中药商业概况25四川中药新药研发概况25政府对中药产业的宏观调控概况25四川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概况26产业关联度分析26项目所在地产业空虚化现状26产业关联发展27产品市场现状28产品市场前景分析29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30品牌与营销优势30适宜的产地条件31专业的研发和设计能力32先进的工艺和精良的生产设施32产品市场风险性分析32
3、项目产品主要风险因素32解决方案334 建设项目选址34项目选址原则344.2 场址选择344.3 项目区的建设条件344.3.1 项目地理位置344.3.2 自然条件344.3.3 社会经济状况35交通运输情况384.4 项目建设条件优势分析394.5 项目选址意见405 项目建设方案415.1 项目建设总体方案415.2 道地药材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模式415.3 道地药材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模式435.3.1 GAP道地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经营目标及总体发展规划435.3.2 “企业+农户”土地流转模式新探索435.3.3 道地药材种苗培植基地建设445.3.4 养生保健生态观光体验农业旅游项目
4、建设44多种药材套种,实现道地药材多元化45种植基地实现“低碳”生态经济良性发展455.4产品开发方案46原产品直接销售46生物医药产品深度开发46养生保健品深加工46科研攻关新品种,深度开发后产品47新品种研发47制定国际化标准,实现标准垄断47深度开发麦冬后续产品48以电子商务为依托,实现品牌经营,打造麦冬产业链48工程建设方案48主体工程建设48配套工程建设55主要生产设备选择56原辅材料消耗与供应615.10 总平面布置和交通运输625.10.1 总平面布置原则625.10.2 项目内外运输方案635.10.3 占地面积及分析635.11 工程建设投资估算646 环境保护65项目拟采用
5、的环境保护标准65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分析676.2.1 项目建设期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676.2.2 项目运行期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69环境保护措施716.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71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737 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767.1 项目运行安全生产分析767.2 主要的安全卫生防范措施767.3 消防措施787.4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管理及人员配置797.5 节能节水798 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劳动定员818.1 项目实施及运行的组织与管理818.2 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828.2.1 劳动定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等)828.2.2 工作制度82项目经营管理预案83建立管理体制83经营管理模
6、式83建立农户+公司+农技支持的原料基地系统84工厂的卫生管理84品质管理体系84安全管理体系84员工教育85销售管理85人事管理86员工技术培训869 项目招标88项目招标范围88招标单位资质要求88发包方式88项目招标的组织形式89项目招标方式89评标组织、原则及评标8910 项目施工条件和进度计划9010.1 施工条件9010.2 进度计划9011 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9211.1 投资估算依据9211.2 项目总投资估算9211.3 资金来源及资金筹措9711.3.1 资金来源9711.3.2 资金筹措方案9811.4 投资使用计划9812.5 贷款偿还计划9812项目经济评价991
7、2.1 财务评价依据9912.2 财务计算9912.2.1 销售(营业)收入9912.2.2 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10012.2.3 成本概算10012.2.4 利润及分配10112.3 盈利能力分析10112.4 清偿能力分析10212.5 盈亏平衡分析10212.6 财务评价结论10313 项目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11313.1 社会效益分析11313.1.1 农业产业化经营113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113其他社会影响11313.2 生态影响及效益分析11414 项目主要风险分析116经营风险及控制116市场风险及对策117管理风险及对策11815 结论和建议11915.1 结论11
8、915.2 建议12016 附录12116.1 附件12116.1.1 企业组织机构代码12116.1.2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12116.1.3 企业税务登记证12116.1.4 建设单位关于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12116.1.5 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及备案通知书12116.1.6 当地环保局关于同意项目选址的批复12116.1.7 项目土地租赁合同12116.1.8 项目用地、用水、用电、用气等的批复、协议和证明12116.1.9 当地环境监测站监测报告12116.1.10 项目所需成果转让协议及成果鉴定12116.1.11 项目主办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12116.2 附图12116.2
9、.1 项目地理位置图12116.2.2 项目总体规划平面布置图12116.2.3 项目主要土建工程平面图12116.2.4 其他图件1211总论1.1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绵阳三台县道地药材麦冬示范种植基地及生态产业链研发项目。 项目承办单位四川辅正麦冬产业发展。 项目拟建地址、地点四川省三台县芦溪工业集中发展区及麦冬条件种植区。 项目建设规模与目标规划用地20000亩(其中:工业用地200亩,养生生态体验观光农业项目配套用地200亩,母本园基地500亩,其余为新品种推广种植用地)建成麦冬第一原产地高标准、唯一的“以麦冬为主的道地药材产业化示范基地”。主要包括:道地药材种苗培植基地;年产5000
10、吨麦冬的道地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以麦冬为基础的生物药品研发和生产基地;年以2000吨麦冬为原料的现代养生保健品深加工厂;麦冬新品种研发及标准研究中心;养生生态体验观光农业接待中心,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和全球网络体系的营销运营中心,以实现创新的企业营销体系,以实现公司产品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实现公司产品的销售。 项目投资资金及效益情况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1.5亿元。2011年投资2000万元,完成麦冬种苗培植基地、研究机构和2000吨无公害麦冬原料及出口饮片加工基地以及现代养生保健品深加工厂一期工程的建设;到2012年累计投资达8000万元,实现基地推广种植1万亩和完
11、成现代养生保健品深加工厂二期工程的建设,并建成养生生态体验观光农业旅游中心、和电子商务平台和网络体系;到2013年累计投资1.5亿元,生物医药研发和生产基地、麦冬新品种研发及国家标准研究中心等工程全面完工。项目建成后总销售额达到5亿元/年以上,实现利税1.4亿元/年,解决就业人口2000-4000人(包括农业工人,生产工人和服务业人员)。根据该项目投资成本所需要的时间及预计净利率水平进行分析,该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为年,投资回收率在43 %以上,从静态投资回收期和投资回收率的数据表明,该项投资回报能力强。 表1-1 本项目主要财务评价指标 单位:万元财务评价指标计算结果评价标准是否可行年均销售收
12、入50000年均总本本费用32109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14000年均利润总额17891年均所得税4473年均净利润13418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财务内部收益率2612%是财务净现值(I=12%)875310是全部投资回收期(年)是贷款偿还期(年)盈亏平衡点(%)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1.2 研究工作概况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在系统收集绵阳市三台县及邻区背景资料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理解了本工程的技术基础资料,并于2010年12月上旬,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赴现场开展实地调查、数据收集等工作。然后转入室内资料综合研究、报告撰写和图件编绘,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最后报行业主管部门审查通过。1.
13、3 编制依据1、政策性依据(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印发的200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印发的关于2009年产业化经营种植养殖基础项目实行财政补贴的意见(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印发的(200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4)财政部印发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5)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远景目标纲要(6)2004-2010年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8)发改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复的项目建议书2、法规、方法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4、(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9(10)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1.12.1.4 可行性研究结论本项目采用“公司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建设目标明确具体,建设条件优越,符合国家西部开发、种植结构调整及增加农民收入等国家产业政策,为项目地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项目投资结构合理,建设规模适宜,资金安排合理,财务分析经济效果可行,管理体系健全,项目投资建设周期短、投资回收快、投资回报高、利税率高。项目从建设规划、投资规模到经营管理均切实可行,抗市场风险能力强,立项目标准确,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三台县产业结构改革步伐,推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生
15、活需要,市场广阔,具有显著的财务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解决“三农”问题,保持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项目。建议项目尽早立项,并尽快筹措资金,抓紧实施。并建议相关政府给予一定政策支持,使项目早日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优势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背景自2004年以来,中央每年的第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的政策文件,特别是中共中央2006年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
16、、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各级财政要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并可通过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订单农业。通过创新信贷担保手段和担保办法,切实解决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不足的问题。”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依托龙
17、头企业资金和技术优势,大力推广公司农户模式,提高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程度,积极推广增产增效的先进适用技术”的农业发展战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指出,多种经营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本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具有资源和技术优势,产品销售有保障,能够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项目辐射面广,能够带动农民显著增收的要求。项目由来三台县自古以来都是麦冬重要产地,因早期农民栽种方式和加工工艺不当,造成种植基地土壤环境破坏和污染,麦冬产量虽然有所提高但品质急剧下降,其“麦冬之乡”在国内外的地位受到严重威胁。为此,项目业主拟以麦冬种植第一原产地为核心,建立道地中药麦
18、冬研发、种植、加工、销售、养生生态体验游等一条龙的产业链发展,打造无公害、无激素、纯粹自然生态麦冬产品基地,重树“麦冬之乡”之威名。1、改变麦冬产业缺乏系统深加工产业发展链的现状,提高资源利用率麦冬长久以来产区都是以原料种植和简单原材料加工的方式,提供下线客户的原材料,从经济角度来看,带来的经济效益没有达到最佳,把产业链的大部分获利机会转移出去了,同时,还不能确保种植产品的计划规模和稳定价格。2、种植需要标准化和规模化,实现无公害麦冬种植虽然目前产区已经有麦冬的GAP基地,但种植的面积小和5年到期的再次认证都很难保证麦冬的无公害种植和加工,所以,需要一个完整产业链发展的企业来带动种植产业的规模
19、化和标准化发展。3、对麦冬有效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利用纯化物提供高端药品生产原料,高端生物功能饮品及高端药品的生产加工,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麦冬全植物含多种皂苷,多糖和黄酮等活性成分,利用先进技术,将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实现有效成分标准化和产业化,为医药企业提供高品质的原材料,实现麦冬饮品的产业化和实施以麦冬为主要成分的药品产业化发展。4、实施以麦冬为主的系统适应性药材的种植,建立也养生保健观光体验农业为目的的旅游目的地区域内除麦冬的规模化种植外,可进行丹参,姜黄等几十个药材的种植,形成标准的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依靠基地的条件实施养生保健观光体验农业旅游发展,形成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发展。5、
20、是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暖的需要 四川麦冬生物产业的发展,不仅可有效提高土地的绿化覆盖率,提高现有林地的生态功能,而且项目的麦冬深加工厂采用的先进生产工艺,将极大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因此,实施四川道地中药麦冬产业化示范基地,将是我国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暖的需要。提升行业加工工艺水平中国中药加工工业起步较晚,虽然目前生产量较大,但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上,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很高。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劳动力会逐步短缺。项目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加工工艺和设备,极大的提升了国内中药加工业的工艺水平,促进了技术进步,而且随着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也得到提高,企业生产总量和人均生产量增加,能耗相对降
21、低,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项目实施后,不仅增加企业的效益,而且随着生产量的提高,必将拉动更多的农民共同致富,起到更大的社会效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以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经济结构为主要任务”的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农业部强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需求。二是发展畜牧业和优化渔业结构,扩大农民的增收领域。三是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四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
22、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该项目完全满足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政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四个重点,项目的建设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本项目建成后能在当地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优化种植品种和加强种植管理,特别是示范农场的建立能引导农户搞好田间管理。农产品深加工工厂的建立,能更好的消化农户的剩余产品。减少因市场波动带给农户种植的风险。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提高麦冬深加工产品附加值当地生产麦冬历史悠久,产品丰富,但受季节和保质期影响,相当数量低质量的无法出售,而当地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较少,对麦冬的生产加工能力和水平有限,许多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23、而且浪费了宝贵资源。该公司生产的中药产品所采用的加工工艺均是在引进国内外先进加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加以消化吸收。公司产品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具有包装精致、食用方便等特点。公司通过实施品牌战略,不仅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而且把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增收、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直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项目的实施将为该地区剩余劳动力提供致富之路,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增加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当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项目实施后,能新增2000-4000人的就业机会,带动1-2万户农户开展优质农产品生产种植。让住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材 麦冬 示范 种植 基地 生态 产业链 研发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