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心得体会范文诗经心得体会范文初中(8篇).docx
《诗经心得体会范文诗经心得体会范文初中(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心得体会范文诗经心得体会范文初中(8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诗经心得体会范文诗经心得体会范文初中(8篇)推举诗经心得体会范文(推举)一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
2、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6、往者不行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3、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行夺志也。(论语子罕)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36、是可忍,孰不行忍。(论语八佾)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4o.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4、 4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4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4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5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5l.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苟
5、子劝学) 5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5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 5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5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登记) 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5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5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6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6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6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6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64、项庄舞剑,意
6、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6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6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6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6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6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7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7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2、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 7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7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7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76、不入虎穴,焉
7、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77、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范晔后汉书) 78、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8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8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西晋陈寿三国志) 82、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陈寿(三国志吴书) 83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84、奇文共观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8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8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7、盛年不重来,一日
8、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88、准时当鼓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8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90、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推举诗经心得体会范文(推举)二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2、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了解赋比兴的手法体会其艺术效果。 3、把握氓的情节和主题,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悲剧缘由。 4、培育自主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力量。 教学重点 1、能够精确地诵读本诗,并留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通过阅读解释来自己翻译课文。 3、氓是一首叙事诗,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是个重点。把握人物形象,分析悲剧缘由。 教学难点 了解赋比兴的手
9、法在诗中的表现,体会其艺术效果。 教学方法:争论法、点拨法、诵读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诗歌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朵奇葩,很多的诗人用真情浇灌它,专心血培育它成长。它是心灵对现实最纯净的答复,是心灵与心灵碰撞的最才智的火花。“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这种最古老的文学样式,素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称。这个世界,一切都可以老去,惟有诗歌永存。 今日我想考考大家,“风骚”一词是什么意思?一指人举止轻佻;如“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二泛指文学修养;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那么最初的意思是什么?它是两个词,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风是指
10、诗经的国风,骚是指屈原的离骚。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现实主义的诗经和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这两部都是经典的文学著作,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这个单元我们将对这两部作品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今日我们要学习的是诗经两首中的卫风氓。 二、看课下解释,把握重点信息,请同学简介诗经,教师补充。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由周王朝通过各诸侯国的帮助进展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撰而成的。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11、”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五经中以诗经最有文采。韩愈进学解:“诗正而葩”。“葩”,此作华美有文采解。后来葩经被用作诗经的代称。诗经的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诗经的段落称之为“章”)。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局部。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流行歌曲或者山野传唱的民歌。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就像奥地利歌剧一类的高雅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12、(共40篇)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即直陈其事;指铺陈排比,也可以是直接铺叙,使诗歌显得整齐均匀,有气概。 例如:、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比,即比方,就是打比方;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即即景生情、托物兴感,由详细事物引发想象和联想。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以关雎为例。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形式,“赋”、
13、“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合起来被称为诗经的“六义”。 孔子曾经这样评价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谓之思无邪”。 一、第一教学板块dd诵读:了解诗意,理清情节。 1、放录音 第一遍,让学生留意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 其次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2、字词正音,指名学生朗读。 3、教师总结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诵读时要留意,诗经是典型的四言诗,它的节奏韵律特别明显,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4、可再指名同学朗读,大家指正。 二、依据课后的解释来翻译课文,梳理课文的行文思路。 1、学生轮番翻译课文。 2、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争论每一章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介的语言概
14、括。 沟通点拨课文的行文思路。 板书小结:参考一参考二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第一节许婚 其次章:相思相恋占卜结婚(赋)其次节迎娶 第三章:以桑为比劝诫痴女(比兴)第三节劝诫 第四章:以桑为比控诉移情(比兴)第四节控诉 第五章:倾诉苦楚表达懊悔(赋)第五节反省 第六章:回忆甜美表达决绝(赋比兴)第六节决绝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谈论。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纳回忆追述和比照手法。全诗分六章,每章十句(十个分句,可分成五个复句)。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仆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忱、温顺的姑娘。 第三、四、五章追
15、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阅历:“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通过写女仆人公被遗弃的遭受,塑造了一个勤劳、温顺、顽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剧烈愿望。下面是全诗叙事构造和感情基调。 三、分析人物形象,体悟情感 1、学习“恋爱”局部 (1)指名学生朗读。 (2)教师提问:在第一节中,诗作的叙事节奏颇似电影蒙太奇手法,选取了三个视觉效果极强的场面来表现。请用简炼的语言概括出这三个场景。 点拨:初次相逢
16、定情相送约期相别 (3)提问:在这些场景中表现了两人什么性格?姑娘与心上人商定了婚期,在漫长的等待中,姑娘是什么样的表现? 点拨:男青年急躁、任性,姑娘则温顺、爱护。 “乘彼垣”等六句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的少女的心理及表现。 “复关”也许是男青年的居住地。姑娘一会“泣涕涟涟”一会儿“载笑载言”,足见对男青年的思念及深情。恋爱中的姑娘是那样的天真、活泼、热闹。 (4)提问:“尔卜尔筮”等四句说明恋爱最终有了结果。这是一段怎样的姻缘? 点拨:神灵显示,这是一段天赐良缘。“以我贿迁”,娘家以丰厚的嫁妆祝佑着女儿的幸福。姑娘带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嫁给了男青年。至此,一个完整的叙事段落完毕。 (5)让学
17、生思索下面两个问题: #8226;这一段的感情基调如何?从女仆人公的这段回忆来看,她的婚姻是否像我们常常看到的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 点拨:#8226;(板书)感情基调:热忱、幸福 #8226;不是。从她的回忆看,二人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6)要求学生朗读一、二节。 2、学习“婚变”这一局部。 (1)小组朗读这一局部。 (2)提问:这一局部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手法? 点拨:谈论、抒情。 (3)提问:第三章和第四章在总结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概说自己的婚后生活前先用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这属于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点拨:比兴的.艺术手法。 (4)提问:
18、比兴的艺术手法我们在初中就学过,请同学们回忆始终,举一两例并说说比兴手法的特点。氓中的比兴句应当怎样理解?用比兴的好处是什么? 学生争论,教师点拨: 关雎蒹葭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d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心。 蒹葭萋萋,白露未。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濉
19、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b。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及“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比兴句。 第三章以传统的比兴的开头,先以葱郁的茂密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迷人的桑葚比方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而欢乐的小鸟,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结局凄惨,悔之晚矣。 第四章紧承上节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开头就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较流年带下走了的青春,曾经光荣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跎了漂亮的容颜。再加上婚后长期过着贫困的生活,被弃的命运此时却降落到了她的头上。 这两处使用比兴手法的好处有: 构造上: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
20、使叙事临时中断,这样就避开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示意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诗的前半局部写婚前,后半局部写婚后,中间的比兴起过渡作用。 内容上:比兴句唤起人丰富的联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般认为它们分别比较女子容颜的润泽和年轻,并相应地推想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缘由。不过,也不妨理解得广泛些,比方,“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给人以生气勃勃的感觉,犹如女仆人公和“氓”之间情意浓密时;“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景象,则犹如两人感情枯竭时。用女子很熟识的桑树作比,与女仆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
21、特别切合(从“抱布贸丝”一句来看,她养蚕做丝),富于生活气息,同时还示意了她的勤劳。 三、四章用起兴的诗句,以自然现象来对比女仆人公的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加意蕴,产生形象鲜亮,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5)提问:第三章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 点拨:由前两章的叙事转入这一节的抒情和谈论,在读者心理上造成了明显的停顿和隔离。示意着女仆人公凄惨命运已经开头。 (6)提问:结合文章的三、四、五章考虑:女仆人公用抒情兼谈论的方法回忆了自己几年的婚姻生活及自己婚姻失败的缘由,她的思想感情如何? 点拨:(板书)懊悔、沉痛、但是不哀伤。 (7)齐读这一局部。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经 心得体会 范文 初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