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三年级上册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语文部编三年级上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部编三年级上册教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语文部编三年级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4、5段,进一步感受荷花之美 2、背诵课文2、3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荷花之美 难点: 感受荷花之美、背诵课文2、3段 (三)课前预备: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有感情朗读1-3段,说说课文从哪几方面写荷花的美? 2、 背诵其次段 二、学习4、5段 1、 听录音,争论:这两段写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2、 学习第四段 面对一池的荷花,想到了什么? 想象中的我美吗?美在哪里? (静态美:穿着洁白的衣裳,站在阳光下,光荣照人;动态美,风吹来,与一池的荷花一起翩翩起舞,非常漂亮。) 蜻蜓告知我飞行的欢乐,小鱼告知我
2、做了好梦,说明什么?(它们生活在荷花池里非常欢乐,从而衬托出荷花的漂亮。 为什么我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荷花太美了,我看的入了迷,把自己都忘了。) 感情朗读 练习背诵 概括段意(我看着漂亮的荷花,仿佛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朵白荷花。) 三、总结全文 1、 有感情朗读全文 2、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 背诵自己知道的有关荷花的诗句。 四、作业 1、 完成作业 2、 给荷花上色 语文部编三年级上册教案2 教学要求: 1、进一步培育学生有挨次地观看图画的力量,学习想象描写。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依据课后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4、培育
3、学生喜爱大自然、喜爱美妙事物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对荷花静态美的特点描写局部。 2、体会想象局部中消失的景象及其动态美的表达。 教具预备:放大的一张荷花图或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醒课题。 同学们看过荷花吗?荷花盛开时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教师提醒课题:16。荷花 二、观看挂图、了解图意。 1、先从整体上引导学生看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觉得这池荷花怎么样?这池荷花在什么地方?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引导学生从局部观看。 荷花的叶子和花朵是什么样子的?图画上除了荷花,还画了哪些景物?看了这幅荷花图后,你有什么感想? 三、初读课文,拼读生字。 1、是怎样
4、描写这幅图上的荷花的呢? 2、学生自学,勾画 3、检查自学状况。 4、指名初读课文。 四、图文结合,讲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哪些内容是图上有的,哪些是没有的?是按怎样的挨次来写荷花的? 2、综合学生的答复,围绕“闻看想”这一挨次组织教学。 (1)学习1自然段。 A、指名朗读。 B、“一.就.”这个词说明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芳香传得很远) C、哪一个词表达了“我”去荷花池看荷花的迫切心情?(抓紧) (2)学习2、3自然段。 默读课文并争论: A、“我”跑到荷花池边,看到了一幅什么景象? B、着重观看描写了荷花的哪局部? C、是怎样描写荷花的叶子呢?他们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D、
5、描写荷花时,抓住了哪三种不同的样子来写?请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 E、在2自然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把荷花写“活”了? F、面对满池漂亮的荷花,流露出了一种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词语看出? G、为什么说“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事可真了不起”呢? 叙述:课文前三段描写了荷花的香、多、美。 指导朗读。 (3)学习4、5自然段。 A、从哪些词看出是的想象? B、当我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的时候,面前起了什么变化? C、我仿佛变成了荷花以后,蜻蜓和小鱼有什么表示? D、让学生合抱负象 E、默读4自然段,看共有几句话,可分为几层意思? 小结:这两段写被荷花的美景沉醉了,仿佛变成了
6、一朵荷花,过了好一会儿,才回到现实中来。 (4)齐读课文最终一段。 五、指名读全文,其它同学看图听读,绽开想象。 六、回忆全文,理清思路。 语文部编三年级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熟悉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会写“水泥、排列、规章、迟到”等词语,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词典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 3.感悟对秋天门前水泥道的宠爱和赞美之情。 课前预备: 教师预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2.预备梧桐树树叶。 学生预备:1.预习课文;搜集描写秋天的好词好句。2.查找能表达秋天漂亮的物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
7、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 1.(出示梧桐树的叶子)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叶子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片叶子像什么吗? 2.是呀,在作家张秋生的眼中,这梧桐树叶就像是金色的小巴掌。(板书:金色巴掌)那铺满这样叶子的水泥道会是什么样的呢?今日,我们就学习新课。 3.板书补全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由实物引出,唤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不熟悉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拼一拼,也可以问问同桌,争取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1)自生由读一读要求会认的字,口头给生
8、字组词。 (2)与同桌沟通,自己认为哪个生字比拟难认,沟通识记方法。 (3)拿诞生字卡片,同桌相互考一考。 3.检查生字认读状况。 (1)课件出示词语,其中生字是带拼音的。开火车读这些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水洼w 脚印yn 凌ln乱 增zn添 棕zn色 雨靴xu (2)课件中的词语去掉拼音,请同学读一读。 (3)抽读、开火车读字卡。教师强调:“增、棕”是平舌音。 洼 印 凌 增 棕 靴 (4)你认为哪些生字比拟难认?其他同学有哪些好方法呢? (5)教师适当点拨: 靴: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靴子?(课件出示图片:皮靴、雨靴) 4.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请学生来读一读。 (1)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
9、能观察一个亮晶晶的水洼。 (2)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3)它们排列得并不规章,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加了水泥道的美。 (4)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自读课文,从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注意生字学习,通过同桌合作沟通、相互检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自主识字力量。在重点点拨时,通过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形近字比拟等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 2.理解词语。 (1)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你不懂?找一找不理解的词语,把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你有什么好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和同
10、学沟通沟通。 (2)学生汇报、沟通自己不懂的词语,教师结合学生的沟通状况,重点点拨以下句子中的词语。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点拨: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明朗”的近义词是“晴朗”。出示晴朗的天空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理解什么是“明朗”。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读句子。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点拨:出示“熨帖”在字典中的解释:A.舒适;B.(事情)完全妥当。引导学生联系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明确选择“A”,“熨帖”在句子中可以理解为“落叶舒适地粘在水泥道上”。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章,甚至有些凌乱。 点拨:引导学生观看图片,联系上文“排列得并不规
11、章”来理解“凌乱”。同时,请学生找出“凌乱”的反义词来理解“凌乱”。 (3)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是多样的。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观看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法来理解。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去理解词语的意思。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我_时,天开头_,院墙外的水泥道上铺上了许多的_,就像铺上了一块_。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引导学生采纳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查找近义词和反义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课文插图等方法。最终采纳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四、观看示范,指导写字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铺泥晶紧院印 2.引导学生进展观
12、看,说一说自己认为哪些生字比拟难写。 3.学生汇报沟通认犯难写的字,教师重点点拨。 (1)铺:左窄右宽,留意右边的“甫”不要少写一个点儿。 (2)印:不要忘了左边的横,右边是“卩”,不是“阝”。 4.教师示范,学生观看教师临写,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5.投影展现,师生评价。 6.出示词语,指名读。 铺满水泥亮晶晶紧急大院脚印 7.练习书写词语。 8.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抄下来。 设计意图:经受观看、沟通、示范、临写的过程,指导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提高学生的书写力量。 其次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抽读词语卡片:水洼脚印凌乱增加棕色雨靴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情愿说一说那条水泥
13、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过渡:那是多么漂亮的一条路哇!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的笔墨去观赏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设计意图:由复习词语导入,检测学生对生词的把握。同时,回忆水泥道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自然迁移到新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品尝文章语言的美丽。 二、诵读感悟,品析语言 1.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 画出描写水泥道的相关句子,认真读一读,看看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美。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进展引导,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美”。 3.重点句1: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观察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1)引导学生抓住“潮湿”“亮晶晶”“一角小小的蓝天”来谈自己发觉的美。
14、 (2)读着这句话,你眼前仿佛消失了怎样的画面?能为大家描述一下吗? (3)指导朗读。 4.重点句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始终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始终到路的终点 (1)引导学生抓住“彩色”“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等词语体会水泥道的美。 (2)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方) (3)把水泥道比方成了什么?(把水泥道比方成了地毯。) (4)课件出示:水泥道像()的地毯。引导学生从这段话中,找出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这是块怎样的地毯,并试着读出这块地毯的特点。 (这是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地毯;这是一块闪闪发光的地毯;这是一
15、块能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地毯) (5)指导朗读。 5.重点句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章,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加了水泥道的美。 (1)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抓住“熨帖地”“平展地”“排列得并不规章”“甚至有些凌乱”来体会美。) (2)课件出示路上铺着梧桐树的落叶的图片,配乐请学生观赏。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怎样的感受? (4)配乐指导朗读。 6.读描写水泥道的句子,升华美的感受。 播放课件,在音乐中教师进展引读。 引读: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其次天,天开头放晴了,你看(课件出示,
16、指名读)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观察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是呀,那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课件出示,指名读)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始终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始终到路的终点 多么美的一块地毯哪!认真一瞧(课件出示,齐读)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章,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加了水泥道的美。 7.过渡:多么美的水泥道哇!看到这条水泥道,的心情怎样呢?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呢? 8.课件出示:我一步一步当心地走着,一片一片认真地数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