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范文汇编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范文汇编7篇.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语文教案范文汇编7篇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 熟悉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熟悉1个笔划“竖勾”和1个偏旁“提土旁”。 2. 把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预习要求: 1中找出本课要学的生字,做上记号。 2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3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熟为止。 课前预备: 1. 本课挂图 2. 词语卡片:黄牛、花猫、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红枣熟字卡片:棵 3. 录音带:儿歌一边大,一边小 4. 把本课生字卡片贴于黑板上。(拼音局部折叠起来。) 一、认
2、读生字词 1. 昨天你们在家预习时都作了哪些工作?本课的生字都会认了吗?教师把生字上的拼音都去掉,再把他们从书上搬到黑板上,你们还会认吗?自己认认看。哪些字你记不起来了,你可以看看书,或者向你的同座请教一下。 2. 你再读这些生字时发觉那些字音不简单读准?提示一下同学们。 3. 认读生字卡片。 4. 这些生字组成词语以后,你还会认吗?(读词语卡片,读完后贴于黑板上) 5. (出示挂图)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6. 对比图,再读词语卡片,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把词语卡片贴于对应的事物旁边。) 7. 用一句话说说,图中都有些什么? 二、学习量词 1. 图中的这些事物
3、各有多少呢? (1)当学生用上“群、堆”时,先引导学生从生字卡中找出来,再相机点拨,了解他们表示的数量较多。 (2)当学生说到“一棵红枣树”时,出示“棵”字,引导学生说出“一颗枣”后,比拟“棵”与“颗”。 2. 我们的课本把这些都编进了一首好玩的儿歌里,不信,你读读看。(学生自由朗读) 三、指导读文 1. 指名读短文。访问其中一名学生:是看汉字读的还是看拼音读的?提示学生读书时,会读得要看汉字读,遇到困难再借助拼音读。 2. 听儿歌录音,煽动学生随着节奏做拍手嬉戏。 3. 这个孩子(指录音)读的好吗?你们可以比她读得更好。同做同学相互读读看。 4. 指名读、齐读,教师、学生拍手伴奏。 四、理解
4、短文,指导说句 1. 看看课题“比一比”,究竟在比什么呢? 2. 指导说句:_比_多,_比_少。 _比_大,_比_小。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会认个生字;会写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宠爱、赞美之情。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学习任务 出示课件:秋天到了。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多美的一幅秋天的图画呀!为它配上美丽的讲解词好不好? (在大屏幕出示全文,提醒课题)我们先熟悉一下“图”。 想要配好音,我们得到哪几点呢?(读懂课文,把课文读得有感情。)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写字 自由朗读课文。 同桌拿出字卡,相互沟通
5、识记生字的方法,扩词说句。 小组长可以用嬉戏的方式检查本组同学识字状况。 师抽读字卡,全班学生抢读。(师随机指出“笼”和“粱”分别在“灯笼”和“高粱”一词中读轻声。) 生字认得这么棒,信任大家的字肯定写得更美丽!(课件出示“波、浪、灯、作”)我们今日要写的这四个字全都是左右构造的字,并且都是左窄右宽。请看教师写一遍。(师一边写,一边提示每个字需要留意的地方。) 摆好姿态,大家也来把每个字描一遍,写一遍吧! 展现学生写的字,师生、生生相互评价。 三、精读课文,领悟感悟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再来读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结合课文插图,在小组里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其他
6、同学补充发言。 这么美的秋天的图画能读出来吗?今日教师教给大家读好书的“小窍门”:一边读,一边想,把文字在脑子里变成漂亮的画面。 ()师范读、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评价后再读。 ()能不能加上动作读一读?快想想,加上什么动作呢? 指名学生加动作读。(指导学生通过动作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的秋天风光的勃勃生气。) 大家读得真美!这漂亮的秋天的图画是谁制造出来的? ?生:勤劳的人们 对勤劳的人们你们想说些什么? 7“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漂亮的图画。”“谁使秋天这样漂亮?”这两句话读时要留意什么呢? 指导学生读出秋天来了,人们喜悦的心情以及问号的语气。 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背诵课
7、文,积存语言 我们已经把课文读得很有感情了,能不能给画面配音了?(生:能)教师却发觉一个问题,我们要一边看画面,一边读课文,影响我们的感情发挥,怎么办呢?(生:把课文背下来)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看图熟悉本课的生词。 2、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育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看图熟悉本课的生词。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育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今日,教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新朋友,我们一起来熟悉他们吧! 二、看图学习生词 (一)熟悉昆虫,学习名称 1、(投影片出示各种昆虫图片)你熟悉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自己先预备一下。 2、学生看图介绍自己熟识
8、的昆虫(名字、习性、作用)。 3、卡片出示:螳螂、蚂蚁、蟋蟀、蝴蝶、天牛、蜻蜓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读准昆虫的名字。 (2)开火车认读生词,教师正音。 (3)齐读词语。 (4)这些得意的小东西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它们爱生活在漂亮的大自然,我们一起去找一找他们的踪迹吧! (二)学习第一、二行词语 1、(多媒体出示郊外图片)这里就是昆虫们的乐园,看,这里有什么? 2、出示词语:田野、树木、花丛 (1)指名拼读词语,学生齐读。 (2)你能把这些风景说美吗?()的田野、()的树木、()的花丛 (3)连起来说一说郊外的风景。 3、瞧,一群小朋友来到郊外,他们在干什么呢?出示字卡:观看、采集
9、、昆虫 (1)指名拼读,理解词语意思。 (2)学生自由练习认读,练习用词语说话。 4、对了,星期天,生物小组的同学们要举办一次昆虫学问竞赛,他们打算采集一些昆虫的标本。你们知道什么叫标本吗? 教师出示蝴蝶标本,这就是用蝴蝶做成的标本,蝴蝶的种类许多,各种各样,也特别美丽。 5、同学们来到大自然中采集标本多快乐呀!我们来找一找图上有哪些昆虫? 三、诵读韵文 1、归类读韵文。 2、背诵课文,边背边想象。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昆虫中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读“差异、比拟、处于、特别、用武之地、美味佳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0、课文,熟悉并体会设问句的作用。 3、学习文章中的说明方法,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讲太空蔬菜的变化或作用。 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理解题意 1、板书:飞船你们了解哪些飞船呢?它有什么特点?能介绍给大家吗? 2、课文中的飞船上有哪些乘客?它们是谁?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3、补充课题:飞船上的特别乘客 二、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学习课文中生疏的词语。 2、教师出示提纲: (1)先说明自己的身份,如“我是太空黄瓜的种子”。 (2)说明自己在太空游历的经过。 (3)说明自己游览太空后长成的果实与众不同之处。 三、自读感悟,理解课文 1、以“我是太空中的”为题,先在小组内沟通。 2、全班沟通
11、,选出“最正确太空种子”,要求语言精确,表达条理清晰。 3、思索、争论:这些太空植物的优点从何而来? 4、师生共同小结 A、是由于受宇宙射线的辐射,由于处于微重力,高真空的特别环境,使一局部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B、是经过科学家对太空植物种子的优选和优育。 (1)在争论的过程中借助工具书理解一些专业术语的意思:辐射、微重力、高真空、遗传物质、变异植株、性状 (2)这些蔬菜除了形状美观,味道鲜美以外还有什么优点?默读课文,在书上找一找。 (3)通过课外学习查找资料,你还知道哪些太空植物有奇妙的用途? (4)阅读第六自然段,理解“其实真正的魔法师是聪慧勤奋的科学家。是他们的学问和工
12、作制造出了一个一个奇迹!”的含义。 语文教案 篇5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深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熟悉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xx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力量。 4.能使用硬笔娴熟地书写正楷字,做到标准、端正、干净。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二)阅读: 1.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存,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
13、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美丽的语言,关怀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沟通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存课文中的美丽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留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保藏并与同学沟通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四周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加习作的自信念。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
14、想像,留意表现自己觉得新颖好玩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情愿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共享习作的欢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展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常积存的语言材料,特殊是有新奇感的词句。 6.依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一般话交谈。在交谈中能仔细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晰明白地叙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详细生动地叙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5、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争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看大自然,观看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看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好玩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学问和力量解决简洁问题。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看菊花是一篇赞美秋菊的课文,记叙了一家人在假日去公园看菊花的状况,着重描写了满园菊花五彩纷呈,争奇斗艳的繁盛景象,赞美了菊花不畏寒冷、竞相开放的名贵品质。教学中,重点在于带着学生进入课文、营造情境,让学生自己去看看五颜六色的菊花,感受菊花的颜色美、气质美。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不久,还没
16、有完全形成仔细听、仔细看、仔细写的习惯,假如采纳平淡枯燥的教学手段必定使他们感到乏味,学习没有积极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用形象、声音、颜色来进展思索的,有声有色的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楚的印象,从而到达以“趣”促学,唤发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欲望,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菊花有哪些特点,通过学习,知道人们宠爱菊花,不仅由于菊花好看,更由于菊花不畏严寒,体会菊花英勇、顽强的精神。 3. 正确拼读本课的8个生字,绿色通道里的字只识不写,熟悉一个新偏旁,理解词语 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教学重点: 了解人们为什么宠
17、爱菊花。 教学难点: 1. 理解词语 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2. 感受菊花英勇、顽强的精神 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师:上课前,我们来猜一个谜语。 瓣儿红,瓣儿黄,斗狂风,战严霜,秋风一起扑鼻香。 (菊花) 师:小朋友猜猜教师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吗?(菊花) 你见过菊花吗?你见过的菊花是什么样子的? 2.有个小女孩上周末刚跟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欣赏了菊花,写下了一篇漂亮的文章。今日我们追随着小女孩的脚步,一起去公园看菊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看”字源识字 二、检查朗读 1.师:想要看到更多更美的菊花,必需要赢得门票。教师这里有三种票,一种个人票,一种双人票,一种团体票。 个别读,开火车读,小教师读,同桌读,全班读 2.师:小朋友的生字词把握得不错,课文读得怎么样呢?请大家一起来当小教师,一起来听小朋友读课文。(指名读课文,请学生来订正读错的音)评价:声音洪亮,不拖不唱,字字精确,感情丰富。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一)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师:小朋友去公园看菊花都什么时候去啊?(生答) 请大家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索:什么时候,谁,去哪里看菊花? (分问题答复,再指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文字,标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