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pdf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pdf(1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第1课时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内容:教科书P l-3 页 例 1、例 2 和试一试,第 3 页练一练,第5 页练习一第1 一3 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比较中初步认识容量的含义,联系实际认识容量单位升,初步学会用升为单位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2.使学生通过具体情境观察、比较容量的多少和感受容量单位“升”,初步形成1 升大小的容量观念,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感知能力,并培养估计容量的初步意识和简单能力。3.使学生联系实际认识容量和升,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教学难点:容量
2、含义和容量单位1 升的空间感受。教具准备:教学挂图、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和两个相近的冷水壶,容量 是 1 升的正方体容器,1 升的量杯、若干个同样大小的纸杯等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1 .师 讲 述:森林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冠亚军比赛,老虎和狮子正在进行“喝酒比赛”,老虎一连喝了 5 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2 杯就开始摇晃了,老虎得意地说:“我是森林中的酒仙!”狮子不服气地嚷:“你的杯子小,我的杯子大。所以我是酒仙!”老虎和狮子谁也不认输,吵起来了。同学们,你们认为谁说的有理呢?估计学生会有两种不同的答案:老虎喝了 5 杯 还 没 壁 媚 谏 喝 两 杯就醉了,所以老虎的酒量大;狮 子 用
3、 的 杯 子 比 老 虎 用 磊 提,所以应该是狮子的酒量大。2.情境感悟(1)出示例11 /176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比较:比较这两个玻璃杯,哪个能盛的水多,哪个水少,谁的容量大?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比较感悟观察两个看上去大小差不多,容量有大小的冷水壶。提问:你有什么方法,能比较出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学生交流展示比较方法。3.做“练一练”第一题。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互相说说图里的意思,并思考哪个容量最大,哪个容量最小。说明:要知道哪个容量在、哪个容量小,可以像这样互相倒一倒、比一比。容量装的液体多,它的容量就大,反之,它的容量就小。4.感受需要统一单位二、联系实际,认识单
4、位。1 .感受单位“升出示例2,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提问:观察这些容器的图,你看到了什么,什么要说的?说明:图里的升或L是表示每个容器的容量是多少,能盛多少液体。像这个一升就是瑶池容器里装了1升酱油,这个4升就是表示容器里装了 4升油。所以,这个升就是一个容量单位(板书:升)用字母表示是L。2.认识单位“升二次备课(1)实验感知,形成观念。一引导:你对升这个单位有哪些了解?说明:1升有多少呢?我们来观察这个量杯,量杯是计量容量的工具,量杯上的刻度表示倒入的液体有多少,比如往量杯里倒水,水面对准到0.2就表示有0.2升,0.3就表示是0.3升水面到1时,就表示量杯里的水 是1升。老师继续将水倒入
5、每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看看你有什么发现。(2)实践操作,加深体验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3.强化单位升让每个小组学生在量杯里倒进1 升水,再拿出若干个相同的纸杯。交流你倒满了几杯?这样的几杯大约是1 升?4.做练一练第2 题。让学生读题、观察,再说说图中各个容器分别盛多少升水?哪个容量最大?哪个容量最小?说明:一个容器的容量大小,可以用能液体多少升来表示。三、观察思考,深化认识1.做练习一第一题。大家看一看这三幅图,想想是怎样做的,你有什么发现?和同桌的说说。2.做练习惯第二题。(交流各自的结论和想法)3.做练习一第三题四、总结回顾,交流体会引导:今天你有什么收获?通过今天的学
6、习你有哪些体会?第2课 时 认 识 毫 升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P34 页 例 3、例外、试 一 试 和 练=疑 案 等-6 页练习一第46 题。教学目标:I .使学生联系实际和操作感受,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 道 1 升=1000毫升,能进行千和毫升的简单换算,初步学会用毫升作单位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2.使学生在具体操作、观察中形成1 毫升的容量观念,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感知能力,并培养估计容量的初步意识和简单能力。3.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联系实际观察、思考和认识有关毫升的知识,进一步体会容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毫升,升和毫升间的
7、进率。教学难点: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使学生形成1 毫升的表象。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自主发现升与毫升的进率。教具准备:一个小瓶或纸杯,500毫升量杯和1 升量杯各一个,测量亳升的量筒一个,矿泉水瓶和若干纸杯。学生每小组准备滴管,500毫升量杯和1 升量杯各一,测量毫升用的量筒一个等。教 学 过 程:一、复习导入一一唤醒升的概念。1.回顾旧知提问: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容量,已经认识的容量单位是什么吗?1 升大约有多少?按你的想法说一说。2.情境引入出示准备好的小瓶或纸杯,提问:这 样 的 1 小瓶水有1 升 吗?不 满 1升时就要用新的单位,那么会是什么单位呢?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认
8、识一个新的容量单位一一毫升。(板书:认识毫升)二、实验感知一 一认识毫升1.出 示 例 3,让学生观察有些什么,说说从图中看到了哪些内鼠鱼什么发现?一 次 田 诔说明:图中容器的容量单位用“毫升”和血表示,(板书)这就是容量的一个比较小的单位,在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量,通常用毫升作单位。毫升可以用字母血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容量单位一一毫升。(板书课题)2.感知单位毫升对于毫升你有什么想说的?你想知道些什么。猜 一 猜 1 毫升大约有多少?实验:先看看水吸到哪里是1 毫升。这里的1 就是表示1 毫升。再 把 1 毫升的水滴在手掌里,数一数大约有几滴。学生实验,老师巡视。指出:像这样很少的一点
9、点水就是1 毫升,只有十几滴,1 毫升是一个很小的容量单位,和1 升比可小多了。3.观察几十毫升出示量筒,引导学生观察相应刻度的确1。毫升、20毫升在小组里说说先倒10毫升,再倒 20毫升的感觉,提问:能说一说10毫升有多少吗?20毫升呢?说明:10毫升水很少,20毫升水也是很少的,它说明1 毫升这个单位是非常小的,平时哪些容器装水这么少呢的液体呢,你能想到吗?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4.深入体验毫升。(1)做练一练第一题。说明:这些小的容器里的液体,都是用毫升作单位的。(2)做练一练第2 题。将 5 0毫升水分别倒这三个容器里,看看水在各在哪里?那么这个容器里的水又是多少毫升呢,你
10、是怎样做的?5 .实验发现进率。说明并板书;1 升=1 000毫升6 .主动探索换算7 .估计体验容量学生试一试。二 次 备 课操作:请每个小组同学看看,你们小组里的一瓶矿泉水有多少毫升,并告诉全班同学。再把矿泉水倒入准备好的纸杯里,一起数能倒多少杯,交流这个纸杯的容量大约是多少毫升?(2)喝一口水大约是多少?交流:你一口大约喝了多少毫升?三、练习巩固一一加深毫升的认识1 .做练习一第4 题。追 问 1 升是多少毫升?2.做练习一第6 题。说明:估计一个容器的容量大约是多少毫升,要联系刚才对于1 0毫升,20毫升或5 0毫升的感受,或者一些常见的容器容量大约是几毫升,比较、估计出大约是多少毫升
11、。四、学习小结一一回顾交流收说说你对毫升的认识。生活中哪些容器的容量用毫升作单位?1 毫升水大约有多少?五、课堂作业。补充题。填空:1 升=()毫升 3 升=()毫升 8升二()毫升4000毫升=()升 1 0000毫升=()升 200000毫 升;()升板书设计:认 识 毫 升(mL)1 升=1 000毫升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第3课 时 练 习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P67 页练习一第712题,动手做。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地选择使用合适的容量单位,进一步认识升和毫升的简单换算,能够制作1 升的量器,并用来测量容器的容量。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
12、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能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发展估计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了解日常生活里容量单位的应用,培养解决问题中主动思考的意识。教学重点:升和毫升的认识。教学难点: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教具准备:每个小组一个量杯,一个上下一样的塑料瓶,长条白纸一张,1件大约2 到 3 升的容器。教学过程:一、回顾升和毫升1.引入课题。引导:开学后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引入: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升和毫升的知识。(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了解容量,进一步认识升和毫升的大小,进率,进一步了解升和毫升的换算方法,知道一些常见的容器的容量。2.回顾容量单位。我们学过的容量单位有哪些,想想容量、升和毫升的大小及关
13、系,和同学交流一下。结合交流并板书: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升(每 边 长 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容量 1 升=1000毫升 升和毫升换算二次备课毫升(十几滴水)二、深化升和毫升。1.选择单位升和毫升(1)做练习一第7 题,并交流你是怎样连的,怎样想的?(2)做练习一第8 题。指出:具体用哪个容量单位,要根据实际的液体容量的和1 升、1 毫升的具体多少,思考确定。2.深化容量单位进率(1)做“练习一”第 9 题。让学生观察,说说各有液体多少升?强 调 1 升=1000毫升。(2)简单换算3 升=(8 升=(5 升=()毫升)毫升)毫升(3)做练习一第1在。里填上、或=4000毫升=(
14、)升9000毫升=()升6000毫升=()升0 题900毫 升 升 6 升06000毫升 3 升02500毫升 7000毫升。8 升(1)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2)为什么3 升大于2500毫升?3 .解决问题。让学生阅读“练习一”第 11题,并交流知道了什么,要解决哪个问题?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三、回顾交流,实践操作1 .回顾交流2 .完成动手做工(1)提出制作要求。(2)让学生明白制作步骤二次备课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3)学生制作,交流作品。(4)估计测量容量.1 1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量器,感觉一下1升,:升,!升,:升各是多少。2 4 43.课后作业补充题。(1)填
15、空。6000毫升=()升 5000亳升=()升 80000毫 升;()升9升二()毫升 2升=()毫升 30升=()毫升(2)在O里填上“、“”或8500毫升0 8升 1001毫升0 9 9 9升 301毫升03001毫升7000毫升。7升 6000毫 13升01300毫升(3)解决问题。一瓶娃哈哈饮料200毫升,多少瓶娃哈哈正好1升?甲容器可盛水200毫升,乙容器比甲容器多盛水50毫升,丙容器的容量是乙容器的2倍,丙容器可盛水多少毫升?板书设计:练习二容量单位:升(L)毫 升(mL)1升=1000毫升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充分利用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已积累的除法计算
16、经验,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同时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学过程一、复习1 .笔算:48 +4:6 5 +6:9 3+3=2.指名学生板演,说一说计算过程。二、教学新课1 .仓 I 设情境,出示例题图。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要帮助解决什么问题?要 求“要打成几包”怎样列式?(板书:6 0+20)2.学习算方法。提 问:6 0+20等于几?你们会口算吗?(2)组织同学们分组交流口算的方法。(3)组织交流、汇报讨论的情况。(结合回答,适当板书)(4)小 结:计 算 6 0/20时可以乘
17、法20X3=6 0,想 到 6 0/20=3也可以根据6 +2=3,想到6 0+20:3,也就是根据表内除法类推出整十数的口算。3.练 习“想想做做”第士题。(1)出示四组题,要求学生竖着一组一组地完成。(2)集体订正,并说说可以如何口算除数是整十数韵口算。4.学习笔算方法。(1)启发思考:6 0+2 0,会用竖式计算吗?(2)试一试,指名两人板演。(3)说说自己笔算的方法,提问:3 为什么要写在商的个位上?(引导回答:“3”表示是3 个 20,不能写在十位上。)(4)投有做对或没有做完的同学找一找失误的原因,将错误更正来。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5)练习:用竖式计算8 0+40。
18、学生独立完成,并同桌交换批改,说说笔算过程。提问:商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5 .教 学“试一试”。(1)出示试一试:9 6 +20 1 5 0+30。(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3)说说笔算过程,提问:第 1 题商4 写在哪千位上?为什么?(4)提问:第:1 题计算时与上面例题有何不同?(有余数)追问:有余数的除法,要注意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5)提问: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算的对不对呢?怎样验算?学生们验算,注意格式的讲解。6 .练习8 5 +4 0,用竖式计算并验算。三、想想做做1 .估算下面各题:8 0+40 1 6 0-5-8 0 21 0-?0 200+5 0 27 0+9 0(1
19、)学生口算。(2)其中一、二题说说算方法,口算方法合理就可以,不强求统一。2.“想想做做”第 2 题右边两题。(1)学生练习并验算。(2)说说计算方法,商的位置,验算方法。3.“想想做做”第 6题。(1)指名读题,理解题意。(2)第 1 问:5 3 个一元就是多少元?(提示:首先要想5 3里面最多有几个1 0)(3)第 2 问:学生独立解答后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4.思考题。(1)试着写一写。(2)组织全班交流,揭示规律。四、课堂作业1 .完 成“想想做做”第 3、4、5 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教学要求1 .使学生经历
20、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试商过程,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2.使学生在探索、练习中不断丰富积累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具)隹备:例题插图。教学过程一复习算下面各题:1 20-5-40 5 6 0-5-?0 420+6 0 240:8 0 320+40指名说出其中一、两题的思考方法。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 .出示例题图,指名说说图意。提问;要 求“可以分给几个班”算式怎样列?2.学生列出算式:420+30。(板书3.提问:420+30得多少,你们能估计一下商大约是多少吗?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1,估算出结果。(1)
21、、学生独立思考420除以30大约是多少,同桌交流估算的结果和方法。(2)组织全班交流,使学生明确:这题的结果在1 0到 20之间,是 H 多。2.笔算出结果。(1)同学们试着用竖式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2)组织交流笔算过程,教师板书。提问:你是怎么想到要商1 的?这个1 为什么要写在商的十位上?30怎么来的?接下去怎么算?(先用42个十除以30,商 1 是表示1 个十,应该写在个位上。)(3)同学们验算,看看算的对不对。3.教 学 试-试(1)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的两题,教师巡视。(2)指名说说计算过程。(3)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是:它
22、们都是除数为整十数的除法;不同的地方是:420-40的商是两位数,420+5 0的商是一位数。提问:为什么商的位数不同?(420+4 0 的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而 420+5 0的前两位不够除。)4.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1)同学们分小组说一说,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可以怎样算。(2)组织全部交流。(3)教师补充、小结: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时都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时,再看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次除后如果有余数,要和被除数的下一位合起来再除。四,巩固练习1 .“想想做做”第 1 题。(1)学生独立计算
23、,指名板演。(2)选择其中两题说一说计算过程。(3)比较前两题和后两题,为什么被除数一样,但商的不同?进一步明确:首位商的书写位置,以及除到某一后不够商1 要商O02.“想想做做”第 2 题。(1)学生独立找出错误。(2)全班交流,分析错误原因,并订正。3.“想想做做”第 4 题。(1)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表格。(2)引导学生观察左表,你们有什么发现?长方形面积不变,长变化时,宽也随着变化,而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即长变大,宽就变小;长变小,宽就变大。五,课堂作业1 .完 成“想想做做”第 5 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第三课时练习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 0页练习二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
24、数学教案全册教学要求1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算和笔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通过练习,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I。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算练习一的第1 题。练 习 第 1 组。学生独立完成,要求竖着做。指名说说其中几题的口算过程。比一比几组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算方法。(2)练习第2 组。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说其中几题的口算过程。比一比几组题,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可以先用几十除以几,
25、再用几或十几除以几,算出得数。2.算下面各题。48 0+4 8 4+2 46 +3 9 00+31 8 0 4-20 27 0 4-9 0 28 0+40 6 9 +37 5 5 21 0 4-30 420-7 0 7 20+8 03.笔算练习一的第2 题。(1)出示第2 题,请学生读一读题目要求。(2)学生独立思考估计一下每题的商,指名回答。(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4)集体订正时,选择其中两题说说笔算过程。提问:这几题都是几百几十几除以一个整十数,为什么商都是一位数?(5)说说怎样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二,提高练习完成练习一的第6 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苏教版 小学 四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