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案例.pdf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案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案例.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案例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案例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有趣的墨迹图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有趣的墨迹图【活动目的】1、自制墨迹图,发展动手能力。2、根据墨迹图进行创造性想像活动。3、借助组合起来的墨迹图自编小故事,发展编讲能力。【活动准备】1、教师制作墨迹图一幅。2、白纸、墨汁(或钢笔墨水、颜色水)、滴管、剪刀和用来铺垫的报纸。【活动过程】一、引起幼儿尝试的兴趣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您们带来了一幅很有趣的画,你们想看吗?(想)师:(出示画面)看,这是一幅墨迹图,你们想不想自己也制作一幅?(想,干脆有力)二、幼儿第一次尝试:利用实物、自制墨迹图1、提供白纸、墨汁、滴管,幼儿自己动手制作。
2、2、教师小结:对于富有创造性的幼儿给予肯定,对于能力较差的幼儿进行辅导,引导其正确制作方法。三、幼儿第二次尝试:想像墨迹图1、启发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或他人的墨迹图像什么,并说出想像的依据。例如,如果说墨迹图像鸟,就要指一指、说一说什么部位像鸟头,什么部位像鸟翼等。2、转动墨迹图,变换角度看看它还像什么,鼓励幼儿尽量想的和别人不一样。四、幼儿第三次尝试:组合墨迹图编故事1、请幼儿把自制的墨迹图沿轮廓剪下来摆在展示板上,自由议论这些墨迹图像什么。2、启发幼儿根据想像选取展示板上的墨迹图,并以它们为角色或景物组合起来,编讲一个与众不同的小故事。可以个人编讲,也可以两个人合作编讲。例如,将一张青
3、蛙的图和一张像马的图组合起来,可以编成这样一个小故事:青蛙和马是朋友。一天,青蛙对马说:你可以自由自在跑到很远的地方去玩,多好呀!马说:你跳到我的背上,我带你去旅游。青蛙就跳上马背,马飞跑起来,青蛙高兴得又叫又跳。马说:别跳!别跳!可青蛙不听,结果扑通一声,从马背上摔了下来。五、幼儿第四次尝试:添画墨迹图引导幼儿依据想像在墨迹图上添画,使画面更完整、丰满。例如,如果墨迹图像蝴蝶,就将该蝴蝶添画完整,并添画一些相关景物。活动延伸:将幼儿制作的墨迹图布置在语言区中,引导幼儿继续想像、编讲。附:几种墨迹图的制作方法1、将墨汁滴在纸的不同部位,抚展后可以同时形成几幅墨迹图。2、将墨汁滴在宣纸等软纸上自
4、然化开成图。3、可用多种颜色水制作彩色墨迹图。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快乐的小青蛙制作意图:提高幼儿认识汉字的兴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教育价值:使幼儿在探索、尝试、思考、操作、拼摆中逐渐培养对汉字的迁移能力。选用材料:废旧纸盒、纸筒、彩色卡纸、小绳、夹子、字卡等制作方法:(1)用即时贴将纸盒包装;(2)用废纸筒装饰再做成动物指偶贴好;(3)用卡纸制作各种颜色花朵及小娃娃;(4)将绳固定在纸筒的一端,绳的下端拴好夹子,在绳上将花朵小娃娃固定在进行装饰;(5)将纸偶分成相等距离,固定在纸盒上;适应年龄:适应于 36 岁幼儿,可投放在活动区中操作方法:1、将汉字夹在夹子上,进行认读;2、用汉字进行组词,接
5、龙游戏;3、用汉字进行组句、形成一句话,幼儿进行阅读;4、可两人、三人或多人进行游戏;5、此游戏还可以用在计算区中,如:找相邻数,分解组成加减运算等。570)this.width=570;height=319/570)this.width=570;height=319/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语言活动-年轮的秘密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对树桩上的年轮感兴趣,简单了解年轮与树木生长的关系。2.喜欢发现问题,并能和同伴通过探讨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有年轮的大树桩图片2.大树桩你有几岁歌曲磁带3.课件:最古老的树4.彩笔、毛线、纸张:(画有树桩图案)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谈话形式
6、导入师:在上课之前,你们来帮老师一个忙。有一棵小树和老师是好朋友,它在森林里长了 8 年,有一天它被伐木工人砍掉了,做了家具,但它的根还在,森林里那么多树我真不知那个是我的朋友,小朋友帮我找一找好吗?我的好朋友的树根到底在哪里?组织幼儿让幼儿讨论二、放音乐,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幼儿欣赏师:咱们听完这首歌你们也许会帮我找到正确答案师:歌曲中唱到的大树有几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师:那我的朋友是哪个?教师小结:树桩上的圈圈就代表大树的年龄,这些圈圈就叫做年轮,他每长一年就多一个圈,代表一岁,圈圈越多就证明这棵树越老。三、引导幼儿探讨树的年龄,简单了解年轮的含义。师:小朋友知道自己的年龄是多少吗?是
7、怎样来计算的?师:现在我们了解了大树的年龄是怎样来计算的,也知道了自己的年龄。老师这里有很多大树桩,你们来猜猜他们多大了?并进行连线操作,再找出和你自己一样年龄的树桩给它涂上漂亮的颜色。教师小结:大树的年龄就是一圈一圈的年轮,它每长一年树桩上的圈就会多一圈,有几圈就表示它几岁,并且年轮的生长与气候还有关系,而我们人的年龄是按年计算的 12 个月为一年,过一年就长一岁。四、请幼儿观看课件,了解世界上最古老的树,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五、操作游戏1.在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的音乐背景下,每个幼儿一份画有不同年轮大树桩的纸,让幼儿数一数大树桩有几圈,就证明有几岁,然后用数字表示出来。2.请幼儿在画有树桩的
8、纸上画出树的年轮或用毛线粘出树的年轮。小结及反思: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认为树越粗她的年龄就越大,树越细他的年龄越小,可见孩子们是从比较主观的角度来认识大树的年龄,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看树桩模型了解纹络的特点,并发现其规律,激发了幼儿探究树桩年龄的兴趣,发现了树桩年龄的特点。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娃娃(讲述活动)优质课中班语言教案娃娃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用描述性的语言,完整、连贯地讲述“娃娃”。2启发幼儿通过有趣的“猜猜谁不见了”“改错”游戏,对“娃娃”进行由特殊到一般的有序感知、讲述。3帮助幼儿形成“听清楚了再回答”的倾听表述习惯。(引导幼儿用描述性、陈述性、议论性及交往的语言进行表达,是培养幼
9、儿表述能力的具体行为内容,而描述性语言在实物讲述中运用得更为普遍。本次活动就运用了智力游戏“猜猜谁不见了,“改错”,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然、生动、有趣地夸赞自己喜爱的娃娃,可以达到从娃娃的特征到一般形态的有序表述的目的.。)活动准备1每组一个神态、性别、衣饰不同的玩具娃娃。2玩具娃娃已放在“娃娃家”游戏角中让幼儿玩了几天。活动过程1运用游戏“猜猜谁不见了”,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娃娃”。教师将六个娃娃(每组一个)展示在幼儿面前。请幼儿闭上眼睛拿走一个娃娃。教师提问:哪个娃娃不见了?让幼儿集体,答。幼儿回答后,教师也可以进一步启发幼儿从某娃娃的特征一般形态进行描述。可以这样提问:第几个娃娃长得什
10、么样?戏可以进行多次,由教师藏娃娃大家猜,然后可以请几位幼儿来藏娃娃大家猜“谁不见了”。、(这一活动重点叙述了游戏“猜猜谁不见了”的玩法。游戏的规则即是启发幼儿有序地运用描述性语言讲述娃娃的语言过程。)2运用“抱一抱,亲一亲”,让幼儿结伴讲述。(1)幼儿分组轮流抱娃娃、说娃娃。当抱着娃娃时,可以亲一亲、搂一搂娃娃,并说“我最喜欢娃娃(特征部分因为娃娃穿着(长着)。”或“我的小宝宝,你的嘴长得像一朵小花,你的长得像(抓住“特殊到一般”进行插述)。(2)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幼儿的讲述中去,以平行示范的方式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形容词来形容娃娃。(幼儿自由结伴讲述也是运用游戏的方法进行的,很像民间游戏
11、“击鼓传花”。可爱的娃娃在每个幼儿的手中传来传去,谁见了都忍不住抱一抱、亲一亲,说句夸奖的话。如果哪位幼儿不愿说或说得不舍适不要紧,教师可以以参加者的身份抱抱、亲亲夸夸娃娃,同时示意幼儿也来夸夸自己的娃娃。这种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结伴讲述,可以消除幼儿表述时的紧张,有利于幼儿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为下面的讲述作好准备。)3运用“改错”游戏,提供讲述思路。(1)教师抱起娃娃:我的娃娃真快,你听,他长着像苹果一样的鼻子,绿绿的嘴唇,两条大大的耳朵,我真喜欢我的娃娃。(2)幼儿运用集中讲述的方式,纠正老师不正确的讲述,同时说出正确的表述方式和思路。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幼儿:哪里说得不合适?为什么?如果要你说
12、,你会怎样说?怎样说才能让别人一下找到你的娃娃?(提供新的讲述思路也是以游戏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教师故意说几句错话,让幼儿去纠错,因为中班幼儿已具备了初步识别字、词、句错误与否的能力。因此,在欢快的纠错活动中,他们又一次在自然、生动、有趣的玩耍中学习了新的讲述思路,在纠错游戏中一遍遍地练习了新的讲述思路的表述方式。)4从说“娃娃”到“夸”同伴。请出一位幼儿。请幼儿一起“夸夸小朋友”。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运用“先特点再其他”的讲述思路夸同伴。(最后的层次,教师设计了“夸自己同伴”的活动,帮助幼儿迁移新的讲述经验。从玩具娃娃迁移到活生生的同伴。虽然人物变了,但是讲述的思路可以是相同的。于是,通过教师的指
13、点,幼儿以与“娃娃”相同的思路,进行了有序的讲述,达到了迁移的目的。)更多有关“幼儿园公开优质示范课”的内容,请关注更多有关“幼儿园公开优质示范课”的内容,请关注 20132013 年年 1111 月专题月专题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是陆海空三军总司令中班语言教案我是陆海空三军总司令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欣赏诗歌,会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诵作品,感受诗歌的情趣。2鼓励幼儿大胆表演,能用适当的表情和动作,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3初步了解诗歌的句式特点,学习利用象征物仿编诗歌。(选取这个作品作为文学活动的内容,可以满足幼儿学习模仿解放军的愿望和需要,有助于幼儿增长军事知识,培养他们热爱解放军和勇敢大胆的精神
14、。引导幼儿欣赏诗歌的手段很多,本活动要求幼儿通过朗诵、表演、仿编等达到理解和运用文学语言的目的。)活动准备1幼儿事先看过有关军事武器装备、兵种等方面的录像带,对相关的军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2象征物图片,如蜻蜓直升机,大象消防队,蝙蝠降落伞等。(本活动需要幼儿事先了解解放军的打仗训练活动和各种武器的特征和功能等,这样既有利于幼儿理解和表现该文学作品,也可以开阔幼儿眼界。在幼儿仿编诗歌时,出现一些相对关系的象征物,有利于扩展幼儿想象,为仿编铺设一定的台阶。)活动过程1学习诗歌。(1)教师用富有韵律和激情的语调朗诵一遍诗歌,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2)可运用幻灯片在幼儿产生视觉形象后再朗诵一遍诗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中班 语言 教案 案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