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参考模板(五篇).pdf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参考模板(五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参考模板(五篇).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五篇)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五篇)【第一篇】【第一篇】活动目标:1、知道一些水生的名称及其生活习性。2、知道要保护水的清洁环境。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活动准备:1、观看有关内容的动物世界录像或图片。2、纸、笔等。活动过程:1、谈话,引入活动。问:你知道有哪些动物生活在水中,它们的名字叫什么?2、观看有关内容的动物世界录像或图片,幼儿认识水里的动物。(河里的、池塘里的、海洋里的)3、布置三个环境(海洋、河、池塘),幼儿绘画自己喜欢的水生动物,送它
2、们回家。4、讨论:为什么要这样放?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5、教师小结。活动延伸:续继探索了解有关水生动物的知识。【第二篇】【第二篇】活动目标:1、通过幼儿的实践操作,感知和探索沙的特点。2、通过玩沙给幼儿带来愉快的情感体验,培养幼儿建构能力。3、培养幼儿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质和科学探索精神。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活动准备:1、盛水的杯子每人一个,围裙每人一条,小棒若干。2、活动前检查沙坑安全及卫生。活动过程:1、感觉游戏带领幼儿到室外脱下鞋袜在水泥地上跑一跑、跳一跳,说说是什么感觉?(很硬,脚踩上去不舒服,摔在地上很疼。)请幼儿再到沙坑里跑一跑、
3、跳一跳,说说是什么感觉?(很软,很舒服,摔倒了都不会疼。)与幼儿共同讨论得出结论:沙很软。2、发现游戏让幼儿用手玩一玩干沙,鼓励幼儿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感知,看看有什么发现:(沙很轻,不用费劲儿就可以拿起来。沙会跑,它会从手指缝里掉下去,说明它很细。沙没有味道。干沙不能粘在一起)发给幼儿每人一个杯子,让幼儿到水池里取水,自由活动。鼓励幼儿将新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把一杯水全倒进沙里,水倒得太多,就能看见沙的上面有很多水,水上面还有几粒沙浮在上面。把水慢慢地倒进沙里,水就不见了。把沙放进杯子里,沙不会溶解。沙变湿了可以捏东西)师生共同总结沙的特点。3、建构游戏引导幼儿运用小棒进行建构游戏(也可用
4、小棒在沙上面画画)对自己在沙坑周围获取材料进行活动的幼儿加以肯定。4、欣赏游戏共同欣赏每位幼儿的作品,给每位幼儿以肯定和鼓励。5、收拾、整理材料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后,看看什么地方有沙,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次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说说沙的用途。活动反思:本活动以发现教育为契机,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使幼儿的探索欲望得到满足。培养了幼儿的求实精神,提高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三篇】【第三篇】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按种子大小、颜色、能否食用等明显特征进行分类。2、知道种子的用途,发展幼儿初步的观察比较和积极思考的意识。3、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活动
5、过程1、展示教师准备的种子,让幼儿自由观察。提问:你能说出这些种子的名字吗?识别有困难的种子可参看图标。2、教师:这么多的种子,我们来把它们分分类。(1)教师提示可按“能否食用”把能吃的种子放在盒中,不能吃的放在篮子里。(2)让幼儿想一想还能怎样分(鼓励幼儿相互议论)。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分的?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可以按种子的大小、颜色、形状来分类。)幼 1:把水稻、黄豆放在一起。枇杷、苹果、青菜、西瓜的种子放在一起。幼 2:把枇杷、黄豆的种子放在一起(比较大),苹果、西瓜、水稻、青菜的种子放在一起(比较小)。幼 3:把青菜、黄豆、枇杷的种子放在一起(是圆的),把水稻、苹果、西瓜
6、的种子放在一起(有点尖)。3、师:你知道种子有什么用处吗?幼 1:西瓜、南瓜、水稻的种子可以吃。幼 2:枇杷的种子可以种,会长出枇杷树教师和幼儿一起得出结论:有的种子能吃,有的不能吃;种子都能种植,发芽后长成小苗,长大后会结果。评析:教师敏锐地捕捉幼儿的兴趣转移点,及时调整活动方案,满足幼儿的认知需求。活动反思关于种子,按照传统教学内容,通常安排在大班进行,而这个从寻找种植的系列活动却使小班孩子自始至终沉浸在积极主动的探索之中。活动设计的成功,不仅在于教师不断抓住幼儿的兴趣,发掘教育价值,生成活动,具体活动目标适合小班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更主要的是教师没有把系列活动仅仅视为过去心目中的“
7、上课”,而是将教育真实地渗透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如,教师借助幼儿吃水果这一日常生活环节,作为支持孩子寻找种子的探索活动,让孩子在熟悉的生活活动中逐渐积累相关经验。不难想像,如此的师生互动和教师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相比,对孩子、对教师都会是自然的,毫无压力的。【第四篇】【第四篇】一、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几乎每个孩子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进行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科学教育活动中,他们不满足于简单的认识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课后他们还会去科学角主动的观察蚕茧是什么样子的,称一称一只茧有多重,量一量茧的长度和宽度,拿着茧摇一摇,对着光亮照一照,想看看里面的蚕是什么样子的,许多孩子还会问老师有关抽丝的许多问
8、题,因此一个充满着丰富科学价值和教育价值的活动而产生,为此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实践、交流,获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生活经验,提高动手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探索欲望。二、活动目标1、知道真丝织物与蚕丝的关系。2、知道抽丝的简单步骤,学习抽丝的基本方法,探索一根丝的长度。3、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的贡献。三、活动准备1、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蚕茧,一杯热水,小苏打,小竹条,几种绕丝的工具:纸筒、缠线板等2、有关养蚕知识、抽丝录像、真丝织物图片(课件)3、已有蚕宝宝的生长的知识经验4、丝巾一条,几种绕丝的工具。5、记录表四、活动过程(一)了解
9、蚕丝的作用1、出示丝巾后观看真丝织物图片说说这条“丝巾”是什么材料做的?(幼儿猜想)2、教师总结这条丝巾是这种叫蚕丝的材料纺织而成的(出示蚕丝),蚕丝是一种优质的纺织原料。3、蚕丝还可以做什么呢?幼儿猜想后观看真丝织物图片幼儿再次回答:蚕丝可以做领带、衣服、被子等。(点评:通过观看图片让幼儿知道蚕丝的作用,以及蚕丝在纺织行业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幼儿学习抽丝的欲望。)(二)交流讨论蚕丝的来历1、谁知道蚕丝怎么来的?幼儿回忆已有认识:蚕丝是蚕吐出来的。(蚕茧只是蚕蛹的保护体)2、观看有关养蚕图片3、教师总结(点评:展现幼儿关于蚕丝、蚕茧的已有认识。激励幼儿思考蚕丝的来源。)(三)、抽丝活动(1)、观
10、看录像,初步了解抽丝方法想一想人们是怎么把蚕丝从蚕茧内抽出来呢?(幼儿猜想抽丝的方法并实践)小朋友讲了许多蚕丝从蚕茧内抽出来的方法,蚕茧究竟是怎么变成我们所需要的蚕丝的呢?(观看录像)请幼儿说出蚕丝从蚕茧内抽出来的具体方法。教师总结:蚕丝从蚕茧内抽出来的具体方法,摘乱丝制溶液浸泡挑丝头抽丝。我们把对蚕茧进行处理变成丝这个过程就是抽丝的过程。(点评: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幼儿的想法很多,同时让幼儿有尝试的机会。通过交流环节,展示幼儿对于蚕丝的已有认识和抽丝的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现关于剥茧抽丝方法。)(2)、指导幼儿抽丝今天,我们就一起当一回抽丝工人,我们来抽丝。具体方法:我们一边看录像,一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科学 活动 教案 参考 模板
限制150内